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步兵团在扎营,看似自大,其实骑兵和炮兵并没有放松。
炮兵在两翼列好炮阵,骑兵在后方列阵待命。
只要金军敢冲过来,先是火炮犁地,然后骑兵清扫,一下子就能定了胜负。
“可惜了,敌军主帅很谨慎。”刘信启叹道,自己第一步“示敌以弱,诱敌来攻”失败了。
一直到兴汉盟这边的营地扎好,对面的金军都是按兵不动。
眼见天色已经快暗了,刘信启传令让将士们埋锅造饭,准备休息。
“今天不打了?”命令传递下去一会儿,赵英豪来到了中军营帐。
“休息一下,明天先和金军堂堂正正的打上一仗。”刘信启回道。
己方的军队还没有到齐,现在说决战还有一些早,明天可以先试试这支金军偏师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也好,一直想着以奇取胜,这次也试试堂正之战。”赵英豪道。
《孙子兵法》,孙武在《势篇》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这也是成语“出奇制胜”的来源。
兴汉盟的十几位大将基本都是自学成才,刘信启也是半路出道。所以对于传的神乎其神的《孙子兵法》非常的推崇。
刘信启之前也在一直培养手下的将官,多动脑,不莽撞。
现在看来效果很好,这些手下只有在“无奇策”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正面作战。
“任何一次胜利的军事行动都是奇和正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是相互依赖辨证统一的关系。”刘信启反驳道,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被动获得的信息是海量的,因此他知道,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正和奇。
“正是基础,基础牢固了,奇才能实现制胜的作用。正的作用是通过正面的、直接的进攻敌人或在外线防御敌人达到削弱敌人实力的作用,变敌之实为虚,为奇兵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战胜敌人创造条件。”
这是刘智杰也走了进来,刘信启示意其坐下来,然后继续讲解,这种随时开课的“小课堂”在以往的行军之中经常会进行:“例如在围城打援的行动中,用少部分力量包围敌人的要害不打是正,而用主力埋伏在路途出其不意的消灭敌人救援是奇。”
“近而示之远,用小部分部队佯装主力从远处进攻,从而达到调动敌人主力离开我方欲攻占的近处是正,而我军主力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向近处发起猛烈进攻则是奇。”
后世有一个非常让刘信启认同的观点。
在战场上,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以弱胜强。高明的将领打出以弱胜强的战绩,只是因为他通过调兵遣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在局部战场制造除了己方强、敌方弱的态势,然后一步一步的扩大这种态势,最终以弱胜强。
“单纯的将正和奇分开来理解,就是曲解了孙子‘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本意。高明的将军作战,都是先用一小部分力量和敌人正面交战,进一步,退两步,削弱敌人的士气和力量,拖住敌人的主力,然后在出其不意的用己方主力一举歼灭敌人的一部分,断其臂膀,最终扭转强弱。这里面,拖住敌人、削弱敌人的正是基础,如果正无法创造时间,削弱敌人,反被敌人消灭,那么奇也就是失去了其作用,转变为和敌人正面打消耗战的正了。”
“除非绝境或者触碰到了底线,绝对不能打消耗战。”刘信启最后总结道。
“确实,消耗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刘智杰认同道。
“照这个道理,我们明天先和金军对阵是正,寻找敌人弱点,一击毙命是奇。这才是以正合,以奇胜?”赵英豪尝试着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对,战机稍纵即逝,能否抓住战机是衡量一个将领优秀与否的主要指标之一。”刘信启道。
衡量一个将领是否优秀,指标很多,刘信启应景的说出了一项。
其实来自于后世的他知道,最主要的指标应该是“听令行事”!
孙子兵法:“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认为将领听从计策,是任用的首要条件。后世基本所有国家都会在军队中强调“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刘信启有系统辅助,不担心属下不听话,作为统帅最难的项点,对他来说反而是最容易的。
随着势力的发展,刘信启发现,系统给于自己最大的外挂并不是战士的高端武力,而是附卡后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优势。没有后者,前者就是一把双刃剑,随时都有可能反噬自己。
这时,徐忠走了进来,后面跟着四个警卫端着四盘吃食。
四个警卫将吃食放在大帐里的案几上,行礼走了出去。
“清池县有动静了?”刘信启问道。
之前安排徐忠先行赶到清池盯着金军大本营,将盐山这边的军情交给了刘信宝。
“清池县的金军也出城了,但是没有直接朝着盐山这边过来。”徐忠回道。
清池县距离盐山县非常近,只有不到三十里远,骑兵若是不惜马力的快马疾驰,也就是半个时辰。
“坐下边吃边聊吧。”刘信启道
几人在案几四周盘膝坐下,饭盘上的食物分量很大,是一般人的两三倍。
战士的巨力和高体质并不是永动机,需要靠射入高热量食物支撑。
“我怎么有种感觉,金国在逼着我们跟他们在平原上决战?他们到底依靠什么?就凭那些训练了几天的民夫?”刘智杰疑惑道。
“有可能会让民夫冲在前面,金军则衔尾在后,让民夫冲乱我军阵地,让金军主力可以冲上来,近身拼杀。”刘信启猜测道。
“很有可能,我认为金国鞑子绝对做的出这种事。”徐忠也是认同。
“那我们该怎么破解?”赵英豪问道。
“我有两个办法,我们来商讨一下。”刘信启放下吃了一半的晚饭,将小案几腾开,打算在上面比划。
