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当真是感慨万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过去大家伙都说孝宗是好皇帝,而朱厚照宠信宦官,肆意胡为,跟武夫搅在一起,放着皇帝不当,跑去当什么大将军,还亲自去九边荒唐到了极点。
要学孝宗,废除正德弊政……这是从安陆到京师,一路上毛澄和梁储不停唠叨的事情。朱厚熜虽然觉得这俩人是另有所图,但是也没有想过,孝宗似乎不是那么完美,而正德也不是那么多错误……等真正坐在了龙椅上,朱厚熜发觉事情似乎有点不对劲儿,上次关于应州大捷的辩论,就是这样。
现在又牵连到了开中法,貌似更加明显了!
什么是好皇帝?
还不是士林说了算!
他们称赞,美化,把黑的也能说成白的,错的也能说成对的。
废掉开中法,是明明白白向文官妥协,将原本由朝廷把持的食盐专卖,转给了士人商贾掌控。
在朱元璋和朱棣两朝,每年除了上千万两的盐税之外,还能供养九边百万士兵。
现在朝廷能得到的不过是一二百万两银子,连军费开支都不够……这哪是硕鼠啊,简直就是吞天巨兽,一口把大明都给吃了,连点骨头都不给朕留!
所谓祖制,也不过是对他们有利就保留,不利就废掉,甚至篡改。让朕过继给孝宗,你们那么起劲儿,怎么不让人恢复开中法呢?
那么利国利民的良法,为什么要废掉?
朱厚熜愤怒到了爆炸,幸好,还有廷杖,这可是太祖留下来,收拾文官的法宝。要是都让他们给废掉了,朕就成了孤家寡人,可怜的摆设。
事到如今,也别怪朕不客气!
朱厚熜一声令下,陆炳率领着锦衣卫,立刻冲进奉天殿。
虽然才几个月的功夫,陆炳这小子也脱变惊人,他的个头更高,身形也更魁梧,脸上的稚气都消失了不少,绷着脸,抿着嘴,十足的猛兽,虎视眈眈。
只要天子一声令下,他就敢把这些朝臣打残,打死!
刚刚还想对王岳和杨慎下手的乔宇,此刻却要担心自己的安危了。
谁又能力挽狂澜,救他们一命呢?
这帮朝臣都把目光落到了杨廷和身上。
没错,还是要这位首辅大人站出来才行,别的人真的不够格!
片刻的沉默,杨廷和断然迈步,站在中间,然后双膝跪倒,五体投地。
“陛下,当年孝宗皇帝修改开中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不得已而为之。”杨廷和一开口,就把废掉开中法,说成了修改,悄然之间,改变了事情的性质,首辅的功力,展露无遗。
“宪宗在位之时,多次在边疆用兵,军户苦不堪言,逃亡甚众,彼时开中法已经难以维系。九边将贪兵弱,明明没有那么多人,却谎报人数,大吃空饷,又虚开盐引,武将商贾勾结,大肆敛财,边防败坏,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修改开中法,向户部输送银两,朝廷至少能拿到一大笔钱,整顿军备,修建河工堤坝,改善民生……孝宗一朝,行仁政,存百姓,天下人尽皆知。至于先帝整军经武,多次巡边,也是靠着孝宗朝的积累。事有轻重缓急,理当随机应变,不可拘泥一端。太祖之法,固然高妙,可后世子孙,又岂能一丝一毫,都不修改?”
杨廷和说到这里,抬起头,沉声道:“翰林杨慎曲解孝宗之意,胡言乱语,理当杖责八十,发配充军,永不叙用!”
嚯!
杨廷和下手够狠啊,这可是亲儿子,竟然要杖责,充军,你就不怕没有给你烧纸的人吗?
有人迟疑错愕,但更多的人,已经跪在了杨廷和身后,他们把矛头都对准了杨慎。
这些人众口一词,先是给孝宗辩护……这是无论如何也要做的,孝宗的名声若是坏了,一切的计划都泡汤了。
而且事到如今,必须有个祭旗的,动王岳是不成了,但是杨慎这个叛徒必须死!
“陛下,杨慎在朝多年,一直在翰林读书,根本不懂国政,这一次却站出来,信口雌黄,诋毁孝宗皇帝,败坏人心。可以说是丧心病狂,天怒人怨。老臣以为,应该严惩杨慎,昭示天下!”
吏部尚书乔宇也趴在了地上。
到了这一步,杨慎只剩下满心酸楚,说真话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还是很惨痛的这种。
想到这里,他直接跪了下来,默然不语,等候发落。
朱厚熜扫视大殿,还没跪下来的,只有王岳、王阳明、杨一清、袁宗皋等寥寥几人了。
按理说,这是杨廷和集团的内讧,杨家父子相残,没什么好犹豫的,他们愿意闹,就让他们闹,自己看个笑话,
可转念一想,毕竟涉及到孝宗的评价问题,跟他也关系颇深,朱厚熜沉吟良久,盯上了王岳。
“王卿,现在群臣议论纷纷,可事情皆因你而起,你有什么好说的?”
