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文是三位数,九十九文是两位数,给人感官截然不同。
后世好些商家将价格标定为九十九,比标定为一百元给人的感觉便宜许多。虽然实质上只差了一元,顾客也知道仅仅差了一元,更知道这都是商家的套路,可是这个套路就是屡试不爽、长盛不衰。
“我可以做主给你一些北部平原的地,虽然是荒地,但是经过开荒和建设灌溉水渠,可以很容易的开垦为水浇良田,这些地我同样算你一百文一亩。”大内义弘建议道。
“这…”刘信启假装犹豫。
兴汉盟明面上是来买地种田的,面对这种建议若是不受诱惑,就太假了。
“能否给我们所买土地的矿权,我可以在山里开采一些石材、石灰、黏土之类的矿土,烧砖烧陶,这样山里的无用树木也就有了用处,可以当做柴火。”刘信启道:“我们保证砍一颗大树,种两颗小树,保证不滥砍滥伐,保证不让中部山脉变成秃山。”
“矿权属于皇室,这我真做不了主。”大内义弘拒绝道。
“您就别诓骗我了,我已经打听过,现在皇室对于矿权根本就没有了控制能力。就看最近的尼子氏,他们在境内开采各种矿山,皇室不也没有办法。南边的毛利氏就更不用说了,族兵的武器装备全都是自产,还有余力向外销售,难道他们只是加工商?”刘信启戳穿了大内义弘的推脱之词。
“主要是我做不了主,我答应你也没有用。”大内义弘道。
“有用,只要我们协议有你的守护章,就有用。”刘信启肯定道:“不管别人信不信,我信这协议有用。”
在乱世之中,合约、协议是否有用,看的是双方的想不想遵守,有没有能力撕毁。刘信启有信心,让石见国没有能力撕毁双方之间的协议。
“那让我汇报一下皇室,等皇室同意,我们再签协议。”大内义弘松了口。
“皇室在京都,一来一回都一个月了,在加上皇室与幕府之间的商议扯皮,能不能成还两说。”刘信启最后加码:“这样,只要给了我矿权,让我能够烧砖烧陶,自然就有利可图。此次购地的价格我不仅答应你一百文一亩的价格,再单独给大人十文一亩的辛苦费。”
十文一亩,三十万亩就是三千两,够大内义弘赚一辈子了。况且刚才大内义弘还答应给刘信启多卖一些平原上的荒地。
“你们烧砖烧陶自用的话不说啥,若是贸易,必须给石见国交税。”大内义弘说道。
“可以,但是必须是包税制。毕竟我们在倭国做这些,是赚是赔现在也说不准,若是按照销售额上税,这生意就没法做了。”
“可以。前三年给你们免税,第四年一千两,之后每年增加一百两。”大内义弘道。
“那也得有个上限,最高两千两。”刘信启就像是一个真正精明的商人,一点遗漏都不放过。
其实在刘信启心里,三年之后,你大内义弘是不是要给兴汉盟上税都说不准了。
“可以。”
“哈哈哈!那我在这里就先恭喜大人了,经这些无用山地变废为宝,给倭国赚了这么多银钱。”刘信启站起身恭喜道。
“同喜同喜,也预祝你的投资能够早早收回成本,并大赚特赚。”大内义弘回道。
“借您吉言!”刘信启道。
最难的项点,大内义弘已经和刘信启达成共识,剩下的一些争议很快就被双方的谈判队伍解决,到三十日下午的时候,新的协议已经拟定好,呈递到了几人面前。
一式四份,大内义弘一份,刘信启一份,给倭国皇室一份,见证人兼中间人宗赖茂一份。
里面有一条刘信启最看重,特意仔细查看。
“所购土地之下、之下的所有矿产权都归购地人所有。”
这里写的是所有矿产权。
大内义弘看到这条的时候有些迟疑,刘信启赶紧让人将早就准备好的银两抬了上来,四万四千两,购买的土地比之前多了十万亩,都是北部平原的边角,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邻近浜田河的荒地。
这些银钱中四万两是买地钱,四千两是给大内义弘的。
用四十四个巨大的木箱子装了起来,整个议事大厅被塞得满满的,满眼都是银白色,晃得人眼晕。
大内义弘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他虽然是一个家族的家主,可是大内氏是武士家族,并不富裕,日子过的可以说是紧巴巴。
而大内家族上百年的积蓄,都没有现场属于他的那一份(四千两白银)多。
提笔在四份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在每一页纸上都摁上手印,在最后面盖上了石见国守护印。
刘信启同样操作,最后是中间人宗赖茂。
宗赖茂签字的时候手都有些抖,他很清楚自己牵扯到了多么恐怖的一个大事件之中。随着兴汉盟进入石见国,必定会将血雨腥风带进这个还处于“小打小闹”状态的州国之中,甚至会影响到周边的山**、山阳道其他州国。
而这份协议将会是所有矛盾和冲突的起源。
自己扮演的角色,可能就是给倭国引狼入室的引路人。
刘信启将一分签订好的协议递给心情忐忑不己的宗赖茂,说了句:“谢谢。”
“盟主客气了。”
“放心,不会亏待了你们宗家的。”刘信启小声说道。
这时,大内义弘已经走到了银箱子跟前,用手抚摸着那些大银锭,目光已经有些迷离了。
宗赖茂看着大内义弘的眼神很是可怜,这人必将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比自己的名声要臭百倍。
“大人,我们就不多叨扰了。”刘信启告辞道。
“好好好。”大内义弘勉强控制自己,回过身用仅存的理智安排道:“二郎,你带人配合刘大人,做好边界的划分工作。”
“是!大人。”被叫到的吏员出列领命。
“麻烦了。”刘信启对这个二郎招呼道。
