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每天早上就这样,八点左右离开家,八点四五十的时候到一公园,也正好是西湖边上游客多起来的时候,他就找一张水磨石的椅子,打开画夹,把里面自己精心准备的几幅肖像画,一字摊开在自己面前,为防止被风吹走,上面用小鹅卵石压着。
很多的人经过时会停下来,不知道他是在干什么,有好奇心重或胆子大的人,会问他是不是卖这些画?
张晨和他们说,自己是画画的,就是把你画成这个样子,当然,真要是有人想买他这些画好的画,也是可以的,卖了再画一张就是。
每天上午,总是第一个客人最关键,一旦开始画了,走来走去的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在干什么的,连问也不需要问。
所以每天上午,一旦有人有兴趣,张晨多低的价格多会给他画,有一个带着孙女的老太太,和张晨说,能不能五毛钱给她孙女画一张,张晨笑道:“你孙女长得这么可爱,我免费送她一张。”
张晨画完,把画给了老太太,老太太觉得不好意思,最后掏出了三毛钱,一定要给张晨,张晨也只好收下了。
第一张一旦开始画,头开起来,后面的生意就会源源不断,这样张晨每天都可以画十几二十几张画,收入很不错。
张晨每天来,也就和那个打羽毛球的好汉,还有阿屈熟悉了,知道阿屈原来是市群艺馆的工作人员,打羽毛球的叫万柺,为什么叫这名字,他自己都不知道,谁给他取的也不知道,大概是说他厉害吧,反正读小学的时候,他在学校就是打架大王,万柺的名字就跟着他了。
万柺很厉害,他说他和世界冠军韩劲都打过球,张晨问他谁厉害,万柺笑道,不好比的,我们这种野路子,和他怎么比,他要是不手下留情,就要被剃光头了。
张晨知道,原来万柺也是有佩服的人的。
阿屈比张晨去得早,万柺一般要吃过午饭,睡一小会午觉才过来,张晨去的时候,阿屈总是帮他占了最好位置的椅子,他把自己的大衣整整齐齐叠好,放在椅子上,边上再放了他的呢制贝雷帽,其他人就知道,这是阿屈的椅子,没人敢去动他的大衣和帽子。
等到张晨来的时候,阿屈就会把这个位子让给他,张晨感激地说,谢谢屈老师,阿屈总是把头一昂,“小事一桩!”
张晨每天这样早出晚归,小昭一直以为他都是去那个防空洞里,她唯一感觉有些奇怪的是,她问:“亲爱的,你现在上班,怎么都要带画夹了?”
张晨说对,工人们很多地方搞不清楚,我就要画给他们看。
小昭“哦”了一声,没有再追问下去。
每天早晨,不管小昭有没有起床,也不管是在家里还是红旗旅馆,小昭上夜班的时候,张晨还是陪她睡在这里。
在张晨画完他的张晨牌手表以后,小昭就一定要替张晨搽雪花膏,她感到张晨脸上的皮肤越来越差,都快干裂了。
张晨心想,这每天在西湖边上吹着冷风,不干裂才怪。
张晨嫌雪花膏太香,不肯搽,小昭就威胁他,你要是不搽,哼,那我也不准你画手表,张晨无奈,只能乖乖地被搽了,搽完之后,小昭还会在张晨的脸颊上亲一下,说:“嗯,真香!”
