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六章 学术大辩论-捡到一只吸血鬼1v1 sch
第两百二十六章 学术大辩论-捡到一只吸血鬼1v1 sch-捡到一只始皇帝-笔趣阁
捡到一只始皇帝
作者:历史系之狼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时日,公孙龙总是跟在赵括的身边,要跟他探讨哲学,逻辑等学问。
两人就从意识还是物质的方面展开了辩论,赵括当然是唯物主义者,而公孙龙这里却不能做出划分,他既承认物质可以不寄托意志而存在,可又觉得是意志是万物的根本,赵括靠着自己半吊子的哲学知识,显然是不能说服面前这位老者的。哲学就是这样,大多数情况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两人天天辩论,连赵括都被说的面红耳赤,因为说不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与公孙龙吵了起来,吵来吵去,发现自己说不动这个老顽固,他就停下了,不过,公孙龙还是很开心,因为赵括能听得懂他想要说什么,更不会将自己赶走,他有些时候甚至觉得,赵括是目前唯一理解他的人。
他当年跟墨家学派的人辩论过,那个时候,他非常的激动,因为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还有人跟他一样的探讨世界的本质,可是如今,那些楚墨来找他辩论,他却有点失望,因为这些人只懂得去背诵前人留下的东西,并没有一个自己的认知,公孙龙用自己最近理解的内容,轻松的击败了他们。
而赵括不再跟他争辩,他就换了衣服,在马服居住了下来,他是被平原君赶走的,因为平原君无法接受他的学说,公孙龙结合《马服书》劝说平原君:直接掌握魏国的大权,然后占据赵国,三晋合一,再与诸国形成统一的联合国家,有贵者推举出有贤能的人来担任王位,十年一轮换,以此来完成大一统。
可是赵胜却非常的愤怒? 并且认为这很荒谬? 又因为他多次挑唆自己叛乱? 认为他别有用心,便将他送去了马服君这里。
公孙龙很喜欢赵括的政治学说,这是因为名家的政治主张,其中包括无厚,去尊? 偃兵? 兼爱? 惠民,非约等,无厚去尊是讲述人人平等? 没有尊卑,其后就是反对暴力的统一,要惠及百姓而不是贵族等,这些思想和赵括的思想并不冲突。至于公孙龙挑唆平原君? 这是因为名家的另外一个性质。
不法先王? 不是礼义? 这是说先王的礼义和法令并非不能改变的圣物,改革是正当的。他们反对固步自封,还算是激进的改革者,具有反传统的精神,赵括所说的那些很超前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就是可以完成的,所有的东西都该不断的进步。他们无视所谓的礼法,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忠君之类的想法。
正是因为名家与赵括学说的相似性,当初名家才会出声赞同赵括的学说,农家,法家,名家,这三家大概是与赵括学说没有任何冲突的,而其余学派嘛...大概是因为没有冲突,公孙龙干脆也来到学室,听赵括讲述自己的学问,成为了这里最年迈的学生,他还称韩非为大师兄,吓得韩非不敢受礼。
就是这么一个想着让天下停止暴力的活动,却又无视礼法,想着跟人辩论,却又发呆去思索着世界的老头,成为了马服乡里最令人讨厌的家伙,除却赵括,并没有人喜欢这个老头,庶民是不认识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而那些认识的他,也不敢与他亲近,只怕自己听不懂他的话而出丑,当然,还有更多人是因为不赞同他的那些学说。
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他最初赶到马服的时候,谁也不认识他,还是狄给他们普及了不少关于公孙龙的知识。
“当初,燕昭王想要攻打齐国,公孙龙带着弟子们,从赵国赶到燕国,劝说燕王停止战争,燕王答应了,公孙龙却不相信他,猜他说:您当初寻找能用兵的人才来击破齐国,如今您身边都是会用兵的大将,您肯定还是要进攻齐国的,燕王说不出话来。”
“秦国当初跟赵国拟定盟约,要互相帮忙,后来秦国攻打魏国,赵国去救援,秦王便称赵国不守约定,公孙龙说:可以告诉秦王,赵国很早就决定要保护魏国,秦国是后来才进攻魏国的,是秦国不守约定啊。”
“先王曾跟公孙龙先生谈论,说自己有爱护所有人的心思,为什么还不能让赵国强大起来,公孙龙告诉他:您因为秦国得到土地而愤怒沮丧,因为魏国的灾害而开心的摆宴席,您是没有真正的爱护所有人的想法,所以没有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狄是从韩非那里知道了这些事情的,不过,这一点他并没有告诉其他人,听到了这些事迹,众人对这位老头又有了一种别样的尊重,可这种尊重随着老头各自奇怪的论调和无礼的行为而被破坏掉了。
可无论如何,他还是留在了马服,成为了这里的百姓。
农家的学者展,非常的讨厌公孙龙。
因为他觉得公孙龙不干人事,不懂耕作,不知防治,更不明白种植,那您活着干什么呢?整天说着些谁也听不懂的鬼话,研究这些有什么用呢?能让百姓吃得起饭嘛?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嘛?
