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即墨君就掀桌了。
“可怒!那个秦小人!”
原因无它,秦斯前一天不是所有事情都点头,表示要大开方便之门,难得地跟即墨君示好么?
即墨君轻敌了。
还以为秦斯从此改邪归正(……),谁知这人笑里藏刀来着,根本就是变本加厉!
她把人手老老实实地从东阁里面调走,但却是去填了昨日东宫所说的一项肥差。大家或许还记得吧?昨日东宫说,要派人巡查灾情来着——秦乐呵呵地把自己的人马全安排去巡查了。
“岂有此理!”虽然他自己也提不出人选来给东宫调派,但是、但是眼睁睁看着秦斯派党羽去得好处,即墨君就义愤填膺、百爪挠心!
最后东宫的怨气还是他来承担的,监国大老远派人来刑部衙门传他,拎到御书房去,一顿好训。大意就是本宫还没点头你怎么就这样大胆先斩后奏云云。
更让即墨君爆肝的是,秦斯在此刻适时出现,假惺惺地劝着东宫,还十成十地作出替对手说好话的架势!(秦:我真的在说好话啊!)
即墨君深深地觉着,自己被当猴耍了。
他一直都知道,秦斯手里猴子很多,东宫就是最大的那一只,但是,他不能容忍自己吃这个闷亏,搞得好像出台这么一项条款,被指骂的是他,得便宜的却是秦斯?这老天也太没眼神了吧?
其实这一场变动中。最吃亏地还是东宫。
他一个人呆在宫里本来就挺无聊了。四姑娘好容易找些活跃地新面孔来。结果没几天又被即墨君想办法给弄了出去。估计就算是让即墨君替他找些打发时间地玩意。也入不了四姑娘地眼。比如上回那个赌戏……(即墨:别提了。)
好吧。不想这些。目前东宫要做地是。在父皇征战期间。好好打理整个国家地事务。
这回能给他出谋划策地臣子。出现了极大地资历断层。因为被帛阳卷走地人多。所以元启帝紧急召回不少告老还乡地旧臣。再拖出些在地方上做出成绩来地地方官。最后递补进士啊、举人啊什么地到底层地空缺位置去。
简单讲就是现在地朝中。拿资历压人地老头子一抓一大把。半点朝政经验也没有地新晋员工。那也是黑压压地一片。
人心散呀。不好带啊。都跟着个半大孩子走。那就更不好带了。
这也是秦在内阁里面说不上话的原因,定国公跟帛阳走了,老尚书也不见了,朝廷里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统统捞到西朝去撒野了,现在的朝廷是洗牌了重组的。
被召回的那些个老臣重又开始蠢蠢欲动,昔日被同僚挤破的青春梦,再次闪亮。
要不是曹寰那边压得很严实,估计东宫一天到晚看的折子,大半都是言官们指责朝臣动作不轨的骂贴,小半则是臣子们意图不良的各种建言,以及拐弯抹角或者叉腰水壶状回骂。
其实,一个朝代,皇帝越忙,就证明其内部结构越有问题。
整个朝廷只要能正常运转起来,都是不需要监国或者帝王插手的。
最上位的人,所插手的事务,应当都是突发性的急事,或者人际方面那些不能用条款处理的问题。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皇帝就是清洁工一类的职务而已,同理可证武林盟主亦如是。疏通管道的去做别人的活计,还引以为荣,那就是后世嗤笑的本钱。
东宫是很不愿意被人拿到本钱的。
当然这也不是他偷懒的理由,只是最近朝中还是狂缺人,缺到他都想自己捋袖子上阵,去把积存在户部的薪俸发一发,再吆喝着赶那些依依惜别的新官们赴任——不要再等朝廷的路费了,这边发不起,你们快去收税才是要紧事!
然后他还要烦恼的事情就是……
“报——六百里加急,前方战况回报……”
“说吧。”东宫奄奄一息。
没错他最怕的就是这个,父皇欢乐地报了一大堆胜利大好消息之后,往往会再轻快地要求加点粮饷,他好犒赏众军将士。
穷!
虽然国库还没见底,但听东阁人拨拉拨拉几下算盘,东宫就明白,赤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惨叫是没有用的,更何况他惨叫也不好听。
“四姑娘,帮忙想想办法啊!”他悄悄问秦,“呐……号召富商捐银,如何?”