王岳眨了眨眼睛,“启奏陛下,臣也不知道!”
“你不知道?”朱厚熜提高了音调,“你刚才还侃侃而谈,怎么转眼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王岳很委屈,“陛下,臣要谈的是乔家的发家史,可谁知道竟然变成了讨论开中法,甚至还要讨论孝宗的国策,臣年纪轻轻,哪敢胡言乱语啊!”
王岳话,引来一片闷哼!
兔崽子,你还敢装无辜?
要不是你胡言乱语,哪会有这些事情,你小子简直该杀!没有廷杖当头,我们能撕碎了你!
正在这时候,老东西杨一清突然开口了,他笑呵呵道:“不然,老臣以为王参议说的有道理。就不要剑拔弩张,弄得好像要杀人似的。大家伙专心听听,乔家是怎么发财的,这不好吗?”
好!
当然好了!
朱厚熜道:“行了,就让王岳继续讲吧!”
一场血溅奉天殿的风暴,提前结束了。杨廷和的地位摆在那里,毕竟是定策老臣,有拥立之功,朱厚熜也真的不能不顾忌三分。
可就在群臣松了口气之后,王岳的故事,又引起了滚滚天雷,惊天炸响!
“启奏陛下,乔家靠着纳银换取盐引之后,在短短数年,积累超过二百万家产。古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乔家也不例外,他们起初以贩卖皮草药材的名义,进军扬州,随后断然出手,吞了三个小盐商,开始涉足两淮盐场。从此之后,他们既能产盐,又能卖盐,还能得到盐引,整个产业一条龙,他们都给包下来了,每年赚多少钱,根本没人清楚。”
王岳顿了顿,笑道:“据我所知,光是去年,乔家就一口气给了灵隐寺五十万两香火钱!施舍庙宇,还出钱办学堂,每年上百万的支出。臣保守估算,乔家的财产,光是金银,就应在在一千万两以上,十足的巨贾豪商。臣以为,当世第一豪富,非乔家莫属啊!”
王岳又看了看已经满头冷汗的乔宇,突然呲牙笑道:“乔天官,据我所知,你跟乔家虽然同族,但关系不大,来往也不密切。更何况有个富豪做远方亲戚,也没有什么不好,是吧?”
这话谁信啊!
乔宇此刻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只想知道,乔家的底细是谁泄露的?这些事情都掀出来,乔家要完!
过去大家伙都说孝宗是好皇帝,而朱厚照宠信宦官,肆意胡为,跟武夫搅在一起,放着皇帝不当,跑去当什么大将军,还亲自去九边荒唐到了极点。
要学孝宗,废除正德弊政……这是从安陆到京师,一路上毛澄和梁储不停唠叨的事情。朱厚熜虽然觉得这俩人是另有所图,但是也没有想过,孝宗似乎不是那么完美,而正德也不是那么多错误……等真正坐在了龙椅上,朱厚熜发觉事情似乎有点不对劲儿,上次关于应州大捷的辩论,就是这样。
现在又牵连到了开中法,貌似更加明显了!
什么是好皇帝?
还不是士林说了算!
他们称赞,美化,把黑的也能说成白的,错的也能说成对的。
废掉开中法,是明明白白向文官妥协,将原本由朝廷把持的食盐专卖,转给了士人商贾掌控。
在朱元璋和朱棣两朝,每年除了上千万两的盐税之外,还能供养九边百万士兵。
现在朝廷能得到的不过是一二百万两银子,连军费开支都不够……这哪是硕鼠啊,简直就是吞天巨兽,一口把大明都给吃了,连点骨头都不给朕留!
所谓祖制,也不过是对他们有利就保留,不利就废掉,甚至篡改。让朕过继给孝宗,你们那么起劲儿,怎么不让人恢复开中法呢?
那么利国利民的良法,为什么要废掉?
朱厚熜愤怒到了爆炸,幸好,还有廷杖,这可是太祖留下来,收拾文官的法宝。要是都让他们给废掉了,朕就成了孤家寡人,可怜的摆设。
事到如今,也别怪朕不客气!
朱厚熜一声令下,陆炳率领着锦衣卫,立刻冲进奉天殿。
虽然才几个月的功夫,陆炳这小子也脱变惊人,他的个头更高,身形也更魁梧,脸上的稚气都消失了不少,绷着脸,抿着嘴,十足的猛兽,虎视眈眈。
只要天子一声令下,他就敢把这些朝臣打残,打死!
刚刚还想对王岳和杨慎下手的乔宇,此刻却要担心自己的安危了。
谁又能力挽狂澜,救他们一命呢?
这帮朝臣都把目光落到了杨廷和身上。
没错,还是要这位首辅大人站出来才行,别的人真的不够格!