公孙龙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研究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耕作之类的事情,随便一个庶民都能完成,难道还需要去研究吗?展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等到自己的学说被接受的时候,人人都能变得幸福,您的贡献将微不足道。
两个学派争执不休,赵括也没有去参与他们的纠纷,反而有些庆幸,公孙龙终于不来烦自己了。赵括还在用心教导着自己的弟子们,因为他感受到了弟子们的力量,这些弟子们在回去之后,就能为周围的人去讲解自己的学问,他们就会成为一座座小学室,教出更多的弟子们,赵括对于弟子们也没有太严格,无论是想要学习什么方面的内容,他都会用心去教。
就是有贵族弟子向跟他学习那些娱乐活动,他也会简单的为他们讲解。
就在赵括全力教导着这些弟子们的时候,终于有客人来到了马服。韩非将这位带到了赵括的面前,赵括急忙起身与这位客人相见,这位客人看起来年纪并不小,身材高大,留着短须,脸色憔悴,韩非为赵括介绍道:“这位就是韩国的郑国...”,赵括一愣,这位郑国倒是与他所想的不同。
他并没有学者所有的那种自信,看起来很是平凡,普通,看起来忧心忡忡的模样,眼神里也没有任何的光泽。他在拜见了赵括之后,坐了下来,长叹了一声,方才说起了韩国的情况,苦,很苦。因为在与秦国的战争里,韩国沦为了主要战场,故而受到了最大的影响,韩国各地都变成了废墟,百姓们无处可逃,死伤无数。
被杀死的,被饿死的,被冻死的,郑国摇着头,赵括明白了他脸上的那种忧愁是从何而来的了,他皱着眉头,心里却很明白,只要战争没有结束,这些苦难就不会消失....不过,韩国已经被打废了,可以说,韩国如今没有了任何能自保的力量,国土被压榨的也差不多了,接下来,韩人的日子只怕会过的更加困难。
而想起韩国,赵括便会想起那位呕心沥血的国相。
“张相他...”,赵括刚刚提及,郑国便又说道:“张相在韩国各地巡视,帮着安置灾民,又重新安排官吏,官吏都跑掉了..上君还因为这件事狠狠的训斥了他。”,韩非站在一旁,听着郑国说起这些,他深吸了一口气,赵括看得出,他心里定然是不好受的,韩非每次在理解大一统的时候,总是会跳过韩国。
赵括能理解他,韩非是一个爱国者,更是一个爱天下者,他觉得天下应该一统,可他还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不愿意看到自己国家的名字,文化,文字都消失在历史的河流里,每当他听到这些关于韩国的事情,他都会显得很沉默,他用尽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似乎也没有找到拯救韩国的办法。
赵括也不知道该怎么来劝说这位遭受苦难的人,他只能安慰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请您放心罢。”,郑国这才抬起头来,认真的询问道:“我看了您的《马服书》,我看到您什么都提出来的,为什么没有水利,建筑的内容呢?”,赵括苦笑着说道:“因为这些事情,我自己也不知道,不敢妄加言语。”
郑国这才点了点头,赵括忽然想到了什么,或许可以让郑国也写一本书,总结一下自己的水利经验,对了,秦国还有一位水利专家,若是这两个人一同书写关于水利的书,应该能有很大的作用啊,他正要说自己的这个想法,郑国站起身来,说道:“请带我去发生水灾的地方吧。”
“这...您还没有吃饭。”
“路上也可以吃。”
面对直爽的郑国,赵括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好让人准备马车,便要跟郑国前往列人,展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水利专家到来的消息...大概率是从狄那里,嗯,当马车要出发的时候,展也到来了,赵括便将郑国与他介绍,展非常的开心,跟郑国询问了一些赵括听不懂的工程学问之后,两人都非常的尊重彼此。
带上了这两位,赵括离开了马服,在门口,他们还遇到了公孙龙,公孙龙正在跟乡里的几个孩童辩论着什么。
赵括摇了摇头,这人是没救了。
这一路上,展和郑国聊的很是融洽,当郑国谈论起韩国的灾情的时候,展甚至说要带着自己的弟子们去韩国开垦土地,这让赵括有些惭愧,明明自己有着更大的能力,却唯独没有展这样的魄力。郑国自然也是很感激展的话,赵括觉得,郑国大概是觉得展只是说说而已的,并没有觉得他真的会去韩国。
“我很想看看西门豹所挖的渠,若是可以,我们可以效仿他,做出一个交错的渠道,至少能惠及周围的二十座城池...”