把张晨搞得哭笑不得。
张晨骑在自行车上,闻到自己脸上香喷喷的,觉得像个娘们,人都畏缩起来,感到自卑,边上有人看一眼他,他就会疑神疑鬼,觉得对方是不是闻到了他身上的香味。
等到香味在风中一点点飘散时,他才感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又回来了,腰也慢慢直了起来。
张晨把自行车停在西泠印社门市部的门口,抽了抽鼻翼,确认没有了香味,这才走进去,买了十大张铅画纸,让店员帮忙,就在店里裁成八开,又买了三支5b铅笔和三支碳素铅笔。
张晨把铅画纸放进了画夹里,画夹背起来就有些沉。
他穿过了湖滨路,朝对面的一公园走去,刚走到一公园,有一位跟阿屈学国标的大姐看到他,就跑了过来,叫道:“小张,不好了不好了,出事情了。”
“大姐,出什么事情了?”张晨连忙问。
“快过来看。”
大姐说着就拉着张晨的衣袖,把他往西湖边带,张晨走到了那里,自己也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看到西湖边上,有七八个一看就是美院的学生,立着一个个画架,画架上是画夹,在向来往的游客招揽生意。
完了完了,抢生意的来了,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张晨心里连连叹息。
这是张晨早就该想到的,毕竟,这里离浙江美院只有几百米的距离,那每天从张晨身边经过的人,肯定就有美院的老师或学生,他们看到张晨生意不错,回去一宣传,这些人出来是迟早的事。
张晨坐在那里,连那些画都不好意思摆出来,阿屈过来看看,明白了,他说,我帮你摆出来,这美术,我也还是懂一点的,我去看过了,他们没有一个比你画得好。
阿屈说着就帮张晨,打开画夹,把那些画摆了出来,他的学生,看到老师这样做,也都一起很热情地帮张晨招揽起生意,叫喊声一片,把这里搞得像个菜市场,那些人都看着这边笑,张晨囧死了,还是阿屈制止,骂道,别叫别叫,这是艺术,又不是农贸市场卖小菜。
学生们这才闭嘴。
到了十点,阿屈他们都走了,那些人里,有人荡过来,看了看张晨的画,一声不吭回去,和其他几个窃窃私语一阵,其他几个,也一声不吭地过来,看看,又一声不吭地走了。
这湖边画画的生意,一天本来就那么一些,这些人一出来,他们倒陆陆续续有几个生意,但张晨一个也没有。
这想画画的顾客,和其他生意不同,没有老顾客的,都是头一遭,谁画得好,谁画的不好,全看顾客的感觉和画画的人的卖相。
和他们相比,张晨的劣势是明显的,一是他们个个长发垂肩,一派艺术家的派头,他们还有画架,看上去就比张晨正规,张晨不可能为了这个,也去买一个画架,贵不说,他拿着画架,每天也没有办法进出家门啊,背个画夹小昭问,还好解释,再背个画架怎么说?
最关键的还是,这些家伙,一个个都在胸前醒目地别着浙江美院的校徽,有人还把校徽别到了自己的帽子上。
有两个小姑娘,走过来看看张晨面前的画,有一个很喜欢,都已经想让张晨画了,另外一个,看了看他的胸前,悄悄拉了拉同伴,趴在她耳边低语道,但这低语还不够低,张晨也听到了,她说:
“这个不是美院的,一定很蹩脚,还是去那边,找美院的画。”
同伴听了这话,转身就往那边走,张晨叫道:“不要钱,我不要钱给你们画。”
两个小姑娘转身看了看他,嘻嘻笑着,还是离开了。
张晨坐在那里,一直坐到了十二点多钟,连中饭也没有吃,一个生意也没有,无奈何,他只能把那些画收进画夹,背起画夹离开,他想换一个地方。
往左是柳浪闻莺,正好在浙江美院的对面,肯定不能去,只能往右,去断桥那边看看。
看到张晨走了,那些人里有人叫到:“哥们,撤了?”
有人吹口哨,还有人尖叫了一声:“傻逼!”
也不知道是骂张晨还是骂其他的人。
张晨只能统统当作没有听见。
张晨沿着湖畔,一直走到六公园,这一路,都有美院的人在这里,他们看到张晨背着画夹过来,也都好奇地看着他,不知道他是不是就是那个,传说中在西湖边画画赚了大钱的人。
过了六公园的三联书店,就是省委统战部的院子,院墙把湖畔的路阻断了,张晨只能走到了环城西路上,一直走到和北山街交汇的地方左转,才重新回到了西湖边。
张晨走到了断桥那里,失望地发现,这里也被美院的学生占据,看样子他们已经集体行动了。
张晨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却看到那天的那个小孩,应该是还记得他,看到了他,就急急地过来。
张晨赶紧离开了那里,穿过北山街,走到了对面的望湖楼前面。
很多的人经过时会停下来,不知道他是在干什么,有好奇心重或胆子大的人,会问他是不是卖这些画?
