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路的店,直到三月三十一号才彻底结束,还有两天的时间就要开业,店里还是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新招的八个营业员都是杭城本地的,以前连服装都没有卖过。
张晨考虑的是,这里和四季青不同,店里面来的顾客,大多是杭城本地人,本地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排外的,有些人明明会说普通话,也不肯和你说,非要和你说杭城话,这样,如果不是杭城本地的营业员,和顾客的沟通都会有问题。
小莉和小娟,张晨准备安排在二楼,她们本来就和下面的那些加盟店的客户认识,在二楼做的,其实也是批发业务,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
张晨他们在四季青的摊位,后来海根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海根说,如果你们不等钱急用,这里的摊位,卖还不如出租,现在市场起来了,又是在季节头上,正好是摊位出租最好的时候,你们那两间七字型的摊位出租,每年光租金就可以给你们带来十几万的净收入。
摊位现在不卖,明年也好卖的,明年要是卖,只怕比今年价钱还高,你们看看从去年到今年,摊位涨了多少?
张晨和小昭,都觉得海根哥说的有道理,而他们也不等钱用,所以就准备出租。
摊位出租的海报在附近的电线杆上一贴出,当天就租掉了,谁让他们的摊位位置好,而他们又很急着出租,急于把小昭和小莉小娟都抽出去,急于把货都搬到延安路去。
他们也没和来租的人讨价还价,几乎是第一个来的两个人,他们就把摊位租给了他们,要是屏牢,多谈几家,说不定一个摊位,还能多赚个五千一万的,但他们没有那个时间。
王海鸟这两天,每天一车车地帮他们运货,从摊位运到延安路,从厂里运到延安路,王海鸟和张晨开玩笑,张老板,你也好买车了喽。
张晨也觉得他们确实是需要一辆车了,他也想买一辆依维柯,可以拉货,也可以接送客人。
但他们整个厂里,又没有一个人会开车,买了车就要去招驾驶员,而驾驶员和一般的人还不一样,总要人品啊性格啊了解了解清楚,不然,方向盘在手里,一旦出事,可就是大事。
算了,还是忙过了这阵再说,反正两辆三轮车,也还顶得过来,每天厂里做好货,都是凌晨三四点钟,那时候从厂里往这里送货,路上也很好走。
新招来的那些营业员,连简单培训的时间也没有,来的第一件事,小昭就是带着她们搞卫生,还有就是量尺寸,统一制作工作服,好在自己就是服装厂,工作服一天就可以搞定。
那时的商场,还不是敞开式经营的,服装还是在服装专柜,是真的有一长排的柜子,服装都是挂在柜子里面的,也没有什么试衣间,可以让你自由地试衣服。
柜台里面的营业员,一个个凶神恶煞般,你让她多给你拿几次,她就不耐烦了,你还想试?
要试就厚着脸皮,站在柜台外面,对着她的一脸嫌弃当面试。
张晨和小昭从广州到杭城的第二天,去解百买羽绒衣的经历,就给张晨留下刻骨的印象,他自己又在四季青,做零卖也做的得心应手,他知道来买衣服的这些女孩子的心理和需求。
他认为柜台是服装店里最丑陋的东西,在他们店里,除了收银台,绝对不允许出现柜台,他们这个店的面积虽然已经不小,抵得上商场的一个女装专区,但在张晨看来,还是扩大了的路边服装店,你看到过服装店里有柜台,然后衣服挂在柜台里面的?
