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移民西域
塞外,朱佑桓和吐鲁番贵族虚以委蛇的两个月,待一万援军秘密赶到后,终于露出狰狞面目。
当举行册立满速儿为可汗的盛大典礼时,一干贵族和各地赶来的阿訇们济济一堂,鲜花遍地,羊脂洒在火堆上的肉香,葡萄美酒的芳香,整个宫廷又恢复了繁华。
仪式的重头戏,自然是承认大明燕王为代表真主的第五位先知,掺杂着对于汉人世界的垂涎和宗教般的狂热,无人在意此事的合理性,或许利益就是神的意思。
朱佑桓背部挺得笔直,闹得大阿訇还得翘着脚给他戴上花冠,这一刻,朱佑桓有了逗留不去,被阿拉伯世界视为自己人的凭借。
对着满脸赞叹的贵族们,朱佑桓笑道:“恕本王暂且告退,我得一个人静静朝真主礼拜,感知安拉的垂询。”
可惜女人都蒙着面纱,看不到娇嫩嫩的面容,唯有一双妙目露出迷醉般的目光,来自东方年轻迷人的皇族,文质彬彬,优雅善谈,富有四海,执掌兵权,多么的迷人啊即使是一头猪,也有一股子浓浓的异域风情。
贵族们客气的恭送年轻王爷缓缓离去,不时的相互窃窃私语,讨论着该不该追随先知远赴中原定居。
突然,一群手拿刀剑的瓦剌人冲进皇宫,逢人便砍,伴随着阵阵惨叫,整个皇宫被血洗。
接下来明军和瓦剌人展开激战,不幸的是实力不足,瓦剌人竟然多达一万,只能勉强能护住普通百姓,野蛮成性的强盗把整个吐鲁番的贵族家族扫荡一空,又纵火焚烧了所有清真寺。
强盗满载着财宝离去,几乎所有具有异族血统的人口都被劫掠,吐鲁番小城沦为一片废墟,不知所措的人们茫然四顾,接着在伟大的先知指挥下,开始重建家园。
大汗家族的血统断绝,回回秀才哈桑临危受命,被先知封为西域总督,算是暂时安稳了民心。先知又命汉人王轼为西域都护府的大都督,辅佐哈桑建立衙门。
吐鲁番接连派出使者奔赴西域各地,言辞激烈的指责瓦剌人的种种罪行,号召所有西域人民展开伟大圣战,共同抵抗来自北方的乌兹别克人和瓦剌人。
鞑靼达延汗率先承认明朝对于吐鲁番的控制,派出使节请求通商,和朱佑桓一拍即合,暂时结成同盟。
西域诸国反应不一,塔里木盆地的速檀阿力拒不承认哈桑,讽刺对方不过是一介贱民,自封为东察合台汗国的大汗,敌视吐鲁番和哈密。其他小国则大多希望和明朝展开贸易,获得来自天朝的庇护。
一时间整个西域风云变幻,鞑靼人在达延汗的率领下,抢先一步攻占位于新疆西北部,世界上最大的塔里木盆地,杀了速檀阿力及其家族。
面对蒙古人的致命威胁,西域各族马上承认朱佑桓的先知身份,请求明朝率军抵抗鞑靼人,和鞑靼人的残忍无情比较,显然礼仪之邦的大明更为可靠,数支部族迁徙至吐鲁番。
朱佑桓表面上张牙舞爪,义正言辞的警告鞑靼人不许妄动,实则连一兵一卒都未出动,鞑靼人的世仇瓦剌人在北方,西面有日渐强大的乌兹别克斯坦汗国,东面有大明西域都护府,夹在中间的鞑靼人哪里敢继续入侵西域?得罪了明朝,朱佑桓就敢下令封闭市集。
朱佑桓上疏朝廷,请求把罪犯的发配地改成吐鲁番,并要求尽快从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动员没有土地的流民和工匠迁徙至西域,王越动作很快,马上动员三万百姓不远万里赶来,三万人对于明朝不算什么,对于西域各族来说,汉人竟然一举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族。
这一日,西域都护府内,因天气实在炎热,朱佑桓穿着一件马甲,对着王轼等官吏说道:“别把礼义廉耻带到这里,西域自古就是弱肉强食之地,你们多学学人家伊斯兰教,要强迫当地人皈依道教或是儒家,要让所有孩子打小学习汉语,不许说本族语言,不许学习本族文字,违令者赶出盆地,任他们自生自灭去。”
看着一干不赞同的读书人,朱佑桓苦口婆心的继续说道:“你们肯定是觉得我野蛮,不通人情,可是早在唐朝以前,这里有多少汉人定居,繁衍生息,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邵武九姓总该清楚吗?”
