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九章 小产
纵然蒋明英压低了声音,一句话却将蜷在黑漆彭牙罗汉床里的行昭惊醒了,猛然睁开眼,透过像一层轻雾的云丝素锦罩,能模模糊糊看见着深绛色对襟褙子的方皇后背对着正襟危坐,蒋明英垂头敛容立在身侧。
她刚刚说什么了...
行昭手紧紧攥住纱罩,眼睛眨也不眨地直直盯着花间里,支愣起耳朵却只能听见女人家窃窃私语的嗡嗡声了。
她是说,应邑长公主小产了吗?
行昭手在发抖,掌心发腻,连带着云丝罩子也在轻颤,系在床沿边的琉璃铜铃跟着“铃铃”地响出了声。
方皇后扭头,先抬手止住了蒋明英后话,敛裙起身,边半坐在床沿,边轻轻摸了摸行昭的额角,温笑着:“醒了?暖阁的床还睡得惯吗?昨儿个魔怔了,迷迷糊糊地睁着眼睛巴着我就不放了,让黄妈妈抱你回瑰意阁也不肯。这下可好,一大清早就被闹醒了吧。”
行昭艰难地微微启了唇,将眼神从方皇后身上,缓缓移到蒋明英脸上,将心头的雀跃与狂喜吞咽下肚,手撑在床沿上,蜷成一个拳。
“蒋姑姑将才是说,应邑小产了吗?”
艰难开口,却猛然发现语气平静得如同晨间的海面。
蒋明英看了看方皇后,亲自从托盘里奉了盏温水服侍行昭漱口,轻声一笑:“是,今儿一早才得到的消息。昨儿个子时没的。张院判去的时候。应邑长公主的一身衣裳都快被血浸透了...”
方皇后眼神往那头一瞥,倒也没出声阻拦。
和小娘子说这些不体面,可是别人拿着棒槌都打到自家门口了,还讲究什么颜面啊。
行昭口里含了一口温水,里头搁了薄荷吐在铜盆里,嘴里凉滋滋的,心里头却火红得如同这盛夏的天儿。
“张院判看见的是应邑长公主躺在暖榻上。可长公主府正院的丫头却说应邑长公主是从地上被抬到床上的,冯驸马手足无措地站在床头。眼睁睁地看着长公主满脸冷汗,还是经人提醒才想起来去太医院请张院判过去。”
行昭穿着里衣挨着方皇后,坐在床缘边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方皇后能遣了人跟在应邑身边实属正常,这不,如今便派上了用场。
小娘子眼睛瞪得大大的,手指扣在空隙里,蒋明英加快了语调。拿轻快的语气述说这件流血悲哀的事情,行昭只觉得心里头畅快。
“张院判纵是妙手仁医。也回天乏术,孩子已经化成了一滩血水了,做什么都无益。张院判也只能开一张给应邑长公主调理身体的方子,再不能做更多。”
“是...怎么没的?”
蒋明英抿嘴一笑,却退到了方皇后身后。
方皇后笑着揽了揽行昭的肩头,想着小娘子总算是长了二两肉了,先支使碧玉去将香炉熏上,笑了笑:“还能是怎么没的?冯驸马头一回做爹,应邑头一回当娘,两个撞到一块儿去,个性又都烈,再加上冯驸马最近有些不对付。两口子过日子哪儿能没个磕磕绊绊的啊,这不,冯驸马将应邑一推,五个月大的孩儿就没了,谁也怪不着。”
方皇后想了想,又言。
“哦,或许能怪一怪梁夫人。昨儿个晌午冯驸马去梁家,梁夫人是女流之辈,哪里敢贸贸然见外男,便给推了。冯驸马临到日暮的时候又去了一次。这回梁夫人直接让管事将那张欠据拿出来,冯驸马气得说不出话来。回到长公主府,男人家嘛,心里头憋着气儿就只好找自家媳妇儿撒,又没个轻重...这样算起来,梁夫人倒也很无辜。”
方皇后补充道,说得云淡风轻,又捏了捏行昭的脸蛋儿,小娘子左脸上已经是白玉无瑕,那道印子消得几乎看不见了,放了心,便笑着撵她:“先去换衣裳,扬名伯和方都督下了早朝便过来,说起来你舅舅把景哥儿打过来给你送贺礼,自己却舍不得掏腰包,过会儿记得让他荷包也瘪一瘪。”
水滴石穿。
行昭脑海中只浮现出了这四个大字儿。
冯安东忍受不了了,梁家他不敢动,贺家不理他,方祈他更不敢惹,他只有将所有的怨气与积怒撒在应邑身上。
行昭轻声一笑,何其可悲,道貌岸然的外表,千疮百孔的丑陋的内心,只可惜这个世间这样的男人太多了。
脑子里却陡然想起昨夜暖光下那个目光坚定的少年,顾不得还在篦头发,扭了头就问方皇后:“昨儿...那封信还在您这儿吗?”