片刻的沉默,杨廷和断然迈步,站在中间,然后双膝跪倒,五体投地。
“陛下,当年孝宗皇帝修改开中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不得已而为之。”杨廷和一开口,就把废掉开中法,说成了修改,悄然之间,改变了事情的性质,首辅的功力,展露无遗。
“宪宗在位之时,多次在边疆用兵,军户苦不堪言,逃亡甚众,彼时开中法已经难以维系。九边将贪兵弱,明明没有那么多人,却谎报人数,大吃空饷,又虚开盐引,武将商贾勾结,大肆敛财,边防败坏,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修改开中法,向户部输送银两,朝廷至少能拿到一大笔钱,整顿军备,修建河工堤坝,改善民生……孝宗一朝,行仁政,存百姓,天下人尽皆知。至于先帝整军经武,多次巡边,也是靠着孝宗朝的积累。事有轻重缓急,理当随机应变,不可拘泥一端。太祖之法,固然高妙,可后世子孙,又岂能一丝一毫,都不修改?”
杨廷和说到这里,抬起头,沉声道:“翰林杨慎曲解孝宗之意,胡言乱语,理当杖责八十,发配充军,永不叙用!”
嚯!
杨廷和下手够狠啊,这可是亲儿子,竟然要杖责,充军,你就不怕没有给你烧纸的人吗?
有人迟疑错愕,但更多的人,已经跪在了杨廷和身后,他们把矛头都对准了杨慎。
这些人众口一词,先是给孝宗辩护……这是无论如何也要做的,孝宗的名声若是坏了,一切的计划都泡汤了。
而且事到如今,必须有个祭旗的,动王岳是不成了,但是杨慎这个叛徒必须死!
“陛下,杨慎在朝多年,一直在翰林读书,根本不懂国政,这一次却站出来,信口雌黄,诋毁孝宗皇帝,败坏人心。可以说是丧心病狂,天怒人怨。老臣以为,应该严惩杨慎,昭示天下!”
吏部尚书乔宇也趴在了地上。
到了这一步,杨慎只剩下满心酸楚,说真话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还是很惨痛的这种。
想到这里,他直接跪了下来,默然不语,等候发落。
朱厚熜扫视大殿,还没跪下来的,只有王岳、王阳明、杨一清、袁宗皋等寥寥几人了。
按理说,这是杨廷和集团的内讧,杨家父子相残,没什么好犹豫的,他们愿意闹,就让他们闹,自己看个笑话,
可转念一想,毕竟涉及到孝宗的评价问题,跟他也关系颇深,朱厚熜沉吟良久,盯上了王岳。
“王卿,现在群臣议论纷纷,可事情皆因你而起,你有什么好说的?”
王岳眨了眨眼睛,“启奏陛下,臣也不知道!”
“你不知道?”朱厚熜提高了音调,“你刚才还侃侃而谈,怎么转眼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王岳很委屈,“陛下,臣要谈的是乔家的发家史,可谁知道竟然变成了讨论开中法,甚至还要讨论孝宗的国策,臣年纪轻轻,哪敢胡言乱语啊!”
王岳话,引来一片闷哼!
兔崽子,你还敢装无辜?
要不是你胡言乱语,哪会有这些事情,你小子简直该杀!没有廷杖当头,我们能撕碎了你!
正在这时候,老东西杨一清突然开口了,他笑呵呵道:“不然,老臣以为王参议说的有道理。就不要剑拔弩张,弄得好像要杀人似的。大家伙专心听听,乔家是怎么发财的,这不好吗?”
好!
当然好了!
朱厚熜道:“行了,就让王岳继续讲吧!”
一场血溅奉天殿的风暴,提前结束了。杨廷和的地位摆在那里,毕竟是定策老臣,有拥立之功,朱厚熜也真的不能不顾忌三分。
可就在群臣松了口气之后,王岳的故事,又引起了滚滚天雷,惊天炸响!
“启奏陛下,乔家靠着纳银换取盐引之后,在短短数年,积累超过二百万家产。古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乔家也不例外,他们起初以贩卖皮草药材的名义,进军扬州,随后断然出手,吞了三个小盐商,开始涉足两淮盐场。从此之后,他们既能产盐,又能卖盐,还能得到盐引,整个产业一条龙,他们都给包下来了,每年赚多少钱,根本没人清楚。”
王岳顿了顿,笑道:“据我所知,光是去年,乔家就一口气给了灵隐寺五十万两香火钱!施舍庙宇,还出钱办学堂,每年上百万的支出。臣保守估算,乔家的财产,光是金银,就应在在一千万两以上,十足的巨贾豪商。臣以为,当世第一豪富,非乔家莫属啊!”
王岳又看了看已经满头冷汗的乔宇,突然呲牙笑道:“乔天官,据我所知,你跟乔家虽然同族,但关系不大,来往也不密切。更何况有个富豪做远方亲戚,也没有什么不好,是吧?”
这话谁信啊!
乔宇此刻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只想知道,乔家的底细是谁泄露的?这些事情都掀出来,乔家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