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求援的骑兵,离开没半天就匆匆回来,并且带来一个震惊全城的消息。
西军派遣偏师,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绕过南郑,夺取了大散关。
“启禀大帅,卑职等人出城后向北急奔,路上遇见不少从大散关折返的人,都说大散关已经被西军攻占!”骑兵单膝跪地,喘息禀报道:“旅帅探知后觉得事态严重,便派卑职回来禀报,而他则继续向大散关探查。”
大散关乃是联系汉中和关中的重要通道之一,现在被西军占据,虽然不能全部阻断两地之间的联系,但是想要长安派遣援兵过来,已经是不可能了。
“大帅,现在如何是好?”众多部将都惊慌起来。
贺珍久经战阵,立时猜到西军的意图,不禁感慨道:“看来张献忠是有备而来。西军的目标不只是汉中,而是攻取关中。现在大散关被西军占据,西军进入关中的大门,已经被打开了。”
城头诸多唐军将领,都倒吸一口凉气,内心感到震惊。
其实在河东之战后,李际遇不断从汉中抽调兵力,众多唐军将领的内心就已经开始彷徨。
面对乾朝的巨大压力,各人都预感到唐国快完了。
现在唐国被乾军死死压制,为了防备乾军,几乎牵制住了唐国全部的兵力,而现在张献忠突然偷袭,唐国已经无兵可调。
诸将都是一阵沉默,半响贺珍长叹一声,“若是陛下不调走四万大军,区区十万西军,本帅自为陛下拒之,可现在城中只有万五之众,张献忠有心算无心,我们已经输了。”
~~~~~~
城外,西军士卒忙碌一天,扎下营寨,军队开始埋锅造饭,营地里炊烟袅袅,西军将士们正享用着丰盛的晚餐。
这时营地中,西军士卒十多人一伙的聚集在一团,吃着米饭,喝着肉汤,议论着伐唐的事情。
“唐军刚在河东大败,我看我们这次出兵,肯定能够大败唐军!”
“南郑城中的唐军若是识相,就赶紧投降,不然明天攻城,我第一个杀上城头。”
“你长本事了啊!还第一个杀上城头……”
李定国带着一群将领,在营中巡视,耳畔传来士卒吃饭的吧唧声,还有议论声。
这时,一员部将匆匆赶来,禀报道:“殿下,陛下到了!”
李定国闻语一惊,没想到张献忠到的这么快。
“走!去迎接陛下!”李定国当即结束巡视,径直往营门而去。
不多时,李定国领着众将刚到营门,便见一队骑兵簇拥着一人奔驰而来。
“臣等恭迎陛下!”李定国领着一众将领齐齐行礼。
张献忠骑在马上,身上穿着一件普通的袍子,头上带着范阳冒,蜡黄的脸上满是威严,挥鞭让众人起身,“哈哈,听说定国已经拿下大散关了?”
李定国微笑道:“回禀陛下,冯双礼已经控制大散关。”
“好啊!”张献忠扭头对丞相徐以显道:“丞相,大散关到手,夺取关中十拿九稳了吧!”
徐以显是张献忠早期的军师,受张献忠器重,他政治野心很大,想要辅佐张献忠得天下,也以诸葛亮自比。
其在大西内部的地位,相当于牛金星之于大顺,是张献忠麾下文臣骨干,楚党的代表,与左相汪兆麟为首的蜀党共同治理西国。
在孙可望被高欢俘虏后,西国的内政能够稳中向好的发展,离不开徐以显的功劳。
徐以显微微一笑,并不作答,“陛下,还是进帐在说吧!”
李定国闻语反应过来,忙侧身道:“陛下,请入帐歇息。”
张献忠哈哈一笑,翻身下马,提着马鞭往营地里走。
“陛下为何这么快就到了!”李定国一边走,一边问道。
张献忠笑道:“丞相说,此次伐唐,在于兵贵神速四个字,所以朕便令大军急行而来了。”
这时一行人进入大帐,张献忠坐在帅位后,徐以显、李定国等人坐在两侧。
刚一坐定,张献忠便问道:“定国,南郑城内什么情况?”
既然大散关已经拿下,西军进入关中的大门已经打开,现在西军只要拔除南郑这枚钉子,就能大举进军关中了。
李定国道:“回禀陛下,现在南郑由唐国岐国公贺珍驻守,城内大概有一万五千多唐军。”
张献忠颔首,似乎是想起一些往事,沉声道:“贺珍啊!是员大将。定国有破城之策没?”
