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辽民重新安置在辽西、辽南,既能就地生产,减轻驻军对后勤运输的压力,也彰显出皇帝和朝廷对于平辽的信心。

    之前尽迁战区百姓,皇帝可是打着爱民恤民的旗号,不忍大明子民遭到战火的荼毒。

    现在把解救出来的辽民妥善安置,则在明明白白地表示,建奴已经打不过来了,明军有信心御敌于光复区之外,有信心保护光复区的百姓。

    可也不是全部的光复区都安置百姓。广宁地区就是军管,还有辽南的部分地区,以及镇江堡周边,主要就是还不算稳固的地方。

    即便如此,锦州、宁远、金州、复州、铁山、义州这些地方,安置十数万辽民也是绰绰有余。

    这十数万辽民主要是从复、盖两州解救出来的,历史上刘兴祚反正失败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被建奴屠戮。

    东江军这边的煽惑策反也一直在进行,不时有辽民冒着生命危险逃出建奴统治区,积少成多,人数也是不少。

    别人视这些身无长物的百姓为负担,朝廷却尽其所能地接收并救济他们。海上运输连续不断,漕运的粮食物资也转到登州和天津,再跨海运输。

    投入是巨大的,即便是朝廷财政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皇帝还紧着划拉,可总体上还是比较紧张的状况。

    当然,这是没有动用皇家内帑的情况。不是皇帝没有私房钱,而是不到万不得已,朱由校不想给户部养成那个坏习惯。

    那么大的帝国,世界第一也不是吹嘘,竟然会支应不起一场局部的平叛战争?嗯,就是两场、三场,也不可能拖垮明帝国呀!

    这是正常的想法,尽管要实现也很不容易,但朱由校知道光靠内帑贴补,绝不是长久之计。

    平辽,平奢安之乱,固然消耗巨大。

    可到了小冰河期的高峰,大半个国家都要灾患频繁,成百上千万的百姓陷入饥荒,所需要的粮食物资恐怕更多。不把朝廷的财政捋顺,怎么渡过灾荒?

    先不管皇帝怎么筹措物资,怎么多方敛财,老百姓的日子还是要过,且要简单许多。

    刚被安置的辽民,甚至是还有正在赶往安置地方路上的百姓,显然是忐忑不安,或者是劳累辛苦的。

    而已经在辽东沿海岛屿,以及辽南等稳固地区安家的辽民,却已经安稳安心,日子也是越过越好。

    安稳安心是因为明军越打越强,已经将建奴逼回内陆,基本构不成威胁。

    比如旅大,由于明军把防线向北推到复州,这里好象就成了后方。虽然建奴未灭,但和远在京师的百姓一样,都有远离战乱的感觉。

    蓝色的天空上,几朵懒懒飘动的棉花团似的白云。河水轻轻荡起微波,碧绿的水色,又增添了倒映于水中的浮云的颜色。。

    英子跟在爹爹推的板车后,踏上了木桥,离家里又近了一些。

    英子爹脸上带着笑意,这一趟又赚了些钱,他盘算着给女儿预备的嫁妆又能添上多少。

    他虽是土里刨食的庄稼汉,却还有几分小聪明。

    看准了军队驻扎需要大量的蔬菜,看准了军队对老百姓也不强买强卖,他把分到的土地大部分都种了菜蔬,只有一小部分种了官府要求的番薯。

    蔬菜长得快,只要勤浇水,勤除草,再加上点农家肥,可比粮食作物的时间短,见效也更快。

    当然,英子爹的决定也冒着风险。当时的农户,谁不得种出差不多够自家吃的粮食,剩下的田地再考虑其他的作物。

    你不种粮食,光靠买的话,到底不保险。粮价上涨还在其次,要是因为什么意外原因断了粮呢?

    就说现在的旅大地区,粮食是配给制的。军队自然是优先供应,老百姓呢,只能按家中人口得到限定数量的。

    等过了秋收,分到土地的农户,连配给制也要取消。除非遭到了大灾难,才能指望朝廷的赈济。

    “不是有番薯吗?”英子爹对于女儿的疑虑,再次笑着解释道:“听说那东西产量可高了,够咱俩吃的。”

    英子翻了翻眼睛,说道:“光吃番薯哇?不喝粥啦,不蒸馒头啦,过年不吃饺子啦?”

