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小人脸孔

    “娜娜啊,你梁叔叔家的儿子应该是和你一个班级吧,告诉他们你才考了多少分。”看到自己的女儿到来,陈四化好像显得更加的嚣张一般,叫嚣着来同梁凯比成绩,对梁凯的这个成绩那绝对是不信任。

    “爸爸,那边舅舅还等你吃酒呢,咱们不打搅粱叔家吃饭了,赶快回去吧。”陈娜娜看了一眼那沉稳端坐,默不作声的梁凯,在听到自己的父亲如此一说,陈娜娜的脸顿时红了起来,没敢看梁凯的表情,忙拉着父亲就走。不管梁凯的成绩如何得来,她还真的没办法比,而且,她也不希望看到父亲老是这样拿自己的成绩同其他的比自己差的人家攀比,就比如今天,如果梁凯把他的成绩说出来,他父亲绝对会丢人丢到家了。而她也感觉到羞愧,就算如此,陈娜娜也感觉自己的脸上有些灼烧的火辣辣的热。

    “你这孩子,爸爸还不是关心一下你的同学吗,如果到时候你同学上学有什么帮忙需要的话,你爸爸还是能够递上话来不是。”陈四化看着自家的姑娘,貌似有些批评,其实,却依然不忘记挖苦一下梁凯。而且,梁建忠并没有报出自家孩子的成绩,更让他默认了老梁在说谎。

    终于,忍无可忍的梁凯看了一眼那边兀自准备继续叫嚣着的陈四化,淡淡的说道:“谢谢陈叔叔的好意了,今年考的分数比较好点,可能是试卷出题比较容易吧,考了593分,我想上一中的话应该用不到陈叔叔帮忙了,可能让你有些失望了吧。”

    对于这等整天踩低仰高的得志小人,见了上级装孙子,见了比自己低的就是爷的主,梁凯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他可不是忠厚的老爸,如果不是看到陈娜娜作为同班同学的份,他早就反击过去了。

    “593分!”

    听到梁凯自爆这个成绩,而作为同班同学的陈娜娜也没有反驳,听到这个分数,就连隔壁的那桌子人也都投来惊讶的目光,确实,58o分的成绩都可以让陈四化四处拿出来攀比,593确实是一个不想让人不关注都难的成绩。高出一高分数线将近二十分的成绩就算是在全市来说也是上层的分数,足够上一中免费生了。

    “593分?啊,确实不错,哈哈,那个,老梁,你们继续,继续。”陈四化看着沉默的女儿,也许老梁家的儿子可以说谎,但是女儿绝对不会说谎的,女儿的沉默代表着这个雷人的分数确实就是真的,次的,他感觉到自己的女儿分数还是有点少,怎么就不能考到594分呢?

    陈四化嚣张而来,羞愧而退,看着梁建忠那桌子人投来的蔑视的眼神,终于风水轮流转,貌似再待下去也只有受辱,临走的时候还不忘记把屏风再次的对齐,而两边的餐桌上又恢复了刚才的话题。不过,此时梁建华的话题却从刚才梁凯抛出的搞客运的思路上跳脱了出来。

    “建忠,你们酒厂虽然最近两年有啤酒支持,可是依然是亏损大户,市里这次有几家进行试点的破产重组需要整顿的企业,你们酒厂应该也在其中吧。”鲜有的,梁建华在酒桌上谈论起了市政府工作上的事情。

    “嗯,厂里最近有这个风声,只是破产有可能,重组的话,有些不可能,估计没有人愿意把钱投入这个无底洞,除非另外有人入主酒厂,把这一群管理人员都清理出去,不然的话,酒厂没有盘活的可能,其实,咱们市酒厂的技术还是不错的,而且地下水脉也适合酿酒,只是,哎,生产的越多,销售的也不少,亏损的却更多。”梁建华作为酒厂陈华部门的一个小主任,显然对酒厂里的门门道道也比较清楚,毕竟都在酒厂干了十几年了,作为国有企业,上层管理者走了一批又一批,酒厂从盈利走向亏损,从兴盛走向衰败,同那些历任的领导有着很大的关联。而现在的酒厂里的人更是联合亏空,就像陈四化那种人都可以做到销售科科长的位置上,可想而知酒厂里的情况是多么的乌烟瘴气了。

    随着国家大政方针的改变,国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那些依然抱着老思想,吃着大锅饭,端着国家铁饭碗的国企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如果不能进行转变,体制僵硬的企业必将成为市场转变的第一批牺牲品。而这些企业逐渐的不但不能成为市里的一大财政收入点,而是成了市财政上的一个很大的包裹,市酒厂还是比较好的一个企业,前两年白酒不行就引进了啤酒生产线。多少也算是搞了个扯平,可是,从去年一直到今年按照正常来说,就算不盈利,酒厂也不应该亏损太多,可是,就这么个酒厂一年的时间硬生生亏损了三百万。

    而比如梁凯的母亲梁素兰所在的那个百货商厦也是如此,僵硬的销售管理机制根本就跟不上时代,反正销售多少都有工资可拿,销售员工没有积极性,而且销售的物品几乎还都是以前的老几样,属于国有企业的配备货,而外面新开的商场里的货不但齐全,还时尚,便宜,市里的这个百货商厦一直还是按照以前的那个老模式来运行,不亏损才怪呢。

    同样,市里面的那些国有大中型企业莫不是如此。这年头,能不亏损,就算不赚钱的国企也已经不错了,说起来酒厂亏损这点还真的是个小数目。

    其实,不但商城市是这样,全国各地都是这样,于是,一场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就伴随着国家在南方试点的成功运行后,也轰轰烈烈的开始逐步的在全国施行了,毕竟,这些国企不但不能为市里创造财政收入,还要每年补贴下去大把大把的财政,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财政更加的紧凑了。而摆脱掉国企的这个包袱让市财政轻装上阵,也是势在必行了。当然,随之而来的贱卖国有资产,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个别干部中饱私囊的现象也相应的出现。伴随着国企改革的过程之中,一批贪官的落马是必然的。

    当然,这事总要有个先来后到,而市里面那些亏损比较严重的企业比如五金厂,百货大楼,农机厂等都属于第一批开始清理的企业,酒厂要排到第二号了。

    如果梁凯记忆的没有错的话,在没有过多长时间,也就是大约梁凯高中开学没有多长时间,梁凯的父亲钟素兰就申请了一次性买断,而梁凯的父亲梁建忠所在的酒厂也开始资产清算,准备精工重组,只是虽然重组,却还是市政府接手罢了,属于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一直到后世都还好死不活的拖了好几年后才算彻底的破产了,而梁凯的父亲就是在第一次企业重组之中,也申请了一次性买断,梁凯的父母双双都成了下岗工人。最后在从小姨夫家借了两万块钱,再加上俩人近七万的一次性工龄买断的钱,整合了将近十万块,开了一个商店,一直维持着整个家庭的开销,包括梁凯上高中,然后四年上大学的钱都是从这个小商店里出来的。

    而此时梁建华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其实并不是要告诉梁建忠什么,而是因为他看到了陈四化背后的那个人,黄市长,当然,这个市长的前面要加个副字,市里的正牌书记还不是他姓黄的

章节目录

重生之拾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我吃蕃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十一章小人脸孔-韩剧女主不会说话,重生之拾遗,笔趣阁并收藏重生之拾遗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