李定国道:“回禀陛下,对于南郑,儿臣想要先试试招降。若是他们不降,便强攻夺取城池。”
此前李定国已经派出一两百精兵混进了城中,准备里应外合夺取南郑城。
因为城中一下出现太多陌生人,肯定会引起怀疑,派入城中的大西军精锐便不能太多。
因为人比较少,所以要夺取城门,其实比较困难,所以李定国打算先招降,不降的话,再里应外合夺取城池。
“陛下!殿下!”正交谈之际,一将进入帐内行礼。
“有事?”李定国问道。
“回禀殿下,城内派人出来了!”部将禀报道。
李定国微微一笑,对张献忠道:“陛下,贺珍应该得知了大散关被占的消息,所以主动派人谈判来了。”
张献忠哈哈一笑,“把人带进来吧!”
贺珍得知大散关被占后,便派遣武大定前往西军大营,商谈归降事宜。
这时武大定被引进帐中,看见张献忠坐在帅位,李定国等人坐在两侧,却一下愣住了。
“愣着作甚?贺珍派遣你出来有什么话,你说吧。”李定国沉声道。
武大定回过神来,跪地拜道:“末将奉岐国公之令,前来商议归降事宜!”
李定国闻语看向张献忠,后者示意他继续问。
“贺珍有什么要求?”李定国问道。
武大定忙道:“岐国公愿意归降,也不敢谈什么条件,只是希望大西能够保证城中将士的安全,择一地安置岐国公和将士们,另外不追究当年阻止大西北上之事。”
张献忠闻语哈哈一笑,“回去搞速贺珍,他的条件,朕都答应了。当年击败孙可望,阻止朕北征之事,朕可以给他保证,不会追究此事!”
武大定闻语心头一惊,才反应过来,上面坐着的是张献忠,于是连忙磕头行礼,“武大定拜见皇帝陛下!臣这就回去转告,一定将陛下的意思,转达过去。”
“武大定,很好!”张献忠微微颔首,遂即挥手道:“你去吧!”
(求月票,推荐,追定)
西军派遣偏师,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绕过南郑,夺取了大散关。
“启禀大帅,卑职等人出城后向北急奔,路上遇见不少从大散关折返的人,都说大散关已经被西军攻占!”骑兵单膝跪地,喘息禀报道:“旅帅探知后觉得事态严重,便派卑职回来禀报,而他则继续向大散关探查。”
大散关乃是联系汉中和关中的重要通道之一,现在被西军占据,虽然不能全部阻断两地之间的联系,但是想要长安派遣援兵过来,已经是不可能了。
“大帅,现在如何是好?”众多部将都惊慌起来。
贺珍久经战阵,立时猜到西军的意图,不禁感慨道:“看来张献忠是有备而来。西军的目标不只是汉中,而是攻取关中。现在大散关被西军占据,西军进入关中的大门,已经被打开了。”
城头诸多唐军将领,都倒吸一口凉气,内心感到震惊。
其实在河东之战后,李际遇不断从汉中抽调兵力,众多唐军将领的内心就已经开始彷徨。
面对乾朝的巨大压力,各人都预感到唐国快完了。
现在唐国被乾军死死压制,为了防备乾军,几乎牵制住了唐国全部的兵力,而现在张献忠突然偷袭,唐国已经无兵可调。
诸将都是一阵沉默,半响贺珍长叹一声,“若是陛下不调走四万大军,区区十万西军,本帅自为陛下拒之,可现在城中只有万五之众,张献忠有心算无心,我们已经输了。”
~~~~~~
城外,西军士卒忙碌一天,扎下营寨,军队开始埋锅造饭,营地里炊烟袅袅,西军将士们正享用着丰盛的晚餐。
这时营地中,西军士卒十多人一伙的聚集在一团,吃着米饭,喝着肉汤,议论着伐唐的事情。
“唐军刚在河东大败,我看我们这次出兵,肯定能够大败唐军!”
“南郑城中的唐军若是识相,就赶紧投降,不然明天攻城,我第一个杀上城头。”
“你长本事了啊!还第一个杀上城头……”
李定国带着一群将领,在营中巡视,耳畔传来士卒吃饭的吧唧声,还有议论声。
这时,一员部将匆匆赶来,禀报道:“殿下,陛下到了!”