到他们这里来的顾客,必须是能够在店里自由地走动和挑选衣服,自由地去试衣间试衣服。
营业员存在的意义,只是在顾客需要了解什么的时候,解答她们的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她们,在她们离开你的工作区域时,迅速地把她们弄凌乱的衣柜衣架整理整齐。
当然,也要防备衣服不要丢了。
这里,所以的价格也都是明码标价,开业的时候,也是全店一律八五折,和路边的服装店不一样的是,她们这里,也和商场一样,不能讨价还价。
张晨的这套理念,是把商场和路边的服装店结合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些想法,无意中切和了当时国际百货业的流行经营模式。
当年晚些时候,上海淮海中路,开出的中日合作的华亭伊势丹商场,和台湾人在成都开出的,大陆第一家太平洋百货,也都是这个模式。
后来所有的百货商店,也都改成了这样开放式的经营模式。
小安和贺红梅都来帮忙了,瞿天琳下班以后,也过来帮忙,但这样感觉人手还是不够,几千件的衣服要整理要出样,不是一件小事,加上那些营业员,又都是新手。
到了张晨这里就更是,他需要对楼上楼下,整个环境进行布置,不断地这里加一点什么,那里加一点什么,都是他一个人在弄,别人想帮忙也帮不上。
好在,他们的援军到了,刘立杆说的那个“海城一半的大佬们”,在二号傍晚就到了杭城,这一下人手大增,大家在一阵热烈的拥抱握手和女人们的热泪盈眶之后,马上投入工作。
来的人里,还有一个人,刘立杆在电话里没有提到,那就是黄建仁的夫人,徐佳青都来了,她怎么可能不来。
好在张晨看她和徐佳青,两个人脸上都云淡风轻的,黄建仁又还是一副什么都不管的样子,就知道他们三个,已经不是第一次碰面,不会到了这里彗星撞地球。
钱芳、叶宜兰、徐佳青、魏文芳和林一燕,都是手脚麻利的厉害角色,她们一到,现场的局势马上改观,小昭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曹小荷带着圆圆,也帮助带着陈启航和林一燕的小孩,手里还抱着张向北,小昭这就可以完全脱出身。
谭总和二货,说什么也是做装修出身,张晨和他们一说,他们就知道哪里该怎么做了。
谢总和吴朝晖两个,转来转去,最后谢总干脆和赵志刚、赵志龙,还有从厂里抽调过来的两个烫工,帮助熨衣服。
衣服在从厂里和摊位里运过来的时候,总是会皱的,要出样的时候,还是必须简单再熨一下,这个谢总在行,看看他每天都熨得可以切豆腐的裤子中缝就知道了。
吴朝晖跟着老万和他的维修队,去当搬运工,有货送到的时候就卸货,卸完了货就楼上楼下地搬。
陈启航和李勇这两个北大中文系的,加上刘立杆这个写大王传奇的,到了以后,马上对张晨自己写的那个什么品牌故事大加挞伐,说是写的什么玩意儿,就像产品说明书,必须重写重做,连刘立杆,也被两个北大的排挤在外。
那里没他的事,刘立杆和孟平,就来关心张晨明天开业仪式的流程,刘立杆问张晨,明天一共会有多少花篮?
“什么花篮?”张晨问。
“你开业的时候没有花篮的?”刘立杆和孟平都奇怪了。
张晨说没有,贺红梅听到了,她叫道,我这里已经订了二十六个,我们店和下面专卖店的。
“其他的就没有了?”刘立杆问。
张晨说,客人是来了不少,就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送,我没要求送。
“不行不行,开业,就要用花篮把这门口,挤得满满的,你没见过人家开业?”刘立杆骂道。
孟平也说:“幸好这美女这里有二十六个,杆子,把我们的都写出来。”
刘立杆马上写了一串名字,孟平看到了老万,对他还有印象,他把老万叫过来,问他,你知不知道哪里有花店?
老万说知道。
孟平从包里掏出两万块钱,从刘立杆手里拿过名单,一起交给老万,和他说,你按这个名单,去做一批最大的花篮,明天十点以前,让他们送到这里。
开业仪式,是明天中午十一点,开业仪式结束,各地来的客人都去不远处的国际大厦吃饭,这里就开始营业。
“明天剪彩的领导是谁?”刘立杆问。
张晨摇了摇头,要什么领导?我们自己的店,就自己剪彩就是。
“你没请领导?”孟平也奇怪了。
张晨说,我请了我们市场的老总,还有三堡村的书记和主任。
刘立杆和孟平两个,哈哈大笑。
刘立杆骂道,没请领导你剪什么彩?
