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姚公主所住的地方,若说是院落不如称之为一个府邸更为贴切,里面一个大户人家该有的正厅楼阁,花园厨房应有尽有。虽然新姚公主当初恳切地表示自己是嫁入谢家当媳妇的,可人家毕竟是当今皇上的嫡亲胞妹,贵为一国公主,就算不是长房长媳,可也不能委屈金枝玉叶的公主不是吗?
何况当年谢老夫人让谢琰休妻再娶,不就是看中了公主这个身份嘛。
毕竟谢琰将公主娶进门后,虽然驸马爷按祖制是不能涉及参与朝政的,可每年的俸禄却是高得吓人。而谢老夫人的大儿子谢坤这些年官运可说是一路畅通,节节高升。
要说起来自本朝开国以来,谢氏家族三百年里一直居于各世族之首,在门阀世家中声望无人能与之比肩,不仅执掌朝中重权,更深受天下文人景仰,是为第一望族。
而谢氏家族庞大,各个分支时而此支显贵,时而彼支荣达,只是谢琰所在的这一支在谢家宗族中却一直是不太起眼的一房,可如今却因谢坤仕宦显达渐渐在谢家宗族里有了些地位,这一切可都脱不开公主的关系。
谢朝华边走边思索着,老祖宗自然是不想得罪公主,可又因谢家与皇室的微妙关系又不想让公主过多插手谢府事务,所以上一世,便借着苏嬷嬷的口,十分隐晦而绝妙地把自己拖下了水,让自己成了出头鸟。
看似不过是去西府帮忙的事情,涉及的关系端的是千丝万缕,这一世她自然不会再去搅这趟浑水,只是她身在谢府,如何才能脱离开去呢?
老祖宗是精明非常,若是稍有不慎给她看出些端倪来,自己可是吃不了兜着走了。可眼下她也不想跟公主对着干,不然照公主有仇必报的性格,自己以后在谢府可说是没有一丁点自由可言了,如此也不利与自己为离开谢府做准备。
再说大伯母秦氏,她究竟打得什么主意,还真是不清楚。说起来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她都有些看不透这个大伯母。
大伯父谢坤这些年官运亨通,前几年甚至做到了靖州刺史,这可是等同于封疆大吏。只是老祖宗始终觉得京都乃政治中心,故此全家并未搬迁去靖州居住,仍然是留在了京都。秦氏当年是可以跟着一起去的,可她倒是自请留在老夫人身边,说是代伯父以尽孝道。
大伯在外做了好几年的封疆大吏,前些日子才刚刚回来,也同时带回小妾姨娘一大家子人,这个结果可以说当日众人便有所预料,而秦氏一个妇人,多年膝下没有所出,原配夫人的位置却是坐的稳稳当当地,她到底想要什么?
只是谢朝华断定,秦氏若是没有点手腕本事又如何能将一个谢府打理妥帖,而且还得到上下一致交口称赞?
