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搬出宫了?”
“不只安姑娘。我另外问了几个熟识的皇卫,知晓的都说确实是如此。”阿青道,“这可是为了将出世的皇子着想啊。”
东宫皱眉:“胡闹,就算是两者冲煞,命妃子出宫产子才是正常的吧!我朝历来便有此例!”
“嗯,不知为何,帛阳王就是不答应让住在廉贞宫的那个妃子出宫呢。所以只能是秦斯回避了。”阿青挠挠后脑,他觉着是秦斯被排挤了,但这是她的事,而且是女人之间的事情,他不清楚详细,没资格在一旁唧唧歪歪。
东宫回想最近一次的例子,似乎是父皇降世之时?
他脸色顿时变得不妙了。
“三公子?”阿青见他神色难得地突然凝重起来,以为事情有什么不对,也跟着紧张了一下,“怎么,难道说……”
“无事。”东宫挥挥手,“你下去吧。”
阿青失望地喔了一声,转身离开。出了书斋的门,他才想起质疑自己干嘛要这么听东宫的话。
那厢东宫等阿青出去,便倒了一杯茶灌进肚子里。
觉着不够凉爽。再就着壶口咕噜咕噜喝了一阵之后,东宫这才缓过气来。与秦四这个“糟糠之妻”不同,帛阳娶的三妃是京城望族所出,迁都之时三族也跟着迁了过来,应该没有孤立无援的说法,他坚持不让那个有身孕的妃子回娘家待产,应该就是顾忌着元启帝那样的情况。妃子回家待产,结果产出女婴害怕失宠,便另找男婴取而代之,这样的事情,本朝发生过一回也就足够了吧。
虽然能想明白帛阳的顾虑,但东宫仍觉着十分恼火。
在他看来,这就像是帛阳在对群臣暗示元启帝与其嫡子血脉有问题一般,刻意令先人脸上无光,是可忍孰不可忍,难道他明明活着,又明白帛阳意指、为何,还得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么?尤其是,一想到四姑娘听见帛阳的这个理由之后,会是怎样的表情,东宫就彷佛当着秦姒的面被帛阳扇了好几个耳光一样,整个人都火辣辣的。
他抱着茶壶坐了一会儿,唤人进来,吩咐去打听四姑娘如今住在哪里。
末了,他还记得追加一句:“……暗里进行,如何出入等都踩好点子,别让其他人知道。曹先生与青少侠也不可。”
“是。”
东宫吩咐完毕之后,等人出去,又屈起指头来敲敲自己的额头:眼下真不是做这种事的时候,可是又禁不住要去关切,这真是……唉,不想了,做正事。
他回头拨弄拨弄案桌上的公文,从中抽出两封书信来,一封厚得好像里面塞了本书一般,一封则是轻飘飘地只有两三层。
即墨君的长信早就传到了,因为写得早于张缇等人下手的时间,所以只是义正词严地指责了东宫一通,基于对东宫的立场的理解,倒是也并没有劝阻他的意思,只单纯指责做法不妥而已。
随后到来的是张缇的信,说它有三层那是抬举它了,其实就是直接写在牛皮纸上,然后朝内叠起来,糊一糊,便让人送给东宫了而已。东宫拆开一看,里面简简单单一件事。就说截杀使节的事情他已经办妥了,让东宫放心。
收到信之后,东宫就盼着看消息传到锡师,盼着炸窝。
谁知这消息暂时还传不过来,州官发现出事之后,首先是派兵搜寻全山,怀着侥幸之心将附近几百里都找一番,希望能把逃窜的使臣给找出来。未果,这才又大张旗鼓地将前一个州惊动,双方核对核对尸骸数量,清点究竟被劫走了多少财物。此时州官才一副事态紧急的模样,命快马传报此事给锡师知道。全部做完统计之后,详尽的报告才能递到帛阳那儿去。
所以帛阳这会儿也刚刚才收到消息说使臣被劫了,下落不明,他没料到事情会在这个环节有波折,立刻下令仔细搜索,同时封锁两州交通,务必将那使臣给找出来。
当然,他并没有将此事宣扬开去。
锡师的国宾馆里,还是住着些外国使节的,此事一传开的话,那不摆明着难得的两朝和平又要泡汤了么?更重要的是,责任方居然是锡师,国际影响多糟糕啊。
帛阳将自己的小圈子里数人都集合起来商量对策,江近海因人在京城,所以就只好缺席了。
将事情简单讲述过一遍之后,众人皆感到震撼。
周裴道:“前后都有兵士护送,人数又不在少量,还大多佩着刀剑与轻甲。这样的一支队伍,一般山贼如何有胆子挑衅?”
