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礼亲王世铎是慈禧在构建后党中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是慈禧忠实的拥趸者,他上疏恳请收回归政成命似乎理所当然。(小说文学网)***而翁同龢恳请慈禧收回成命的根本原因,则是希望光绪再多磨炼几年,希望他能够真正亲政,以彻底摆脱慈禧的牵制。世铎和翁同龢各怀心思,却殊途同归,正中慈禧下怀。而此时,我们最想知道,如果光绪亲政成功,则即将成为“太上皇”的奕譞他在面对亲政懿旨时又会是什么反应呢?

    隋丽娟:

    还有一个人,这个人那就是醇亲王奕譞,光绪帝的父亲。他的奏折用翁同龢的话来说,那就是什么了呢?含意深远了。醇亲王奕譞的奏折,我们可以用“过分”两个字来形容了,过分到什么程度呢?过分到近乎于虚伪的程度。他这个奏折怎么说的呢?说“王大臣审时度势,合词吁恳皇太后训政。”什么意思?他说了,他说这些亲王们、大臣们审时度势,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要求皇太后继续训政。“敬请体念时艰,俯允所请,俾皇帝有所禀承。”他说,皇太后您还是敬请体念现在的时世之艰难吧。他说,皇帝你要是听政的话,皇帝有所秉承。“日就月将,见闻密迩,俟及二旬,再议亲理庶务。”这样呢,随着日月逐渐地你帮着他,日就月将,皇帝的见闻就逐渐多了,多了以后呢,等到皇帝“俟及二旬”,这里俟及二旬,就是等着皇帝20岁吧,他就推得更远了,说等着皇帝20岁吧,“再议亲理庶务”。“臣愚以为归政以后,必须永照现在规制,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我以为归政以后,还要按照现在的规制去做,怎么做呢?一切事件都先请求皇太后,皇太后指示以后,再到皇帝面前再去奏闻。

    比前两个奏折还过分,虚伪得令人难以想像。我们为什么说他虚伪得令人难以想像呢?作为奕譞来说,那是光绪帝的父亲,他巴不得儿子今天就亲政,他太知道儿子在慈禧手里被操纵的这样的一个过程了。但是奕譞心有苦衷,他非常清楚。12年前,慈禧之所以把自己的儿子拉到宫里,选择他做皇帝,那就是为了操持政权,就是为了操控政权,没有别的意思。那么这个时候呢,他也清楚,慈禧这个时候不过是表个姿态而已,那么要表姿态,慈禧不会轻易把权力交出来的,要表姿态,那就要表一个彻底吧,我向全天下人,包括皇太后表达,我没有任何要想当太上皇的意思,我永远没有任何非分的想法。

    希望皇太后收回成命的奏折就源源不断地到了慈禧的手里。我们看到,在这场政治赌局的赌盘上,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上投掷了自己最关键的砝码。礼亲王世铎站在后党的位置上,投了慈禧的砝码。那么翁同龢站在皇帝的角度,为光绪帝考虑,投了自己的砝码。奕譞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投了这个砝码。整个这三个砝码在这个轮盘转的过程当中,所有的转动都是最符合慈禧的利益。

    我们一向知道,慈禧是独断专行的,可是这一次慈禧却拉开了姿态,什么姿态呢?从谏如流。我开始不是要归政光绪吗?可是你们大家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我训政。于是,慈禧大约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大臣们的要求之下开始正式表态了。她怎么表态的呢?她说了:“皇帝初亲大政,决疑定策,实不能不遇事提撕,期臻周妥。”什么意思呢?说皇帝16岁就要大政了,大政的过程当中就要决定很多的疑难问题,确定国家的大策方针。那么这个时候不能不遇到一些很难办的事,那么在这个时候,遇到难办的事,还希望他把难办的事处理得非常周全和缜密。“既据该王大臣等再三沥恳,何敢固守一己守经之义,致违天下公论之公也。”她说,既然王大臣们、亲王们、大臣们再三地请求我训政,我也就不敢固守我自己的拙见了,不要为了我自己非要归政的态度,我固守、牺牲国家的利益了,我不要这样了,我怎么办呢?我就不要违背天下的公论了。于是,“勉允所请,于皇帝亲政后再训政数年。”说了,那我就勉强同意你们的请求吧,在皇帝亲政以后,我再训政几年吧。

章节目录

说慈禧(全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隋丽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97.第18章慈禧(十八)曲折亲政(4),说慈禧(全本),笔趣阁并收藏说慈禧(全本)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