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是我的命令,开普敦的军队除了第六师以外,统统给我调到前线来。什么?你说铁路还没修好?还要修多久?四五天?我没那么多时间!
“不是还有前半段铁路吗?能运多远给我运多远!然后下车!给我走过来!长着两条腿干什么的?没火车就不会打仗了吗?”
放下电话,科利中将平息了自己对开普敦那边无能军官的怒气,转而考虑起自己伟大的计划来,想到自己凭借接近七万的庞大兵力,很有可能在西线取得英军第一场胜利,而且是大胜,他就激动不已。
科利中将可谓胆大包天之辈,这人也素来有自行妄为的传统,在李慕菲前世的那个时空中,曾经爆过第一次布尔战争,战争爆时的南非还没有现兰德金矿,英国人也不急于吞并消灭布尔人的国家,于是时任开普殖民地总督兼南非高级专员的罗士敏希望与布尔人谈判达到目的,可就在罗士敏与南非方面交涉的时候,当时的殖民地英军指挥官科利少将却突然带着自己的部下单方面行动,率军攻击南非。
由此可见这个人野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性格,不幸的是,最终因为科利的无能和布尔人的骁勇善战,英军惨败,科利本人也落得个阵亡的下场。
镜头转回我们的幻想时空,虽然许许多多的事情都生了改变,南非变成了华人为主的国家,也没有第一次布尔战争,没有阵亡的科利更是一路高升为中将,并临时统帅着西线所有的英军部队,但是。至少一点没有变:
科利依然是那样无能而又一意孤行。上马车,急匆匆地赶往比勒陀利亚西北方的国防军总参谋部,昨晚他便得知了开普敦英军调头北上地消息,大吃一惊的他意识到,这似乎与总参谋部的判断背道而驰,在此之前。参谋部的战略部署都是建立在开普敦英军将会调往东线的前提之上,如今形势生了重大改变。总参谋部又该如何应对?
路上,心中有事的李慕菲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不知不觉间车已到了总参谋部门口,随着马车缓缓停下,一声“证件”地询问声才将李慕菲拉回到现实世界,看到窗外值勤卫兵那充满敬意和期待的目光,李慕菲歉意地笑了笑。伸手从怀中拿出了证件,出示给卫兵。
李慕菲也是在起点上看过穿文无数地人,自然知道门口卫兵一丝不苟按照规章办事,即使天王老子来了也不为所动的情节是每篇历史军事文中必然出现屡试不爽的桥段,再加上开战几日以来,这个总参谋部,李慕菲来了没有十次也有七八次,所以这一套流程做起来真是纯熟流畅毫不拖泥带水。
卫兵看过证件,交还给李慕菲,然后让开道路。尊敬地向李慕菲行了个军礼,作为几十名值班卫兵中的一员,能在这样近的距离上看到委员长这样的大人物的场合并不多,更何况委员长是国防军地缔造者,又与他想象中一样相貌出众而又平易近人,他的敬意是自内心的。
马车刚要启动,忽然传来一个人的喊声:“委员长,留步!”
门口的卫兵如临大敌般握紧钢枪。几个卫兵急忙冲过去拦住那个试图走上前的人,一边喊着:“退后!退后!”
待到李慕菲看清那人不过是个瘦瘦弱弱的年轻人,读书人打扮,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金丝眼镜,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让人一看就有亲切感。两手空空,除了上衣口袋里一只醒目的大拇指般粗细的钢笔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杀伤性武器,他不由得啼笑皆非:看这鸡飞狗跳地,自己还以为会看到一施瓦辛格般的壮汉身上缠着满是子弹的武装带,手里扛着一挺马克沁机枪呢。
李慕菲对着牢牢架住眼镜男的几位卫兵说道:“让他过来说话吧!”