“不妥啊,还不如找几个富得流油的大臣,抄抄家呢……”遇到这档子事,秦也只能回忆电影电视上的片段,出些馊主意。
这边放下不管,那边真正出状况的是雨灾。虽然一直都有各种灾害存在,但今年秋收打下来的粮少得可怕,还不如往年的三分之一。许多菜蔬直接泡烂在田里,挂在树上的果实,不是掉落,就是蒙蒙地生着
,吃了以后,人就犯怪病。
派去各地巡查的人,回覆的消息,听起来都不太妙。
国库里面再紧张,赈灾不能少,否则就要动乱的,现在乱起来,各州都没兵力可以自保——全被元启帝榨走了啊……
乱不得乱不得,东宫忍痛批了一大笔赈灾款,因为不放心交给别人,所以就把秦派了出去,做赈灾大臣。
现在东阁管事的,就剩下他跟即墨君。这两人中间少了个秦,合作愉快的时候不是没有,但是更多时候是即墨君逼着东宫做这做那,被逼得不能忍受的东宫偶尔也爆发个一两回,然后换即墨君生闷气。
东宫过得不开心,但又重任在身,不能再次溜号去找秦。
即墨君也不开心啊,不过他有太多事务要忙,没空跟东宫纠缠。只好两人纠结着过……即墨君真正忙的是刑部的事务。
上回说过,京都衙门一忙,就要匀些案子给刑部去办,现下京都衙门是忙得不可开交。
京里出现了一个杀人魔头!
这魔头专门潜入官吏府上,暗杀朝廷要员,一回两回之后,京城夜间戒严,增添了巡夜与守备,但依然案件频发。其实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人,如果是一群人,那就更添恐怖气氛了。
“皇卫也派两百人出去巡视。”东宫扶额。
原本官吏人数就够少了,现在还给增添意外折损?他一点都不怀疑是西朝的人马搞鬼,因为那个江近海貌似就很擅长这套,在宦官手下做事的时候,他那帮子兄弟就曾经追杀过东宫来着,虽然没成功,但也给东宫的童年留下了相当程度的阴影(……)。
皇卫的出动卓有成效,逮着一名可疑之人,不过尚来不及审问,此人便服毒自尽了。
于是京里好歹安静了几天,众人刚松懈下来,突然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一夜之间,数名老臣惨亡,连家人也不放过,就像是当年曹府上的灭门惨案一般。
东宫看了看曹少师的神色,试探地问:“先生,金玉狐是何人逮到的?现今情形,可否请此人出面调查疑案?”
曹寰迟疑片刻,道:“……唉,此人在反贼猖狂期间,曾有短暂供职在京,后不屑为反贼所用,辞官归里,伏而不出。前月他投奔下官而来,被下官劝说投案自首,如今挂了刑名,正在刑部待罪候查。”
对于曹寰来说,这已算是极大地替人美言了,要不是看在秦的面子上,他才不会说出用意如此明显的话来。
东宫一听,也明白曹少师的意思,大大方方地点头:“既然如此,还用等什么呢?本宫这就吩咐即墨子音,叫他划去那人的罪名,不予追究了!”
“殿下,请听下官讲完,”东宫答得这么快,这么地有暗示性,反倒让曹寰心中升起一股负罪感,他说,“此人身份特殊,家中还有长辈,在锡师替反贼办事。不过他与长辈并无来往,这一点,请殿下放心。”
“哦……”提到帛阳,东宫慎重许多,问,“这个人究竟是谁,本宫曾经听说过他的名号吗?”
“是过去射礼大会时,曾与殿下同场献艺的内舍生之一,原定国公的长子,秦之鳞。”
东宫皱眉:“原来是他,难怪一直没听说他带兵出来与父皇作对,原来是辞官在家么?为何又没与定国公一齐逃亡锡师呢?”
“秦之鳞已与定国公断绝了来往,前来投奔下官的时候曾经说过,因为定国公二子秦之纥实在是为害一方的恶人,他这名长兄无法忍受,与定国公争论不下,最后被逐出了家门。”
曹寰跟秦之鳞编排过几次说辞,因此讲得很溜。
东宫听罢,点头:“想不到秦之鳞还是个品性不错的人,既然如此,赦免他也不是坏事。”随后,他突然话锋一转:“秦晏知道这件事吗?”
“嗯?”曹寰心里一咯噔,继而想想,又没啥好惊慌的,遂问,“此事与秦生何关呢?”
“自然有关系。”东宫挠挠头,他总不能直接说“秦是秦之鳞的亲妹妹”吧,那不把一直将秦当做得意门生的曹寰吓坏才怪,“啊,总之,这个人本宫记住了,会让子音放他出来,给他个京都的武将官职做的。”
可是人家秦之鳞明明是文生。
“其实他并未下狱,只是报名待罪而已,目前借住在下官宅邸内。”曹寰说。连待罪定论都得自寻住处了,京城东南角的牢狱,那是人手严重地不足啊。
~~~~~~~~~~~~~~~~~~
本期抢答题:帛阳他老爸所写的遗诏,现在在谁手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快捷键:←)(快捷键:回车)
“可怒!那个秦小人!”
