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朝议讨论着如何应对当下的危机时,冯紫英却去了孙承宗那里。
孙承宗才从四川回来。
熊廷弼接替了他和杨鹤的位置,着手统一整个湖广和四川朝廷军队的领导权,这样也更有利于对付在湖广搅合登莱军。
杨鹤比他先走一步。
熊廷弼也是先接手郧阳巡抚兼荆襄镇总兵职位,对整个荆襄镇进行整合,然后才又以兵部右侍郎身份接手四川那边的军队。
孙承宗也是把所有工作交接完,然后有专门和熊廷弼探讨如何解决杨应龙的播州问题和还在湖广折腾的王子腾登莱军问题,这才回京。
按照当初的设想,是要让孙承宗回来上一线指挥大军进攻山东,只不过当时朝廷内部也争议不断,究竟是让孙承宗指挥西北军还是北线蓟镇军和山西军,未有定论。
但孙承宗回来的时间晚了一些,老爹都已经发动了夏镇战役,一举夺下夏镇,反倒是北线失利,山西军溃败,弄成这副场面,看样子孙承宗就只能去北线大军了。
正因为如此,冯紫英才打算去见见孙承宗。
孙承宗是北直隶保定府人,算是北地士人的中坚力量,不过似乎他和同属北直士人的齐永泰关系很一般,这也让冯紫英很是纳闷儿。
孙承宗回到京中还只来得及休息了一日,就迎来了冯紫英的登门拜访,而冯紫英的登门也让孙承宗很是诧异。
他和冯紫英关系谈不上太熟,只是在兵部时候打过几回交道,没想到自己回京之后,对方却是第一个来拜访的。
“紫英,还真的有些难得,你可是第一回登我府上啊。”孙承宗把对方迎进了门。
虽然也有传言自己可能要出任兵部侍郎,那么自己就可能一跃成为三品大员,但这只是传言。
自己之前只是五品官员,即便是到四川也只是晋升为从四品,哪怕自己在四川表现不错,回来再升一级,也不过是正四品罢了,距离正三品的兵部侍郎可还差得有点儿远,对方可是实打实的正四品官员了。
而且四品和三品之间的差距对绝大多数官员来说几乎就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门槛,尤其是正三品,基本上不是庶吉士出身就鲜有能实现这个跨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乎就是阁臣的标准了。
换一句话说,阁臣和正三品以上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庶吉士出身,非庶吉士出身一般不能入阁,而能进入正三品序列的官员中非庶吉士出身的的不到三成,也就是说十个正三品官员中最多只有两个是非庶吉士出身。
能够参加大朝议的官员,除了都察院较为特殊,佥都御史是四品亦可参加外,其他都是正三品以上的官员。
“恺阳公这一趟戎马千里,来往于四川湖广奔波,操心国事,紫英登门拜望也是应当的。”冯紫英乐呵呵地道。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北直保定高阳人,自幼就对军事感兴趣,曾经借着给地方官员做教习的时候沿着大同、宣府游历,逐一探访边关要隘,察悉军务,后来考中进士后更是多有机会研修军事,并主动进入兵部,先后在武库司和职方司任职,一路走到当下。
“行了,紫英,你也别在我面前装了,你素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子,我和你可没那么深的交情,说吧,又有什么事儿?”
孙承宗和冯紫英虽然在私交上没多少,但是他对冯紫英还是很欣赏的,此子在军事上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见识,这一点便是朝中许多人都比不上的,只可惜走了文臣路,若是也效仿其父走武人路,绝对是一代雄杰之士。
“呵呵,还是恺阳公了解我,和恺阳公说话也不用绕圈子,爽快,紫英此番来就是因为北线战事不利,想要来问一问恺阳公的想法,可有扭转余地?”冯紫英正色道:“紫英虽然是地方官,但顺天府地处京畿,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孙绍祖的兵锋已经占据河间南部,再要北进,就要逼近顺天府了,民心浮动,我也有些着急了。”
孙承宗没想到冯紫英开门见山就问这事儿,示意冯紫英入座,等到仆人将茶送上来退下之后,方才沉吟着道:“苏晟度把山西军五万人丢了,这北线很被动,令尊可否能抽出一二来援助北线?”
