李鸿章在李菊隅和几位夫人的伴随下走进大厅,只见厅里还站着一个俏丽的身影,与李菊隅古朴的打扮不同,厅中的少女一身洋装,火红的及地长裙,紧紧收拢的束腰更承托出胸部的丰满,就连头也烫成了波浪型,显得青春而且活泼。
李鸿章见了笑道:“韵月回来了,在法国的书读完了?”
那一身洋装的少女此时嘻嘻笑道:“见过姨父,那洋人的书读得无趣的很,所以我就回来了。等娘再逼我嫁人,我就再出去读书。”
“你啊,女子婚姻乃人生大事,岂可如此儿戏。”李鸿章摇摇头道。
洋装少女撇撇嘴道:“反正我又不怕嫁不出去,总要挑个我喜欢的吧。”
站在一旁的夫人赵氏连忙打圆场,走到洋装少女身边对李鸿章道:“好了,好了,你刚回来,别几句话又把孩子吓跑了。”赵氏是太湖望族、进士出身的赵昀之女,与洋装少女张韵月的母亲是亲姊妹。
李鸿章只好道:“你父母身体可好啊?”
张韵月甜甜一笑道:“多谢姨父挂心,父母安好,过年来的时候,父亲、母亲让我给姨夫问安。”
李鸿章点点头,道:“你们去说话吧,我也累了。”
李菊隅见了,微微一福道:“那您休息吧,我们先回房了。”说着和张韵月退了出去。
张韵月吐吐舌头,道:“姨父还是老样子,官架子大得吓死人。”
李菊隅轻轻一笑,顿时犹如百花开放,把旁边的张韵月都看呆了。过了一阵,她才道:“表妹,我要是男的一定非你不娶。”
李菊隅脸色微微陀红,转头就往前走。张韵月提着裙角追上来道:“好了,表妹,表姐不是夸你漂亮吗?再说我才不要你这么漂亮的呢,我要找就要找像上次街上走的那些兵,为国杀敌,铁骨铮铮,那样的男人才叫真正的男人。真没想到我们大清也有一支这样的军队。”张韵月脸上露出迷醉的神情。
李菊隅目光流转,那些军人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好奇的是这样一支铁军是怎么打造出来的。自己的父亲穷尽三十年心力也未有这样的成就,却由其它人做到了,李菊隅不禁对父亲经常提起的那位比自己年纪还小一岁的皇帝产生了兴趣。不过李菊隅眼中的思虑一闪而过,向前走了几步道:“表姐,你不去法国读书,准备做什么?”
张韵月此时难得露出认真地表情道:“我准备办一家报社,自己出报纸。”
李菊隅闻言,柳眉淡淡地一皱道:“出报纸?”
“是啊,现在国内的报社越来越多,连各个大学都自办报纸,不过大都是些介绍政治的。我打算出一份专门介绍西方文艺的报纸,叫《文萃报》,我父亲已经同意出资。”张韵月说着看向李菊隅,顿时眼睛一亮:“表妹,你熟读诗书,又看了那么多外国的书,要不你来帮表姐吧,我报社总编辑的位子就让你坐了。”
李菊隅微微摇了摇头,道:“我不比你,父亲是不会同意的。再说,女孩子家抛头露面总归是不好。”
“你啊,”张韵月脑后的波浪卷直甩:“这有什么啊?国外男女都是平等的,女人还要工作养家呢。”
不管张韵月怎么说,李菊隅都只是淡淡而笑,最终张韵月只有退而求其次,让李菊隅每期帮她找些好的外国作品或是写些文章。
《大清日报》报馆所在的白石精舍只是京城里很普通的一座四合院。之所以叫白石精舍是因为院子中间有一块四五尺见方的大白石。虽然这些日子,南方一些地区,像上海、杭州、广州都办起了几家报社,但《大清日报》依然是中国销量最大的报纸。报馆的编辑都是方怀亲口指定的,现在可谓是人才济济,包含了历史上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像郑观应、严复、张謇以及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杨深秀等人,这还不包括在报纸上经常客串一把的康有为、刘光第。
忙活了一天,终于把明天的报纸定好了稿,排好了版。报馆里的人几乎连腿都迈不动了,他们除了每天要编写八大版的报纸,还要到北京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去讲课。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最早就是通过报纸和大学的讲坛就行传播的。