卫兵们兀自不放心地检查了那人身上,这才放他过来。
“你找我?”李慕菲打量着眼镜男,他刚刚被卫兵们镇压过,眼镜也歪了,型也乱了,正嘟嘟囔囔整理着衣着,从那神情看,应该是在问候那些卫兵,听到李慕菲的问话,急忙回答道:“是的,委员长阁下,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南非日报》的记者兼国际时事栏目主编黄与明,不知道尊敬的阁下能否抽出时间接受我地采访?”他边说边亮出了自己的证件。
李慕菲一下子明白了国防军的卫兵们为何如临大敌了,在国防军战士的眼中,恐怕这个人的能量不亚于一个《终结者》电影中地机器人杀人狂。
南非日报,南非共和国最大最有影响力地报纸,是共和国建国之后,一贯以书香门第自居的沈家与一批留学归国地文化人小年轻共同创立的报纸,但这家报纸创刊后不久便摆脱了沈家的影响,立场素以公正客观著称。
这家报纸不但捅出过福建李家的几个纨绔子弟酒醉后闹事的新闻,对沈家的批评也是毫不留情,这次战争爆,南非日报便不留情面地挖苦过沈知恒对英国人政策的无能。
沈家对此也是毫无办法,虽然沈家在日报创立初期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南非日报展壮大之后,恰逢金城李家崛起,李慕菲知道媒体的厉害,为这家报社投入了大笔资金,福建李家和张家也不甘落后地为日报社投资,几大家族制衡之下,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状况,报社左右逢源财大气粗,竟是不怕得罪任何一家了。
不过,相比之下,日报对金城李家的报道还是比较正面的。李慕菲与报社关系也可谓密切,不光是因为李家人丁稀少,李永瑜兄弟又为人宽厚,闹不出什么丑闻之类的;还因为南非近些年来的崛起有很大程度是靠着李家地带动,李慕菲在其中居功至伟,不曾残酷剥削过工人,又在南非大力普及教育的进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平素名声极好,日报社社长和总编平时便以开启民智、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几乎快成了李慕菲的fan,南非日报社对李慕菲夸奖还来不及呢,怎会舍得去批评?
但李慕菲与报社关系再密切,日报的立场再公正,在国防军眼中,这么一家报社的记者进到总参谋部也无异于黄鼠狼进了鸡窝,这透视眼看了一圈。这大片文章一上报,总参谋部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对以报纸为代表的媒体的态度,德**队可谓一个典型,他们受克劳塞维茨理论地影响,对待报纸的态度就是不信任,极端不信任,报纸地报道必须严格在军方的控制之下,这点无可厚非,但德军的新闻控制严格到了夸张的地步,后方的人民对于前线几乎是一无所知。一战中,德军的随军记者是英军美军的数倍,但几乎拿不出什么像样地报道和战地摄影图片,与协约国相比数量少得可怜,不可谓一大遗憾。
国防军也多多少少受此影响,本来黄与明是来采访总参谋长的,楚清臣一听到记者来访,立马下令给我挡在外面不要放进来。这才有了黄与明在门口徘徊不去,叫住了李慕菲的一幕。
“你们南非日报不是派了许多随军记者吗,我听说一些民团和国防军之中有些文采的人也被你们聘为特邀记者,这新闻来源应该是非常广泛,为什么还要到总参谋部来呢?”得知来龙去脉之后。李慕菲问道。
南非的报界也是非常活跃的。除了一些中立的报纸之外,几大家族也都纷纷拉拢了一些倾向自己的报纸。甚至有一些报社根本就是世家的产业,比如金吕市的《新城日报》就是李慕菲名下公司出资创立地。
竞争激烈之下,这场战争就成了诸多报社扩大影响力的绝好机会,许多随军记者被派往国防军和民团部队之中,报社也花大力气在士兵中寻找文笔不错的人写些特邀通讯之类的文章,总体来说,南非的新闻自由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有关民团部队的新闻数量最多,因为那些士兵本身就是拿枪的平民而已。
“从军人和随军记者地视角来看这场战争,看到的是战争的细微之处,如果仅仅关注这些,未免不够全面,我这个栏目的策划就是以整个战争的大视野为框架,以前线地报道为填充,完成一个骨肉丰满地专题,因此需要得知我南非方面这场战争的整体构想,对总参谋部地采访是必不可少的。”黄与明字斟句酌地说。
这主编还有点思想,李慕菲哈哈一笑,对黄与明道:“上车吧,我顺便把总参谋长叫过来你一起采访吧。不过先说好,有些东西是不能上报的,有些东西看都不能看,总参谋部那房间自然也不能让你进去。”总参谋部的院子里没什么机密可言,要紧的东西都在那主楼里的指挥室和通讯室,李慕菲倒是不怕给黄与明在院子里找个休息室接受采访。
黄与明一听大喜过望,还是委员长好说话啊,至于后面那要求,他也理解,忙不迭地点头答应,就要上车一起进去。
门口的卫兵为难了,连忙上前提醒道:“委员长,这人能不能进院必须是要总参谋长亲口许可过的,参谋长不让进我们也没办法啊。”
李慕菲一听这话,心说这还挺难为人的,我也不能破坏规矩啊,他低头想了想,道:“那你们去个人把总参谋长给我叫出来吧。”
门房一个电话过去,不一会,楚清臣便从楼里走了出来,远远地看到黄与明站在车旁,他也知道这人的身份了,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他走过来对李慕菲不卑不亢地说道:“校长,您是不是要让这个人进去采访?”