他们正聊着,戈忽然勒住了缰绳,马车也停了下来。
赵括看向了前方,前方的道路上,不知是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批人,这些人戴着高高的冠,穿着精致的衣裳,眼里满是傲气,足足有十几个人,他们佩戴着剑,挡住了这道路。随行的幸急忙跳下了马车,带着门客们守在了赵括的面前,赵括也走下马车,从人群里走了出来。
“各位,是要问路嘛?”,赵括笑着询问道。
为首的人盯着他看了片刻,方才询问道:“您就是赵括?”,他的话语里满是齐音,这种赵语,他曾经在田单那里听到过。
戈大怒,就要挥鞭朝着这些人冲锋,好在熟悉他为人的展急忙拉住了他的手,认真的说道:“不要冲动。”,戈这才气呼呼的放下了鞭子,就面前这些人,他一个冲锋,都能碾死一半。赵括并没有因为他言语里的傲气而生气,只是点着头,说道:“我就是赵括,不知道您有什么吩咐?”
赵括如此言语,那人倒也收起了自己的傲气,他看起来比赵括要年长一些,他认真的问道:“您说只有六个国家灭亡,才能让百姓们过的更好?”
赵括皱着眉头,说道:“我只是说...”
“是与不是?”
“是...只有天下大一统,战乱才会结束。”
“呵,那从前没有战乱的时候,各国也都存在,尧舜禹在的时候,也不曾灭亡其他的国家...”,为首的人直接从尧舜禹就开始讲开了,赵括顿时确认面前这些人的身份,儒家弟子,可是儒家弟子为什么会来找自己,来找自己的麻烦呢?赵括听了片刻,方才明白,这些人原来是找自己辩论学术问题啊。
若是往常,赵括还有心思跟他们去探讨,可是此刻,他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二三子,我知道了各位的来意,只是我如今有些忙,二三子可以前往马服,在乡门口,有一位无礼得老者,他是马服里最擅长辩论的人,他也知道我的学说,二三子可以暂时找他去辩论,等说服了他,再来找我吧。”
两人就从意识还是物质的方面展开了辩论,赵括当然是唯物主义者,而公孙龙这里却不能做出划分,他既承认物质可以不寄托意志而存在,可又觉得是意志是万物的根本,赵括靠着自己半吊子的哲学知识,显然是不能说服面前这位老者的。哲学就是这样,大多数情况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两人天天辩论,连赵括都被说的面红耳赤,因为说不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与公孙龙吵了起来,吵来吵去,发现自己说不动这个老顽固,他就停下了,不过,公孙龙还是很开心,因为赵括能听得懂他想要说什么,更不会将自己赶走,他有些时候甚至觉得,赵括是目前唯一理解他的人。
他当年跟墨家学派的人辩论过,那个时候,他非常的激动,因为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还有人跟他一样的探讨世界的本质,可是如今,那些楚墨来找他辩论,他却有点失望,因为这些人只懂得去背诵前人留下的东西,并没有一个自己的认知,公孙龙用自己最近理解的内容,轻松的击败了他们。
而赵括不再跟他争辩,他就换了衣服,在马服居住了下来,他是被平原君赶走的,因为平原君无法接受他的学说,公孙龙结合《马服书》劝说平原君:直接掌握魏国的大权,然后占据赵国,三晋合一,再与诸国形成统一的联合国家,有贵者推举出有贤能的人来担任王位,十年一轮换,以此来完成大一统。
可是赵胜却非常的愤怒? 并且认为这很荒谬? 又因为他多次挑唆自己叛乱? 认为他别有用心,便将他送去了马服君这里。
公孙龙很喜欢赵括的政治学说,这是因为名家的政治主张,其中包括无厚,去尊? 偃兵? 兼爱? 惠民,非约等,无厚去尊是讲述人人平等? 没有尊卑,其后就是反对暴力的统一,要惠及百姓而不是贵族等,这些思想和赵括的思想并不冲突。至于公孙龙挑唆平原君? 这是因为名家的另外一个性质。
不法先王? 不是礼义? 这是说先王的礼义和法令并非不能改变的圣物,改革是正当的。他们反对固步自封,还算是激进的改革者,具有反传统的精神,赵括所说的那些很超前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就是可以完成的,所有的东西都该不断的进步。他们无视所谓的礼法,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忠君之类的想法。