孟平和张晨说:“张晨,这请领导可是学问,你知道为什么大家开业都要请领导?”
张晨摇了摇头。
“这领导来了,可不是他一个人来。”孟平和张晨说,“比如省领导来了,省里的媒体自然就来了,市领导来了,市里的媒体,跟着自然就来了,所有的媒体都报道出来,这对你来说,可是免费的广告。”
张晨明白了,他说:“可是,我在杭城认识的最大领导,就是三堡村的书记。”
“就是你这个书记和主任,还有市场的老总,你为什么请他们?还不是因为你在他们的地方,觉得要依靠他们,这领导来了,我和你说,张晨,你说的书记主任和老总,看到,哇,这么大的领导,和这家伙都有关系,以后你们的角色就变了,是他们见你要怕三分。”
孟平和张晨说着,刘立杆在边上不停地点头,等孟平说完,刘立杆接着说,老孟说的没错,就这么个道理。
张晨心里暗想,这他妈的,原来请领导还真有这么多的学问,不过自己就是知道,又有什么用,自己真的是一个领导也不认识。
刘立杆看看手表,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他把黄建仁俩夫妻叫了过来,和他们说,张总这里明天中午十一点举行开业仪式,一个剪彩的都没有,你们想想办法。
黄建仁还没说话,他夫人点点头说,我知道了,我来安排,张总,你这里的地址和单位名称能不能告诉我?
刘立杆把纸笔递给张晨,张晨写了,交给黄建仁的夫人小黄,她也姓黄。
小黄拿了张晨的大哥大,走开去,过了十几分钟回来,和他们说,安排好了,明天来一位高官,还有杭城的常务副市长,够了吗?
孟平点点头说,可以了。
“分社和记者站,需要打招呼吗?”小黄问。
刘立杆说最好,小黄这说的是,新华社和人日、光明、文汇等几个大报,在浙江的分支机构,小黄在海城就负责这块,她和他们总社很熟。
这一些都安排好后,刘立杆和孟平,才觉得明天的开业仪式是完整的。
张晨考虑的是,这里和四季青不同,店里面来的顾客,大多是杭城本地人,本地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排外的,有些人明明会说普通话,也不肯和你说,非要和你说杭城话,这样,如果不是杭城本地的营业员,和顾客的沟通都会有问题。
小莉和小娟,张晨准备安排在二楼,她们本来就和下面的那些加盟店的客户认识,在二楼做的,其实也是批发业务,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
张晨他们在四季青的摊位,后来海根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海根说,如果你们不等钱急用,这里的摊位,卖还不如出租,现在市场起来了,又是在季节头上,正好是摊位出租最好的时候,你们那两间七字型的摊位出租,每年光租金就可以给你们带来十几万的净收入。
摊位现在不卖,明年也好卖的,明年要是卖,只怕比今年价钱还高,你们看看从去年到今年,摊位涨了多少?
张晨和小昭,都觉得海根哥说的有道理,而他们也不等钱用,所以就准备出租。
摊位出租的海报在附近的电线杆上一贴出,当天就租掉了,谁让他们的摊位位置好,而他们又很急着出租,急于把小昭和小莉小娟都抽出去,急于把货都搬到延安路去。
他们也没和来租的人讨价还价,几乎是第一个来的两个人,他们就把摊位租给了他们,要是屏牢,多谈几家,说不定一个摊位,还能多赚个五千一万的,但他们没有那个时间。
王海鸟这两天,每天一车车地帮他们运货,从摊位运到延安路,从厂里运到延安路,王海鸟和张晨开玩笑,张老板,你也好买车了喽。
张晨也觉得他们确实是需要一辆车了,他也想买一辆依维柯,可以拉货,也可以接送客人。
但他们整个厂里,又没有一个人会开车,买了车就要去招驾驶员,而驾驶员和一般的人还不一样,总要人品啊性格啊了解了解清楚,不然,方向盘在手里,一旦出事,可就是大事。
算了,还是忙过了这阵再说,反正两辆三轮车,也还顶得过来,每天厂里做好货,都是凌晨三四点钟,那时候从厂里往这里送货,路上也很好走。
新招来的那些营业员,连简单培训的时间也没有,来的第一件事,小昭就是带着她们搞卫生,还有就是量尺寸,统一制作工作服,好在自己就是服装厂,工作服一天就可以搞定。
那时的商场,还不是敞开式经营的,服装还是在服装专柜,是真的有一长排的柜子,服装都是挂在柜子里面的,也没有什么试衣间,可以让你自由地试衣服。
柜台里面的营业员,一个个凶神恶煞般,你让她多给你拿几次,她就不耐烦了,你还想试?