方皇后点头,似是有些感慨:“...东找西找,谁也没想到那封信跟着老六去了辽东。那孩子也算有心,方都督没回来的时候,他没将信拿出来,怕引起更大的动荡。如今他一回来便急急忙忙过来找你,想都没想就把信塞给了你...”
方皇后一声喟叹没来由地让行昭本来已经平静下来的心登时悬了起来,昨儿个迷迷糊糊地没细想这封信对六皇子的意义,如今想起来越发觉得那句“大恩不言谢”太轻了。
手里攥着这样一封信,就等于让贺家、冯家、应邑和顾太后同时投了诚。
将信送到她的手上来,便意味着六皇子不仅没有拉拢到人,还与上面几家站到了对立面,更别提那句“如若事有万一,慎愿当众对质”,六皇子到底知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
当众对质,就是当众,狠狠地扇了自家人一个耳光。
皇帝的儿子这个行当,不好做。父与君,臣与子,兴衰荣辱皆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大臣还能依靠家族与实力。若是皇子惹了皇帝的厌弃。顶好的结果就是划到一个荒无人烟的藩地里一辈子不许出来,还有被打发到皇陵监工的、搬木材的、对账簿的...
谁也不知道,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皇帝会是怎样的反应。
少年郎却可以斩钉截铁地说出那句话来。
行昭由衷地佩服六皇子,不对,应当是佩服周慎。她想去猜想六皇子当时说出这番话的心境,却发现自己无从下手。
想来想去,揣测过来揣测过去。行昭也没个头绪,索性不想了,满心沉浸在这收到的最好的贺礼里头。
姨甥二人慢慢悠悠地用过了早膳,天便出乎意料地暗了下来,随之而来的便是从西方席卷过来的一层黑压压的云,黑云压城城欲摧,没过多久,伴着如雄狮低吼的雷鸣声,雨点淅淅沥沥地砸在了地上。
碧玉手袖在袖里,缩着肩膀立在凤仪殿偏厢的屋檐下。百无聊赖地看着几滴雨悬在琉璃瓦上,一串接着一串地落下。落在了宽大扑棱的芭蕉叶上,又顺着翡翠碧盘的叶子划落进了黝黑的泥土里,然后氤氲不见。
暗暗啐了一声,笑眯眯地同身旁静默不语的其婉搭着腔:“皇上给扬名伯的名号果真是极好的,少年得志,志得意满,不是扬名四海是什么?”
其婉侧开身子,没搭话。
碧玉也不恼,将眼神定在支起的窗棂上,大概是为了透气儿,方皇后喜欢将窗户留出一条缝儿来,却不知道自个儿正好为几个小丫鬟提供了方便,碧玉缩头缩脑地透过那条细缝儿往里瞧,能看见行景影影绰绰的人影,再低了低头,正好与行景的目光撞了个满怀,小姑娘顿时心花怒放起来,隐秘地扯着其婉的袖口,一张脸又烫又红。
“扬名伯好相貌!”碧玉压低声音,凑在其婉的耳朵眉开眼笑地念叨:“鼻子挺直,眼眶深邃,我听说方家人有外疆血脉,怪不得扬名伯长得像方都督,温阳县主跟皇后娘娘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其婉脸也变得红红的了,更加侧过身子,听碧玉还在耳朵旁边念叨着,扯了扯她的衣角,细声细气打断其话:“应邑长公主才小产...碧玉姐姐好歹也收敛些,就怕别人捉到您错处了...”
碧玉一愣,忽闻“咯吱”一声,原来是正殿支着的窗棂被放下来了。
再不能偷偷摸摸地打量扬名伯了...
