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去之后会让政务院组建巡视组,等巡视组过来你们掖县之后,你再处理那些矿主。”刘信启强调到。
矿主手里有大量的矿工,若是那些矿主将矿工组织起来造反,就算掖县不失,掖县的百姓也会损失惨重。
“我明白。盟主,属下有愧。”
“大家都是从青涩成长起来的,我只是比你早走了一段时间,你加油干,多学习,肯定能做好这个县长的。吏部能从蓬莱几百名官吏中选择你做掖县县长,就说明你是非常优秀的,不要被我今天说的这些打击到,你只是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而已,等你熟悉了,肯定干的不会比我差。”
属下的积极性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刘信启只能开启灌溉‘心灵鸡汤’模式。
“谢谢盟主宽容,属下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二月二十二日,刘信启再次从掖县出发,前往海仓镇。
顺着官道走了六十里后,到达了一个叫凤凰村的地方。
“这村子名字很仙气啊。”
刘信启赞叹道。
这次跟着刘信启出来的吏部官员是登莱本地人,对登莱两州都非常的熟悉。
“这村子海岸边有一个巨石,形如凤凰,所以迁徙到这里的先辈将村子命名为凤凰村。名字仙气,村子却并不富裕,靠村民偷偷熬一些私盐售卖,各方盘剥之下,生计艰难。”
蓬莱县距离海仓镇并不远,直线距离八十里,官道绕了一些,也就多了十几里的路程,刘信启等人到达凤凰村的时候,时间才刚过到午时。
“进村子看一看,顺便买一些柴火,做个午饭。”
“好。”
众人进村子后,自有警卫负责购买柴火,起锅做饭,刘信启在吏部官员的陪同下,朝着海边走去。
海岸上有衣衫褴褛的村民正在用大铁锅熬煮海水,看到刘信启等人过来也不害怕,自顾自的忙活。
“熬私盐,见了我们竟然不怕?”刘信启疑惑。
“这些人都是一些苦力,上面都有人打点好的,都是有官府的门路,销售也不归他们负责,所以并不怕我们。”吏部官员回道:“看来这村子的消息很闭塞,或者只有这一条活路,没得办法。这片地方都‘改朝换代’了竟然还在煮盐。”
“白石弯的盐场,晒一斤盐的成本比他们煮盐的成本低几百倍,再做这一行,没有出路的。”刘信启叹道。
“等后面变法覆盖到这里,自然会给这些人找出路的。”吏员接话道。
刘信启在海岸边转了转,看到这边海岸线地势平坦。
“这里到是一个设置晒盐场的好地方,只是目前太过接近前线,等今后收复的地方多了,这里的纵深足够,倒是可以在这里设置一个大盐场。”
兴汉盟中,有些人称呼新得地盘为‘占领’,刘信启一般都称呼为‘收服’。
在刘信启的概念中,九州大地的属性都是‘自古以来’,所以不存在占领。
“饭食好了,两位大人请回去就餐吧。”有警卫过来通知,两人回到村子里吃午饭。
中途有村长过来搭讪,刘信启和他聊了几句,给了一些忠告:
“西边四十里的海仓镇会建设大型永驻营房,会需要大量的劳工,你们村子的青壮都可以去那里劳作换取银钱和粮食,别再煮盐了,没人会来收的。”
村长听了刘信启的话,嘴上谢谢,但是看其神态,应该是没有完全行相信,不过刘信启并不担心这个村子的百姓会因为没有生计而断炊,待第一野战团后续的大部队到达后,修建营地的动静会很大,这个村子距离海仓镇这么近,肯定会知道到的。
吃过饭后众人继续出发。
两个时辰后到达了海仓镇。
进镇后刘信启发现,这里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
有将士和劳工正在陪平整土地,第二船队的人正在扩建港口,向着海里延伸的码头已经建成了两条,四艘大沙船正停在码头上卸货。
码头是重力式码头,辛亏有水泥,才可以这么快建成。
刚走到港口边,叶川已经闻讯赶了过来。
“盟主,您怎么来了。”
刘信启一路快马加鞭,估计没有人特意用金雕给叶川传信,所以叶川不知道刘信启出来巡视了。
“我打算在新收复的七个县转一转,你这里今后会是第一野战团的驻地,所以我过来看看。”
“欢迎、欢迎盟主视察!”
