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汉武

    以九虞之礼亲送弘治皇帝的棺椁于皇陵暂时安放,下旨礼部和工部督造陵墓,待修好后择吉日下葬。祭拜一番后,朱祐桓洒泪而别。

    关于年号,朱祐桓并不满意群臣商议的,什么兴宁,元昌,正建,宣泰,永安之类,大多寓意吉祥,取国泰民的的意思。唯有首辅刘吉揣摩上意,提出天命,天眷,顺天等,不问可知,是为了彰显继承帝位的合法性。

    朱祐桓并不同意,他有他的见解,先是亲自提出年号为永武,不料遭到群臣激烈发对,没人理解皇帝的深意,以不吉利为由拒绝。

    朱祐桓干脆说道:“要不是永明,要不是汉武,你们自已选一个。”

    几十位重臣彼此面面相觑,都震惊于陛下的锐气,永明和汉武何等霸气?看来龙椅上的那位,是立下中兴大明的远大志向了。

    既然陛下有重现秦皇汉武,太祖太宗时期的雄心壮志,群臣自然不好反对,明字和国号冲突,最后定下汉武的年号,即刻起诏告天下,来年正月初一,改国号为汉武元年,

    其实依然没有人能体会出朱祐桓的深意,永明不过是美好愿望,而武字绝非单纯的想为了开疆扩土,重现汉家昔日辉煌。而是有感于文人处身于一个转折点,正德之后文人的膝盖越来越软,武字自是意味深长了。

    再说一味的崇文抑武,崇尚儒家之道,在这强敌环伺的时代,何其愚昧?

    文华殿内,朱祐桓背手而立,缓缓说道:“改每日早朝为七日一次,经筵取消。三更天起床过于早了些,木桩子似地站半天,于国有何益处?闹得帝王和百官常年疲惫不堪,办事效率缓慢。没了早朝,这今后定下规矩,在京七品以上官员,皆可至文华殿求见阁臣,有重大国事,自可请求见朕,中间不许任何人阻碍,违者重罚有事咱们就面对面的详谈。往后立下规矩,面圣时说什么都可,无罪”

    经筵取消,一干饱读诗书的大臣不太乐意,不过想到帝王的学问,不学无术还是担得起的,既然不是什么儒家子弟,自然不待见经筵,根本就听不懂嘛

    早朝不早朝的,臣子们没太在意,和经筵一样,此种事当慢慢劝导,陛下的脾气不好,这可不是先帝爷那种好好先生。

    就像是哄顺毛驴似地,一干大臣含笑点头,反而闹得朱祐桓暗叫古怪,本来一肚子的旨意,想了想决定留在日后再说。委实这场面着实怪异,说什么都点头,嗯,肯定有诈,不得不防

    猜不出臣子们脑袋瓜里都琢磨什么缺德主意,朱祐桓悻悻的道:“朕不是很有耐心的人,做不来凡事事必躬亲,更不是贪权之人。即日起翰林院和工部,兵部,都督府,择资历足够的年轻官员十二位,讲武学堂挑选成绩优异的学员六位,设立文书阁,一体赐封为正六品的议事郞,辅佐朕处理国事,这些新进之臣三年一换。对了。

    朕不希望奏疏中写满了不知所谓的八股文,云里雾罩,阿谀奉承那一套都省省吧,有事说事,务要简单明了,花团锦簇的锦绣文章,朕不稀罕”

    众臣有些摸不清头脑,议事郞不过是六品官,辅助陛下打理奏疏,相当于又成立一个内阁。不过三年一换,说明替代不了阁臣,大抵是用来制衡阁臣和六部尚书之用,这新君继位怕地位不稳,可以理解。

    刘吉说道:“陛下,往日都是由阁臣票拟,然后经内侍送至乾清宫,交由您亲笔朱批。这有了文书阁,不知这规矩是不是要改动?”

    朱祐桓油然道:“不错,话说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纵使某一代帝王精力充沛,不觉辛苦,但其他皇帝呢?有多少奏疏是由亲近太监代笔的?你们称这些太监为内相吧?”

    群臣皆点头,神色间有些难堪,王恕冷哼道:“昔日王振,即自称内相,首开此不良风气之先河。”

    朱祐桓神色凝重,说道:“朕并非厌恶宦官,宦官也是人,有好人好恶人,但我朝对于宦官太纵容,皇族家奴岂能任意干涉朝政?内相内相,宦官岂能做宰相?岂能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到各地去搜刮民脂民膏?动辄在内廷蒙蔽帝王,在外凌驾于朝臣之上,此种事实在是骇人听闻宦官之祸和党争之祸一样,皆是亡国之源。即日起,朕立下铁律,彻底废除宦官。”

    大臣们立刻惊呆了,不可置信的纷纷抬头望着皇帝,就连王恕等最是厌恶太监的大臣,都觉得匪夷所思,没了宦官,用什么人来伺候皇族?难道要用正常男人?那成何体统?

    朱祐桓却笑道:“诸位爱卿的家里,都养着公公嘛?”