李慕菲点了点头,楚清臣立刻反驳道:“校长,恕我直言,让他一采访,国防军的军事机密不是全都泄露了吗?这事我不能答应。”
楚清臣还真是实在人啊,连我的要求也不假辞色,李慕菲有些欣喜地想,倒不是他有受虐倾向,而是他喜欢说实话的人,见惯了政界那些虚与委蛇,楚清臣这样军人的行事风格确实让李慕菲感到爽快。
“我又没说要领着他在总参谋部参观,那样的话,别说你,我也不答应啊,这样好不好,我们就在院子里找一间休息室,坐下来做个采访,把能说的说一说?”李慕菲解释道。
楚清臣的态度很是坚决,毫不让步,在他看来,这记者和报纸就跟那洪水猛兽似的。
李慕菲没法子,细细开导,说到总参谋部的战略计划适当的透露能让人民对总参谋部和国防军更有信心,对这场战争的好处不言而喻,“人民需要这个!”李慕菲总结道。
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一出,楚清臣也无话可说,在南非,人民这个词的含义还是很神圣的,毕竟随时能征召出三十万民团部队的人民不是好惹的,他终于勉勉强强地同意了这次采访。谈,楚清臣却一直黑着个脸,顶多为李慕菲做些补充,不过总体来说,这次采访还是很成功的,李慕菲提到了国防军的建军过程,总参谋部和国防委员会的职责,也略为提了一下当前的战略形势。
面对黄与明的一些比较敏感和尖锐的问题,比如“目前参谋部将主要的作战方向放在东线还是西线”,李慕菲笑着说:“这个问题现在不便回答,不过不久之后,相信我们的人民就会知道。”
采访的最后,黄与明问道:“委员长,请问您和总参谋部认为这场战争能否胜利呢?”
李慕菲不为人知地皱了皱眉头,这还是个问题吗?不过他还是用温和的态度最终以一句鼓舞人心的话结束了采访:“我谨代表国防委员会和总参谋部,请南非人民放心,国防委员会和总参谋部有充足的信心打赢这场战争,南非终将赢得真正的独立!”
“不是还有前半段铁路吗?能运多远给我运多远!然后下车!给我走过来!长着两条腿干什么的?没火车就不会打仗了吗?”
放下电话,科利中将平息了自己对开普敦那边无能军官的怒气,转而考虑起自己伟大的计划来,想到自己凭借接近七万的庞大兵力,很有可能在西线取得英军第一场胜利,而且是大胜,他就激动不已。
科利中将可谓胆大包天之辈,这人也素来有自行妄为的传统,在李慕菲前世的那个时空中,曾经爆过第一次布尔战争,战争爆时的南非还没有现兰德金矿,英国人也不急于吞并消灭布尔人的国家,于是时任开普殖民地总督兼南非高级专员的罗士敏希望与布尔人谈判达到目的,可就在罗士敏与南非方面交涉的时候,当时的殖民地英军指挥官科利少将却突然带着自己的部下单方面行动,率军攻击南非。
由此可见这个人野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性格,不幸的是,最终因为科利的无能和布尔人的骁勇善战,英军惨败,科利本人也落得个阵亡的下场。
镜头转回我们的幻想时空,虽然许许多多的事情都生了改变,南非变成了华人为主的国家,也没有第一次布尔战争,没有阵亡的科利更是一路高升为中将,并临时统帅着西线所有的英军部队,但是。至少一点没有变:
科利依然是那样无能而又一意孤行。上马车,急匆匆地赶往比勒陀利亚西北方的国防军总参谋部,昨晚他便得知了开普敦英军调头北上地消息,大吃一惊的他意识到,这似乎与总参谋部的判断背道而驰,在此之前。参谋部的战略部署都是建立在开普敦英军将会调往东线的前提之上,如今形势生了重大改变。总参谋部又该如何应对?