张晨和他们说,自己是画画的,就是把你画成这个样子,当然,真要是有人想买他这些画好的画,也是可以的,卖了再画一张就是。
每天上午,总是第一个客人最关键,一旦开始画了,走来走去的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在干什么的,连问也不需要问。
所以每天上午,一旦有人有兴趣,张晨多低的价格多会给他画,有一个带着孙女的老太太,和张晨说,能不能五毛钱给她孙女画一张,张晨笑道:“你孙女长得这么可爱,我免费送她一张。”
张晨画完,把画给了老太太,老太太觉得不好意思,最后掏出了三毛钱,一定要给张晨,张晨也只好收下了。
第一张一旦开始画,头开起来,后面的生意就会源源不断,这样张晨每天都可以画十几二十几张画,收入很不错。
张晨每天来,也就和那个打羽毛球的好汉,还有阿屈熟悉了,知道阿屈原来是市群艺馆的工作人员,打羽毛球的叫万柺,为什么叫这名字,他自己都不知道,谁给他取的也不知道,大概是说他厉害吧,反正读小学的时候,他在学校就是打架大王,万柺的名字就跟着他了。
万柺很厉害,他说他和世界冠军韩劲都打过球,张晨问他谁厉害,万柺笑道,不好比的,我们这种野路子,和他怎么比,他要是不手下留情,就要被剃光头了。
张晨知道,原来万柺也是有佩服的人的。
阿屈比张晨去得早,万柺一般要吃过午饭,睡一小会午觉才过来,张晨去的时候,阿屈总是帮他占了最好位置的椅子,他把自己的大衣整整齐齐叠好,放在椅子上,边上再放了他的呢制贝雷帽,其他人就知道,这是阿屈的椅子,没人敢去动他的大衣和帽子。
等到张晨来的时候,阿屈就会把这个位子让给他,张晨感激地说,谢谢屈老师,阿屈总是把头一昂,“小事一桩!”
张晨每天这样早出晚归,小昭一直以为他都是去那个防空洞里,她唯一感觉有些奇怪的是,她问:“亲爱的,你现在上班,怎么都要带画夹了?”
张晨说对,工人们很多地方搞不清楚,我就要画给他们看。
小昭“哦”了一声,没有再追问下去。
每天早晨,不管小昭有没有起床,也不管是在家里还是红旗旅馆,小昭上夜班的时候,张晨还是陪她睡在这里。
在张晨画完他的张晨牌手表以后,小昭就一定要替张晨搽雪花膏,她感到张晨脸上的皮肤越来越差,都快干裂了。
张晨心想,这每天在西湖边上吹着冷风,不干裂才怪。
张晨嫌雪花膏太香,不肯搽,小昭就威胁他,你要是不搽,哼,那我也不准你画手表,张晨无奈,只能乖乖地被搽了,搽完之后,小昭还会在张晨的脸颊上亲一下,说:“嗯,真香!”