叶川看到刘信启过来很高兴。
“你这么高兴做什么?”刘信启问道。
“看到您就高兴么。”
“说实话。”
“嘿嘿,一直有个建议想给您说一说,这段时间大事太多,不敢打扰。现在战事结束,正寻思着找机会回蓬莱找您,没想到您竟然自己过来了。”叶川憨笑道。
“哦,我这是自己送上门了啊!那就说说,什么事?”刘信启问道。
“陆军这次已经是第二次大整编了,我们水师还是老样子,武器也没有更新,我看着那些火枪,也眼馋的很啊。”叶川说道。
“你们最近没有大的战事,新制造的火枪当然要先紧着陆军用了。”刘信启先解释了一句,看到叶川的表情,应该是不认同自己的解释,然后继续说道。
“不过对你们水师的整编马上也要进行了。主要是你们之前没有多的船,所以也没法整编,现在白石弯船厂正在给水师建造专门用来作战的战船。等这种新式战船下水之时,就是你们水师整编之日。”
“真的吗?这种战船厉害吗?”叶川头一次听到这个消息。
“比你现在的旗舰厉害,载重六千石的船,可以载四百人和满足其远航半个月的物资,还可以载四门火炮。”刘信启介绍道。
这个时代造船用木头,木头虽然比铁轻,但是木头抗压和抗拉能力都弱于铁,在用料上必然会比铁多,载重六千石相当于后世的三百吨,算上船只自重,相当于满载排水量六百吨。
“六千石!!”叶川惊讶的合不拢嘴:“那船得多大啊!”
矿主手里有大量的矿工,若是那些矿主将矿工组织起来造反,就算掖县不失,掖县的百姓也会损失惨重。
“我明白。盟主,属下有愧。”
“大家都是从青涩成长起来的,我只是比你早走了一段时间,你加油干,多学习,肯定能做好这个县长的。吏部能从蓬莱几百名官吏中选择你做掖县县长,就说明你是非常优秀的,不要被我今天说的这些打击到,你只是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而已,等你熟悉了,肯定干的不会比我差。”
属下的积极性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刘信启只能开启灌溉‘心灵鸡汤’模式。
“谢谢盟主宽容,属下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二月二十二日,刘信启再次从掖县出发,前往海仓镇。
顺着官道走了六十里后,到达了一个叫凤凰村的地方。
“这村子名字很仙气啊。”
刘信启赞叹道。
这次跟着刘信启出来的吏部官员是登莱本地人,对登莱两州都非常的熟悉。
“这村子海岸边有一个巨石,形如凤凰,所以迁徙到这里的先辈将村子命名为凤凰村。名字仙气,村子却并不富裕,靠村民偷偷熬一些私盐售卖,各方盘剥之下,生计艰难。”
蓬莱县距离海仓镇并不远,直线距离八十里,官道绕了一些,也就多了十几里的路程,刘信启等人到达凤凰村的时候,时间才刚过到午时。
“进村子看一看,顺便买一些柴火,做个午饭。”
“好。”
众人进村子后,自有警卫负责购买柴火,起锅做饭,刘信启在吏部官员的陪同下,朝着海边走去。
海岸上有衣衫褴褛的村民正在用大铁锅熬煮海水,看到刘信启等人过来也不害怕,自顾自的忙活。
“熬私盐,见了我们竟然不怕?”刘信启疑惑。
“这些人都是一些苦力,上面都有人打点好的,都是有官府的门路,销售也不归他们负责,所以并不怕我们。”吏部官员回道:“看来这村子的消息很闭塞,或者只有这一条活路,没得办法。这片地方都‘改朝换代’了竟然还在煮盐。”