要试就厚着脸皮,站在柜台外面,对着她的一脸嫌弃当面试。
张晨和小昭从广州到杭城的第二天,去解百买羽绒衣的经历,就给张晨留下刻骨的印象,他自己又在四季青,做零卖也做的得心应手,他知道来买衣服的这些女孩子的心理和需求。
他认为柜台是服装店里最丑陋的东西,在他们店里,除了收银台,绝对不允许出现柜台,他们这个店的面积虽然已经不小,抵得上商场的一个女装专区,但在张晨看来,还是扩大了的路边服装店,你看到过服装店里有柜台,然后衣服挂在柜台里面的?
到他们这里来的顾客,必须是能够在店里自由地走动和挑选衣服,自由地去试衣间试衣服。
营业员存在的意义,只是在顾客需要了解什么的时候,解答她们的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她们,在她们离开你的工作区域时,迅速地把她们弄凌乱的衣柜衣架整理整齐。
当然,也要防备衣服不要丢了。
这里,所以的价格也都是明码标价,开业的时候,也是全店一律八五折,和路边的服装店不一样的是,她们这里,也和商场一样,不能讨价还价。
张晨的这套理念,是把商场和路边的服装店结合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些想法,无意中切和了当时国际百货业的流行经营模式。
当年晚些时候,上海淮海中路,开出的中日合作的华亭伊势丹商场,和台湾人在成都开出的,大陆第一家太平洋百货,也都是这个模式。
后来所有的百货商店,也都改成了这样开放式的经营模式。
小安和贺红梅都来帮忙了,瞿天琳下班以后,也过来帮忙,但这样感觉人手还是不够,几千件的衣服要整理要出样,不是一件小事,加上那些营业员,又都是新手。
到了张晨这里就更是,他需要对楼上楼下,整个环境进行布置,不断地这里加一点什么,那里加一点什么,都是他一个人在弄,别人想帮忙也帮不上。
好在,他们的援军到了,刘立杆说的那个“海城一半的大佬们”,在二号傍晚就到了杭城,这一下人手大增,大家在一阵热烈的拥抱握手和女人们的热泪盈眶之后,马上投入工作。
来的人里,还有一个人,刘立杆在电话里没有提到,那就是黄建仁的夫人,徐佳青都来了,她怎么可能不来。
好在张晨看她和徐佳青,两个人脸上都云淡风轻的,黄建仁又还是一副什么都不管的样子,就知道他们三个,已经不是第一次碰面,不会到了这里彗星撞地球。
钱芳、叶宜兰、徐佳青、魏文芳和林一燕,都是手脚麻利的厉害角色,她们一到,现场的局势马上改观,小昭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曹小荷带着圆圆,也帮助带着陈启航和林一燕的小孩,手里还抱着张向北,小昭这就可以完全脱出身。
谭总和二货,说什么也是做装修出身,张晨和他们一说,他们就知道哪里该怎么做了。
谢总和吴朝晖两个,转来转去,最后谢总干脆和赵志刚、赵志龙,还有从厂里抽调过来的两个烫工,帮助熨衣服。
衣服在从厂里和摊位里运过来的时候,总是会皱的,要出样的时候,还是必须简单再熨一下,这个谢总在行,看看他每天都熨得可以切豆腐的裤子中缝就知道了。
吴朝晖跟着老万和他的维修队,去当搬运工,有货送到的时候就卸货,卸完了货就楼上楼下地搬。
陈启航和李勇这两个北大中文系的,加上刘立杆这个写大王传奇的,到了以后,马上对张晨自己写的那个什么品牌故事大加挞伐,说是写的什么玩意儿,就像产品说明书,必须重写重做,连刘立杆,也被两个北大的排挤在外。
那里没他的事,刘立杆和孟平,就来关心张晨明天开业仪式的流程,刘立杆问张晨,明天一共会有多少花篮?