“刘大人客气。”
现场气氛一团和气。
后世好些商家将价格标定为九十九,比标定为一百元给人的感觉便宜许多。虽然实质上只差了一元,顾客也知道仅仅差了一元,更知道这都是商家的套路,可是这个套路就是屡试不爽、长盛不衰。
“我可以做主给你一些北部平原的地,虽然是荒地,但是经过开荒和建设灌溉水渠,可以很容易的开垦为水浇良田,这些地我同样算你一百文一亩。”大内义弘建议道。
“这…”刘信启假装犹豫。
兴汉盟明面上是来买地种田的,面对这种建议若是不受诱惑,就太假了。
“能否给我们所买土地的矿权,我可以在山里开采一些石材、石灰、黏土之类的矿土,烧砖烧陶,这样山里的无用树木也就有了用处,可以当做柴火。”刘信启道:“我们保证砍一颗大树,种两颗小树,保证不滥砍滥伐,保证不让中部山脉变成秃山。”
“矿权属于皇室,这我真做不了主。”大内义弘拒绝道。
“您就别诓骗我了,我已经打听过,现在皇室对于矿权根本就没有了控制能力。就看最近的尼子氏,他们在境内开采各种矿山,皇室不也没有办法。南边的毛利氏就更不用说了,族兵的武器装备全都是自产,还有余力向外销售,难道他们只是加工商?”刘信启戳穿了大内义弘的推脱之词。
“主要是我做不了主,我答应你也没有用。”大内义弘道。
“有用,只要我们协议有你的守护章,就有用。”刘信启肯定道:“不管别人信不信,我信这协议有用。”
在乱世之中,合约、协议是否有用,看的是双方的想不想遵守,有没有能力撕毁。刘信启有信心,让石见国没有能力撕毁双方之间的协议。
“那让我汇报一下皇室,等皇室同意,我们再签协议。”大内义弘松了口。
“皇室在京都,一来一回都一个月了,在加上皇室与幕府之间的商议扯皮,能不能成还两说。”刘信启最后加码:“这样,只要给了我矿权,让我能够烧砖烧陶,自然就有利可图。此次购地的价格我不仅答应你一百文一亩的价格,再单独给大人十文一亩的辛苦费。”
十文一亩,三十万亩就是三千两,够大内义弘赚一辈子了。况且刚才大内义弘还答应给刘信启多卖一些平原上的荒地。
“你们烧砖烧陶自用的话不说啥,若是贸易,必须给石见国交税。”大内义弘说道。
“可以,但是必须是包税制。毕竟我们在倭国做这些,是赚是赔现在也说不准,若是按照销售额上税,这生意就没法做了。”
“可以。前三年给你们免税,第四年一千两,之后每年增加一百两。”大内义弘道。
“那也得有个上限,最高两千两。”刘信启就像是一个真正精明的商人,一点遗漏都不放过。
其实在刘信启心里,三年之后,你大内义弘是不是要给兴汉盟上税都说不准了。
“可以。”
“哈哈哈!那我在这里就先恭喜大人了,经这些无用山地变废为宝,给倭国赚了这么多银钱。”刘信启站起身恭喜道。
“同喜同喜,也预祝你的投资能够早早收回成本,并大赚特赚。”大内义弘回道。
“借您吉言!”刘信启道。
最难的项点,大内义弘已经和刘信启达成共识,剩下的一些争议很快就被双方的谈判队伍解决,到三十日下午的时候,新的协议已经拟定好,呈递到了几人面前。
一式四份,大内义弘一份,刘信启一份,给倭国皇室一份,见证人兼中间人宗赖茂一份。
里面有一条刘信启最看重,特意仔细查看。
“所购土地之下、之下的所有矿产权都归购地人所有。”
这里写的是所有矿产权。
大内义弘看到这条的时候有些迟疑,刘信启赶紧让人将早就准备好的银两抬了上来,四万四千两,购买的土地比之前多了十万亩,都是北部平原的边角,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邻近浜田河的荒地。
这些银钱中四万两是买地钱,四千两是给大内义弘的。
用四十四个巨大的木箱子装了起来,整个议事大厅被塞得满满的,满眼都是银白色,晃得人眼晕。
大内义弘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他虽然是一个家族的家主,可是大内氏是武士家族,并不富裕,日子过的可以说是紧巴巴。
而大内家族上百年的积蓄,都没有现场属于他的那一份(四千两白银)多。
提笔在四份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在每一页纸上都摁上手印,在最后面盖上了石见国守护印。
刘信启同样操作,最后是中间人宗赖茂。
宗赖茂签字的时候手都有些抖,他很清楚自己牵扯到了多么恐怖的一个大事件之中。随着兴汉盟进入石见国,必定会将血雨腥风带进这个还处于“小打小闹”状态的州国之中,甚至会影响到周边的山**、山阳道其他州国。
而这份协议将会是所有矛盾和冲突的起源。
自己扮演的角色,可能就是给倭国引狼入室的引路人。
刘信启将一分签订好的协议递给心情忐忑不己的宗赖茂,说了句:“谢谢。”
“盟主客气了。”
“放心,不会亏待了你们宗家的。”刘信启小声说道。
这时,大内义弘已经走到了银箱子跟前,用手抚摸着那些大银锭,目光已经有些迷离了。
宗赖茂看着大内义弘的眼神很是可怜,这人必将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比自己的名声要臭百倍。
“大人,我们就不多叨扰了。”刘信启告辞道。
“好好好。”大内义弘勉强控制自己,回过身用仅存的理智安排道:“二郎,你带人配合刘大人,做好边界的划分工作。”
“是!大人。”被叫到的吏员出列领命。
“麻烦了。”刘信启对这个二郎招呼道。
“刘大人客气。”
现场气氛一团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