官吏们忙大点其头,朱佑桓放下扇子,幽幽的道:“邵武九姓皆是从中原而来,因此被唐朝赐予汉姓,当年汉人的人口,一度达到整个西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早就灭绝了,畏兀儿人,波斯人,中亚人,吐蕃人都是后来的,是以这里属于汉人,可数百年下来,那些汉人都哪去了?不是被杀就是被同化,堂堂汉家领土竟然变成遥不可及的塞外,成为了异国他乡,岂有此理”
官吏们神色动容,可一想到实际困难,皆沉默不语,王轼苦笑道:“王爷想占领西域的苦心,下官们都清楚,可是这里缺少水源,粮食和盐等物资极端匮乏,当地人能忍受得了,可汉人怎么忍受得了?往往几十年后,几乎都要逃回家乡。”
朱佑桓冷哼一声,说道:“所以我要你们彻底同化本地人,鼓励各族通婚,如此各族人变成汉人或是亲近汉人,当地人适合当地的气候环境,诸多难题即迎刃而解。你们都去研究研究,把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那一套学来,先政教一体,往后在政教分离,反正都交给你们了,哪怕是传授八股文,也得把人给老子同化掉。”
咬了口清香爽口的哈密瓜,朱佑桓说道:“这盆地地势低矮,到处都是绿洲,说明什么?说明地底下到处都是水源,本王已经请来数十位工匠,就地开凿地下水井和连通沟渠,栽种果树草木形成新的绿洲,则今后不必为粮食蔬菜而头疼,至于盐,呵呵。”
朱佑桓失笑摇头,悠然的道:“那盆地中心的湖泊,你们自己去尝尝看,别说足够整个西域之用,就算举国食用,也足够用上几万年了,可惜道路不畅,输送不易,得想想办法,使内陆百姓都能吃上便宜的食盐。”
官吏们纷纷喜上眉梢,他们见识过当地的坎儿井,井水之多令人惊喜,要是能大规模开采的话,用来灌溉农田,足以把吐鲁番变成塞外江南。而吐鲁番的土质郊外特殊,并不是沙土,而是坚硬的泥土,开挖深井而不必担心坍塌,以明朝的技术很容易打井,此外还有数不尽的花岗岩和天然硝石矿。
占据了盆地,通过大规模的开挖坎儿井,水源粮食等都能做到自给自足,通过骆驼等牲畜来回运输,则盐和水果输送过来,光是哈密瓜和葡萄酒,就足以在中原卖出天价,然后换回茶叶布帛等生活用品。
朱佑桓有信心,一等汉人落户于此个三五年,则有的是商人会闻风而至,将来想办法铺设出一条道路,用马车往来沟通,今后早晚会通过吐鲁番,进而征服整个西域,兵锋直指中亚乃至天竺。
交代完一系列琐事,朱佑桓把明军全部留下,许诺将士们五年一轮换,军饷丰厚,家属免去所有赋税,在当地开设讲武学堂,允许普通士兵晋升为军校。
征调各种物资繁琐而劳累,还好和鞑靼人言和,路上不必担心安全问题,朱佑桓夜以继日的督促官吏们安置百姓,修建粮仓和医官等民用设施,寻找绿洲放养牲畜,训练军队。
三万多的汉人百姓,被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城池和绿洲,朱佑桓下令当地几个大族迁徙到内地,又派兵剿灭不服管教的部族,并征召所有成年异族人从军,发给刀剑,作为仆从军和炮灰使用。
象征性的修建了一座清真寺,由回人担任阿訇,改良教义,朱佑桓先知名分在手,命令教民学习汉语,汉字,下令禁止说各族语言,违者严惩。