正是因为名家与赵括学说的相似性,当初名家才会出声赞同赵括的学说,农家,法家,名家,这三家大概是与赵括学说没有任何冲突的,而其余学派嘛...大概是因为没有冲突,公孙龙干脆也来到学室,听赵括讲述自己的学问,成为了这里最年迈的学生,他还称韩非为大师兄,吓得韩非不敢受礼。
就是这么一个想着让天下停止暴力的活动,却又无视礼法,想着跟人辩论,却又发呆去思索着世界的老头,成为了马服乡里最令人讨厌的家伙,除却赵括,并没有人喜欢这个老头,庶民是不认识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而那些认识的他,也不敢与他亲近,只怕自己听不懂他的话而出丑,当然,还有更多人是因为不赞同他的那些学说。
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他最初赶到马服的时候,谁也不认识他,还是狄给他们普及了不少关于公孙龙的知识。
“当初,燕昭王想要攻打齐国,公孙龙带着弟子们,从赵国赶到燕国,劝说燕王停止战争,燕王答应了,公孙龙却不相信他,猜他说:您当初寻找能用兵的人才来击破齐国,如今您身边都是会用兵的大将,您肯定还是要进攻齐国的,燕王说不出话来。”
“秦国当初跟赵国拟定盟约,要互相帮忙,后来秦国攻打魏国,赵国去救援,秦王便称赵国不守约定,公孙龙说:可以告诉秦王,赵国很早就决定要保护魏国,秦国是后来才进攻魏国的,是秦国不守约定啊。”
“先王曾跟公孙龙先生谈论,说自己有爱护所有人的心思,为什么还不能让赵国强大起来,公孙龙告诉他:您因为秦国得到土地而愤怒沮丧,因为魏国的灾害而开心的摆宴席,您是没有真正的爱护所有人的想法,所以没有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狄是从韩非那里知道了这些事情的,不过,这一点他并没有告诉其他人,听到了这些事迹,众人对这位老头又有了一种别样的尊重,可这种尊重随着老头各自奇怪的论调和无礼的行为而被破坏掉了。
可无论如何,他还是留在了马服,成为了这里的百姓。
农家的学者展,非常的讨厌公孙龙。
因为他觉得公孙龙不干人事,不懂耕作,不知防治,更不明白种植,那您活着干什么呢?整天说着些谁也听不懂的鬼话,研究这些有什么用呢?能让百姓吃得起饭嘛?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嘛?
公孙龙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研究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耕作之类的事情,随便一个庶民都能完成,难道还需要去研究吗?展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等到自己的学说被接受的时候,人人都能变得幸福,您的贡献将微不足道。
两个学派争执不休,赵括也没有去参与他们的纠纷,反而有些庆幸,公孙龙终于不来烦自己了。赵括还在用心教导着自己的弟子们,因为他感受到了弟子们的力量,这些弟子们在回去之后,就能为周围的人去讲解自己的学问,他们就会成为一座座小学室,教出更多的弟子们,赵括对于弟子们也没有太严格,无论是想要学习什么方面的内容,他都会用心去教。
就是有贵族弟子向跟他学习那些娱乐活动,他也会简单的为他们讲解。
就在赵括全力教导着这些弟子们的时候,终于有客人来到了马服。韩非将这位带到了赵括的面前,赵括急忙起身与这位客人相见,这位客人看起来年纪并不小,身材高大,留着短须,脸色憔悴,韩非为赵括介绍道:“这位就是韩国的郑国...”,赵括一愣,这位郑国倒是与他所想的不同。
他并没有学者所有的那种自信,看起来很是平凡,普通,看起来忧心忡忡的模样,眼神里也没有任何的光泽。他在拜见了赵括之后,坐了下来,长叹了一声,方才说起了韩国的情况,苦,很苦。因为在与秦国的战争里,韩国沦为了主要战场,故而受到了最大的影响,韩国各地都变成了废墟,百姓们无处可逃,死伤无数。
被杀死的,被饿死的,被冻死的,郑国摇着头,赵括明白了他脸上的那种忧愁是从何而来的了,他皱着眉头,心里却很明白,只要战争没有结束,这些苦难就不会消失....不过,韩国已经被打废了,可以说,韩国如今没有了任何能自保的力量,国土被压榨的也差不多了,接下来,韩人的日子只怕会过的更加困难。
而想起韩国,赵括便会想起那位呕心沥血的国相。
“张相他...”,赵括刚刚提及,郑国便又说道:“张相在韩国各地巡视,帮着安置灾民,又重新安排官吏,官吏都跑掉了..上君还因为这件事狠狠的训斥了他。”,韩非站在一旁,听着郑国说起这些,他深吸了一口气,赵括看得出,他心里定然是不好受的,韩非每次在理解大一统的时候,总是会跳过韩国。