路上,心中有事的李慕菲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不知不觉间车已到了总参谋部门口,随着马车缓缓停下,一声“证件”地询问声才将李慕菲拉回到现实世界,看到窗外值勤卫兵那充满敬意和期待的目光,李慕菲歉意地笑了笑。伸手从怀中拿出了证件,出示给卫兵。
李慕菲也是在起点上看过穿文无数地人,自然知道门口卫兵一丝不苟按照规章办事,即使天王老子来了也不为所动的情节是每篇历史军事文中必然出现屡试不爽的桥段,再加上开战几日以来,这个总参谋部,李慕菲来了没有十次也有七八次,所以这一套流程做起来真是纯熟流畅毫不拖泥带水。
卫兵看过证件,交还给李慕菲,然后让开道路。尊敬地向李慕菲行了个军礼,作为几十名值班卫兵中的一员,能在这样近的距离上看到委员长这样的大人物的场合并不多,更何况委员长是国防军地缔造者,又与他想象中一样相貌出众而又平易近人,他的敬意是自内心的。
马车刚要启动,忽然传来一个人的喊声:“委员长,留步!”
门口的卫兵如临大敌般握紧钢枪。几个卫兵急忙冲过去拦住那个试图走上前的人,一边喊着:“退后!退后!”
待到李慕菲看清那人不过是个瘦瘦弱弱的年轻人,读书人打扮,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金丝眼镜,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让人一看就有亲切感。两手空空,除了上衣口袋里一只醒目的大拇指般粗细的钢笔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杀伤性武器,他不由得啼笑皆非:看这鸡飞狗跳地,自己还以为会看到一施瓦辛格般的壮汉身上缠着满是子弹的武装带,手里扛着一挺马克沁机枪呢。
李慕菲对着牢牢架住眼镜男的几位卫兵说道:“让他过来说话吧!”
卫兵们兀自不放心地检查了那人身上,这才放他过来。
“你找我?”李慕菲打量着眼镜男,他刚刚被卫兵们镇压过,眼镜也歪了,型也乱了,正嘟嘟囔囔整理着衣着,从那神情看,应该是在问候那些卫兵,听到李慕菲的问话,急忙回答道:“是的,委员长阁下,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南非日报》的记者兼国际时事栏目主编黄与明,不知道尊敬的阁下能否抽出时间接受我地采访?”他边说边亮出了自己的证件。
李慕菲一下子明白了国防军的卫兵们为何如临大敌了,在国防军战士的眼中,恐怕这个人的能量不亚于一个《终结者》电影中地机器人杀人狂。
南非日报,南非共和国最大最有影响力地报纸,是共和国建国之后,一贯以书香门第自居的沈家与一批留学归国地文化人小年轻共同创立的报纸,但这家报纸创刊后不久便摆脱了沈家的影响,立场素以公正客观著称。
这家报纸不但捅出过福建李家的几个纨绔子弟酒醉后闹事的新闻,对沈家的批评也是毫不留情,这次战争爆,南非日报便不留情面地挖苦过沈知恒对英国人政策的无能。
沈家对此也是毫无办法,虽然沈家在日报创立初期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南非日报展壮大之后,恰逢金城李家崛起,李慕菲知道媒体的厉害,为这家报社投入了大笔资金,福建李家和张家也不甘落后地为日报社投资,几大家族制衡之下,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状况,报社左右逢源财大气粗,竟是不怕得罪任何一家了。
不过,相比之下,日报对金城李家的报道还是比较正面的。李慕菲与报社关系也可谓密切,不光是因为李家人丁稀少,李永瑜兄弟又为人宽厚,闹不出什么丑闻之类的;还因为南非近些年来的崛起有很大程度是靠着李家地带动,李慕菲在其中居功至伟,不曾残酷剥削过工人,又在南非大力普及教育的进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平素名声极好,日报社社长和总编平时便以开启民智、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几乎快成了李慕菲的fan,南非日报社对李慕菲夸奖还来不及呢,怎会舍得去批评?
