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一美人

    甘州城的得失,一时间牵动着各方。石头城身后的数县官员百姓,一经动员就拖家带口的赶来,人人主动,盖因关乎着大家的生死存亡。

    自从太祖朝收复河套开始,第一代明军在此落地生根,百十年下来,甘肃已经成为汉人的家,即使这里土地贫瘠,天气恶劣,人们也舍不得离开故土。

    明朝强盛时,自然当地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传为佳话可是朝廷奉行的教化之策,总是有意无意的偏袒各族,历代当地官员都怕激起异族边民暴动,从而丢了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就算汉人百姓被杀,往往都息事宁人了事。

    可惜教化蛮夷,教了百十年,各族风俗习惯,信仰语言依然如故。而随着汉人人口增多,开垦土地渐渐开始挤压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层出不穷的矛盾,又是以官员偏袒各族而告终。

    结果就是汉人心怀不满,各族毫不领情。最初期的和睦相处过后,明朝国力衰弱,蒙古人的时时南下,动辄各族暗中通风报信,或者干脆举起刀剑朝着邻居杀来,等明军赶来后,又马上放下屠刀再次归顺。

    时至今日,河套等地的汉族人口,已经减少到了不足三分之一,大半个河套地区都成了各族领地,共奉达延汗为王。

    朱祐桓的狠,无意中燃起了汉民的希望,人人都期待他能灭绝异族,使得本地彻底成为汉人的天下。

    聆听自愿赶来的百姓诉求,朱祐桓和朱辅相对无言,哪怕两位年轻气盛的青年胆量再大,也不敢轻易下达灭胡令,因这已经不单单是河套的问题,消息一传扬出去,绝对会激起所有北方异族的愤慨,达延汗恐怕做梦都会笑醒。

    二人很聪明的,都含含糊糊的不置一词,既不同意,也不拒绝。

    反正后来凡是涉及到侵占土地的官司,总兵府都会袒护汉人,因为有朝廷的谅解和支持,历经二十多年的暴*,最终整个河套再无蒙古人了,当然,此乃后话。

    单说朱辅兴冲冲的跑去视察某人口中的铁甲卫,随手拎起一具重甲,咦?重量不对。

    仔细一看,哪里是什么铁质盔甲,完全是藤甲涂了一层黑漆,贴上了些铁叶子而已,闹得朱辅一脑门子的黑线。

    咬牙切齿的咒骂某人,朱辅难掩失望,没了最大凭借,想起那无耻之徒对于火药异乎寻常的重视,当下命军匠连夜赶制火蒺藜。

    朝廷虽然无钱,各地遭灾急缺粮食,可大明天下不缺火药铁器等物,强盛之极的昌盛百业,放眼世界独一无二。

    调拨上万件陶瓷罐和铁胆,填入火药埋上引线,此乃做法最简单,效果也不错的火蒺藜,用后世的军事术语来说,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地雷。

    当然,拜里面的火药之赐,杀伤力非常有限,实际上也没有别的火器了。火统因做工复杂,官府**,近些年朝廷不再重视,类似一窝蜂等霸道火器,所需银两实在太多,除了京城神机营还有些外,各地渐渐又学起了蒙古人,开始拿起刀剑对敌。

    为何?省时省力,省钱省事尔。

    对此朱祐桓首先想到的就是红衣大炮,奈何时不与我,没有时间筹划此事。即使有这条件,眼下还是要提倡真刀真枪的拼死杀敌,汉人的血性,必须要彻底激发出来。

    滑翔机想得很简单,结果浪费了大半个月,并没什么进展,飞倒是能飞,可不是转眼间被大风吹的没影,要不就是突然一头栽倒,落得个机毁人亡,几次下来,朱祐桓又舍不得牺牲人命了。

    这一夜正当绞尽脑汁苦思对策之际,就见朱辅沉着脸走进来,说道:“刚刚接到急报,凉州受到多股鞑靼人袭击,眼看就要守不住了。”

    不想朱祐桓一跃而起,喜道:“天助我军,看来哈密城送来的消息是真的,那小王子正与小阿鲁台激战,无力分兵南下,只好命亦集乃路的平南王哈赤攻打凉州,想借此使我军撤退。”

    “凉州一破,鞑靼人不但会抄了我们后路,还会染指陕西。”

    朱辅神色犹豫,低声道:“一旦朝廷震怒,我势必会罢官回京,你一样得被押解回京,甘州城固然重要,但依着目前困境,还是赶去救援的好,大局为重。”

    朱祐桓深思片刻,断然道:“兄长所言甚是,凉州必须得救,甘州城也必须得围,近几日城内连续派骑兵下山,已经说明快要缺水了,对了。”

    朱祐桓眼睛一亮,叫道:“谈判,对,我们和守城蒙古人谈判。”

    起初朱辅一头雾水,等听了朱祐桓的解释,心中惊喜,连连点头:“正好来了一支商队,大部分都是瓦剌人。”

    “此事就劳烦将军了。”

    朱祐桓说完扭头对着帐篷外,吩咐道:“命李千户召集所有骑兵,备上十日所需干粮,四更天时随我出发。”

