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炮可以平射吗?”刘信启考虑到海战之时,有可能需要用这门火炮扫射对面船只的甲板,那时候就需要火炮平射了。
“不能完全的平射,不过完全可以扫射敌方甲板。但是若遇上比我方船只小太多的船,贴的太近,不能由上向下射击。”刘智木介绍道。
“能够射击同一平面的敌船甲板就足够了,若是比我们小的船,完全可以使用手榴弹等武器。”刘信启道。
“什么是手榴弹?”
刘信启心里一阵阵懊悔,自己竟然一直没有想到“手榴弹”这个近战神器。
木柄手榴弹造起来非常的容易,以兴汉盟目前的技术实力,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全军人手三支,产量的唯一限制只有火药。
“就是给火药外面包上一个小铁壳子,接上引线,总共一两斤重。作战时,点燃引线,扔到敌军阵营或者敌船上。相当于一个小型的、人力发射的开花弹。”刘信启通俗的解释了一下。
看刘智木并不是很明白,向其要了纸笔,然后在纸上画了木柄手榴弹的构造图,并且标注了各个位置的作用。
“弹体用铸铁制成,成本低廉,刻画上横竖沟渠,增加爆炸后的碎片。”
刘信启边画边解释。
手榴弹在西方,比火枪和火炮更早出现,早了两三百年。到了现代,仍然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武器。
“我明白了,很简单,我现在马上就制造一个,看看效果。”刘智木说道。
刘信启点头答应。
这样也好,他可以在旁边现场指导。
来到铸造间,铁是现成的,铸铁可铸不可锻,只能先用生铁锻造。
先造出来一个巴掌大小,外表粗糙的壳子,然后用槽子在外壳上刻上纹路,最后在壳子里装满上炸药,塞上引线,封闭。一个超级简陋的手榴弹就造成了。
“这不就是一个铁质外壳的小炸药包?”工匠评价道。
刘信启一想,还真是。
“试试威力。”
在刘信启的指示下。
工匠在试验场快速用木板拼接了一个四面封闭的空间,然后用沙袋垒了一个小防护墙。
由于其他人强烈的制止,刘信启没能亲自上阵。
一个工匠拿着简陋的手榴弹走到了防护墙后,经过刘信启的详细解释,他已经知道了这个武器的具体作用和使用方法。
用火折子先将引信点燃,然后猛的将手榴弹丢到了防护墙外、四片木板中间。扔完手榴弹后,身体迅速趴下,躲在防护墙后。
“轰!”的一声巨响。
四片木板四散飞裂开。
“这威力,好厉害。”刘智木情不自禁的赞到。
“没想到黑火药也有这么巨大的威力,让人去数一数,看看有多少个破片。”
刘智木和几个工匠连忙上前,亲自检查手榴弹的杀伤效果。
“半寸后的木板都被炸裂了,能捡起来的破片有二十三片,就连防护墙的沙袋上也插着破片,说明这个手榴弹的杀伤范围超过三丈了。”
沙袋防护墙距离木板有三丈。
“这是因为装药太多了,这样容易伤到自己人,可以减少一些装药。用铸铁铸造,纹路可以再密集一些,破片在三四十左右比较合适。”刘信启建议道。
“明白。我会安排人多尝试,测试出最佳的装药量和破片量,最大化的发挥手榴弹的威力。”刘智木应道。
“其他都好说,就是这个引信。若是在战场上,仍然用火折子点引信,就他麻烦了,爆炸时间也难控制。最好能制作一种拉拔式的引信,用绳子从木柄下面引出来,使用的时候,去掉木柄底部的保护盖,然后猛的拉引信绳,就可以点燃引信,一息时间后爆炸。这样的话,作战时,能方便和灵活许多,对使用手榴弹的士兵来说,也会安全许多。”刘信启再次建议道。