“莫不是当做进贡的好东西才拼了命劫的吧?”孟章猜测着,脑子里冒出水浒传里面劫生辰纲那段来,“说不定东朝的使臣一行人并未出什么差错,到如今还好好的呢。”
杨选睨他:“那人在哪里?”
“……不是说山贼么,自然在山贼寨了。”孟章道。
“简直荒漠!这事发也有半月了,若是掳人勒索,为何不见要求赎金?”杨选追问。
孟章反感地瞪他:“问山贼去啊,问在下干嘛,难道在下能知道山贼都在想些什么?还不都是猜测而已,在下说出自己的猜测,陛下英明神武,自然能做出最贴合的判断,眼下陛下还没发话,轮得到你指指点点么?”
一番夹枪带棍的反击之下,杨选已经怒火升腾,孟章也跃跃欲试地准备好了与对方大吵一场。
杨选与孟章一杠上,很明显其他人都不敢插言,生怕被杨选呵斥,在帛阳面前大失颜面,更怕抢了孟章的风头,被惦记,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所以众人还是怕孟章这个游手好闲的人更多一些的。
此时周裴从中调停,笑劝道:“唉呀,二位都是为陛下分忧,何必闹得不愉快呢?”
孟章见是周裴发话,顾忌其颜面,便也陪着笑了笑,道:“是啊,原本也是这个道理。”
杨选转向周裴,正色纠正道:“常王此言差矣,陛下传众人前来,便是要听取意见建言。本官与孟公子在情势估测上有所出入,争个你死我活,也是供陛下参考而已。理不辨不明,本官岂能容忍孟公子这等臆测主导呢!”
他正气凛然的气场逼得周裴也想退避三舍撒手不管,但帛阳尚未发话,他不能自己打了退堂鼓。于是他道:“既然如此,便请杨大人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吧。”事实证明,脑子里没有一点成型的想法也没关系,只要抓住会议主持人的话语权,想不受人瞩目也难。
孟章见周裴一句话便将杨选的态度歪曲成了争功,心道原来周裴也动气了,不由得暗自叫好。
杨选却仿佛神经粗大得什么都感觉不到一般,冲周裴点头示意,随后对帛阳道:“陛下,以微臣之见,此乃东朝的阴谋!京城方面的逆贼,压根没有与本朝议和的诚意!”
帛阳眉间一动,开口道:“爱卿何出此言,详细道来。”
杨选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此乃兵家公约,若东朝使节在本朝境内折损,那东朝自然就占理,若主动发兵亦是师出有名。”
“嗯……”帛阳模棱两可地应了一声。
“再者说,这派出的使节,虽曾是状元之身,但数月前还只是六品上的京卫将领而已,这紧急提升的速度,便足以展现东朝的诚意缺失。”杨选侃侃而谈,“而且,此人不知陛下还记得否,当初陛下曾派差事,令人查探长州之乱的前因后果,此人嫌疑极大。”杨选是帛阳委任的调查御史之一,所以对此情况,他是十分清楚的。
“是嫌犯又如何?”帛阳询问。
“……”是的话,他很有可能被你抓来取悦秦四姑娘!杨选睨着帛阳,不便明说。只看向周裴,道:“方才所提之事,常王或许会更有感触。”
帛阳暗暗一惊,这才想起周裴才是长州之乱中的受害者家属。他一直都琢磨着四姑娘的事,竟然将正主给忘在了一边。
此时周裴已经呆愣住了。
方才杨选在简介使臣人选之时,他还认真琢磨着那人是谁,只觉越听越像是趵斩,想不到后面杨选竟然爆出调查长州之乱的结果——趵斩是相关者?难道当年的乱子,真有趵斩在幕后全力推动?
周裴心中慌乱:趵斩是长州籍的官吏,并且与自己一向关系很好,他有什么缘由来做这件事?
别说是缘由了,趵斩当初不过是翰林院里的人而已,他有什么能耐劝动那么多名大臣,又是怎样联络千里之外的桓王的呢?
帛阳见周裴发愣,便唤道:“常王,你的意见是?”
“啊、啊?”周裴回过神,见众人都盯着他看,急忙表态道:“陛下,我认为趵无疏并非当细作的料子,此人文采出众武学兼修,自视甚高,长州之乱究竟为何,若不继续调查下去,只怕是难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他继续道:“这回趵无疏出使,想必是东朝朝中空虚急需用人,才……他并没有刻意陷诈死陷害我朝的举动!”
“是还没有来得及。”孟章接嘴。
杨选道:“常王,下官知晓你是与趵斩来往甚密之人,而且对待趵斩,向来温和有加,因此你看此事恐怕也有失水准,大出偏颇了吧?”
