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重回谈判
4月20日,两线的战火已经全面停止。
普鲁士正式提出了谈判邀请,奥地利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只能应允,法兰西也因为得到了想要的而不愿再东刀兵。
这场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的延续,发生在1779年3至4月的战争,最终获得完胜的是法兰西。法兰西保住了莱茵兰和佛兰德斯,并且还成功将荷兰完全摧毁。此次战争最大的失利者是奥地利,奥地利损失了许多兵力,也损耗了许多钱财,最终虽然收复了布拉格,却并未收复波西米亚。普鲁士虽然是此次战争的发动者,可这个发动者既未损失,也未得到,战前和战后并未有太大的区别。
4月30日,法兰西、奥地利和普鲁士三国再度于萨克森首都德累斯顿展开中断了的和谈。由于此次战争加入了荷兰,因此,已经沦为法兰西傀儡的荷兰也象征性地派出了外交使者。萨克森虽然是177年和1779战争的参与者,而且也是谈判的东道主,可由于在两次战争中都无所建树,甚至在军事成为了普鲁士的陪衬,因而也如荷兰一样,不过是没话语权的小卒。
谈判的三方的主要议题围绕着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战争时的疆域变化问题,这里面包括了波西米亚、莱茵兰、佛兰德斯、巴伐利亚等地区的归属。
波西米亚作为中欧战场,如今是一分为二,分别被奥地利和普鲁士占据,这两个国家在这一问题都无法谈,因为他们都想要对方手中的那一部分。莱茵兰和佛兰德斯的问题已经不是大问题,无论在名义还是事实,这两块地区都被法兰西控制着,而且无论是普鲁士,还是奥地利,如今都无法提出质疑。巴伐利亚的一部分仍然在奥地利手中,但任谁都已经不再将它当做主要事件了。
第二个方面是巴伐利亚王位继承的问题。
这一问题已经不算是问题,由于法兰西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大胜,因而法兰西支持的候选人茨魏布吕肯公爵成功被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国同意,因此,茨魏布吕肯公爵查理三世也就跃过了他的表兄普法尔茨选帝侯成为了新一任的巴伐利亚选帝侯,而他的表兄死后,他还会成为普法尔茨选帝侯。不过,现在的普法尔茨选侯国只有莱茵河东岸的若干碎片领土,不再是那个雄踞莱茵河两岸的大普法尔茨了。
第三个方面是荷兰问题。
普鲁士虽然在巴伐利亚归属一事支持法兰西的提议,但那是因为这并不违反普鲁士自身的利益。荷兰的执政威廉五世是腓特烈二世侄女的,在这层姻亲关系下,腓特烈二世并不承认现在的荷兰执政和摄政,他甚至提出了威廉五世复位的要求。
腓特烈二世是一个精明的战略家。他当年联合奥地利、俄罗斯瓜分波兰,便是因为过人的外交判断能力,而后又采用战争的方式来打压奥地利在帝国内部的扩张,也是因为他看出了势力强大的奥地利会是普鲁士最强大的对手和最危险的敌人。因此,他在荷兰一事也是为了自身利益。
荷兰与普鲁士虽在领土并无接壤,但荷兰却是有着海传统和海外殖民地的海强国。腓特烈二世早就有建立海军、扩张海外的打算,只是苦于没有资金而未能实现。为保证商路畅通,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在波罗的海航线不被瑞典、丹麦和俄罗斯的海军压制,他便希望能借助荷兰的商船和海军。同时,荷兰的独立也能为普鲁士在西方多一个有着强大银行业的金融盟,以取代不稳定的不列颠王国。
在感情和自身利益,腓特烈二世都不愿意荷兰如萨丁尼亚那样沦为法兰西的附庸,因此,法兰西和普鲁士在这件事也根本没有办法谈。