    英子爹嘿嘿一笑,说道:“俺就不信了,有钱会买不到粮食?商铺里不卖,咱买农户的,买乡邻的。”

    眨巴眨巴眼睛,英子还真觉得老爹想得不错。

    对于辽民安置,三年是免赋税的,种粮食的农户不用缴纳赋税,收获全是自己的。以前可能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现在嘛,手中应该会有些余粮吧?

    英子岔开了话题,反正事已至此,再怎么抱怨也没用。

    “听说村上安置了几户新过来的人家,您看着还可靠吗?”

    英子爹眨巴眨巴眼睛,说道:“有啥可靠不可靠的,要说穷嘛,跟咱们刚到海岛上安家一个样儿。”

    “谁说穷富了?”英子快走几步,拉过车上的绳子套在肩上,让老爹省点力气,开口说道:“人心隔肚皮,他们不会是建奴的奸细吧?”

    “那不能。”英子爹用力摇头,说道:“都是老实巴交的庄户人,初来乍到的,对村上人客气的很。”

    英子有些无奈,知道老爹根本不知道内幕,她也是听张柱子说起,才知道老百姓的安置也是有说道的。

    比如旅大地区,已经算是后方,有奸细混进来,也出不去。只要让他们没有乘船报信儿的机会,刺探到了什么情报,也没用。

    而其他比较靠近防线,有可能给建奴偷风报信儿的地方,安置的百姓便有条件限制,至少是拖家带口的,才比较让人放心。

    英子想到村上有后备军,心里也安定了不少。觉得就算有奸细,也定然不敢做坏事,得老老实实地呆着。

    “闺女,歇会儿再走。”英子爹在树荫下停下脚步,招呼着英子坐在板车上。他掏出烟袋锅,瞅了一眼姑娘,走开几步,寻了个下风处坐下。

    英子把车上的鸡笼挪了挪,刚买的小鸡喳喳地叫着。她坐下来,随手从包里拿出彩线,开始打缨络。

    英子爹看着女儿灵巧地做着活儿,边抽烟边想:不知道是打着玩儿,还是给哪个后生的。年纪也到了,可探过几次口风,姑娘一点不着急呢!

    英子想象着柱子哥把缨络贴身带好,走到哪也想着自己,不禁微笑起来,脸上也浮起了几丝红晕。

    …………………

    老百姓不知道安置有说道儿,也不知道啥时能把建奴彻底平灭,但战火逐渐远离是能感觉到的。

    而明军的将领们,却在地图上能看到建奴的失势,更能通过不断的胜利,感觉到平辽的曙光。

    训练场上,这边的新兵在老兵的带领下,正在呼喝连天地练习着刺杀;那边的新兵则在机械地重复着装填弹药、举枪射击的动作。

    孔有德熟练地打开铁制烟盒,抽出一支套上烟嘴,点着后吐出浓重的烟雾。

    军饷足额发放,对他这个级别的军官,抽烟卷已经不算什么奢侈的事情。何况他独身一人,也没有攒钱成家的念头,饷银全都吃喝抽,也不心疼。

    部队已经补充完毕,以老带新的训练也用不了一两个月,他的右协就又齐装满员,战力也恢复得差不多。

    虽然还是领一协官兵,但军功已经使他升了一级,乃是副将之阶。而且,兵部已经行文,辽南左、右两协将重新编制为混成协,总兵力定为八千。

    步、骑、炮、辎,还有新增加的工兵,混成协完全能够独立作战,这意味着朝廷要加快平辽的进程,对建奴展开更大的行动了。

    这一点也不难猜,如果没有这样的目的,朝廷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投入?

    只不过,令孔有德有些怨言的是新建的混成协,将分薄左右两协的人马和战力。

    尽管新建混成协的骨干也是左右两协出去的,但独立建制后,与左右两协便是友军,不再是从属关系。

    而且,兵部行文还命令左右两协抽调精兵强将,充实“磐石”混成协。

    精兵强将啊,谁不需要,谁舍得放出去由别人统领?