    大臣们马上摇头,开玩笑,有那心没那胆啊宦官虽然卑微,那也不是寻常人能用得起的。

    “这不就结了。”朱祐桓笑容满面,眼眸毫无一丝笑意,冷笑道:“朕既然定国号为汉武,就是要宣告天下,很多陈规陋习都要改改了,有些事必须要有人做,朕就要做继往开来的一代君王。”

    朱祐桓一时间思绪飞扬,感慨道:“历代王朝花开花落,没有超过五百年的,后人美其名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视为我中国常态,可仔细看看,不是因没饭吃杀官造反,就是被外族践踏神州。对外族朕用一个武字,就是要提醒众位爱卿莫要坐井观天,坐视当年蒙元一幕重演,要严防四周外族崛起。

    对内朕取了一个汉字,是要告诉大家,汉乃我族之基本,百姓要是人人安居乐业,谁会去跑去造反?因此必须要革除弊政,不给后代子孙留下内乱根源。”

    众臣恍然大悟,原来汉武是这一层深意,纷纷朝皇帝深施一礼,神色激动。

    朱祐桓没注意到大臣们的反应,继续说道:“千百年来,种种施政改革多了,历代历朝都有明君名臣,励精图治,携手共建一代盛世王朝,可为何还是免不了三代而腐朽沉沦?就是因皇朝规矩永远一成不变。建造个偌大的紫禁城,耗费天下之力,为了供养皇族和贵族,催生出十几万的太监,平均一千人伺候一位主子,然后一千百姓供养一位太监,寄生于百姓,于国没有半点益处,百姓焉能不恨?朕不信邪,没了宦官,难道还无法过日子了?”

    这一席话,说的人人动容,其实在场谁不晓得此种利弊?但却是没有任何人敢说出来,盖因这就是皇权,皇权是至高无上的,这就是封建王朝,没有人敢质疑。

    太监代表着什么,奴性思维,代表着皇族这一特殊群体。这里面的根源多了,历数太监和外臣之间的关系,恐怕三日三夜都说不完,朱祐桓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就是要试试,离了太监会怎么样?

    朱祐桓瞅着一干欲语还休的大臣们,抬手一指刘吉,说道:“刘大人你说。”

    刘吉一脸为难,低着头道:“骤然没了各司监,恐怕紫禁城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再说陛下今后总得广纳嫔妃吧,没了公公伺候,难免,难免。”

    说到这,刘吉的脑袋低了更低了,其他人都露出不屑神色,堂堂首辅关心皇帝内宫琐事,除了罢官的万安,就属眼前这位最操心了。

    朱祐桓笑道:“刘大人是指男女授受不亲吧?没了太监,恐怕宫里会惹出乱子。朕要告诉你,既然没了宦官,选秀一样废弃,百姓家辛辛苦苦养大了女儿,凭什么要被逼着送到紫禁城里受罪?一辈子暗无天日,操持苦役,死后无葬身之地,尔等不拿百姓当人看,朕不行,朕不允许任何人糟践人命。”

    王恕等人这下是彻底震惊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刚刚登基的帝王,竟然敢如此的离经叛道,敢做出任何人都不敢做的事,皇帝的这一番话,意味着延续几千年的家天下封建传统,彻底终结。

    一系列必定会震动天下的肺腑之言说完,朱祐桓清楚其后果难以预料,马上笑道:“朕的意思,恐怕诸位有所误会,并不是连宫女都一并裁撤掉,而是改用聘请,就像你们雇请下人一样,受律法保护,来去自由。朕是为了以身作则,天下臣民,朕皆视为亲生骨肉,谁都知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紫禁城里的恶事该如何解释?明显是自欺欺人嘛凡是我朝子民一出生就要受到大明律的保护,即使为奴为婢,那也是人命,人命关天,不能等闲视之呀”

    大臣们良久无言,最终心悦诚服的齐声道:“陛下仁义,臣远远不及,臣等心服口服。”

    朱祐桓并未如何欣喜,他的话改变不了传统的上下尊卑,他也从没想过能彻底改变。他要做的,实际上还是为了子孙后代,只希望造的孽少一些,将来有一天,百姓能记得大明皇族的好,最好就犹如倭国一样,哪怕皇帝一家子仅仅沦为象征也行。

    皇帝的家事,外臣们自然不好干预,遣散宦官对于文臣有利无弊,可谓是对此求之不得。而遣散大多数宫女无非也是苦了宫里的一干贵人,其实话说回来,两代帝王都驾崩了,除了太皇太后和太后,那些太妃的日子不见得好过。

    朱祐桓做的并不绝情,京城十二太监衙门,那是必须要裁撤的,一个人都不留。内宫十二大衙门,一样都不保留,比如说御马监统管的御林军,军权交由都督府,都明朝中叶了,在这被八股文洗脑的年代,哪有什么武将会造反?真若要造反,也不是如今这些老爷兵所能抵抗的。

    各宫长辈身边有内侍不愿离去的,任由其留下,供奉月钱一律照旧,但人数不得超过五人。宫女则年满二十六岁的,任凭来去自由并赐下丰厚银两。

    第263章汉武。

    更多到,地址

章节目录

明朝美好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方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63章 汉武-明朝美好生活txt下载,明朝美好生活,笔趣阁并收藏明朝美好生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