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青肚子里确实有点墨水,也不负南非华人中流传之名,他对于儒家、法家、墨家、道家诸家思想都深有所得,《易经》、《论语》、《中庸》、《韩非》《墨子》《史记》《资治通鉴》《诗经》等等诸多典籍也都仔细研读过,但凡所学甚多甚杂都懂得博采众长的道理,若是独尊儒术的明朝,文人士子虽多有涉猎也免不得被朱熹那一套所束缚,毕竟考科举写八股可是要按他老人家的划下的道道去写,但南非一没有科举二自开国便已“弃儒”,民间思想可谓百家齐放,虽然混乱但也活跃,陈羽青更是眼界开阔之人,所以他教《大学》《中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倡西学而又不失中华传统,务求先将一个自己认为正确合理的世界观灌输给学生,然后再用各种书上的事例证明填充自己的观点。
他教书倒也有趣,先讲一个书上的小故事,勾起孩子们的兴趣,由此引哲理,再引出相应的书中的所谓圣人之言,在讲解古文的同时,教学生句读,然后再用许多小故事完善自己的观点。
他知识渊博,这些故事古文都是信手拈来,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思想十分现代,若是他认为过于荒谬的,哪怕是圣人所说,也一概跳过不提。
他遇到李慕菲这个现代人转生的神童真可说是一拍即合,一则陈羽青思想现代,二则整个南非也比满清先进得多,以至于除了极少数观点,李慕菲觉得他有些落伍不予置评之外,大多数观点竟然与李慕菲不谋而合,而且不知不觉之间,李慕菲也学会了这些古文。
陈羽青对于这个学生也是十分满意,一教就会,一点就通,理解力记忆力高得令人吃惊,就练识字和书法都比一般的学生快得多,这其实很好理解,李慕菲毕竟有前世的基础在那里,简体字和繁体字又不是日文和英文那样毫无共同之处,毛笔书法和钢笔书法也同样可以触类旁通。
而德语的教学进度稍慢,李慕菲前世英文虽然不错,但德语和英文之间的差别可比简体字和繁体字大多了,但他仗着有一点西文基础和大人的理解力再加上孩子那牢固的记忆,还有李府的语言环境(南非的上层华人大多会荷兰语和一点德语),还是表现得比一般孩子出色多了。
在陈羽青看来,更难得的是李慕菲谦虚听话,古人眼中一个人的品德要比才能重要得多,南非华人这里也不例外,可以说李慕菲这方面除了缺少一些礼仪的教育之外没什么可挑剔了。
正因为如此,陈羽青索性与李永瑜约定了三年之期,要在三年之内将李慕菲教得德才兼备,汉语德语能做文章,剩下的就看李慕菲的自学了,为什么要定三年之约呢,说来也挺有意思,陈羽青虽然远在南非,毕竟自觉是个文人士子,但凡文人也总有点穷酸气,陈羽青也不能免俗,虽然鄙夷清朝,但对其继承自明朝的科举还是十分向往的,若认真说来说不定有考个举人乃至进士的念头,而科举是三年一届,所以他也搞了个三年之约。
而和李慕菲一起玩耍的几个孩子也都是大有来头,这些孩子本来是父母送来和神童一起玩耍以近朱者赤的,听说陈羽青要做李慕菲的老师,这些家长更不打算把孩子带走了,偏偏这几个家长还都得罪不起,有李家族长,有总统张阳,有陈羽青本家长辈,所以索性把这几个孩子收到一起,搞个课堂,还真成了有模有样的私塾了。
虽然李永瑜心中这几个孩子都是陪太子读书,主角还是李慕菲,但毕竟那几个孩子也是拜过师的,糊弄不得,若是上了几年学什么也没学到,陈羽青也丢了面子不是,所以陈羽青基本上还是一视同仁的。
不过各人智力不同年纪不同品性不同,也学习也分出了高下,第一自然是李慕菲,而且第二和他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第二却是李家族长的孩子,李慕菲的堂兄李慕白,当然这和他年纪稍大也有一定关系。
教了数月之后,陈羽青和李永瑜一商量,索性在李府不远处买下一所大宅子,明白地开起了私塾,挂了个牌子叫陈氏书院,不过这私塾可是不对外招生的。他的学生都是各大世家的公子,没几日这个书院就被各家赠送的藏书塞得满满的,倒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书院。
李永瑜并不是老哥一个,他还有一个弟弟叫李永瑾,他这当哥哥的只有一个儿子,还只有几岁大,这弟弟一家却是枝繁叶茂,有3个儿子3个女儿,最大的都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而且看李永瑾那意思还想再要,多亏李慕菲争气,不然李永瑜面对老弟还真有点抬不起头来。