“不只安姑娘。我另外问了几个熟识的皇卫,知晓的都说确实是如此。”阿青道,“这可是为了将出世的皇子着想啊。”
东宫皱眉:“胡闹,就算是两者冲煞,命妃子出宫产子才是正常的吧!我朝历来便有此例!”
“嗯,不知为何,帛阳王就是不答应让住在廉贞宫的那个妃子出宫呢。所以只能是秦斯回避了。”阿青挠挠后脑,他觉着是秦斯被排挤了,但这是她的事,而且是女人之间的事情,他不清楚详细,没资格在一旁唧唧歪歪。
东宫回想最近一次的例子,似乎是父皇降世之时?
他脸色顿时变得不妙了。
“三公子?”阿青见他神色难得地突然凝重起来,以为事情有什么不对,也跟着紧张了一下,“怎么,难道说……”
“无事。”东宫挥挥手,“你下去吧。”
阿青失望地喔了一声,转身离开。出了书斋的门,他才想起质疑自己干嘛要这么听东宫的话。
那厢东宫等阿青出去,便倒了一杯茶灌进肚子里。
觉着不够凉爽。再就着壶口咕噜咕噜喝了一阵之后,东宫这才缓过气来。与秦四这个“糟糠之妻”不同,帛阳娶的三妃是京城望族所出,迁都之时三族也跟着迁了过来,应该没有孤立无援的说法,他坚持不让那个有身孕的妃子回娘家待产,应该就是顾忌着元启帝那样的情况。妃子回家待产,结果产出女婴害怕失宠,便另找男婴取而代之,这样的事情,本朝发生过一回也就足够了吧。
虽然能想明白帛阳的顾虑,但东宫仍觉着十分恼火。
在他看来,这就像是帛阳在对群臣暗示元启帝与其嫡子血脉有问题一般,刻意令先人脸上无光,是可忍孰不可忍,难道他明明活着,又明白帛阳意指、为何,还得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么?尤其是,一想到四姑娘听见帛阳的这个理由之后,会是怎样的表情,东宫就彷佛当着秦姒的面被帛阳扇了好几个耳光一样,整个人都火辣辣的。
他抱着茶壶坐了一会儿,唤人进来,吩咐去打听四姑娘如今住在哪里。
末了,他还记得追加一句:“……暗里进行,如何出入等都踩好点子,别让其他人知道。曹先生与青少侠也不可。”
“是。”
东宫吩咐完毕之后,等人出去,又屈起指头来敲敲自己的额头:眼下真不是做这种事的时候,可是又禁不住要去关切,这真是……唉,不想了,做正事。
他回头拨弄拨弄案桌上的公文,从中抽出两封书信来,一封厚得好像里面塞了本书一般,一封则是轻飘飘地只有两三层。
即墨君的长信早就传到了,因为写得早于张缇等人下手的时间,所以只是义正词严地指责了东宫一通,基于对东宫的立场的理解,倒是也并没有劝阻他的意思,只单纯指责做法不妥而已。
随后到来的是张缇的信,说它有三层那是抬举它了,其实就是直接写在牛皮纸上,然后朝内叠起来,糊一糊,便让人送给东宫了而已。东宫拆开一看,里面简简单单一件事。就说截杀使节的事情他已经办妥了,让东宫放心。
收到信之后,东宫就盼着看消息传到锡师,盼着炸窝。
谁知这消息暂时还传不过来,州官发现出事之后,首先是派兵搜寻全山,怀着侥幸之心将附近几百里都找一番,希望能把逃窜的使臣给找出来。未果,这才又大张旗鼓地将前一个州惊动,双方核对核对尸骸数量,清点究竟被劫走了多少财物。此时州官才一副事态紧急的模样,命快马传报此事给锡师知道。全部做完统计之后,详尽的报告才能递到帛阳那儿去。
所以帛阳这会儿也刚刚才收到消息说使臣被劫了,下落不明,他没料到事情会在这个环节有波折,立刻下令仔细搜索,同时封锁两州交通,务必将那使臣给找出来。
当然,他并没有将此事宣扬开去。
锡师的国宾馆里,还是住着些外国使节的,此事一传开的话,那不摆明着难得的两朝和平又要泡汤了么?更重要的是,责任方居然是锡师,国际影响多糟糕啊。
帛阳将自己的小圈子里数人都集合起来商量对策,江近海因人在京城,所以就只好缺席了。
将事情简单讲述过一遍之后,众人皆感到震撼。
周裴道:“前后都有兵士护送,人数又不在少量,还大多佩着刀剑与轻甲。这样的一支队伍,一般山贼如何有胆子挑衅?”