郑观应、严复他们在报纸上阐述的改革国家、富国强兵的观点,伴随着《大清日报》越来越大的行量逐渐遍布中国的各个角落。在每一期报纸上,都会有专门的一大版介绍外国的文化和地理,有希腊和罗马的文明、有英国和德国的歌剧、有法国和俄国的小说等等,让人们知道了那些洋人也并非是啖毛饮血的蛮夷。
除此之外还有世界历史,尤其是近代的历史。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到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启蒙,从尼德兰的反西班牙斗争到英国的“光荣革命”,从美国的独立运动到法国的巴黎公社,报纸详细地分析这些国家产生革命的原因和结果。
在强大的事实面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外国的一些东西。中国的国民就在《大清日报》这有如春风化雨一般的影响下渐渐觉醒过来,开始睁开眼睛看向世界。
报纸也给郑观应、严复他们带来了诺大的声名,现在全国识字的几乎没有不知道他们在报上的笔名的。代表着中国新兴文化最前沿的大学自然不会放过他们,因而郑观应等人基本都在清华、北大兼着几节课。
光绪十一年的时候,大学的气氛还很严肃,学生每天从早到晚的课排得满满的,他们必须在两年内完成外国大学四年的学业,但那个时候竟然少有毕不了业的,这不得不让后世许多读了五六年还拿不到毕业证的大学生感到汗颜。而那时学校的纪律也非常严,早操、熄灯都执行得非常严格,逃课更是极少出现的现象。
说是极少,是因为每次到了郑观应、严复他们上课的时候,各个班总有不少溜掉来听他们讲课的,以致于小小的教室连窗外都站满了人。到了后来,学校不得不把郑观应他们的讲课安排在学校的礼堂,但即便如此,每回依旧是挤得爆满。这是一个**澎湃的年代,中国的青年在觉醒后无比渴望先进的思想,郑观应的《盛事危言》、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都成了人手一本的东西,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的著作更是被奉为经典。
李鸿章见了笑道:“韵月回来了,在法国的书读完了?”
那一身洋装的少女此时嘻嘻笑道:“见过姨父,那洋人的书读得无趣的很,所以我就回来了。等娘再逼我嫁人,我就再出去读书。”
“你啊,女子婚姻乃人生大事,岂可如此儿戏。”李鸿章摇摇头道。
洋装少女撇撇嘴道:“反正我又不怕嫁不出去,总要挑个我喜欢的吧。”
站在一旁的夫人赵氏连忙打圆场,走到洋装少女身边对李鸿章道:“好了,好了,你刚回来,别几句话又把孩子吓跑了。”赵氏是太湖望族、进士出身的赵昀之女,与洋装少女张韵月的母亲是亲姊妹。
李鸿章只好道:“你父母身体可好啊?”
张韵月甜甜一笑道:“多谢姨父挂心,父母安好,过年来的时候,父亲、母亲让我给姨夫问安。”
李鸿章点点头,道:“你们去说话吧,我也累了。”
李菊隅见了,微微一福道:“那您休息吧,我们先回房了。”说着和张韵月退了出去。
张韵月吐吐舌头,道:“姨父还是老样子,官架子大得吓死人。”
李菊隅轻轻一笑,顿时犹如百花开放,把旁边的张韵月都看呆了。过了一阵,她才道:“表妹,我要是男的一定非你不娶。”
李菊隅脸色微微陀红,转头就往前走。张韵月提着裙角追上来道:“好了,表妹,表姐不是夸你漂亮吗?再说我才不要你这么漂亮的呢,我要找就要找像上次街上走的那些兵,为国杀敌,铁骨铮铮,那样的男人才叫真正的男人。真没想到我们大清也有一支这样的军队。”张韵月脸上露出迷醉的神情。
李菊隅目光流转,那些军人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好奇的是这样一支铁军是怎么打造出来的。自己的父亲穷尽三十年心力也未有这样的成就,却由其它人做到了,李菊隅不禁对父亲经常提起的那位比自己年纪还小一岁的皇帝产生了兴趣。不过李菊隅眼中的思虑一闪而过,向前走了几步道:“表姐,你不去法国读书,准备做什么?”