他们两人可谓兄弟情深,因为这个李家是从李慕菲曾爷爷那辈从福建李家分出来的,爷爷那辈又只有一人,可以现在说这个家族的顶梁柱就只有这兄弟二人了,若是不团结起来,那能在比勒陀利亚上层华人***站住脚跟?恐怕早就和其他一些分出来的家族一样沦落为农民和跑外洋的小商人了。
可这李永瑾自打李慕菲生下来就没见过面,倒不是这个二叔不近人情,实在是脱不开身,李永瑾是个跑外洋贸易的,手下有一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商船队,长年累月地在海上飘泊,赚得虽然多,可不得不忍受这骨肉分离的痛苦,每次商船队难得回南非一次,在共和国最重要的大港也是唯一真正掌握在华人手中的共和港停留几日就得再度扬帆远航,顶多见见老婆孩子,而李永瑜身为政府官员,全家都住在比勒陀利亚,李永瑾根本就没时间跑到都去看望哥哥,所以几年下来,虽然知道李慕菲神童的名气,却一直没时间看看这个宝贝侄子。
数年来,李慕菲日夜不敢懈怠,他生怕时间一长会忘记原来所学,除了保证自己这个孩童的身体必要的睡眠之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和整理自己在未来(过去?)学到的知识,为了防止被人看出异常,他在汉语拼音的基础上自创了一套记符号,又跟父亲要了一间屋子,严禁闲人进入,四壁摆放书籍,自己的记录便夹杂其中,这样即使无意中被人现,也只会以为那是西洋某国的文字。
李永瑜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一向有异常人,说句不好听的,恐怕自己将来要父以子贵,所以对于李慕菲是有求必应。
众多记录之中,在李慕菲看来,眼下最值钱莫过于一副自己手绘的南非矿产地图,他穿越之前毕竟是搞这个的,南非这个矿产大国一些著名的矿产位置他记得清清楚楚,个别极为重要的大矿甚至精确到了经纬度,不仅如此,兰德金矿他甚至曾经去过,虽然说不上一草一木都记在心中,但至少能轻松地找到。这样一个地图可以说价值过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份藏宝图,因为仅仅兰德金矿就占据世界黄金储量的4o%以上!
而李慕菲掌握的许多知识已经模糊不清了,很多时候亲身试验一下是帮助回忆的最好办法,所以他在自己的书房外面的花园深处设立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经常在里面做一些试验。
李永瑜对此几乎不管,除了那些他认为是太多危险的试验之外,给予李慕菲最大的行动自由,而且要什么材料,二话不说就帮忙解决,实在是帮了李慕菲大忙,不过说实话,李永瑜更多的是出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的考虑,而不是真的指望李慕菲能有什么成果。
这一天,李慕菲正在翻阅从陈羽青那里搞到的几本欧洲化学和物理方面的论文集,他现在已经不敢像刚刚穿越之初那样自信“老子天下无敌”,把自己当作先知了,毕竟19世纪末2o世纪初正是人类许多最伟大的明现涌现的时代,伟人智者层出不穷,或许李慕菲知道的多一些先进一些,但要说到单论某个学科的专精程度,他比之这个时代的许多了不起的科学家差得远了,毕竟每一个新观点的出现都不是凭空的,在此之前已经有无数人奠定了它的基石,所差的只是捅破那层窗户纸而已,而李慕菲出这些科学家的也不过就是这么一层窗户纸的厚度而已,举个例子,牛顿和莱布尼茨被认为是微积分的奠基人,但事实上,许多数学家都对微积分的创立有过重大的贡献,牛顿那句“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并非谦虚。
就好比面前的这几部论文集吧,李慕菲凭借自己2o年来所受的现代教育,依然沮丧地现,其中有许多论文过于艰深,自己还真就看不懂。不过这不是说李慕菲就一无是处了,至少在其中一本德文化学论文集上,他看到了门捷列夫刚刚表的元素周期表,凭借他的知识,李慕菲自然可以轻松填满补全这张还很原始的表格,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么做确实挺没意思的,门捷列夫可是花了2o多年才现这么一张表格啊。