赵括能理解他,韩非是一个爱国者,更是一个爱天下者,他觉得天下应该一统,可他还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不愿意看到自己国家的名字,文化,文字都消失在历史的河流里,每当他听到这些关于韩国的事情,他都会显得很沉默,他用尽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似乎也没有找到拯救韩国的办法。
赵括也不知道该怎么来劝说这位遭受苦难的人,他只能安慰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请您放心罢。”,郑国这才抬起头来,认真的询问道:“我看了您的《马服书》,我看到您什么都提出来的,为什么没有水利,建筑的内容呢?”,赵括苦笑着说道:“因为这些事情,我自己也不知道,不敢妄加言语。”
郑国这才点了点头,赵括忽然想到了什么,或许可以让郑国也写一本书,总结一下自己的水利经验,对了,秦国还有一位水利专家,若是这两个人一同书写关于水利的书,应该能有很大的作用啊,他正要说自己的这个想法,郑国站起身来,说道:“请带我去发生水灾的地方吧。”
“这...您还没有吃饭。”
“路上也可以吃。”
面对直爽的郑国,赵括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好让人准备马车,便要跟郑国前往列人,展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水利专家到来的消息...大概率是从狄那里,嗯,当马车要出发的时候,展也到来了,赵括便将郑国与他介绍,展非常的开心,跟郑国询问了一些赵括听不懂的工程学问之后,两人都非常的尊重彼此。
带上了这两位,赵括离开了马服,在门口,他们还遇到了公孙龙,公孙龙正在跟乡里的几个孩童辩论着什么。
赵括摇了摇头,这人是没救了。
这一路上,展和郑国聊的很是融洽,当郑国谈论起韩国的灾情的时候,展甚至说要带着自己的弟子们去韩国开垦土地,这让赵括有些惭愧,明明自己有着更大的能力,却唯独没有展这样的魄力。郑国自然也是很感激展的话,赵括觉得,郑国大概是觉得展只是说说而已的,并没有觉得他真的会去韩国。
“我很想看看西门豹所挖的渠,若是可以,我们可以效仿他,做出一个交错的渠道,至少能惠及周围的二十座城池...”
他们正聊着,戈忽然勒住了缰绳,马车也停了下来。
赵括看向了前方,前方的道路上,不知是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批人,这些人戴着高高的冠,穿着精致的衣裳,眼里满是傲气,足足有十几个人,他们佩戴着剑,挡住了这道路。随行的幸急忙跳下了马车,带着门客们守在了赵括的面前,赵括也走下马车,从人群里走了出来。
“各位,是要问路嘛?”,赵括笑着询问道。
为首的人盯着他看了片刻,方才询问道:“您就是赵括?”,他的话语里满是齐音,这种赵语,他曾经在田单那里听到过。
戈大怒,就要挥鞭朝着这些人冲锋,好在熟悉他为人的展急忙拉住了他的手,认真的说道:“不要冲动。”,戈这才气呼呼的放下了鞭子,就面前这些人,他一个冲锋,都能碾死一半。赵括并没有因为他言语里的傲气而生气,只是点着头,说道:“我就是赵括,不知道您有什么吩咐?”
赵括如此言语,那人倒也收起了自己的傲气,他看起来比赵括要年长一些,他认真的问道:“您说只有六个国家灭亡,才能让百姓们过的更好?”
赵括皱着眉头,说道:“我只是说...”
“是与不是?”
“是...只有天下大一统,战乱才会结束。”
“呵,那从前没有战乱的时候,各国也都存在,尧舜禹在的时候,也不曾灭亡其他的国家...”,为首的人直接从尧舜禹就开始讲开了,赵括顿时确认面前这些人的身份,儒家弟子,可是儒家弟子为什么会来找自己,来找自己的麻烦呢?赵括听了片刻,方才明白,这些人原来是找自己辩论学术问题啊。
若是往常,赵括还有心思跟他们去探讨,可是此刻,他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二三子,我知道了各位的来意,只是我如今有些忙,二三子可以前往马服,在乡门口,有一位无礼得老者,他是马服里最擅长辩论的人,他也知道我的学说,二三子可以暂时找他去辩论,等说服了他,再来找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