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内,周延儒走在园林中,在侍卫的指引下看见远处凉亭中的高欢。
六月间,南方酷暑,北京的天气则还算凉爽。推荐阅读tv./.tv./
自从表明了要称帝的心意后,高欢就明目张胆的住进了紫禁城,不再掩饰自己的野望。
这时他站在太液池边,四周种满了垂柳,微风习习,令人格外心旷神怡。
周延儒看见亭中的高欢,忙走了上去,行礼道:“陛下!”
高欢转过身来,挥手让周围属下退出去,然后笑道:“爱卿啊!寡人没有称帝之前,还是唤大王吧!不急于一时嘛!”
周延儒闻语明白高欢心意,梁王不仅要称帝,而且要名声,要称的漂亮,称得万众拥戴,没得闲话可说。
这有点难度,不过作为臣子,特别是佞臣就是要为君王解忧的,否则存在就没啥意义了。
“君上!臣明白了!”周延儒忙笑着行礼。
高欢在一只石墩上坐下,示意周延儒也坐,然后沉声说道:“今日寡人召爱卿过来,爱卿可知何事?”
周延儒给高欢倒了一碗凉茶,双手奉上,“南京的事情君上不用担心,福王也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他与臣谈过,早想禅位给君上了。”
高欢听他这么说,便知道南京问题不大。
其实朱由崧早前也一直给自己写信,表示愿意退位让贤。
不过李际遇那厮把事情做绝了,逼着李自敬退位,然后又将其毒杀,让朱由崧感到恐惧,最近也不提禅位这茬了。
现在高欢表现出称帝的意思,要是朱由崧不配合,那这台戏就有些尴尬,要留下恶名。
周延儒这么说,便说明他们会处理好南京的事情,让朱由崧配合他来演出禅让大戏。
高欢听后心里有底,不再过多询问逼迫朱由崧退位之事,权当自己不知道此事,就是朱由崧自愿退位让贤。
梁王怎么会逼迫朱由崧呢?这都是朱由崧自愿的。
这时高欢喝了口茶,转移话题道:“既然陛下愿意让贤,那寡人就勉为其难,担起治理天下,教化万民的责任。不过新朝取代旧朝,有几件事情,还需要爱卿准备。”
周延儒恭敬道:“还请君上吩咐。”
高欢站起身来,负手望着湖面,“第一点,自然就是国号和年号,不知道爱卿可有想法?”
一般而言,国号都来自封地,或者是封爵,高欢为梁王,那么直接取梁朝就可以了。
现在高欢这么问,就说明对于梁这个国号,并不满意,而周延儒极善于揣摩主上的心意,他稍微沉吟便道:“回禀君上,臣以为昔日之有国者,或以所起之地,或因所受封之号,然皆不足法也。如秦的国号源于其兴起之地,隋、唐的国号源自前朝受封的爵位,这都是拘泥于百姓习惯了的称谓,只能算是权宜之计,要让这些封号覆盖整个天下就显得有失偏颇,不足效法了。”
高欢满意颔首,这就是他喜欢老周的原因。
虽说周延儒比较圆滑,还贪污受贿,但是他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把自己交代的事情办好。
这种大臣不能委以治国的重任,无法向李岩一样,坚定的执行自己的政策,进行社会改革,但是却能帮高欢解决一些李岩办不好的事情。
“爱卿之言,深得寡人之心。”高欢笑道:“那国号的事情,爱卿就与几位议政商议,拿出几个方案来!”
周延儒行礼:“臣领命!”
高欢继续道:“另外一件事,便是新朝官制!明朝的内阁和六部,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满足不了天下的治理。这里寡人提几个意见,第一是要增设理藩院、陆军衙门、水军衙门、商务部、交通部、教育部、中央银号、工科院等等部门,要将官府职能细化,同时要注意精简官僚队伍,不能造成部门臃肿。这件事情,你通知议政院拿出方案。”
周延儒连忙颔首,知道这事个大事。
高欢继续道:“其次,要完善全国官绅军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件事你通知李岩拿出方案!”