……
炮兵在两翼列好炮阵,骑兵在后方列阵待命。
只要金军敢冲过来,先是火炮犁地,然后骑兵清扫,一下子就能定了胜负。
“可惜了,敌军主帅很谨慎。”刘信启叹道,自己第一步“示敌以弱,诱敌来攻”失败了。
一直到兴汉盟这边的营地扎好,对面的金军都是按兵不动。
眼见天色已经快暗了,刘信启传令让将士们埋锅造饭,准备休息。
“今天不打了?”命令传递下去一会儿,赵英豪来到了中军营帐。
“休息一下,明天先和金军堂堂正正的打上一仗。”刘信启回道。
己方的军队还没有到齐,现在说决战还有一些早,明天可以先试试这支金军偏师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也好,一直想着以奇取胜,这次也试试堂正之战。”赵英豪道。
《孙子兵法》,孙武在《势篇》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这也是成语“出奇制胜”的来源。
兴汉盟的十几位大将基本都是自学成才,刘信启也是半路出道。所以对于传的神乎其神的《孙子兵法》非常的推崇。
刘信启之前也在一直培养手下的将官,多动脑,不莽撞。
现在看来效果很好,这些手下只有在“无奇策”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正面作战。
“任何一次胜利的军事行动都是奇和正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是相互依赖辨证统一的关系。”刘信启反驳道,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被动获得的信息是海量的,因此他知道,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正和奇。
“正是基础,基础牢固了,奇才能实现制胜的作用。正的作用是通过正面的、直接的进攻敌人或在外线防御敌人达到削弱敌人实力的作用,变敌之实为虚,为奇兵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战胜敌人创造条件。”
这是刘智杰也走了进来,刘信启示意其坐下来,然后继续讲解,这种随时开课的“小课堂”在以往的行军之中经常会进行:“例如在围城打援的行动中,用少部分力量包围敌人的要害不打是正,而用主力埋伏在路途出其不意的消灭敌人救援是奇。”
“近而示之远,用小部分部队佯装主力从远处进攻,从而达到调动敌人主力离开我方欲攻占的近处是正,而我军主力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向近处发起猛烈进攻则是奇。”
后世有一个非常让刘信启认同的观点。
在战场上,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以弱胜强。高明的将领打出以弱胜强的战绩,只是因为他通过调兵遣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在局部战场制造除了己方强、敌方弱的态势,然后一步一步的扩大这种态势,最终以弱胜强。
“单纯的将正和奇分开来理解,就是曲解了孙子‘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本意。高明的将军作战,都是先用一小部分力量和敌人正面交战,进一步,退两步,削弱敌人的士气和力量,拖住敌人的主力,然后在出其不意的用己方主力一举歼灭敌人的一部分,断其臂膀,最终扭转强弱。这里面,拖住敌人、削弱敌人的正是基础,如果正无法创造时间,削弱敌人,反被敌人消灭,那么奇也就是失去了其作用,转变为和敌人正面打消耗战的正了。”
“除非绝境或者触碰到了底线,绝对不能打消耗战。”刘信启最后总结道。
“确实,消耗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刘智杰认同道。
“照这个道理,我们明天先和金军对阵是正,寻找敌人弱点,一击毙命是奇。这才是以正合,以奇胜?”赵英豪尝试着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对,战机稍纵即逝,能否抓住战机是衡量一个将领优秀与否的主要指标之一。”刘信启道。
衡量一个将领是否优秀,指标很多,刘信启应景的说出了一项。
其实来自于后世的他知道,最主要的指标应该是“听令行事”!
孙子兵法:“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认为将领听从计策,是任用的首要条件。后世基本所有国家都会在军队中强调“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刘信启有系统辅助,不担心属下不听话,作为统帅最难的项点,对他来说反而是最容易的。
随着势力的发展,刘信启发现,系统给于自己最大的外挂并不是战士的高端武力,而是附卡后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优势。没有后者,前者就是一把双刃剑,随时都有可能反噬自己。
这时,徐忠走了进来,后面跟着四个警卫端着四盘吃食。
四个警卫将吃食放在大帐里的案几上,行礼走了出去。
“清池县有动静了?”刘信启问道。
之前安排徐忠先行赶到清池盯着金军大本营,将盐山这边的军情交给了刘信宝。
“清池县的金军也出城了,但是没有直接朝着盐山这边过来。”徐忠回道。
清池县距离盐山县非常近,只有不到三十里远,骑兵若是不惜马力的快马疾驰,也就是半个时辰。
“坐下边吃边聊吧。”刘信启道
几人在案几四周盘膝坐下,饭盘上的食物分量很大,是一般人的两三倍。
战士的巨力和高体质并不是永动机,需要靠射入高热量食物支撑。
“我怎么有种感觉,金国在逼着我们跟他们在平原上决战?他们到底依靠什么?就凭那些训练了几天的民夫?”刘智杰疑惑道。
“有可能会让民夫冲在前面,金军则衔尾在后,让民夫冲乱我军阵地,让金军主力可以冲上来,近身拼杀。”刘信启猜测道。
“很有可能,我认为金国鞑子绝对做的出这种事。”徐忠也是认同。
“那我们该怎么破解?”赵英豪问道。
“我有两个办法,我们来商讨一下。”刘信启放下吃了一半的晚饭,将小案几腾开,打算在上面比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