后世一、二战期间,手榴弹的引信时间有3-4秒,也有4-6秒。刘信启建议设置为一息(6秒)以上。是因为目前兴汉盟还没有精确到秒的时间观念,引信时间短于一息,不好训练,士兵也不好把握。
“您说的这种引信应该不难制作,用小铁块和燧石组装起来,就能达到您说的要求。”刘智木考虑了一下,回答道。
【可不是你说的这么简单。】
刘信启心里想到,不过没有点出来。说不定这些工匠集思广益,最终真的能制造出来。
“你可以将引信制作成一个整体,然后在安排一部分人专门铸造弹壳,一部分铸造木柄,一部分人配置适合手榴弹的炸药。最有再安排人讲这些组装起来,效率更高。”刘信启建议道。
手榴弹的构造太简单了,不存在保密的必要。只要这种武器一出世,有心人看几眼就能明白其原理。最后拼的就只能是制造能力。
“今后我们兴汉盟的陆军和水师有了巨型火炮、虎尊炮和手榴弹,再加上燧发枪,可以算是真正的战无不胜了。”刘智木感叹道。
有了这些种类齐全、远近配合的火气,已经对目前时代其他势力形成代差了。
形成代差后,敌人若是想要战胜兴汉盟的军队,就不是单纯的用人堆,能拉近差距的了。
“确实如此。今后的战争拼的将不单单是士兵的勇武和将军的智谋,今后战争拼的最重要的将会是后勤。只要有源源不断的火炮、火枪、火药和手榴弹。敌人来再多,都只能是送死。”刘信启道。
“这样一来,我们工部的压力就太大了。”刘智木突然意识道。
“军机院有后勤部,目前他们就只是做一些采购运送粮食、衣物、布匹等事物。你可以将军械制造逐步移交给后勤部,你们今后只负责研究发明。将那些附了二星以上仙符的人脱身出来,专心于研发,这样能更好、更快的提升我们兴汉盟的科技发展速度。”刘信启安排道。
“我后面就和礼升叔做好交接。”
“慢慢来,不能耽搁了水师新船的武器装备制造。”刘信启提醒道。
“不能完全的平射,不过完全可以扫射敌方甲板。但是若遇上比我方船只小太多的船,贴的太近,不能由上向下射击。”刘智木介绍道。
“能够射击同一平面的敌船甲板就足够了,若是比我们小的船,完全可以使用手榴弹等武器。”刘信启道。
“什么是手榴弹?”
刘信启心里一阵阵懊悔,自己竟然一直没有想到“手榴弹”这个近战神器。
木柄手榴弹造起来非常的容易,以兴汉盟目前的技术实力,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全军人手三支,产量的唯一限制只有火药。
“就是给火药外面包上一个小铁壳子,接上引线,总共一两斤重。作战时,点燃引线,扔到敌军阵营或者敌船上。相当于一个小型的、人力发射的开花弹。”刘信启通俗的解释了一下。
看刘智木并不是很明白,向其要了纸笔,然后在纸上画了木柄手榴弹的构造图,并且标注了各个位置的作用。
“弹体用铸铁制成,成本低廉,刻画上横竖沟渠,增加爆炸后的碎片。”
刘信启边画边解释。
手榴弹在西方,比火枪和火炮更早出现,早了两三百年。到了现代,仍然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武器。
“我明白了,很简单,我现在马上就制造一个,看看效果。”刘智木说道。
刘信启点头答应。
这样也好,他可以在旁边现场指导。
来到铸造间,铁是现成的,铸铁可铸不可锻,只能先用生铁锻造。
先造出来一个巴掌大小,外表粗糙的壳子,然后用槽子在外壳上刻上纹路,最后在壳子里装满上炸药,塞上引线,封闭。一个超级简陋的手榴弹就造成了。
“这不就是一个铁质外壳的小炸药包?”工匠评价道。