鼓励各族通婚,朱佑桓下定决心,要把汉人人口占到半数以上,汉人百姓一律免税,期限长达三十年,各族百姓则要负担税赋徭役,闹得无数人哭着喊着要把女儿嫁给汉人,好摆脱低人一等的身份。
仅仅半年,朱佑桓就用各种借口,或灭族,或驱走,或迁徙中原等各种丧心病狂的方式,使得二十多万的吐鲁番人,一举减少到不足十万人。
明军对外异常强横,稍有不顺即高举先知和大明旗号,征讨附近小国,凡是归顺听从调遣的,给予通商和在吐鲁番建使节馆的待遇,但有抵抗,则凭借火枪的威力,动辄灭族灭国。
整个西域很大,但人口着实不多,严酷的地理环境,总人口不足百万。官吏和将士们眼界大开,纷纷请求王爷率领大家开疆扩土,吞并整个西域。
谁知朱佑桓对于土地没有半点兴趣,他唯一的兴趣就是建设新城,号令西域,趁机大肆吞并屯粮,积蓄实力。
传统的中央王朝,并不利于对外征服土地,官吏得朝廷委派,百姓得朝廷负责,军饷器械得朝廷供应,距离越是遥远,对于国家的负担越重。
因此朱佑桓再等,等到哪一天时机成熟了,能够摆平朝中重臣和士子阶层的时候,汉人出自对于财富和爵位的渴望,会和欧洲各国一样,不远万里的开发异域。朝廷要做的,不过是收收税,封赏个爵位了事。
一转眼,一晃一年过去了,有王轼和朱辅管理西北,朱佑桓放心离去,他最终的兴趣不在西域,而在南方广阔无际的蓝色海洋。
更多到,地址
塞外,朱佑桓和吐鲁番贵族虚以委蛇的两个月,待一万援军秘密赶到后,终于露出狰狞面目。
当举行册立满速儿为可汗的盛大典礼时,一干贵族和各地赶来的阿訇们济济一堂,鲜花遍地,羊脂洒在火堆上的肉香,葡萄美酒的芳香,整个宫廷又恢复了繁华。
仪式的重头戏,自然是承认大明燕王为代表真主的第五位先知,掺杂着对于汉人世界的垂涎和宗教般的狂热,无人在意此事的合理性,或许利益就是神的意思。
朱佑桓背部挺得笔直,闹得大阿訇还得翘着脚给他戴上花冠,这一刻,朱佑桓有了逗留不去,被阿拉伯世界视为自己人的凭借。
对着满脸赞叹的贵族们,朱佑桓笑道:“恕本王暂且告退,我得一个人静静朝真主礼拜,感知安拉的垂询。”
可惜女人都蒙着面纱,看不到娇嫩嫩的面容,唯有一双妙目露出迷醉般的目光,来自东方年轻迷人的皇族,文质彬彬,优雅善谈,富有四海,执掌兵权,多么的迷人啊即使是一头猪,也有一股子浓浓的异域风情。
贵族们客气的恭送年轻王爷缓缓离去,不时的相互窃窃私语,讨论着该不该追随先知远赴中原定居。
突然,一群手拿刀剑的瓦剌人冲进皇宫,逢人便砍,伴随着阵阵惨叫,整个皇宫被血洗。
接下来明军和瓦剌人展开激战,不幸的是实力不足,瓦剌人竟然多达一万,只能勉强能护住普通百姓,野蛮成性的强盗把整个吐鲁番的贵族家族扫荡一空,又纵火焚烧了所有清真寺。
强盗满载着财宝离去,几乎所有具有异族血统的人口都被劫掠,吐鲁番小城沦为一片废墟,不知所措的人们茫然四顾,接着在伟大的先知指挥下,开始重建家园。
大汗家族的血统断绝,回回秀才哈桑临危受命,被先知封为西域总督,算是暂时安稳了民心。先知又命汉人王轼为西域都护府的大都督,辅佐哈桑建立衙门。
吐鲁番接连派出使者奔赴西域各地,言辞激烈的指责瓦剌人的种种罪行,号召所有西域人民展开伟大圣战,共同抵抗来自北方的乌兹别克人和瓦剌人。
鞑靼达延汗率先承认明朝对于吐鲁番的控制,派出使节请求通商,和朱佑桓一拍即合,暂时结成同盟。