原因无它,秦斯前一天不是所有事情都点头,表示要大开方便之门,难得地跟即墨君示好么?
即墨君轻敌了。
还以为秦斯从此改邪归正(……),谁知这人笑里藏刀来着,根本就是变本加厉!
她把人手老老实实地从东阁里面调走,但却是去填了昨日东宫所说的一项肥差。大家或许还记得吧?昨日东宫说,要派人巡查灾情来着——秦乐呵呵地把自己的人马全安排去巡查了。
“岂有此理!”虽然他自己也提不出人选来给东宫调派,但是、但是眼睁睁看着秦斯派党羽去得好处,即墨君就义愤填膺、百爪挠心!
最后东宫的怨气还是他来承担的,监国大老远派人来刑部衙门传他,拎到御书房去,一顿好训。大意就是本宫还没点头你怎么就这样大胆先斩后奏云云。
更让即墨君爆肝的是,秦斯在此刻适时出现,假惺惺地劝着东宫,还十成十地作出替对手说好话的架势!(秦:我真的在说好话啊!)
即墨君深深地觉着,自己被当猴耍了。
他一直都知道,秦斯手里猴子很多,东宫就是最大的那一只,但是,他不能容忍自己吃这个闷亏,搞得好像出台这么一项条款,被指骂的是他,得便宜的却是秦斯?这老天也太没眼神了吧?
其实这一场变动中。最吃亏地还是东宫。
他一个人呆在宫里本来就挺无聊了。四姑娘好容易找些活跃地新面孔来。结果没几天又被即墨君想办法给弄了出去。估计就算是让即墨君替他找些打发时间地玩意。也入不了四姑娘地眼。比如上回那个赌戏……(即墨:别提了。)
好吧。不想这些。目前东宫要做地是。在父皇征战期间。好好打理整个国家地事务。
这回能给他出谋划策地臣子。出现了极大地资历断层。因为被帛阳卷走地人多。所以元启帝紧急召回不少告老还乡地旧臣。再拖出些在地方上做出成绩来地地方官。最后递补进士啊、举人啊什么地到底层地空缺位置去。
简单讲就是现在地朝中。拿资历压人地老头子一抓一大把。半点朝政经验也没有地新晋员工。那也是黑压压地一片。
人心散呀。不好带啊。都跟着个半大孩子走。那就更不好带了。
这也是秦在内阁里面说不上话的原因,定国公跟帛阳走了,老尚书也不见了,朝廷里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统统捞到西朝去撒野了,现在的朝廷是洗牌了重组的。
被召回的那些个老臣重又开始蠢蠢欲动,昔日被同僚挤破的青春梦,再次闪亮。
要不是曹寰那边压得很严实,估计东宫一天到晚看的折子,大半都是言官们指责朝臣动作不轨的骂贴,小半则是臣子们意图不良的各种建言,以及拐弯抹角或者叉腰水壶状回骂。
其实,一个朝代,皇帝越忙,就证明其内部结构越有问题。
整个朝廷只要能正常运转起来,都是不需要监国或者帝王插手的。
最上位的人,所插手的事务,应当都是突发性的急事,或者人际方面那些不能用条款处理的问题。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皇帝就是清洁工一类的职务而已,同理可证武林盟主亦如是。疏通管道的去做别人的活计,还引以为荣,那就是后世嗤笑的本钱。
东宫是很不愿意被人拿到本钱的。
当然这也不是他偷懒的理由,只是最近朝中还是狂缺人,缺到他都想自己捋袖子上阵,去把积存在户部的薪俸发一发,再吆喝着赶那些依依惜别的新官们赴任——不要再等朝廷的路费了,这边发不起,你们快去收税才是要紧事!
然后他还要烦恼的事情就是……
“报——六百里加急,前方战况回报……”
“说吧。”东宫奄奄一息。
没错他最怕的就是这个,父皇欢乐地报了一大堆胜利大好消息之后,往往会再轻快地要求加点粮饷,他好犒赏众军将士。
穷!
虽然国库还没见底,但听东阁人拨拉拨拉几下算盘,东宫就明白,赤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惨叫是没有用的,更何况他惨叫也不好听。
“四姑娘,帮忙想想办法啊!”他悄悄问秦,“呐……号召富商捐银,如何?”