“白石弯的盐场,晒一斤盐的成本比他们煮盐的成本低几百倍,再做这一行,没有出路的。”刘信启叹道。
“等后面变法覆盖到这里,自然会给这些人找出路的。”吏员接话道。
刘信启在海岸边转了转,看到这边海岸线地势平坦。
“这里到是一个设置晒盐场的好地方,只是目前太过接近前线,等今后收复的地方多了,这里的纵深足够,倒是可以在这里设置一个大盐场。”
兴汉盟中,有些人称呼新得地盘为‘占领’,刘信启一般都称呼为‘收服’。
在刘信启的概念中,九州大地的属性都是‘自古以来’,所以不存在占领。
“饭食好了,两位大人请回去就餐吧。”有警卫过来通知,两人回到村子里吃午饭。
中途有村长过来搭讪,刘信启和他聊了几句,给了一些忠告:
“西边四十里的海仓镇会建设大型永驻营房,会需要大量的劳工,你们村子的青壮都可以去那里劳作换取银钱和粮食,别再煮盐了,没人会来收的。”
村长听了刘信启的话,嘴上谢谢,但是看其神态,应该是没有完全行相信,不过刘信启并不担心这个村子的百姓会因为没有生计而断炊,待第一野战团后续的大部队到达后,修建营地的动静会很大,这个村子距离海仓镇这么近,肯定会知道到的。
吃过饭后众人继续出发。
两个时辰后到达了海仓镇。
进镇后刘信启发现,这里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
有将士和劳工正在陪平整土地,第二船队的人正在扩建港口,向着海里延伸的码头已经建成了两条,四艘大沙船正停在码头上卸货。
码头是重力式码头,辛亏有水泥,才可以这么快建成。
刚走到港口边,叶川已经闻讯赶了过来。
“盟主,您怎么来了。”
刘信启一路快马加鞭,估计没有人特意用金雕给叶川传信,所以叶川不知道刘信启出来巡视了。
“我打算在新收复的七个县转一转,你这里今后会是第一野战团的驻地,所以我过来看看。”
“欢迎、欢迎盟主视察!”
叶川看到刘信启过来很高兴。
“你这么高兴做什么?”刘信启问道。
“看到您就高兴么。”
“说实话。”
“嘿嘿,一直有个建议想给您说一说,这段时间大事太多,不敢打扰。现在战事结束,正寻思着找机会回蓬莱找您,没想到您竟然自己过来了。”叶川憨笑道。
“哦,我这是自己送上门了啊!那就说说,什么事?”刘信启问道。
“陆军这次已经是第二次大整编了,我们水师还是老样子,武器也没有更新,我看着那些火枪,也眼馋的很啊。”叶川说道。
“你们最近没有大的战事,新制造的火枪当然要先紧着陆军用了。”刘信启先解释了一句,看到叶川的表情,应该是不认同自己的解释,然后继续说道。
“不过对你们水师的整编马上也要进行了。主要是你们之前没有多的船,所以也没法整编,现在白石弯船厂正在给水师建造专门用来作战的战船。等这种新式战船下水之时,就是你们水师整编之日。”
“真的吗?这种战船厉害吗?”叶川头一次听到这个消息。
“比你现在的旗舰厉害,载重六千石的船,可以载四百人和满足其远航半个月的物资,还可以载四门火炮。”刘信启介绍道。
这个时代造船用木头,木头虽然比铁轻,但是木头抗压和抗拉能力都弱于铁,在用料上必然会比铁多,载重六千石相当于后世的三百吨,算上船只自重,相当于满载排水量六百吨。
“六千石!!”叶川惊讶的合不拢嘴:“那船得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