“家父之事我不清楚,不过恺阳公应该知道他才突袭夏镇,截断漕运,目的恺阳公应该清楚才对。”冯紫英知道老爹的这一手围点打援是瞒不过孙承宗这样的军略老手。
“唔,令尊想要在沛县与牛继宗一战?”孙承宗捋须沉思,“是个好主意,但是北线这一败,就让令尊想法大打折扣了,牛继宗未必有那么急切的心态了,稳步南下,对西北军不利,少有挫折,亦可撤回金乡、鱼台一线稳住战线。”
“对,恺阳公,这也是我担心的,现在孙绍祖和牛继宗控制地盘比原来大了一倍,加之运河沿线本来就是山东最精华富庶的地区,他要咬一咬牙,逼一逼地方上,没准儿就能不靠漕运,也能熬到明年,可西北军如果沿着运河由南向北仰攻,牛继宗反而可以以逸待劳,靠着运河沿线城池的防御来消耗,这个局面就可能会陷入缠战,……”
孙承宗站起身来,在中厅里来回踱步。
冯紫英的担心也是他担心的,朝廷也一样担心会陷入这个局面。
西北军虽然截断了漕运,但是态势并不算太好,沿着运河由南向北仰攻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宣府军依托运河沿线城市固守,甚至可以以攻代守,很容易拖入僵持战中去。
如果从西面的真定、广平一线发起进攻,宣府军又可以依托运河的运输来回机动调动,集中优势兵力来一战,运河可以作为将大同军和宣府军各部连接成一个整体的重要纽带,西北军同样占不到便宜。
关键是时间,这一仗如果变成僵持战消耗战,稍不注意就可能拖到年底,北地局势可能会大变,朝廷承受不起。
朝廷不能容忍这种局面形成,就必须要改变目前战场上的不利局面,可以说苏晟度是天下第一罪人,他以一己之力将整个北线战局彻底葬送,让朝廷陷入了困境,不解决北线的态势,不把孙绍祖和牛继宗逼回山东原有的地盘中去,让他们无法维持下去,那么他们就不会拼死南下去夺回夏镇,冯唐的围点打援战略就无法实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紫英,北线局势我倒是觉得孙绍祖未必还有余力北上,可我们要想把他打回去,尤世禄那点儿兵远远不够,所以我才会问令尊能否支援一二,但即便是令尊能支持二三万兵力,还是不够,如果征调地方卫所兵,这又不是三五个月就能整训出来的。”
孙承宗去了四川之后,因为没有荆襄镇的配合,所以一开始也是十分艰难,不得不将四川那边的卫所兵全数征调起来,自己亲力亲为进行整训,正因为如此,因为手中无兵,所以在对上杨应龙的播州乱军时也没有多少表现。
等到他好不容易把四川兵整训出来準備派上用场時,朝廷又等得不耐烦了,要把他调回京师,让熊廷弼来捡了一个落地桃子,把他整训的四川兵和杨鹤的荆襄镇一并接受过去了,这种情形下熊廷弼如果都还不能把杨应龙给解决了,不把王子腾打出湖广,那就真的窝囊废了。
好在孙承宗对熊廷弼还是有些了解的,知晓此人除了脾气不好外,还是有些军略本事的,四川兵和荆襄镇交给他,应该没有问题,所以他也才和熊廷弼交代清楚之后返京。
谁曾想在路上先是听到了西北军突袭夏镇,一举截断运河,正心怀大畅,第二天就被一头冷水浇下,就听到了苏晟度的山西军在冀州惨遭突袭大败,五万大军葬送于一夜之间,这也让他原本雄心勃勃要彻底剿灭宣府军和大同军于山东境内的想法变成泡影。
“恺阳公,您只说如果您来接北线这个烂摊子,还需要多少兵?”冯紫英图穷匕见,沉声问道。
孙承宗讶异地看了冯紫英一眼,“紫英,你这是何意?”
“恺阳公,您甭管我是何意,你只需要回答我这个问题。”冯紫英一字一句问道。
孙承宗虽非纯粹的文臣,但是却也不太喜欢太过掺杂朝中这些事务,定定神,想了一想道:“除开尤世禄的蓟镇军三万人,我起码还需要五六万人,而且这五六万人不能是未经整训过的卫所兵,才能一战。”
冯紫英相信孙承宗话语中的才能一战就是要打垮孙绍祖的大同军,他点点头:“我给您弄来七万人,怎么样?”
“哦?”孙承宗大为吃惊,“紫英,这可不是開玩笑,七万人,你哪里找来?”