“不妥啊,还不如找几个富得流油的大臣,抄抄家呢……”遇到这档子事,秦也只能回忆电影电视上的片段,出些馊主意。
这边放下不管,那边真正出状况的是雨灾。虽然一直都有各种灾害存在,但今年秋收打下来的粮少得可怕,还不如往年的三分之一。许多菜蔬直接泡烂在田里,挂在树上的果实,不是掉落,就是蒙蒙地生着
,吃了以后,人就犯怪病。
派去各地巡查的人,回覆的消息,听起来都不太妙。
国库里面再紧张,赈灾不能少,否则就要动乱的,现在乱起来,各州都没兵力可以自保——全被元启帝榨走了啊……
乱不得乱不得,东宫忍痛批了一大笔赈灾款,因为不放心交给别人,所以就把秦派了出去,做赈灾大臣。
现在东阁管事的,就剩下他跟即墨君。这两人中间少了个秦,合作愉快的时候不是没有,但是更多时候是即墨君逼着东宫做这做那,被逼得不能忍受的东宫偶尔也爆发个一两回,然后换即墨君生闷气。
东宫过得不开心,但又重任在身,不能再次溜号去找秦。
即墨君也不开心啊,不过他有太多事务要忙,没空跟东宫纠缠。只好两人纠结着过……即墨君真正忙的是刑部的事务。
上回说过,京都衙门一忙,就要匀些案子给刑部去办,现下京都衙门是忙得不可开交。
京里出现了一个杀人魔头!
这魔头专门潜入官吏府上,暗杀朝廷要员,一回两回之后,京城夜间戒严,增添了巡夜与守备,但依然案件频发。其实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人,如果是一群人,那就更添恐怖气氛了。
“皇卫也派两百人出去巡视。”东宫扶额。
原本官吏人数就够少了,现在还给增添意外折损?他一点都不怀疑是西朝的人马搞鬼,因为那个江近海貌似就很擅长这套,在宦官手下做事的时候,他那帮子兄弟就曾经追杀过东宫来着,虽然没成功,但也给东宫的童年留下了相当程度的阴影(……)。
皇卫的出动卓有成效,逮着一名可疑之人,不过尚来不及审问,此人便服毒自尽了。
于是京里好歹安静了几天,众人刚松懈下来,突然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一夜之间,数名老臣惨亡,连家人也不放过,就像是当年曹府上的灭门惨案一般。
东宫看了看曹少师的神色,试探地问:“先生,金玉狐是何人逮到的?现今情形,可否请此人出面调查疑案?”
曹寰迟疑片刻,道:“……唉,此人在反贼猖狂期间,曾有短暂供职在京,后不屑为反贼所用,辞官归里,伏而不出。前月他投奔下官而来,被下官劝说投案自首,如今挂了刑名,正在刑部待罪候查。”
对于曹寰来说,这已算是极大地替人美言了,要不是看在秦的面子上,他才不会说出用意如此明显的话来。
东宫一听,也明白曹少师的意思,大大方方地点头:“既然如此,还用等什么呢?本宫这就吩咐即墨子音,叫他划去那人的罪名,不予追究了!”
“殿下,请听下官讲完,”东宫答得这么快,这么地有暗示性,反倒让曹寰心中升起一股负罪感,他说,“此人身份特殊,家中还有长辈,在锡师替反贼办事。不过他与长辈并无来往,这一点,请殿下放心。”
“哦……”提到帛阳,东宫慎重许多,问,“这个人究竟是谁,本宫曾经听说过他的名号吗?”
“是过去射礼大会时,曾与殿下同场献艺的内舍生之一,原定国公的长子,秦之鳞。”
东宫皱眉:“原来是他,难怪一直没听说他带兵出来与父皇作对,原来是辞官在家么?为何又没与定国公一齐逃亡锡师呢?”
“秦之鳞已与定国公断绝了来往,前来投奔下官的时候曾经说过,因为定国公二子秦之纥实在是为害一方的恶人,他这名长兄无法忍受,与定国公争论不下,最后被逐出了家门。”
曹寰跟秦之鳞编排过几次说辞,因此讲得很溜。
东宫听罢,点头:“想不到秦之鳞还是个品性不错的人,既然如此,赦免他也不是坏事。”随后,他突然话锋一转:“秦晏知道这件事吗?”
“嗯?”曹寰心里一咯噔,继而想想,又没啥好惊慌的,遂问,“此事与秦生何关呢?”
“自然有关系。”东宫挠挠头,他总不能直接说“秦是秦之鳞的亲妹妹”吧,那不把一直将秦当做得意门生的曹寰吓坏才怪,“啊,总之,这个人本宫记住了,会让子音放他出来,给他个京都的武将官职做的。”
可是人家秦之鳞明明是文生。
“其实他并未下狱,只是报名待罪而已,目前借住在下官宅邸内。”曹寰说。连待罪定论都得自寻住处了,京城东南角的牢狱,那是人手严重地不足啊。
~~~~~~~~~~~~~~~~~~
本期抢答题:帛阳他老爸所写的遗诏,现在在谁手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快捷键:←)(快捷键: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