张韵月此时难得露出认真地表情道:“我准备办一家报社,自己出报纸。”
李菊隅闻言,柳眉淡淡地一皱道:“出报纸?”
“是啊,现在国内的报社越来越多,连各个大学都自办报纸,不过大都是些介绍政治的。我打算出一份专门介绍西方文艺的报纸,叫《文萃报》,我父亲已经同意出资。”张韵月说着看向李菊隅,顿时眼睛一亮:“表妹,你熟读诗书,又看了那么多外国的书,要不你来帮表姐吧,我报社总编辑的位子就让你坐了。”
李菊隅微微摇了摇头,道:“我不比你,父亲是不会同意的。再说,女孩子家抛头露面总归是不好。”
“你啊,”张韵月脑后的波浪卷直甩:“这有什么啊?国外男女都是平等的,女人还要工作养家呢。”
不管张韵月怎么说,李菊隅都只是淡淡而笑,最终张韵月只有退而求其次,让李菊隅每期帮她找些好的外国作品或是写些文章。
《大清日报》报馆所在的白石精舍只是京城里很普通的一座四合院。之所以叫白石精舍是因为院子中间有一块四五尺见方的大白石。虽然这些日子,南方一些地区,像上海、杭州、广州都办起了几家报社,但《大清日报》依然是中国销量最大的报纸。报馆的编辑都是方怀亲口指定的,现在可谓是人才济济,包含了历史上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像郑观应、严复、张謇以及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杨深秀等人,这还不包括在报纸上经常客串一把的康有为、刘光第。
忙活了一天,终于把明天的报纸定好了稿,排好了版。报馆里的人几乎连腿都迈不动了,他们除了每天要编写八大版的报纸,还要到北京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去讲课。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最早就是通过报纸和大学的讲坛就行传播的。
郑观应、严复他们在报纸上阐述的改革国家、富国强兵的观点,伴随着《大清日报》越来越大的行量逐渐遍布中国的各个角落。在每一期报纸上,都会有专门的一大版介绍外国的文化和地理,有希腊和罗马的文明、有英国和德国的歌剧、有法国和俄国的小说等等,让人们知道了那些洋人也并非是啖毛饮血的蛮夷。
除此之外还有世界历史,尤其是近代的历史。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到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启蒙,从尼德兰的反西班牙斗争到英国的“光荣革命”,从美国的独立运动到法国的巴黎公社,报纸详细地分析这些国家产生革命的原因和结果。
在强大的事实面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外国的一些东西。中国的国民就在《大清日报》这有如春风化雨一般的影响下渐渐觉醒过来,开始睁开眼睛看向世界。
报纸也给郑观应、严复他们带来了诺大的声名,现在全国识字的几乎没有不知道他们在报上的笔名的。代表着中国新兴文化最前沿的大学自然不会放过他们,因而郑观应等人基本都在清华、北大兼着几节课。
光绪十一年的时候,大学的气氛还很严肃,学生每天从早到晚的课排得满满的,他们必须在两年内完成外国大学四年的学业,但那个时候竟然少有毕不了业的,这不得不让后世许多读了五六年还拿不到毕业证的大学生感到汗颜。而那时学校的纪律也非常严,早操、熄灯都执行得非常严格,逃课更是极少出现的现象。
说是极少,是因为每次到了郑观应、严复他们上课的时候,各个班总有不少溜掉来听他们讲课的,以致于小小的教室连窗外都站满了人。到了后来,学校不得不把郑观应他们的讲课安排在学校的礼堂,但即便如此,每回依旧是挤得爆满。这是一个**澎湃的年代,中国的青年在觉醒后无比渴望先进的思想,郑观应的《盛事危言》、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都成了人手一本的东西,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的著作更是被奉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