他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听到父亲在喊他的小名,一般而言,李永瑜很少在他看书的时候打扰他,看来这回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他教书倒也有趣,先讲一个书上的小故事,勾起孩子们的兴趣,由此引哲理,再引出相应的书中的所谓圣人之言,在讲解古文的同时,教学生句读,然后再用许多小故事完善自己的观点。
他知识渊博,这些故事古文都是信手拈来,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思想十分现代,若是他认为过于荒谬的,哪怕是圣人所说,也一概跳过不提。
他遇到李慕菲这个现代人转生的神童真可说是一拍即合,一则陈羽青思想现代,二则整个南非也比满清先进得多,以至于除了极少数观点,李慕菲觉得他有些落伍不予置评之外,大多数观点竟然与李慕菲不谋而合,而且不知不觉之间,李慕菲也学会了这些古文。
陈羽青对于这个学生也是十分满意,一教就会,一点就通,理解力记忆力高得令人吃惊,就练识字和书法都比一般的学生快得多,这其实很好理解,李慕菲毕竟有前世的基础在那里,简体字和繁体字又不是日文和英文那样毫无共同之处,毛笔书法和钢笔书法也同样可以触类旁通。
而德语的教学进度稍慢,李慕菲前世英文虽然不错,但德语和英文之间的差别可比简体字和繁体字大多了,但他仗着有一点西文基础和大人的理解力再加上孩子那牢固的记忆,还有李府的语言环境(南非的上层华人大多会荷兰语和一点德语),还是表现得比一般孩子出色多了。
在陈羽青看来,更难得的是李慕菲谦虚听话,古人眼中一个人的品德要比才能重要得多,南非华人这里也不例外,可以说李慕菲这方面除了缺少一些礼仪的教育之外没什么可挑剔了。
正因为如此,陈羽青索性与李永瑜约定了三年之期,要在三年之内将李慕菲教得德才兼备,汉语德语能做文章,剩下的就看李慕菲的自学了,为什么要定三年之约呢,说来也挺有意思,陈羽青虽然远在南非,毕竟自觉是个文人士子,但凡文人也总有点穷酸气,陈羽青也不能免俗,虽然鄙夷清朝,但对其继承自明朝的科举还是十分向往的,若认真说来说不定有考个举人乃至进士的念头,而科举是三年一届,所以他也搞了个三年之约。
而和李慕菲一起玩耍的几个孩子也都是大有来头,这些孩子本来是父母送来和神童一起玩耍以近朱者赤的,听说陈羽青要做李慕菲的老师,这些家长更不打算把孩子带走了,偏偏这几个家长还都得罪不起,有李家族长,有总统张阳,有陈羽青本家长辈,所以索性把这几个孩子收到一起,搞个课堂,还真成了有模有样的私塾了。
虽然李永瑜心中这几个孩子都是陪太子读书,主角还是李慕菲,但毕竟那几个孩子也是拜过师的,糊弄不得,若是上了几年学什么也没学到,陈羽青也丢了面子不是,所以陈羽青基本上还是一视同仁的。
不过各人智力不同年纪不同品性不同,也学习也分出了高下,第一自然是李慕菲,而且第二和他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第二却是李家族长的孩子,李慕菲的堂兄李慕白,当然这和他年纪稍大也有一定关系。
教了数月之后,陈羽青和李永瑜一商量,索性在李府不远处买下一所大宅子,明白地开起了私塾,挂了个牌子叫陈氏书院,不过这私塾可是不对外招生的。他的学生都是各大世家的公子,没几日这个书院就被各家赠送的藏书塞得满满的,倒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书院。
李永瑜并不是老哥一个,他还有一个弟弟叫李永瑾,他这当哥哥的只有一个儿子,还只有几岁大,这弟弟一家却是枝繁叶茂,有3个儿子3个女儿,最大的都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而且看李永瑾那意思还想再要,多亏李慕菲争气,不然李永瑜面对老弟还真有点抬不起头来。
他们两人可谓兄弟情深,因为这个李家是从李慕菲曾爷爷那辈从福建李家分出来的,爷爷那辈又只有一人,可以现在说这个家族的顶梁柱就只有这兄弟二人了,若是不团结起来,那能在比勒陀利亚上层华人***站住脚跟?恐怕早就和其他一些分出来的家族一样沦落为农民和跑外洋的小商人了。