西域诸国反应不一,塔里木盆地的速檀阿力拒不承认哈桑,讽刺对方不过是一介贱民,自封为东察合台汗国的大汗,敌视吐鲁番和哈密。其他小国则大多希望和明朝展开贸易,获得来自天朝的庇护。
一时间整个西域风云变幻,鞑靼人在达延汗的率领下,抢先一步攻占位于新疆西北部,世界上最大的塔里木盆地,杀了速檀阿力及其家族。
面对蒙古人的致命威胁,西域各族马上承认朱佑桓的先知身份,请求明朝率军抵抗鞑靼人,和鞑靼人的残忍无情比较,显然礼仪之邦的大明更为可靠,数支部族迁徙至吐鲁番。
朱佑桓表面上张牙舞爪,义正言辞的警告鞑靼人不许妄动,实则连一兵一卒都未出动,鞑靼人的世仇瓦剌人在北方,西面有日渐强大的乌兹别克斯坦汗国,东面有大明西域都护府,夹在中间的鞑靼人哪里敢继续入侵西域?得罪了明朝,朱佑桓就敢下令封闭市集。
朱佑桓上疏朝廷,请求把罪犯的发配地改成吐鲁番,并要求尽快从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动员没有土地的流民和工匠迁徙至西域,王越动作很快,马上动员三万百姓不远万里赶来,三万人对于明朝不算什么,对于西域各族来说,汉人竟然一举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族。
这一日,西域都护府内,因天气实在炎热,朱佑桓穿着一件马甲,对着王轼等官吏说道:“别把礼义廉耻带到这里,西域自古就是弱肉强食之地,你们多学学人家伊斯兰教,要强迫当地人皈依道教或是儒家,要让所有孩子打小学习汉语,不许说本族语言,不许学习本族文字,违令者赶出盆地,任他们自生自灭去。”
看着一干不赞同的读书人,朱佑桓苦口婆心的继续说道:“你们肯定是觉得我野蛮,不通人情,可是早在唐朝以前,这里有多少汉人定居,繁衍生息,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邵武九姓总该清楚吗?”
官吏们忙大点其头,朱佑桓放下扇子,幽幽的道:“邵武九姓皆是从中原而来,因此被唐朝赐予汉姓,当年汉人的人口,一度达到整个西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早就灭绝了,畏兀儿人,波斯人,中亚人,吐蕃人都是后来的,是以这里属于汉人,可数百年下来,那些汉人都哪去了?不是被杀就是被同化,堂堂汉家领土竟然变成遥不可及的塞外,成为了异国他乡,岂有此理”
官吏们神色动容,可一想到实际困难,皆沉默不语,王轼苦笑道:“王爷想占领西域的苦心,下官们都清楚,可是这里缺少水源,粮食和盐等物资极端匮乏,当地人能忍受得了,可汉人怎么忍受得了?往往几十年后,几乎都要逃回家乡。”
朱佑桓冷哼一声,说道:“所以我要你们彻底同化本地人,鼓励各族通婚,如此各族人变成汉人或是亲近汉人,当地人适合当地的气候环境,诸多难题即迎刃而解。你们都去研究研究,把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那一套学来,先政教一体,往后在政教分离,反正都交给你们了,哪怕是传授八股文,也得把人给老子同化掉。”
咬了口清香爽口的哈密瓜,朱佑桓说道:“这盆地地势低矮,到处都是绿洲,说明什么?说明地底下到处都是水源,本王已经请来数十位工匠,就地开凿地下水井和连通沟渠,栽种果树草木形成新的绿洲,则今后不必为粮食蔬菜而头疼,至于盐,呵呵。”