就算是冯唐能支援一部,也不过二三万人罢了,七万人,哪里来?
孙承宗才从四川回来。
熊廷弼接替了他和杨鹤的位置,着手统一整个湖广和四川朝廷军队的领导权,这样也更有利于对付在湖广搅合登莱军。
杨鹤比他先走一步。
熊廷弼也是先接手郧阳巡抚兼荆襄镇总兵职位,对整个荆襄镇进行整合,然后才又以兵部右侍郎身份接手四川那边的军队。
孙承宗也是把所有工作交接完,然后有专门和熊廷弼探讨如何解决杨应龙的播州问题和还在湖广折腾的王子腾登莱军问题,这才回京。
按照当初的设想,是要让孙承宗回来上一线指挥大军进攻山东,只不过当时朝廷内部也争议不断,究竟是让孙承宗指挥西北军还是北线蓟镇军和山西军,未有定论。
但孙承宗回来的时间晚了一些,老爹都已经发动了夏镇战役,一举夺下夏镇,反倒是北线失利,山西军溃败,弄成这副场面,看样子孙承宗就只能去北线大军了。
正因为如此,冯紫英才打算去见见孙承宗。
孙承宗是北直隶保定府人,算是北地士人的中坚力量,不过似乎他和同属北直士人的齐永泰关系很一般,这也让冯紫英很是纳闷儿。
孙承宗回到京中还只来得及休息了一日,就迎来了冯紫英的登门拜访,而冯紫英的登门也让孙承宗很是诧异。
他和冯紫英关系谈不上太熟,只是在兵部时候打过几回交道,没想到自己回京之后,对方却是第一个来拜访的。
“紫英,还真的有些难得,你可是第一回登我府上啊。”孙承宗把对方迎进了门。
虽然也有传言自己可能要出任兵部侍郎,那么自己就可能一跃成为三品大员,但这只是传言。
自己之前只是五品官员,即便是到四川也只是晋升为从四品,哪怕自己在四川表现不错,回来再升一级,也不过是正四品罢了,距离正三品的兵部侍郎可还差得有点儿远,对方可是实打实的正四品官员了。
而且四品和三品之间的差距对绝大多数官员来说几乎就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门槛,尤其是正三品,基本上不是庶吉士出身就鲜有能实现这个跨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乎就是阁臣的标准了。
换一句话说,阁臣和正三品以上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庶吉士出身,非庶吉士出身一般不能入阁,而能进入正三品序列的官员中非庶吉士出身的的不到三成,也就是说十个正三品官员中最多只有两个是非庶吉士出身。
能够参加大朝议的官员,除了都察院较为特殊,佥都御史是四品亦可参加外,其他都是正三品以上的官员。
“恺阳公这一趟戎马千里,来往于四川湖广奔波,操心国事,紫英登门拜望也是应当的。”冯紫英乐呵呵地道。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北直保定高阳人,自幼就对军事感兴趣,曾经借着给地方官员做教习的时候沿着大同、宣府游历,逐一探访边关要隘,察悉军务,后来考中进士后更是多有机会研修军事,并主动进入兵部,先后在武库司和职方司任职,一路走到当下。
“行了,紫英,你也别在我面前装了,你素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子,我和你可没那么深的交情,说吧,又有什么事儿?”
孙承宗和冯紫英虽然在私交上没多少,但是他对冯紫英还是很欣赏的,此子在军事上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见识,这一点便是朝中许多人都比不上的,只可惜走了文臣路,若是也效仿其父走武人路,绝对是一代雄杰之士。
“呵呵,还是恺阳公了解我,和恺阳公说话也不用绕圈子,爽快,紫英此番来就是因为北线战事不利,想要来问一问恺阳公的想法,可有扭转余地?”冯紫英正色道:“紫英虽然是地方官,但顺天府地处京畿,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孙绍祖的兵锋已经占据河间南部,再要北进,就要逼近顺天府了,民心浮动,我也有些着急了。”
孙承宗没想到冯紫英开门见山就问这事儿,示意冯紫英入座,等到仆人将茶送上来退下之后,方才沉吟着道:“苏晟度把山西军五万人丢了,这北线很被动,令尊可否能抽出一二来援助北线?”