可这李永瑾自打李慕菲生下来就没见过面,倒不是这个二叔不近人情,实在是脱不开身,李永瑾是个跑外洋贸易的,手下有一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商船队,长年累月地在海上飘泊,赚得虽然多,可不得不忍受这骨肉分离的痛苦,每次商船队难得回南非一次,在共和国最重要的大港也是唯一真正掌握在华人手中的共和港停留几日就得再度扬帆远航,顶多见见老婆孩子,而李永瑜身为政府官员,全家都住在比勒陀利亚,李永瑾根本就没时间跑到都去看望哥哥,所以几年下来,虽然知道李慕菲神童的名气,却一直没时间看看这个宝贝侄子。
数年来,李慕菲日夜不敢懈怠,他生怕时间一长会忘记原来所学,除了保证自己这个孩童的身体必要的睡眠之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和整理自己在未来(过去?)学到的知识,为了防止被人看出异常,他在汉语拼音的基础上自创了一套记符号,又跟父亲要了一间屋子,严禁闲人进入,四壁摆放书籍,自己的记录便夹杂其中,这样即使无意中被人现,也只会以为那是西洋某国的文字。
李永瑜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一向有异常人,说句不好听的,恐怕自己将来要父以子贵,所以对于李慕菲是有求必应。
众多记录之中,在李慕菲看来,眼下最值钱莫过于一副自己手绘的南非矿产地图,他穿越之前毕竟是搞这个的,南非这个矿产大国一些著名的矿产位置他记得清清楚楚,个别极为重要的大矿甚至精确到了经纬度,不仅如此,兰德金矿他甚至曾经去过,虽然说不上一草一木都记在心中,但至少能轻松地找到。这样一个地图可以说价值过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份藏宝图,因为仅仅兰德金矿就占据世界黄金储量的4o%以上!
而李慕菲掌握的许多知识已经模糊不清了,很多时候亲身试验一下是帮助回忆的最好办法,所以他在自己的书房外面的花园深处设立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经常在里面做一些试验。
李永瑜对此几乎不管,除了那些他认为是太多危险的试验之外,给予李慕菲最大的行动自由,而且要什么材料,二话不说就帮忙解决,实在是帮了李慕菲大忙,不过说实话,李永瑜更多的是出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的考虑,而不是真的指望李慕菲能有什么成果。
这一天,李慕菲正在翻阅从陈羽青那里搞到的几本欧洲化学和物理方面的论文集,他现在已经不敢像刚刚穿越之初那样自信“老子天下无敌”,把自己当作先知了,毕竟19世纪末2o世纪初正是人类许多最伟大的明现涌现的时代,伟人智者层出不穷,或许李慕菲知道的多一些先进一些,但要说到单论某个学科的专精程度,他比之这个时代的许多了不起的科学家差得远了,毕竟每一个新观点的出现都不是凭空的,在此之前已经有无数人奠定了它的基石,所差的只是捅破那层窗户纸而已,而李慕菲出这些科学家的也不过就是这么一层窗户纸的厚度而已,举个例子,牛顿和莱布尼茨被认为是微积分的奠基人,但事实上,许多数学家都对微积分的创立有过重大的贡献,牛顿那句“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并非谦虚。
就好比面前的这几部论文集吧,李慕菲凭借自己2o年来所受的现代教育,依然沮丧地现,其中有许多论文过于艰深,自己还真就看不懂。不过这不是说李慕菲就一无是处了,至少在其中一本德文化学论文集上,他看到了门捷列夫刚刚表的元素周期表,凭借他的知识,李慕菲自然可以轻松填满补全这张还很原始的表格,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么做确实挺没意思的,门捷列夫可是花了2o多年才现这么一张表格啊。
他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听到父亲在喊他的小名,一般而言,李永瑜很少在他看书的时候打扰他,看来这回是出了什么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