朱佑桓失笑摇头,悠然的道:“那盆地中心的湖泊,你们自己去尝尝看,别说足够整个西域之用,就算举国食用,也足够用上几万年了,可惜道路不畅,输送不易,得想想办法,使内陆百姓都能吃上便宜的食盐。”
官吏们纷纷喜上眉梢,他们见识过当地的坎儿井,井水之多令人惊喜,要是能大规模开采的话,用来灌溉农田,足以把吐鲁番变成塞外江南。而吐鲁番的土质郊外特殊,并不是沙土,而是坚硬的泥土,开挖深井而不必担心坍塌,以明朝的技术很容易打井,此外还有数不尽的花岗岩和天然硝石矿。
占据了盆地,通过大规模的开挖坎儿井,水源粮食等都能做到自给自足,通过骆驼等牲畜来回运输,则盐和水果输送过来,光是哈密瓜和葡萄酒,就足以在中原卖出天价,然后换回茶叶布帛等生活用品。
朱佑桓有信心,一等汉人落户于此个三五年,则有的是商人会闻风而至,将来想办法铺设出一条道路,用马车往来沟通,今后早晚会通过吐鲁番,进而征服整个西域,兵锋直指中亚乃至天竺。
交代完一系列琐事,朱佑桓把明军全部留下,许诺将士们五年一轮换,军饷丰厚,家属免去所有赋税,在当地开设讲武学堂,允许普通士兵晋升为军校。
征调各种物资繁琐而劳累,还好和鞑靼人言和,路上不必担心安全问题,朱佑桓夜以继日的督促官吏们安置百姓,修建粮仓和医官等民用设施,寻找绿洲放养牲畜,训练军队。
三万多的汉人百姓,被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城池和绿洲,朱佑桓下令当地几个大族迁徙到内地,又派兵剿灭不服管教的部族,并征召所有成年异族人从军,发给刀剑,作为仆从军和炮灰使用。
象征性的修建了一座清真寺,由回人担任阿訇,改良教义,朱佑桓先知名分在手,命令教民学习汉语,汉字,下令禁止说各族语言,违者严惩。
鼓励各族通婚,朱佑桓下定决心,要把汉人人口占到半数以上,汉人百姓一律免税,期限长达三十年,各族百姓则要负担税赋徭役,闹得无数人哭着喊着要把女儿嫁给汉人,好摆脱低人一等的身份。
仅仅半年,朱佑桓就用各种借口,或灭族,或驱走,或迁徙中原等各种丧心病狂的方式,使得二十多万的吐鲁番人,一举减少到不足十万人。
明军对外异常强横,稍有不顺即高举先知和大明旗号,征讨附近小国,凡是归顺听从调遣的,给予通商和在吐鲁番建使节馆的待遇,但有抵抗,则凭借火枪的威力,动辄灭族灭国。
整个西域很大,但人口着实不多,严酷的地理环境,总人口不足百万。官吏和将士们眼界大开,纷纷请求王爷率领大家开疆扩土,吞并整个西域。
谁知朱佑桓对于土地没有半点兴趣,他唯一的兴趣就是建设新城,号令西域,趁机大肆吞并屯粮,积蓄实力。
传统的中央王朝,并不利于对外征服土地,官吏得朝廷委派,百姓得朝廷负责,军饷器械得朝廷供应,距离越是遥远,对于国家的负担越重。
因此朱佑桓再等,等到哪一天时机成熟了,能够摆平朝中重臣和士子阶层的时候,汉人出自对于财富和爵位的渴望,会和欧洲各国一样,不远万里的开发异域。朝廷要做的,不过是收收税,封赏个爵位了事。
一转眼,一晃一年过去了,有王轼和朱辅管理西北,朱佑桓放心离去,他最终的兴趣不在西域,而在南方广阔无际的蓝色海洋。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