碧玉垂头嘟囔几句,小声得很,其婉支愣起耳朵听也听不清楚。
“...若当真是只怀了一个月的身孕,动了胎气没了那也正常,可明明就是怀着五个月大的孩子,胎都稳了,还能被折腾掉...也奇怪慈和宫、皇后娘娘和皇上都没什么反应,反常即为妖...”
碧玉粗中有细,纵是心里明白,嘴上忍不住了,也晓得轻轻地说,不叫别人听见。
若是行昭听见这番话,一定赏她两个金馃子。
方皇后一手将此事压下,直说应邑长公主没注意已经怀了一个月的身子,动了胎气,一个月的身子,当然是六月初六那个洞房花烛夜得来的因果了。皇帝喜欢这个说法,听见孩子没了甚至还松了一口气儿——当真等到瓜熟蒂落之时,早生了四个月头,就算能将堂面上的话压下去,女眷们的窃窃私语能压下去吗?到时候天家的威严,皇室的脸面,哪儿哪儿都找不着了。
顾太后想得更深,应邑怀的根本就不是冯安东的种,与其生下孩子姓冯,到时候陷入两难,还不如现在斩草除根,先自保再做盘算。
但是天家从来吃不得哑巴亏,天子之怒,伏尸万里,冯安东干下蠢事,皇帝不可能咽得下这口气。
碧玉想不到的,行昭都想到了。
两手交叠在膝上,规规矩矩地坐在内室里的温阳县主,静静地看着压低声音商量着话儿的亲人们,纵然窗外雨大芭蕉淅淅沥沥,又有雷鸣闪电,可她只觉得心里头,满满的都是阳光。
又是一道惊雷,游廊边檐下的碧玉被吓得缩了缩脖子,有小宫人急急匆匆地过来,口里小声说着:“...屋漏偏逢连夜雨,也不晓得库里什么时候漏了片瓦...”
是啊,屋漏偏逢连夜雨,也是在说城郊长公主府里的应邑长公主吧?
青瓦连绵,长公主府沉闷得和这落着雨的天儿相得益彰,应邑红着眼眶仰躺在暖榻上,双手捂住小腹,身边有丫鬟的劝慰声,“...皇上能忍心给公主做主?您且放宽心,孩子总还会再有的...”
孩子还会再来吗?
应邑失声痛哭,不会了,孩子再也不会有了!(未完待续。。)
纵然蒋明英压低了声音,一句话却将蜷在黑漆彭牙罗汉床里的行昭惊醒了,猛然睁开眼,透过像一层轻雾的云丝素锦罩,能模模糊糊看见着深绛色对襟褙子的方皇后背对着正襟危坐,蒋明英垂头敛容立在身侧。
她刚刚说什么了...
行昭手紧紧攥住纱罩,眼睛眨也不眨地直直盯着花间里,支愣起耳朵却只能听见女人家窃窃私语的嗡嗡声了。
她是说,应邑长公主小产了吗?
行昭手在发抖,掌心发腻,连带着云丝罩子也在轻颤,系在床沿边的琉璃铜铃跟着“铃铃”地响出了声。
方皇后扭头,先抬手止住了蒋明英后话,敛裙起身,边半坐在床沿,边轻轻摸了摸行昭的额角,温笑着:“醒了?暖阁的床还睡得惯吗?昨儿个魔怔了,迷迷糊糊地睁着眼睛巴着我就不放了,让黄妈妈抱你回瑰意阁也不肯。这下可好,一大清早就被闹醒了吧。”
行昭艰难地微微启了唇,将眼神从方皇后身上,缓缓移到蒋明英脸上,将心头的雀跃与狂喜吞咽下肚,手撑在床沿上,蜷成一个拳。
“蒋姑姑将才是说,应邑小产了吗?”
艰难开口,却猛然发现语气平静得如同晨间的海面。
蒋明英看了看方皇后,亲自从托盘里奉了盏温水服侍行昭漱口,轻声一笑:“是,今儿一早才得到的消息。昨儿个子时没的。张院判去的时候。应邑长公主的一身衣裳都快被血浸透了...”