高欢与周延儒在亭中长谈,吩咐着周延儒去操办登基前,需要准备的各种事宜,以及提前做好新朝建立后的改革方案,然后便是等待南边传来消息。
时间一慌到了六月底,弘光帝昭告天下,大赞高欢功绩,同时陈述自己身体不适,想要退位让贤,召梁王来南京商议禅让之事。
旨意发出后,天下震惊,不过也都觉得理所当然。
这些年来,在梁国的治理下,明朝早就谈出了百姓的视野,要不是朱由崧突然发旨,不少百姓都忘记了,还有个明朝皇帝在南京。
高欢接到旨意,自然不能立马答应,而是发檄文表示,自己是明臣对皇帝陛下忠心耿耿,没有称帝的野心,让皇帝陛下接着干,不要心存疑虑。
朱由崧看了高欢的檄文,只能再次下旨,让高欢进京,表示天下只有梁国能够领导,百官也跟着上书,拥戴高欢称帝。
这一来二去,天下人人皆知,有人觉得梁王仁义,有人却被高欢的表演,给整吐了。
这个人就是唐国皇帝李际遇,他觉得高欢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完全是恶心自己。
看着高欢标准的篡位操作,李际遇只觉得当初自己实在是太粗暴,太没文化了。
现在李际遇在唐国的名声并不好,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杀了李自敬,还有李氏族人。
说到底,高欢是小地主的儿子,他老李还是吃亏在没文化上,不会这样演戏。
高欢并不知道,他按着周延儒给他设计的篡位流程走,刺激到了李际遇。
这时高欢正等朱由崧主动发第三道诏书后,便准备启程回京,不过南京的第三道诏书没到,却有一个消息从朝鲜传来。
紫禁城外,黄廷领着一名朝鲜官员,来到宫门外,嘱咐道:“见了君上,知道该怎么说吧!”
朝鲜人连忙颔首,“上官放心,小人知道怎么禀报。”
(求月票,推荐,追订)
六月间,南方酷暑,北京的天气则还算凉爽。推荐阅读tv./.tv./
自从表明了要称帝的心意后,高欢就明目张胆的住进了紫禁城,不再掩饰自己的野望。
这时他站在太液池边,四周种满了垂柳,微风习习,令人格外心旷神怡。
周延儒看见亭中的高欢,忙走了上去,行礼道:“陛下!”
高欢转过身来,挥手让周围属下退出去,然后笑道:“爱卿啊!寡人没有称帝之前,还是唤大王吧!不急于一时嘛!”
周延儒闻语明白高欢心意,梁王不仅要称帝,而且要名声,要称的漂亮,称得万众拥戴,没得闲话可说。
这有点难度,不过作为臣子,特别是佞臣就是要为君王解忧的,否则存在就没啥意义了。
“君上!臣明白了!”周延儒忙笑着行礼。
高欢在一只石墩上坐下,示意周延儒也坐,然后沉声说道:“今日寡人召爱卿过来,爱卿可知何事?”
周延儒给高欢倒了一碗凉茶,双手奉上,“南京的事情君上不用担心,福王也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他与臣谈过,早想禅位给君上了。”
高欢听他这么说,便知道南京问题不大。
其实朱由崧早前也一直给自己写信,表示愿意退位让贤。
不过李际遇那厮把事情做绝了,逼着李自敬退位,然后又将其毒杀,让朱由崧感到恐惧,最近也不提禅位这茬了。
现在高欢表现出称帝的意思,要是朱由崧不配合,那这台戏就有些尴尬,要留下恶名。
周延儒这么说,便说明他们会处理好南京的事情,让朱由崧配合他来演出禅让大戏。
高欢听后心里有底,不再过多询问逼迫朱由崧退位之事,权当自己不知道此事,就是朱由崧自愿退位让贤。
梁王怎么会逼迫朱由崧呢?这都是朱由崧自愿的。
这时高欢喝了口茶,转移话题道:“既然陛下愿意让贤,那寡人就勉为其难,担起治理天下,教化万民的责任。不过新朝取代旧朝,有几件事情,还需要爱卿准备。”
周延儒恭敬道:“还请君上吩咐。”
高欢站起身来,负手望着湖面,“第一点,自然就是国号和年号,不知道爱卿可有想法?”