李定国闻语一惊,没想到张献忠到的这么快。
“走!去迎接陛下!”李定国当即结束巡视,径直往营门而去。
不多时,李定国领着众将刚到营门,便见一队骑兵簇拥着一人奔驰而来。
“臣等恭迎陛下!”李定国领着一众将领齐齐行礼。
张献忠骑在马上,身上穿着一件普通的袍子,头上带着范阳冒,蜡黄的脸上满是威严,挥鞭让众人起身,“哈哈,听说定国已经拿下大散关了?”
李定国微笑道:“回禀陛下,冯双礼已经控制大散关。”
“好啊!”张献忠扭头对丞相徐以显道:“丞相,大散关到手,夺取关中十拿九稳了吧!”
徐以显是张献忠早期的军师,受张献忠器重,他政治野心很大,想要辅佐张献忠得天下,也以诸葛亮自比。
其在大西内部的地位,相当于牛金星之于大顺,是张献忠麾下文臣骨干,楚党的代表,与左相汪兆麟为首的蜀党共同治理西国。
在孙可望被高欢俘虏后,西国的内政能够稳中向好的发展,离不开徐以显的功劳。
徐以显微微一笑,并不作答,“陛下,还是进帐在说吧!”
李定国闻语反应过来,忙侧身道:“陛下,请入帐歇息。”
张献忠哈哈一笑,翻身下马,提着马鞭往营地里走。
“陛下为何这么快就到了!”李定国一边走,一边问道。
张献忠笑道:“丞相说,此次伐唐,在于兵贵神速四个字,所以朕便令大军急行而来了。”
这时一行人进入大帐,张献忠坐在帅位后,徐以显、李定国等人坐在两侧。
刚一坐定,张献忠便问道:“定国,南郑城内什么情况?”
既然大散关已经拿下,西军进入关中的大门已经打开,现在西军只要拔除南郑这枚钉子,就能大举进军关中了。
李定国道:“回禀陛下,现在南郑由唐国岐国公贺珍驻守,城内大概有一万五千多唐军。”
张献忠颔首,似乎是想起一些往事,沉声道:“贺珍啊!是员大将。定国有破城之策没?”
李定国道:“回禀陛下,对于南郑,儿臣想要先试试招降。若是他们不降,便强攻夺取城池。”
此前李定国已经派出一两百精兵混进了城中,准备里应外合夺取南郑城。
因为城中一下出现太多陌生人,肯定会引起怀疑,派入城中的大西军精锐便不能太多。
因为人比较少,所以要夺取城门,其实比较困难,所以李定国打算先招降,不降的话,再里应外合夺取城池。
“陛下!殿下!”正交谈之际,一将进入帐内行礼。
“有事?”李定国问道。
“回禀殿下,城内派人出来了!”部将禀报道。
李定国微微一笑,对张献忠道:“陛下,贺珍应该得知了大散关被占的消息,所以主动派人谈判来了。”
张献忠哈哈一笑,“把人带进来吧!”
贺珍得知大散关被占后,便派遣武大定前往西军大营,商谈归降事宜。
这时武大定被引进帐中,看见张献忠坐在帅位,李定国等人坐在两侧,却一下愣住了。
“愣着作甚?贺珍派遣你出来有什么话,你说吧。”李定国沉声道。
武大定回过神来,跪地拜道:“末将奉岐国公之令,前来商议归降事宜!”
李定国闻语看向张献忠,后者示意他继续问。
“贺珍有什么要求?”李定国问道。
武大定忙道:“岐国公愿意归降,也不敢谈什么条件,只是希望大西能够保证城中将士的安全,择一地安置岐国公和将士们,另外不追究当年阻止大西北上之事。”
张献忠闻语哈哈一笑,“回去搞速贺珍,他的条件,朕都答应了。当年击败孙可望,阻止朕北征之事,朕可以给他保证,不会追究此事!”
武大定闻语心头一惊,才反应过来,上面坐着的是张献忠,于是连忙磕头行礼,“武大定拜见皇帝陛下!臣这就回去转告,一定将陛下的意思,转达过去。”
“武大定,很好!”张献忠微微颔首,遂即挥手道:“你去吧!”
(求月票,推荐,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