“家父之事我不清楚,不过恺阳公应该知道他才突袭夏镇,截断漕运,目的恺阳公应该清楚才对。”冯紫英知道老爹的这一手围点打援是瞒不过孙承宗这样的军略老手。
“唔,令尊想要在沛县与牛继宗一战?”孙承宗捋须沉思,“是个好主意,但是北线这一败,就让令尊想法大打折扣了,牛继宗未必有那么急切的心态了,稳步南下,对西北军不利,少有挫折,亦可撤回金乡、鱼台一线稳住战线。”
“对,恺阳公,这也是我担心的,现在孙绍祖和牛继宗控制地盘比原来大了一倍,加之运河沿线本来就是山东最精华富庶的地区,他要咬一咬牙,逼一逼地方上,没准儿就能不靠漕运,也能熬到明年,可西北军如果沿着运河由南向北仰攻,牛继宗反而可以以逸待劳,靠着运河沿线城池的防御来消耗,这个局面就可能会陷入缠战,……”
孙承宗站起身来,在中厅里来回踱步。
冯紫英的担心也是他担心的,朝廷也一样担心会陷入这个局面。
西北军虽然截断了漕运,但是态势并不算太好,沿着运河由南向北仰攻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宣府军依托运河沿线城市固守,甚至可以以攻代守,很容易拖入僵持战中去。
如果从西面的真定、广平一线发起进攻,宣府军又可以依托运河的运输来回机动调动,集中优势兵力来一战,运河可以作为将大同军和宣府军各部连接成一个整体的重要纽带,西北军同样占不到便宜。
关键是时间,这一仗如果变成僵持战消耗战,稍不注意就可能拖到年底,北地局势可能会大变,朝廷承受不起。
朝廷不能容忍这种局面形成,就必须要改变目前战场上的不利局面,可以说苏晟度是天下第一罪人,他以一己之力将整个北线战局彻底葬送,让朝廷陷入了困境,不解决北线的态势,不把孙绍祖和牛继宗逼回山东原有的地盘中去,让他们无法维持下去,那么他们就不会拼死南下去夺回夏镇,冯唐的围点打援战略就无法实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紫英,北线局势我倒是觉得孙绍祖未必还有余力北上,可我们要想把他打回去,尤世禄那点儿兵远远不够,所以我才会问令尊能否支援一二,但即便是令尊能支持二三万兵力,还是不够,如果征调地方卫所兵,这又不是三五个月就能整训出来的。”
孙承宗去了四川之后,因为没有荆襄镇的配合,所以一开始也是十分艰难,不得不将四川那边的卫所兵全数征调起来,自己亲力亲为进行整训,正因为如此,因为手中无兵,所以在对上杨应龙的播州乱军时也没有多少表现。
等到他好不容易把四川兵整训出来準備派上用场時,朝廷又等得不耐烦了,要把他调回京师,让熊廷弼来捡了一个落地桃子,把他整训的四川兵和杨鹤的荆襄镇一并接受过去了,这种情形下熊廷弼如果都还不能把杨应龙给解决了,不把王子腾打出湖广,那就真的窝囊废了。
好在孙承宗对熊廷弼还是有些了解的,知晓此人除了脾气不好外,还是有些军略本事的,四川兵和荆襄镇交给他,应该没有问题,所以他也才和熊廷弼交代清楚之后返京。
谁曾想在路上先是听到了西北军突袭夏镇,一举截断运河,正心怀大畅,第二天就被一头冷水浇下,就听到了苏晟度的山西军在冀州惨遭突袭大败,五万大军葬送于一夜之间,这也让他原本雄心勃勃要彻底剿灭宣府军和大同军于山东境内的想法变成泡影。
“恺阳公,您只说如果您来接北线这个烂摊子,还需要多少兵?”冯紫英图穷匕见,沉声问道。
孙承宗讶异地看了冯紫英一眼,“紫英,你这是何意?”
“恺阳公,您甭管我是何意,你只需要回答我这个问题。”冯紫英一字一句问道。
孙承宗虽非纯粹的文臣,但是却也不太喜欢太过掺杂朝中这些事务,定定神,想了一想道:“除开尤世禄的蓟镇军三万人,我起码还需要五六万人,而且这五六万人不能是未经整训过的卫所兵,才能一战。”
冯紫英相信孙承宗话语中的才能一战就是要打垮孙绍祖的大同军,他点点头:“我给您弄来七万人,怎么样?”
“哦?”孙承宗大为吃惊,“紫英,这可不是開玩笑,七万人,你哪里找来?”
就算是冯唐能支援一部,也不过二三万人罢了,七万人,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