方皇后眼神往那头一瞥,倒也没出声阻拦。
和小娘子说这些不体面,可是别人拿着棒槌都打到自家门口了,还讲究什么颜面啊。
行昭口里含了一口温水,里头搁了薄荷吐在铜盆里,嘴里凉滋滋的,心里头却火红得如同这盛夏的天儿。
“张院判看见的是应邑长公主躺在暖榻上。可长公主府正院的丫头却说应邑长公主是从地上被抬到床上的,冯驸马手足无措地站在床头。眼睁睁地看着长公主满脸冷汗,还是经人提醒才想起来去太医院请张院判过去。”
行昭穿着里衣挨着方皇后,坐在床缘边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方皇后能遣了人跟在应邑身边实属正常,这不,如今便派上了用场。
小娘子眼睛瞪得大大的,手指扣在空隙里,蒋明英加快了语调。拿轻快的语气述说这件流血悲哀的事情,行昭只觉得心里头畅快。
“张院判纵是妙手仁医。也回天乏术,孩子已经化成了一滩血水了,做什么都无益。张院判也只能开一张给应邑长公主调理身体的方子,再不能做更多。”
“是...怎么没的?”
蒋明英抿嘴一笑,却退到了方皇后身后。
方皇后笑着揽了揽行昭的肩头,想着小娘子总算是长了二两肉了,先支使碧玉去将香炉熏上,笑了笑:“还能是怎么没的?冯驸马头一回做爹,应邑头一回当娘,两个撞到一块儿去,个性又都烈,再加上冯驸马最近有些不对付。两口子过日子哪儿能没个磕磕绊绊的啊,这不,冯驸马将应邑一推,五个月大的孩儿就没了,谁也怪不着。”
方皇后想了想,又言。
“哦,或许能怪一怪梁夫人。昨儿个晌午冯驸马去梁家,梁夫人是女流之辈,哪里敢贸贸然见外男,便给推了。冯驸马临到日暮的时候又去了一次。这回梁夫人直接让管事将那张欠据拿出来,冯驸马气得说不出话来。回到长公主府,男人家嘛,心里头憋着气儿就只好找自家媳妇儿撒,又没个轻重...这样算起来,梁夫人倒也很无辜。”
方皇后补充道,说得云淡风轻,又捏了捏行昭的脸蛋儿,小娘子左脸上已经是白玉无瑕,那道印子消得几乎看不见了,放了心,便笑着撵她:“先去换衣裳,扬名伯和方都督下了早朝便过来,说起来你舅舅把景哥儿打过来给你送贺礼,自己却舍不得掏腰包,过会儿记得让他荷包也瘪一瘪。”
水滴石穿。
行昭脑海中只浮现出了这四个大字儿。
冯安东忍受不了了,梁家他不敢动,贺家不理他,方祈他更不敢惹,他只有将所有的怨气与积怒撒在应邑身上。
行昭轻声一笑,何其可悲,道貌岸然的外表,千疮百孔的丑陋的内心,只可惜这个世间这样的男人太多了。
脑子里却陡然想起昨夜暖光下那个目光坚定的少年,顾不得还在篦头发,扭了头就问方皇后:“昨儿...那封信还在您这儿吗?”
方皇后点头,似是有些感慨:“...东找西找,谁也没想到那封信跟着老六去了辽东。那孩子也算有心,方都督没回来的时候,他没将信拿出来,怕引起更大的动荡。如今他一回来便急急忙忙过来找你,想都没想就把信塞给了你...”
方皇后一声喟叹没来由地让行昭本来已经平静下来的心登时悬了起来,昨儿个迷迷糊糊地没细想这封信对六皇子的意义,如今想起来越发觉得那句“大恩不言谢”太轻了。
手里攥着这样一封信,就等于让贺家、冯家、应邑和顾太后同时投了诚。
将信送到她的手上来,便意味着六皇子不仅没有拉拢到人,还与上面几家站到了对立面,更别提那句“如若事有万一,慎愿当众对质”,六皇子到底知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
当众对质,就是当众,狠狠地扇了自家人一个耳光。
皇帝的儿子这个行当,不好做。父与君,臣与子,兴衰荣辱皆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大臣还能依靠家族与实力。若是皇子惹了皇帝的厌弃。顶好的结果就是划到一个荒无人烟的藩地里一辈子不许出来,还有被打发到皇陵监工的、搬木材的、对账簿的...