谢家中几个女人都如此手段不凡,更不用说朝堂之上,可以屹立百年不倒谢氏,没有严谨的族规家法是断不能够维持的。虽说府上多自己一个不多,少自己一个不少,但是她若是真想离开跟母亲去住,这件事情委实也有些难办。不然当初谢府也不会将自己从已经被休的母亲那里要过来,谢氏名门望族,对于血统一向是很看重的,即便自己只是一个女子。
谢朝华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据说当年若不是老祖宗强硬要求将尚在襁褓中的自己接回府中,说不定此刻的她便与母亲在一起了。难道当日老祖宗便想到了利用自己来牵制公主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她老人家也委实太过智谋深远了,自己今后行事要更加小心谨慎才好。
看来离开谢府的事情只能从长计议,慢慢寻找机会。
不知不觉谢朝华抬眼发现公主的府邸已在眼前,此刻她心中主意已定,抬脚跨入了大门。
门口立刻有丫鬟迎了上来,“大小姐来了,公主才刚吩咐,请大小姐来了直接去偏厅。”
谢朝华冲着她微一点头,柔声说:“知道了,劳烦姐姐了。”
那丫鬟连忙说:“小姐说得哪里话,这不过是下人应尽的本分罢了。”
谢朝华笑笑,便径自朝偏厅走去。她一直对下人客客气气,从不摆谱,只因自己虽说是谢家的嫡出小姐身份,母亲也的确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可最后到底落得个被休妻的下场。虽然当日谢老夫人答应父亲母亲,自己谢府的嫡出小姐身份是绝对不会改变。可她的地位在谢府总是有些尴尬,所以前世的她,顶着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嫡女身份,处处小心谨慎,说话都斟酌再三才开口,就是怕落人口实。
谢朝华心中有些悲凉,自己这嫡出小姐身份,说到底甚至是连庶女都不如的。
进了正门迎面是一座假山,两边则是长曲回廊,绕过假山走过穿堂,这才到刚刚到了内厅,尚未走到正房大院。
这里,前世的她每天都要走一回,如今走着相同的路,心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堂堂公主住的地方到底是与别处不同,如今虽时值冬日,这院里却仍是花团锦簇,鸟语花香。青翠的松柏直入云霄,姹紫嫣红的梅花开得煞是好看。
当初谢老夫人绝对是花了大手笔才购置到这块地,又请了无数能工巧匠才建成这样一座宅院来恭娶公主嫁入谢家。可如今看来这一手却是显出了谢老夫人之狡猾远谋,她不愿让新姚公主插手谢家事务,就想出这个的法子将公主供着养着,让外人说不出闲话来,也让公主这个当事人即便心中憋屈,却又不能对人说谢府不把她这个公主放在眼里,人家都这样供着她了,她再抱怨的话,不免反而落下个骄横无礼的口实来。
新姚公主论手腕,论智谋到底是比不上了老而弥辣的谢老夫人。谢朝华如今知道了这中间的利害关系,而她今日的请安自然也是带着目的的。
谢朝华终于走到了正房大院,正面三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廊下挂着八哥、鹦鹉各色珍奇鸟雀,她径直朝着左边的偏厅走去,廊下站着几个丫鬟看见她走来,连忙迎了上来,说:“大小姐来了,可巧公主刚用完早膳。”边说边打起帘帐,里面早已有人回道:“大小姐给公主请安来了。”
何况当年谢老夫人让谢琰休妻再娶,不就是看中了公主这个身份嘛。
毕竟谢琰将公主娶进门后,虽然驸马爷按祖制是不能涉及参与朝政的,可每年的俸禄却是高得吓人。而谢老夫人的大儿子谢坤这些年官运可说是一路畅通,节节高升。
要说起来自本朝开国以来,谢氏家族三百年里一直居于各世族之首,在门阀世家中声望无人能与之比肩,不仅执掌朝中重权,更深受天下文人景仰,是为第一望族。
而谢氏家族庞大,各个分支时而此支显贵,时而彼支荣达,只是谢琰所在的这一支在谢家宗族中却一直是不太起眼的一房,可如今却因谢坤仕宦显达渐渐在谢家宗族里有了些地位,这一切可都脱不开公主的关系。
谢朝华边走边思索着,老祖宗自然是不想得罪公主,可又因谢家与皇室的微妙关系又不想让公主过多插手谢府事务,所以上一世,便借着苏嬷嬷的口,十分隐晦而绝妙地把自己拖下了水,让自己成了出头鸟。
看似不过是去西府帮忙的事情,涉及的关系端的是千丝万缕,这一世她自然不会再去搅这趟浑水,只是她身在谢府,如何才能脱离开去呢?