但李慕菲与报社关系再密切,日报的立场再公正,在国防军眼中,这么一家报社的记者进到总参谋部也无异于黄鼠狼进了鸡窝,这透视眼看了一圈。这大片文章一上报,总参谋部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对以报纸为代表的媒体的态度,德**队可谓一个典型,他们受克劳塞维茨理论地影响,对待报纸的态度就是不信任,极端不信任,报纸地报道必须严格在军方的控制之下,这点无可厚非,但德军的新闻控制严格到了夸张的地步,后方的人民对于前线几乎是一无所知。一战中,德军的随军记者是英军美军的数倍,但几乎拿不出什么像样地报道和战地摄影图片,与协约国相比数量少得可怜,不可谓一大遗憾。
国防军也多多少少受此影响,本来黄与明是来采访总参谋长的,楚清臣一听到记者来访,立马下令给我挡在外面不要放进来。这才有了黄与明在门口徘徊不去,叫住了李慕菲的一幕。
“你们南非日报不是派了许多随军记者吗,我听说一些民团和国防军之中有些文采的人也被你们聘为特邀记者,这新闻来源应该是非常广泛,为什么还要到总参谋部来呢?”得知来龙去脉之后。李慕菲问道。
南非的报界也是非常活跃的。除了一些中立的报纸之外,几大家族也都纷纷拉拢了一些倾向自己的报纸。甚至有一些报社根本就是世家的产业,比如金吕市的《新城日报》就是李慕菲名下公司出资创立地。
竞争激烈之下,这场战争就成了诸多报社扩大影响力的绝好机会,许多随军记者被派往国防军和民团部队之中,报社也花大力气在士兵中寻找文笔不错的人写些特邀通讯之类的文章,总体来说,南非的新闻自由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有关民团部队的新闻数量最多,因为那些士兵本身就是拿枪的平民而已。
“从军人和随军记者地视角来看这场战争,看到的是战争的细微之处,如果仅仅关注这些,未免不够全面,我这个栏目的策划就是以整个战争的大视野为框架,以前线地报道为填充,完成一个骨肉丰满地专题,因此需要得知我南非方面这场战争的整体构想,对总参谋部地采访是必不可少的。”黄与明字斟句酌地说。
这主编还有点思想,李慕菲哈哈一笑,对黄与明道:“上车吧,我顺便把总参谋长叫过来你一起采访吧。不过先说好,有些东西是不能上报的,有些东西看都不能看,总参谋部那房间自然也不能让你进去。”总参谋部的院子里没什么机密可言,要紧的东西都在那主楼里的指挥室和通讯室,李慕菲倒是不怕给黄与明在院子里找个休息室接受采访。
黄与明一听大喜过望,还是委员长好说话啊,至于后面那要求,他也理解,忙不迭地点头答应,就要上车一起进去。
门口的卫兵为难了,连忙上前提醒道:“委员长,这人能不能进院必须是要总参谋长亲口许可过的,参谋长不让进我们也没办法啊。”
李慕菲一听这话,心说这还挺难为人的,我也不能破坏规矩啊,他低头想了想,道:“那你们去个人把总参谋长给我叫出来吧。”
门房一个电话过去,不一会,楚清臣便从楼里走了出来,远远地看到黄与明站在车旁,他也知道这人的身份了,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他走过来对李慕菲不卑不亢地说道:“校长,您是不是要让这个人进去采访?”
李慕菲点了点头,楚清臣立刻反驳道:“校长,恕我直言,让他一采访,国防军的军事机密不是全都泄露了吗?这事我不能答应。”
楚清臣还真是实在人啊,连我的要求也不假辞色,李慕菲有些欣喜地想,倒不是他有受虐倾向,而是他喜欢说实话的人,见惯了政界那些虚与委蛇,楚清臣这样军人的行事风格确实让李慕菲感到爽快。
“我又没说要领着他在总参谋部参观,那样的话,别说你,我也不答应啊,这样好不好,我们就在院子里找一间休息室,坐下来做个采访,把能说的说一说?”李慕菲解释道。
楚清臣的态度很是坚决,毫不让步,在他看来,这记者和报纸就跟那洪水猛兽似的。
李慕菲没法子,细细开导,说到总参谋部的战略计划适当的透露能让人民对总参谋部和国防军更有信心,对这场战争的好处不言而喻,“人民需要这个!”李慕菲总结道。
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一出,楚清臣也无话可说,在南非,人民这个词的含义还是很神圣的,毕竟随时能征召出三十万民团部队的人民不是好惹的,他终于勉勉强强地同意了这次采访。谈,楚清臣却一直黑着个脸,顶多为李慕菲做些补充,不过总体来说,这次采访还是很成功的,李慕菲提到了国防军的建军过程,总参谋部和国防委员会的职责,也略为提了一下当前的战略形势。
面对黄与明的一些比较敏感和尖锐的问题,比如“目前参谋部将主要的作战方向放在东线还是西线”,李慕菲笑着说:“这个问题现在不便回答,不过不久之后,相信我们的人民就会知道。”
采访的最后,黄与明问道:“委员长,请问您和总参谋部认为这场战争能否胜利呢?”
李慕菲不为人知地皱了皱眉头,这还是个问题吗?不过他还是用温和的态度最终以一句鼓舞人心的话结束了采访:“我谨代表国防委员会和总参谋部,请南非人民放心,国防委员会和总参谋部有充足的信心打赢这场战争,南非终将赢得真正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