    朱辅身为统兵大将,自然不能轻易离去,心思复杂的看着朱祐桓整理行囊,在侍卫的帮助下披上甲胄,遂意味深长的嘱咐道:“此行务必小心,失败了一切好说,保住小命退到凉州,万一真的被你得逞,那你就留在草原上,轻易不要进入长城之内,切记,切记”

    心里叹息,朱祐桓笑着点头,说道:“灵儿她们就托付兄长照料了。”

    朱辅郑重点头,狠狠拍了拍朱祐桓肩膀,沉声道:“一定要活着回来。”

    是夜,朱祐桓亲率三千骑兵悄无声息的离去,消失在茫茫天地间,除了朱辅外,无人知晓他的目的。

    单说甘州城下,朱辅不紧不慢的督促全军准备防御,凭借火蒺藜,弓弩,陷马坑,各式火箭,一连击退数次蒙古守军的攻击,蒙古人损失上百人,明军军心大振。

    这一日,朱辅挥手放一支商队进了甘州城,鞑靼千户眼见都是蒙古人,人数不过一百多人,命手下打开城门。

    商人领队报告说,城下大明将军有意罢兵,只要千户能求得大汗停止攻击凉州,则他就会退兵石头城,不然拼着大家统统饿死,也得困死甘州城不可。

    正为了吃水一事焦头烂额的千户巴不得如此,趁机提出条件,要明军马上放开一条通道,好让马儿每天下山饮水。

    对此朱辅欣然同意,当即下令让开出路,鞑靼人策马下山,饮马川流不息的黑水河,自是不担心水里被下了毒。

    商人团受到蒙古千户热情款待,逗留了大约五日,满载着交换的货物,心满意足的下山去了。

    存水增多,甘州城内渐渐放松警惕,突然在一个深夜,轰隆隆的几声剧烈爆炸声,所有泉眼全都被堵死,气急败坏的鞑靼人满城搜捕,十四位化妆成蒙古人的死士全部殉国。

    正当朱辅大喜若狂的时候,朱祐桓带兵昼夜不停,已经奔袭千里,抵达甘州附近。

    所有骑兵都是自己人,操练三个多月的成果显现,并无一人中途掉队,反而是作为主帅的朱祐桓,已经在马背上折腾的yu仙yu死,大腿根都磨出了血泡,揪心般的疼痛难忍。

    朱祐桓咬牙坚持,下令昼伏夜出,远远避开蒙古人,长驱而入直奔北方的亦集乃路,预备直捣黄龙。

    亦集乃路素来作为蒙古人的屯兵重镇,地理位置介于甘肃和蒙古草原之间,向来被明朝视为心腹大患。

    明朝初年被明军攻克,朝廷采用怀柔手段,得到称雄西北的‘凉州铁骑’,奈何斗转星移,昔日征讨各族的凉州铁骑,又背叛朝廷成为攻打明朝的利刃。

    亦集乃路城,被达延汗和朝廷双料赐封为王爵的哈赤,此时坐拥醇酒美人踌躇满志。

    捷报频传,短短十几日就攻占数座城池,劫掠财货无数,两万多的汉人百姓,这对于全族一共三万人的柯尔特部族来说,实力几乎壮大一倍。

    如果趁机能征服附近草原上的十几个小部族,休要生息个十几年的话哈赤激动难耐。

    “长生天护佑我族,这些年周围都打的不亦乐乎,独独我族被凉州重兵牵制的动弹不得,多亏了大汗能打下甘州城,不然凉州焉能分兵?大好良机不可错过。”

    拥有一半汉人血统的哈赤说话文绉绉的,打小就学过汉语,能读懂汉书,因此眼界也比日渐退化的蒙古人强得多,他的理想就是将来占据中原,起码也要做个封疆裂土的国主,是以他选择效忠于立志恢复祖先荣耀的达延汗,而不是目光狭窄的国师小阿鲁台,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没有错。

    王宫内金碧辉煌,哈赤推开舞女,起身问道:“汉人有何举动?”

    一位面色黝黑健壮,英气勃勃的蒙古青年恭声道:“回父王,指挥使宋成收缩兵力,看样子是要死守凉州城了。”

    哈赤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怜惜道:“大明朝廷现今**无能,连带着明军再无当年的勇猛。据说皇帝十几年不临朝,一味宠幸那什么万贵妃,足足比皇帝大了十七岁,五六十岁的老女人,还能有什么姿色迷惑男人?真是令人费解。”

    下面文臣武将皆露出心照不宣的猥亵笑容,王子哈脱脱笑道:“应该是汉人史书上记载的,那些万中无一的绝代美人吧,即使年老依然风韵犹存。”

    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哈脱脱神色热切,朗声道:“父王,据传京师第一美人,英国公家的小姐现在长安城,长安遭受地震,城墙坍塌多处,儿臣想带兵杀过去,把美人抢回来献给父王。”

    哈赤两眼放光,他生平最是好色,最喜欢的就是汉族美人,尤其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大家闺秀。

    更多到,地址

章节目录

明朝美好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方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71章 第一美人-类似我在明朝当国公的小说,明朝美好生活,笔趣阁并收藏明朝美好生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