把张晨搞得哭笑不得。
张晨骑在自行车上,闻到自己脸上香喷喷的,觉得像个娘们,人都畏缩起来,感到自卑,边上有人看一眼他,他就会疑神疑鬼,觉得对方是不是闻到了他身上的香味。
等到香味在风中一点点飘散时,他才感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又回来了,腰也慢慢直了起来。
张晨把自行车停在西泠印社门市部的门口,抽了抽鼻翼,确认没有了香味,这才走进去,买了十大张铅画纸,让店员帮忙,就在店里裁成八开,又买了三支5b铅笔和三支碳素铅笔。
张晨把铅画纸放进了画夹里,画夹背起来就有些沉。
他穿过了湖滨路,朝对面的一公园走去,刚走到一公园,有一位跟阿屈学国标的大姐看到他,就跑了过来,叫道:“小张,不好了不好了,出事情了。”
“大姐,出什么事情了?”张晨连忙问。
“快过来看。”
大姐说着就拉着张晨的衣袖,把他往西湖边带,张晨走到了那里,自己也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看到西湖边上,有七八个一看就是美院的学生,立着一个个画架,画架上是画夹,在向来往的游客招揽生意。
完了完了,抢生意的来了,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张晨心里连连叹息。
这是张晨早就该想到的,毕竟,这里离浙江美院只有几百米的距离,那每天从张晨身边经过的人,肯定就有美院的老师或学生,他们看到张晨生意不错,回去一宣传,这些人出来是迟早的事。
张晨坐在那里,连那些画都不好意思摆出来,阿屈过来看看,明白了,他说,我帮你摆出来,这美术,我也还是懂一点的,我去看过了,他们没有一个比你画得好。
阿屈说着就帮张晨,打开画夹,把那些画摆了出来,他的学生,看到老师这样做,也都一起很热情地帮张晨招揽起生意,叫喊声一片,把这里搞得像个菜市场,那些人都看着这边笑,张晨囧死了,还是阿屈制止,骂道,别叫别叫,这是艺术,又不是农贸市场卖小菜。
学生们这才闭嘴。
到了十点,阿屈他们都走了,那些人里,有人荡过来,看了看张晨的画,一声不吭回去,和其他几个窃窃私语一阵,其他几个,也一声不吭地过来,看看,又一声不吭地走了。
这湖边画画的生意,一天本来就那么一些,这些人一出来,他们倒陆陆续续有几个生意,但张晨一个也没有。
这想画画的顾客,和其他生意不同,没有老顾客的,都是头一遭,谁画得好,谁画的不好,全看顾客的感觉和画画的人的卖相。
和他们相比,张晨的劣势是明显的,一是他们个个长发垂肩,一派艺术家的派头,他们还有画架,看上去就比张晨正规,张晨不可能为了这个,也去买一个画架,贵不说,他拿着画架,每天也没有办法进出家门啊,背个画夹小昭问,还好解释,再背个画架怎么说?
最关键的还是,这些家伙,一个个都在胸前醒目地别着浙江美院的校徽,有人还把校徽别到了自己的帽子上。
有两个小姑娘,走过来看看张晨面前的画,有一个很喜欢,都已经想让张晨画了,另外一个,看了看他的胸前,悄悄拉了拉同伴,趴在她耳边低语道,但这低语还不够低,张晨也听到了,她说:
“这个不是美院的,一定很蹩脚,还是去那边,找美院的画。”
同伴听了这话,转身就往那边走,张晨叫道:“不要钱,我不要钱给你们画。”
两个小姑娘转身看了看他,嘻嘻笑着,还是离开了。
张晨坐在那里,一直坐到了十二点多钟,连中饭也没有吃,一个生意也没有,无奈何,他只能把那些画收进画夹,背起画夹离开,他想换一个地方。
往左是柳浪闻莺,正好在浙江美院的对面,肯定不能去,只能往右,去断桥那边看看。
看到张晨走了,那些人里有人叫到:“哥们,撤了?”
有人吹口哨,还有人尖叫了一声:“傻逼!”
也不知道是骂张晨还是骂其他的人。
张晨只能统统当作没有听见。
张晨沿着湖畔,一直走到六公园,这一路,都有美院的人在这里,他们看到张晨背着画夹过来,也都好奇地看着他,不知道他是不是就是那个,传说中在西湖边画画赚了大钱的人。
过了六公园的三联书店,就是省委统战部的院子,院墙把湖畔的路阻断了,张晨只能走到了环城西路上,一直走到和北山街交汇的地方左转,才重新回到了西湖边。
张晨走到了断桥那里,失望地发现,这里也被美院的学生占据,看样子他们已经集体行动了。
张晨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却看到那天的那个小孩,应该是还记得他,看到了他,就急急地过来。
张晨赶紧离开了那里,穿过北山街,走到了对面的望湖楼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