“什么花篮?”张晨问。
“你开业的时候没有花篮的?”刘立杆和孟平都奇怪了。
张晨说没有,贺红梅听到了,她叫道,我这里已经订了二十六个,我们店和下面专卖店的。
“其他的就没有了?”刘立杆问。
张晨说,客人是来了不少,就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送,我没要求送。
“不行不行,开业,就要用花篮把这门口,挤得满满的,你没见过人家开业?”刘立杆骂道。
孟平也说:“幸好这美女这里有二十六个,杆子,把我们的都写出来。”
刘立杆马上写了一串名字,孟平看到了老万,对他还有印象,他把老万叫过来,问他,你知不知道哪里有花店?
老万说知道。
孟平从包里掏出两万块钱,从刘立杆手里拿过名单,一起交给老万,和他说,你按这个名单,去做一批最大的花篮,明天十点以前,让他们送到这里。
开业仪式,是明天中午十一点,开业仪式结束,各地来的客人都去不远处的国际大厦吃饭,这里就开始营业。
“明天剪彩的领导是谁?”刘立杆问。
张晨摇了摇头,要什么领导?我们自己的店,就自己剪彩就是。
“你没请领导?”孟平也奇怪了。
张晨说,我请了我们市场的老总,还有三堡村的书记和主任。
刘立杆和孟平两个,哈哈大笑。
刘立杆骂道,没请领导你剪什么彩?
孟平和张晨说:“张晨,这请领导可是学问,你知道为什么大家开业都要请领导?”
张晨摇了摇头。
“这领导来了,可不是他一个人来。”孟平和张晨说,“比如省领导来了,省里的媒体自然就来了,市领导来了,市里的媒体,跟着自然就来了,所有的媒体都报道出来,这对你来说,可是免费的广告。”
张晨明白了,他说:“可是,我在杭城认识的最大领导,就是三堡村的书记。”
“就是你这个书记和主任,还有市场的老总,你为什么请他们?还不是因为你在他们的地方,觉得要依靠他们,这领导来了,我和你说,张晨,你说的书记主任和老总,看到,哇,这么大的领导,和这家伙都有关系,以后你们的角色就变了,是他们见你要怕三分。”
孟平和张晨说着,刘立杆在边上不停地点头,等孟平说完,刘立杆接着说,老孟说的没错,就这么个道理。
张晨心里暗想,这他妈的,原来请领导还真有这么多的学问,不过自己就是知道,又有什么用,自己真的是一个领导也不认识。
刘立杆看看手表,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他把黄建仁俩夫妻叫了过来,和他们说,张总这里明天中午十一点举行开业仪式,一个剪彩的都没有,你们想想办法。
黄建仁还没说话,他夫人点点头说,我知道了,我来安排,张总,你这里的地址和单位名称能不能告诉我?
刘立杆把纸笔递给张晨,张晨写了,交给黄建仁的夫人小黄,她也姓黄。
小黄拿了张晨的大哥大,走开去,过了十几分钟回来,和他们说,安排好了,明天来一位高官,还有杭城的常务副市长,够了吗?
孟平点点头说,可以了。
“分社和记者站,需要打招呼吗?”小黄问。
刘立杆说最好,小黄这说的是,新华社和人日、光明、文汇等几个大报,在浙江的分支机构,小黄在海城就负责这块,她和他们总社很熟。
这一些都安排好后,刘立杆和孟平,才觉得明天的开业仪式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