刘信启一想,还真是。
“试试威力。”
在刘信启的指示下。
工匠在试验场快速用木板拼接了一个四面封闭的空间,然后用沙袋垒了一个小防护墙。
由于其他人强烈的制止,刘信启没能亲自上阵。
一个工匠拿着简陋的手榴弹走到了防护墙后,经过刘信启的详细解释,他已经知道了这个武器的具体作用和使用方法。
用火折子先将引信点燃,然后猛的将手榴弹丢到了防护墙外、四片木板中间。扔完手榴弹后,身体迅速趴下,躲在防护墙后。
“轰!”的一声巨响。
四片木板四散飞裂开。
“这威力,好厉害。”刘智木情不自禁的赞到。
“没想到黑火药也有这么巨大的威力,让人去数一数,看看有多少个破片。”
刘智木和几个工匠连忙上前,亲自检查手榴弹的杀伤效果。
“半寸后的木板都被炸裂了,能捡起来的破片有二十三片,就连防护墙的沙袋上也插着破片,说明这个手榴弹的杀伤范围超过三丈了。”
沙袋防护墙距离木板有三丈。
“这是因为装药太多了,这样容易伤到自己人,可以减少一些装药。用铸铁铸造,纹路可以再密集一些,破片在三四十左右比较合适。”刘信启建议道。
“明白。我会安排人多尝试,测试出最佳的装药量和破片量,最大化的发挥手榴弹的威力。”刘智木应道。
“其他都好说,就是这个引信。若是在战场上,仍然用火折子点引信,就他麻烦了,爆炸时间也难控制。最好能制作一种拉拔式的引信,用绳子从木柄下面引出来,使用的时候,去掉木柄底部的保护盖,然后猛的拉引信绳,就可以点燃引信,一息时间后爆炸。这样的话,作战时,能方便和灵活许多,对使用手榴弹的士兵来说,也会安全许多。”刘信启再次建议道。
后世一、二战期间,手榴弹的引信时间有3-4秒,也有4-6秒。刘信启建议设置为一息(6秒)以上。是因为目前兴汉盟还没有精确到秒的时间观念,引信时间短于一息,不好训练,士兵也不好把握。
“您说的这种引信应该不难制作,用小铁块和燧石组装起来,就能达到您说的要求。”刘智木考虑了一下,回答道。
【可不是你说的这么简单。】
刘信启心里想到,不过没有点出来。说不定这些工匠集思广益,最终真的能制造出来。
“你可以将引信制作成一个整体,然后在安排一部分人专门铸造弹壳,一部分铸造木柄,一部分人配置适合手榴弹的炸药。最有再安排人讲这些组装起来,效率更高。”刘信启建议道。
手榴弹的构造太简单了,不存在保密的必要。只要这种武器一出世,有心人看几眼就能明白其原理。最后拼的就只能是制造能力。
“今后我们兴汉盟的陆军和水师有了巨型火炮、虎尊炮和手榴弹,再加上燧发枪,可以算是真正的战无不胜了。”刘智木感叹道。
有了这些种类齐全、远近配合的火气,已经对目前时代其他势力形成代差了。
形成代差后,敌人若是想要战胜兴汉盟的军队,就不是单纯的用人堆,能拉近差距的了。
“确实如此。今后的战争拼的将不单单是士兵的勇武和将军的智谋,今后战争拼的最重要的将会是后勤。只要有源源不断的火炮、火枪、火药和手榴弹。敌人来再多,都只能是送死。”刘信启道。
“这样一来,我们工部的压力就太大了。”刘智木突然意识道。
“军机院有后勤部,目前他们就只是做一些采购运送粮食、衣物、布匹等事物。你可以将军械制造逐步移交给后勤部,你们今后只负责研究发明。将那些附了二星以上仙符的人脱身出来,专心于研发,这样能更好、更快的提升我们兴汉盟的科技发展速度。”刘信启安排道。
“我后面就和礼升叔做好交接。”
“慢慢来,不能耽搁了水师新船的武器装备制造。”刘信启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