“莫不是当做进贡的好东西才拼了命劫的吧?”孟章猜测着,脑子里冒出水浒传里面劫生辰纲那段来,“说不定东朝的使臣一行人并未出什么差错,到如今还好好的呢。”
杨选睨他:“那人在哪里?”
“……不是说山贼么,自然在山贼寨了。”孟章道。
“简直荒漠!这事发也有半月了,若是掳人勒索,为何不见要求赎金?”杨选追问。
孟章反感地瞪他:“问山贼去啊,问在下干嘛,难道在下能知道山贼都在想些什么?还不都是猜测而已,在下说出自己的猜测,陛下英明神武,自然能做出最贴合的判断,眼下陛下还没发话,轮得到你指指点点么?”
一番夹枪带棍的反击之下,杨选已经怒火升腾,孟章也跃跃欲试地准备好了与对方大吵一场。
杨选与孟章一杠上,很明显其他人都不敢插言,生怕被杨选呵斥,在帛阳面前大失颜面,更怕抢了孟章的风头,被惦记,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所以众人还是怕孟章这个游手好闲的人更多一些的。
此时周裴从中调停,笑劝道:“唉呀,二位都是为陛下分忧,何必闹得不愉快呢?”
孟章见是周裴发话,顾忌其颜面,便也陪着笑了笑,道:“是啊,原本也是这个道理。”
杨选转向周裴,正色纠正道:“常王此言差矣,陛下传众人前来,便是要听取意见建言。本官与孟公子在情势估测上有所出入,争个你死我活,也是供陛下参考而已。理不辨不明,本官岂能容忍孟公子这等臆测主导呢!”
他正气凛然的气场逼得周裴也想退避三舍撒手不管,但帛阳尚未发话,他不能自己打了退堂鼓。于是他道:“既然如此,便请杨大人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吧。”事实证明,脑子里没有一点成型的想法也没关系,只要抓住会议主持人的话语权,想不受人瞩目也难。
孟章见周裴一句话便将杨选的态度歪曲成了争功,心道原来周裴也动气了,不由得暗自叫好。
杨选却仿佛神经粗大得什么都感觉不到一般,冲周裴点头示意,随后对帛阳道:“陛下,以微臣之见,此乃东朝的阴谋!京城方面的逆贼,压根没有与本朝议和的诚意!”
帛阳眉间一动,开口道:“爱卿何出此言,详细道来。”
杨选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此乃兵家公约,若东朝使节在本朝境内折损,那东朝自然就占理,若主动发兵亦是师出有名。”
“嗯……”帛阳模棱两可地应了一声。
“再者说,这派出的使节,虽曾是状元之身,但数月前还只是六品上的京卫将领而已,这紧急提升的速度,便足以展现东朝的诚意缺失。”杨选侃侃而谈,“而且,此人不知陛下还记得否,当初陛下曾派差事,令人查探长州之乱的前因后果,此人嫌疑极大。”杨选是帛阳委任的调查御史之一,所以对此情况,他是十分清楚的。
“是嫌犯又如何?”帛阳询问。
“……”是的话,他很有可能被你抓来取悦秦四姑娘!杨选睨着帛阳,不便明说。只看向周裴,道:“方才所提之事,常王或许会更有感触。”
帛阳暗暗一惊,这才想起周裴才是长州之乱中的受害者家属。他一直都琢磨着四姑娘的事,竟然将正主给忘在了一边。
此时周裴已经呆愣住了。
方才杨选在简介使臣人选之时,他还认真琢磨着那人是谁,只觉越听越像是趵斩,想不到后面杨选竟然爆出调查长州之乱的结果——趵斩是相关者?难道当年的乱子,真有趵斩在幕后全力推动?
周裴心中慌乱:趵斩是长州籍的官吏,并且与自己一向关系很好,他有什么缘由来做这件事?
别说是缘由了,趵斩当初不过是翰林院里的人而已,他有什么能耐劝动那么多名大臣,又是怎样联络千里之外的桓王的呢?
帛阳见周裴发愣,便唤道:“常王,你的意见是?”
“啊、啊?”周裴回过神,见众人都盯着他看,急忙表态道:“陛下,我认为趵无疏并非当细作的料子,此人文采出众武学兼修,自视甚高,长州之乱究竟为何,若不继续调查下去,只怕是难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他继续道:“这回趵无疏出使,想必是东朝朝中空虚急需用人,才……他并没有刻意陷诈死陷害我朝的举动!”
“是还没有来得及。”孟章接嘴。
杨选道:“常王,下官知晓你是与趵斩来往甚密之人,而且对待趵斩,向来温和有加,因此你看此事恐怕也有失水准,大出偏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