    孔有德琢磨着是不是耍点小手段,给“磐石”混成协拔调些比精兵强将稍差,但也是有经验的老兵。

    抬头看到张盘带着两个亲兵走近,孔有德甩开思绪,伸手大声招呼。

    张盘走到近前,笑着问道:“孔兄怎地没去看新运到的火炮?”

    孔有德嘿嘿笑了两声,说道:“火炮嘛,自有炮兵军官指挥施放,某是外行,看也白看。”

    张盘摇了摇头,严正地说道:“孔兄此言差矣!若是不能了解己军的装备和效能,又怎么在对战时排兵布阵,制定战术?”

    孔有德挠了挠头,说道:“这个某自是知晓,刚刚不过是随口一说。”

    停顿了一下,他苦笑叹气,说道:“某刚才在想抽调精锐组建‘磐石’的事情,心中有些纠结。”

    张盘笑了笑,说道:“那又有何纠结?遵皇命便是了。”

    皇命?而不是上命?

    孔有德心中一惊,皱眉思索。

    皇帝赐名“磐石”的旨意还未下来,孔有德以为只是兵部的命令,却没考虑到是皇帝的意思。

    经张盘这么一提醒,孔有德才恍然明白。新建的混成协不仅将有左右两协的精兵强将,还有从辽西抽调的精锐,皇帝的用意很深啊!

    张盘待孔有德的烟抽完,才靠近过来,随便地一坐,说道:“别不舍得调人,也别想糊弄。混成协以后的作用大着呢,冯大铁等人虽然忠勇无畏,可想领一协人马,能力还是不够的。”

    孔有德眨巴眨巴眼睛,颇有些心热,但还强绷着,试探地问道:“老张,依你看,万岁会派谁去统领?”

    张盘想了想,无奈地摇头,说道:“某想不出来。”

    孔有德咧了咧嘴,颇有些后悔地说道:“当时若是某亲自率领三营就好了。”

    张盘呵呵一笑,说道:“那就该治你擅离职守之罪了。”

    停顿了一下,张盘继续说道:“其实,咱们也不用眼热。好好训练,左右两协还就不如混成协了?”

    孔有德摸着下巴的胡茬,颌首赞同,“这话说得没错,要是武器装备一样,咱们还真敢跟混成协比一比。”

    张盘抽出靴中匕首,也不拔出刀鞘,在地上划着曲线,指点着说道:“混成协再强,也不可能直接打到辽沈,左右两协便是最得力的友军。再加上辽西友军,对辽沈形成夹击之势,总攻的时日不会太久了。”

    独立兵团?!

    孔有德陷入了沉思,难道朝廷要把东江镇进行划分?辽南会成为另一镇明军?

    按照目前的兵力情况,辽西、辽南、东江本部可以作为三大集团,也确实对建奴形成了三面围攻的态势。

    本来辽南的兵力是最弱的,全靠登镇调兵才有出击之力。但混成协建立后,便与东江本部不分上下,都是三协的人马。

    关键是辽南的位置很重要,直接北上进攻,攻克盖州、海州后,便直指重镇辽阳,后面就是沈阳,等于是打到建奴的老巢了。

    辽西明军还有个辽泽不好过,东江本部离得更远,直捣黄龙的话,辽南是最为方便的。

    “火炮、火枪、粮弹物资,还有马匹,朝廷不断向辽南投入,用意应该很明显了。”张盘笑着说道:“咱们已经是平辽的主力,建功立业近在眼前,就看咱们有没有这个本事儿了。”

    “谁敢说咱们没本事儿?”孔有德眯了下眼睛,说道:“以步兵大破建奴,咱们是第一个吧?别人都得跟着咱们学呢!”

    “要跟着咱们学的东西多着呢!”张盘也显得自信满满,说道:“某这些天研究琢磨,发现步兵战阵还有不少能够改进的地方。”

    “说来听听。”孔有德瞪大了眼睛,显得甚是急迫。

    建功立业,加官晋爵,把这当成人生目标,一点毛病也没有。特别是遇到了不吝啬于此的皇帝,谁还不赶紧努力奋斗?

    什么功利之心,往上爬是人之常情好不好。不想升官,不想封侯,淡泊名利你当什么官儿呀,那不成傻子啦?

章节目录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样样稀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八十六章 无题-回到明朝做昏君小说下载,我真是大昏君,笔趣阁并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