一般而言,国号都来自封地,或者是封爵,高欢为梁王,那么直接取梁朝就可以了。
现在高欢这么问,就说明对于梁这个国号,并不满意,而周延儒极善于揣摩主上的心意,他稍微沉吟便道:“回禀君上,臣以为昔日之有国者,或以所起之地,或因所受封之号,然皆不足法也。如秦的国号源于其兴起之地,隋、唐的国号源自前朝受封的爵位,这都是拘泥于百姓习惯了的称谓,只能算是权宜之计,要让这些封号覆盖整个天下就显得有失偏颇,不足效法了。”
高欢满意颔首,这就是他喜欢老周的原因。
虽说周延儒比较圆滑,还贪污受贿,但是他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把自己交代的事情办好。
这种大臣不能委以治国的重任,无法向李岩一样,坚定的执行自己的政策,进行社会改革,但是却能帮高欢解决一些李岩办不好的事情。
“爱卿之言,深得寡人之心。”高欢笑道:“那国号的事情,爱卿就与几位议政商议,拿出几个方案来!”
周延儒行礼:“臣领命!”
高欢继续道:“另外一件事,便是新朝官制!明朝的内阁和六部,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满足不了天下的治理。这里寡人提几个意见,第一是要增设理藩院、陆军衙门、水军衙门、商务部、交通部、教育部、中央银号、工科院等等部门,要将官府职能细化,同时要注意精简官僚队伍,不能造成部门臃肿。这件事情,你通知议政院拿出方案。”
周延儒连忙颔首,知道这事个大事。
高欢继续道:“其次,要完善全国官绅军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件事你通知李岩拿出方案!”
高欢与周延儒在亭中长谈,吩咐着周延儒去操办登基前,需要准备的各种事宜,以及提前做好新朝建立后的改革方案,然后便是等待南边传来消息。
时间一慌到了六月底,弘光帝昭告天下,大赞高欢功绩,同时陈述自己身体不适,想要退位让贤,召梁王来南京商议禅让之事。
旨意发出后,天下震惊,不过也都觉得理所当然。
这些年来,在梁国的治理下,明朝早就谈出了百姓的视野,要不是朱由崧突然发旨,不少百姓都忘记了,还有个明朝皇帝在南京。
高欢接到旨意,自然不能立马答应,而是发檄文表示,自己是明臣对皇帝陛下忠心耿耿,没有称帝的野心,让皇帝陛下接着干,不要心存疑虑。
朱由崧看了高欢的檄文,只能再次下旨,让高欢进京,表示天下只有梁国能够领导,百官也跟着上书,拥戴高欢称帝。
这一来二去,天下人人皆知,有人觉得梁王仁义,有人却被高欢的表演,给整吐了。
这个人就是唐国皇帝李际遇,他觉得高欢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完全是恶心自己。
看着高欢标准的篡位操作,李际遇只觉得当初自己实在是太粗暴,太没文化了。
现在李际遇在唐国的名声并不好,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杀了李自敬,还有李氏族人。
说到底,高欢是小地主的儿子,他老李还是吃亏在没文化上,不会这样演戏。
高欢并不知道,他按着周延儒给他设计的篡位流程走,刺激到了李际遇。
这时高欢正等朱由崧主动发第三道诏书后,便准备启程回京,不过南京的第三道诏书没到,却有一个消息从朝鲜传来。
紫禁城外,黄廷领着一名朝鲜官员,来到宫门外,嘱咐道:“见了君上,知道该怎么说吧!”
朝鲜人连忙颔首,“上官放心,小人知道怎么禀报。”
(求月票,推荐,追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