不只如此,奥地利也不在这件事支持法兰西。
奥地利虽然承认了佛兰德斯属于法兰西,可那是在成为了既定事实后的被迫妥协,因此在荷兰事件中,奥地利便也反对荷兰执政换成一个少女担任。
不过,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国的态度也并不一样。
普鲁士态度强硬,直接提出了要法兰西撤军的要求。奥地利则显得圆滑一些,他提出荷兰割让马斯河南岸诸省以换取法军撤军的建议。不过,这两个国家的要求、建议是徒劳的,路易并不会如此轻易放弃荷兰。
三大问题,如今只有这场战争名义的争端巴伐利亚王位得到了解决,相反,由于战争带来了领土和荷兰两大问题,因此,整个形势不但未冷淡下来,反而是愈发激烈,诸国间的矛盾也越发复杂。
参战的主要三国中,法兰西和普鲁士互相不信任,普鲁士和奥地利是世仇,奥地利又和法兰西暗中矛盾。三大矛盾如同一个圆圈般交织在一起,最终,第二次和谈也趋于停滞。
路易在和谈开始之前便因看出了各国间的矛盾而认为这不过又是一次暂时停止,因而也并不幻想谈判能做到。
4月30日,法军开始休整,莱茵军团和阿尔卑斯军团全都获得了补充,其主力部驻扎于阿纳姆,形成对德意志地区的绝对虎视状态。与陆军相比,法兰西海军却清闲了很多,地中海舰队和大西洋舰队的主力舰船都返回了大西洋沿岸的几个港口,荷兰沿海只以巡航舰来巡逻。
这些都是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第三场战争做的准备,下一场战争一旦打响,便意味着法兰西将会成为首当其冲的要敌,而法军也必然要越过边境作战。与一场战争一样,路易预见了战争将会再度爆发,可他却不敌人是谁。外交没有永远的,即使是盟亦可能是敌人。路易自身就在与奥地利的盟约中大占便宜,因此也不认为奥地利不会做同意甚至更过分的事情。
第五百三十四章重回谈判
第五百三十四章重回谈判
4月20日,两线的战火已经全面停止。
普鲁士正式提出了谈判邀请,奥地利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只能应允,法兰西也因为得到了想要的而不愿再东刀兵。
这场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的延续,发生在1779年3至4月的战争,最终获得完胜的是法兰西。法兰西保住了莱茵兰和佛兰德斯,并且还成功将荷兰完全摧毁。此次战争最大的失利者是奥地利,奥地利损失了许多兵力,也损耗了许多钱财,最终虽然收复了布拉格,却并未收复波西米亚。普鲁士虽然是此次战争的发动者,可这个发动者既未损失,也未得到,战前和战后并未有太大的区别。
4月30日,法兰西、奥地利和普鲁士三国再度于萨克森首都德累斯顿展开中断了的和谈。由于此次战争加入了荷兰,因此,已经沦为法兰西傀儡的荷兰也象征性地派出了外交使者。萨克森虽然是177年和1779战争的参与者,而且也是谈判的东道主,可由于在两次战争中都无所建树,甚至在军事成为了普鲁士的陪衬,因而也如荷兰一样,不过是没话语权的小卒。
谈判的三方的主要议题围绕着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战争时的疆域变化问题,这里面包括了波西米亚、莱茵兰、佛兰德斯、巴伐利亚等地区的归属。
波西米亚作为中欧战场,如今是一分为二,分别被奥地利和普鲁士占据,这两个国家在这一问题都无法谈,因为他们都想要对方手中的那一部分。莱茵兰和佛兰德斯的问题已经不是大问题,无论在名义还是事实,这两块地区都被法兰西控制着,而且无论是普鲁士,还是奥地利,如今都无法提出质疑。巴伐利亚的一部分仍然在奥地利手中,但任谁都已经不再将它当做主要事件了。
第二个方面是巴伐利亚王位继承的问题。