老祖宗是精明非常,若是稍有不慎给她看出些端倪来,自己可是吃不了兜着走了。可眼下她也不想跟公主对着干,不然照公主有仇必报的性格,自己以后在谢府可说是没有一丁点自由可言了,如此也不利与自己为离开谢府做准备。
再说大伯母秦氏,她究竟打得什么主意,还真是不清楚。说起来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她都有些看不透这个大伯母。
大伯父谢坤这些年官运亨通,前几年甚至做到了靖州刺史,这可是等同于封疆大吏。只是老祖宗始终觉得京都乃政治中心,故此全家并未搬迁去靖州居住,仍然是留在了京都。秦氏当年是可以跟着一起去的,可她倒是自请留在老夫人身边,说是代伯父以尽孝道。
大伯在外做了好几年的封疆大吏,前些日子才刚刚回来,也同时带回小妾姨娘一大家子人,这个结果可以说当日众人便有所预料,而秦氏一个妇人,多年膝下没有所出,原配夫人的位置却是坐的稳稳当当地,她到底想要什么?
只是谢朝华断定,秦氏若是没有点手腕本事又如何能将一个谢府打理妥帖,而且还得到上下一致交口称赞?
谢家中几个女人都如此手段不凡,更不用说朝堂之上,可以屹立百年不倒谢氏,没有严谨的族规家法是断不能够维持的。虽说府上多自己一个不多,少自己一个不少,但是她若是真想离开跟母亲去住,这件事情委实也有些难办。不然当初谢府也不会将自己从已经被休的母亲那里要过来,谢氏名门望族,对于血统一向是很看重的,即便自己只是一个女子。
谢朝华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据说当年若不是老祖宗强硬要求将尚在襁褓中的自己接回府中,说不定此刻的她便与母亲在一起了。难道当日老祖宗便想到了利用自己来牵制公主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她老人家也委实太过智谋深远了,自己今后行事要更加小心谨慎才好。
看来离开谢府的事情只能从长计议,慢慢寻找机会。
不知不觉谢朝华抬眼发现公主的府邸已在眼前,此刻她心中主意已定,抬脚跨入了大门。
门口立刻有丫鬟迎了上来,“大小姐来了,公主才刚吩咐,请大小姐来了直接去偏厅。”
谢朝华冲着她微一点头,柔声说:“知道了,劳烦姐姐了。”
那丫鬟连忙说:“小姐说得哪里话,这不过是下人应尽的本分罢了。”
谢朝华笑笑,便径自朝偏厅走去。她一直对下人客客气气,从不摆谱,只因自己虽说是谢家的嫡出小姐身份,母亲也的确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可最后到底落得个被休妻的下场。虽然当日谢老夫人答应父亲母亲,自己谢府的嫡出小姐身份是绝对不会改变。可她的地位在谢府总是有些尴尬,所以前世的她,顶着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嫡女身份,处处小心谨慎,说话都斟酌再三才开口,就是怕落人口实。
谢朝华心中有些悲凉,自己这嫡出小姐身份,说到底甚至是连庶女都不如的。
进了正门迎面是一座假山,两边则是长曲回廊,绕过假山走过穿堂,这才到刚刚到了内厅,尚未走到正房大院。
这里,前世的她每天都要走一回,如今走着相同的路,心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堂堂公主住的地方到底是与别处不同,如今虽时值冬日,这院里却仍是花团锦簇,鸟语花香。青翠的松柏直入云霄,姹紫嫣红的梅花开得煞是好看。
当初谢老夫人绝对是花了大手笔才购置到这块地,又请了无数能工巧匠才建成这样一座宅院来恭娶公主嫁入谢家。可如今看来这一手却是显出了谢老夫人之狡猾远谋,她不愿让新姚公主插手谢家事务,就想出这个的法子将公主供着养着,让外人说不出闲话来,也让公主这个当事人即便心中憋屈,却又不能对人说谢府不把她这个公主放在眼里,人家都这样供着她了,她再抱怨的话,不免反而落下个骄横无礼的口实来。
新姚公主论手腕,论智谋到底是比不上了老而弥辣的谢老夫人。谢朝华如今知道了这中间的利害关系,而她今日的请安自然也是带着目的的。
谢朝华终于走到了正房大院,正面三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廊下挂着八哥、鹦鹉各色珍奇鸟雀,她径直朝着左边的偏厅走去,廊下站着几个丫鬟看见她走来,连忙迎了上来,说:“大小姐来了,可巧公主刚用完早膳。”边说边打起帘帐,里面早已有人回道:“大小姐给公主请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