谁也不知道,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皇帝会是怎样的反应。
少年郎却可以斩钉截铁地说出那句话来。
行昭由衷地佩服六皇子,不对,应当是佩服周慎。她想去猜想六皇子当时说出这番话的心境,却发现自己无从下手。
想来想去,揣测过来揣测过去。行昭也没个头绪,索性不想了,满心沉浸在这收到的最好的贺礼里头。
姨甥二人慢慢悠悠地用过了早膳,天便出乎意料地暗了下来,随之而来的便是从西方席卷过来的一层黑压压的云,黑云压城城欲摧,没过多久,伴着如雄狮低吼的雷鸣声,雨点淅淅沥沥地砸在了地上。
碧玉手袖在袖里,缩着肩膀立在凤仪殿偏厢的屋檐下。百无聊赖地看着几滴雨悬在琉璃瓦上,一串接着一串地落下。落在了宽大扑棱的芭蕉叶上,又顺着翡翠碧盘的叶子划落进了黝黑的泥土里,然后氤氲不见。
暗暗啐了一声,笑眯眯地同身旁静默不语的其婉搭着腔:“皇上给扬名伯的名号果真是极好的,少年得志,志得意满,不是扬名四海是什么?”
其婉侧开身子,没搭话。
碧玉也不恼,将眼神定在支起的窗棂上,大概是为了透气儿,方皇后喜欢将窗户留出一条缝儿来,却不知道自个儿正好为几个小丫鬟提供了方便,碧玉缩头缩脑地透过那条细缝儿往里瞧,能看见行景影影绰绰的人影,再低了低头,正好与行景的目光撞了个满怀,小姑娘顿时心花怒放起来,隐秘地扯着其婉的袖口,一张脸又烫又红。
“扬名伯好相貌!”碧玉压低声音,凑在其婉的耳朵眉开眼笑地念叨:“鼻子挺直,眼眶深邃,我听说方家人有外疆血脉,怪不得扬名伯长得像方都督,温阳县主跟皇后娘娘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其婉脸也变得红红的了,更加侧过身子,听碧玉还在耳朵旁边念叨着,扯了扯她的衣角,细声细气打断其话:“应邑长公主才小产...碧玉姐姐好歹也收敛些,就怕别人捉到您错处了...”
碧玉一愣,忽闻“咯吱”一声,原来是正殿支着的窗棂被放下来了。
再不能偷偷摸摸地打量扬名伯了...
碧玉垂头嘟囔几句,小声得很,其婉支愣起耳朵听也听不清楚。
“...若当真是只怀了一个月的身孕,动了胎气没了那也正常,可明明就是怀着五个月大的孩子,胎都稳了,还能被折腾掉...也奇怪慈和宫、皇后娘娘和皇上都没什么反应,反常即为妖...”
碧玉粗中有细,纵是心里明白,嘴上忍不住了,也晓得轻轻地说,不叫别人听见。
若是行昭听见这番话,一定赏她两个金馃子。
方皇后一手将此事压下,直说应邑长公主没注意已经怀了一个月的身子,动了胎气,一个月的身子,当然是六月初六那个洞房花烛夜得来的因果了。皇帝喜欢这个说法,听见孩子没了甚至还松了一口气儿——当真等到瓜熟蒂落之时,早生了四个月头,就算能将堂面上的话压下去,女眷们的窃窃私语能压下去吗?到时候天家的威严,皇室的脸面,哪儿哪儿都找不着了。
顾太后想得更深,应邑怀的根本就不是冯安东的种,与其生下孩子姓冯,到时候陷入两难,还不如现在斩草除根,先自保再做盘算。
但是天家从来吃不得哑巴亏,天子之怒,伏尸万里,冯安东干下蠢事,皇帝不可能咽得下这口气。
碧玉想不到的,行昭都想到了。
两手交叠在膝上,规规矩矩地坐在内室里的温阳县主,静静地看着压低声音商量着话儿的亲人们,纵然窗外雨大芭蕉淅淅沥沥,又有雷鸣闪电,可她只觉得心里头,满满的都是阳光。
又是一道惊雷,游廊边檐下的碧玉被吓得缩了缩脖子,有小宫人急急匆匆地过来,口里小声说着:“...屋漏偏逢连夜雨,也不晓得库里什么时候漏了片瓦...”
是啊,屋漏偏逢连夜雨,也是在说城郊长公主府里的应邑长公主吧?
青瓦连绵,长公主府沉闷得和这落着雨的天儿相得益彰,应邑红着眼眶仰躺在暖榻上,双手捂住小腹,身边有丫鬟的劝慰声,“...皇上能忍心给公主做主?您且放宽心,孩子总还会再有的...”
孩子还会再来吗?
应邑失声痛哭,不会了,孩子再也不会有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