这一问题已经不算是问题,由于法兰西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大胜,因而法兰西支持的候选人茨魏布吕肯公爵成功被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国同意,因此,茨魏布吕肯公爵查理三世也就跃过了他的表兄普法尔茨选帝侯成为了新一任的巴伐利亚选帝侯,而他的表兄死后,他还会成为普法尔茨选帝侯。不过,现在的普法尔茨选侯国只有莱茵河东岸的若干碎片领土,不再是那个雄踞莱茵河两岸的大普法尔茨了。
第三个方面是荷兰问题。
普鲁士虽然在巴伐利亚归属一事支持法兰西的提议,但那是因为这并不违反普鲁士自身的利益。荷兰的执政威廉五世是腓特烈二世侄女的,在这层姻亲关系下,腓特烈二世并不承认现在的荷兰执政和摄政,他甚至提出了威廉五世复位的要求。
腓特烈二世是一个精明的战略家。他当年联合奥地利、俄罗斯瓜分波兰,便是因为过人的外交判断能力,而后又采用战争的方式来打压奥地利在帝国内部的扩张,也是因为他看出了势力强大的奥地利会是普鲁士最强大的对手和最危险的敌人。因此,他在荷兰一事也是为了自身利益。
荷兰与普鲁士虽在领土并无接壤,但荷兰却是有着海传统和海外殖民地的海强国。腓特烈二世早就有建立海军、扩张海外的打算,只是苦于没有资金而未能实现。为保证商路畅通,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在波罗的海航线不被瑞典、丹麦和俄罗斯的海军压制,他便希望能借助荷兰的商船和海军。同时,荷兰的独立也能为普鲁士在西方多一个有着强大银行业的金融盟,以取代不稳定的不列颠王国。
在感情和自身利益,腓特烈二世都不愿意荷兰如萨丁尼亚那样沦为法兰西的附庸,因此,法兰西和普鲁士在这件事也根本没有办法谈。
不只如此,奥地利也不在这件事支持法兰西。
奥地利虽然承认了佛兰德斯属于法兰西,可那是在成为了既定事实后的被迫妥协,因此在荷兰事件中,奥地利便也反对荷兰执政换成一个少女担任。
不过,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国的态度也并不一样。
普鲁士态度强硬,直接提出了要法兰西撤军的要求。奥地利则显得圆滑一些,他提出荷兰割让马斯河南岸诸省以换取法军撤军的建议。不过,这两个国家的要求、建议是徒劳的,路易并不会如此轻易放弃荷兰。
三大问题,如今只有这场战争名义的争端巴伐利亚王位得到了解决,相反,由于战争带来了领土和荷兰两大问题,因此,整个形势不但未冷淡下来,反而是愈发激烈,诸国间的矛盾也越发复杂。
参战的主要三国中,法兰西和普鲁士互相不信任,普鲁士和奥地利是世仇,奥地利又和法兰西暗中矛盾。三大矛盾如同一个圆圈般交织在一起,最终,第二次和谈也趋于停滞。
路易在和谈开始之前便因看出了各国间的矛盾而认为这不过又是一次暂时停止,因而也并不幻想谈判能做到。
4月30日,法军开始休整,莱茵军团和阿尔卑斯军团全都获得了补充,其主力部驻扎于阿纳姆,形成对德意志地区的绝对虎视状态。与陆军相比,法兰西海军却清闲了很多,地中海舰队和大西洋舰队的主力舰船都返回了大西洋沿岸的几个港口,荷兰沿海只以巡航舰来巡逻。
这些都是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第三场战争做的准备,下一场战争一旦打响,便意味着法兰西将会成为首当其冲的要敌,而法军也必然要越过边境作战。与一场战争一样,路易预见了战争将会再度爆发,可他却不敌人是谁。外交没有永远的,即使是盟亦可能是敌人。路易自身就在与奥地利的盟约中大占便宜,因此也不认为奥地利不会做同意甚至更过分的事情。
第五百三十四章重回谈判
第五百三十四章重回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