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给山西想的办法,就是把煤炭运出来,趁着冬季卖掉,迅速为山西回款,用于还债。
若是卖煤的收入还不够,当各人看见火车拉煤,能够以比较低廉的运输成本将煤炭运出山西后,各银号和民间的资金觉得确实有利可图,便会再次给山西借钱,让山西布政使司不至于资金断裂。
当然这次解决了山西的财政危机,朝廷必须加强监控,敦促山西逐渐缩小债务的规模。
高欢在视察工部院,向宋应星了解火车头的情况后,确定了自己的计划有很大的可行性。
他回去便让招商船运公司,调来几艘内河运输船,将拆解后的三辆样车装上运输船,拉到天津后再进行组装,然后沿着铁路开往山西装运煤炭。
这时,码头上工人们正在进行装运,高欢则与几位大臣,站在不远处观看。
“陛下,这火车抵达山西后,就算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可大笔煤炭投入市场,会不会造成煤炭价格再次下跌。”堵胤锡虽然不擅长经济,但是基本的规律还是了解的。
此前山西之所以出现财政危机,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开销和投资大,山西布政使司的主要财源煤炭出售,却因为煤炭价格下跌,而造成山西财政入不敷出,政府濒临破产。
现在采用火车运输,大批煤炭投入市场,煤炭价格肯定会继续下跌,让堵胤锡有些担心,还是解决不了山西的财政危机。
高欢微微颔首道:“煤炭价格肯定会再次下跌,不过煤炭价格跌下来后,原本不烧煤的北方百姓,肯定会大量买煤过冬,煤炭的需求也会增加,最终使得煤炭价格,落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山西的煤炭,必须要走薄利多销的路线,煤炭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朕肯定是要将价格打下来的。”
此时的煤炭价格,其实还是偏高的,北方只有比较富裕的人家,才能够敞开了烧煤取暖和做饭,一年消耗的煤炭其实比较有限。
如果煤炭价格继续下跌,让普通百姓也能够烧得起,那每年煤炭的消耗,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以山西现在的生产力,可以说怎么挖,都不能满足百姓的消耗。
煤炭作为燃料和能源,必须要让百姓们都用得起,若是价格太高,不仅百姓冬天难熬,也会影响乾朝的经济发展。
高欢顿了顿,“当然,这次为了解决山西的问题,煤炭价格也不能跌得太低,朝廷必须采取调控政策。”
堵胤锡道:“还请陛下指示。”
高欢沉声道:“要保住煤炭价格,首先不能让运出来的煤炭,全部聚集在河北,朝廷必须准备好船只,将运到天津的煤炭,调运到东北和江南。东北一地,冬季比关内更加寒冷,晚上不烧炕,能够把人冻死,对煤炭的需求量很大。江南各城,人口众多,也没有那么多树木和柴草,用来生火做饭。你们看江南这几年,树木都快被砍完了,朝廷需要禁止继续砍伐树木,鼓励百姓烧煤。别的城市不说,就南京近百万人口,一天要消耗多少煤炭?”
堵胤锡听了高欢的话,立刻意识到,今后一段时间内,山西可能迅速恢复元气,一跃成为大乾最有钱的省份之一,山西的晋商恐怕又要重新崛起。
堵胤锡和陈子龙同时意识到,心中也都有了各自的想法,必须带着资本进入山西,趁着晋商没有恢复元气,手里没钱,去投资山西煤矿,把开矿权给拿下来。
高欢见两人都明白了,便问道:“江南这边各银号,以及民间资本是什么态度?”
前不久,马志文发表文章,揭露山西的情况后,各银号和民间资本,便纷纷停止给山西贷款,并且派遣专人前往山西催要贷款去了。
虽然高欢让官方控制的各大报纸发表文章,表示山西经济稳中向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近些年来乾朝官府的公信力越来越差,民间根本不信,发而越发觉得山西官府要破产了。
陈子龙摇了摇头,“回禀陛下,他们对于山西的情况,依旧十分担忧。马志文的文章影响很大,各银号调研后,几乎都认可马志文的判断,认为铁路作用不大,救不了山西经济。现在各银号都停止放贷,有不少江南的工坊也贷不到钱。前些天还有工坊主,因为资金断裂,工坊破产,夜里跳了秦淮河。”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派人与朕一起北上,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欢闻语脸沉了下来,“这件事情,朕交给你们去办。”
火车正式在铁路上运行,一定是会上历史课本的重大事件。
高欢决定亲自参与其中,既是解决山西的问题,也是见证伟大的时刻。
在工部院制造的车头,装船出发后,高欢在南京待了几日,便带着各银号的代表,以及江南的富商,浩浩荡荡的启程,前往天津卫。
韩昭宣回到山西后,知道这次危机即便度过去,山西官场也会迎来一场地震。
此前,他揣摩上意,为了迎合高欢修建铁路的想法,把精力大都放在铁路建设上。
为了尽快建好铁路,取得皇帝陛下的欢心,他在用人上,便比较激进,山西官场的官员,不论作风如何,手脚是否干净,只要在建铁路的事情上能够干出成绩,他对官员的违法违纪,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近四年来,山西官场评定一个官员是好是坏,不是看他是否清廉,是否遵守国法和纪律,而是看他有没有能力,完成上官的指示。
韩昭宣自认为自己是一员,能够打仗,能够搞经济,搞建设的悍将。
太津铁路,长度近千里,他四年时间就建造完成,整个乾朝也没有多少官员,有这个实力。
现在出了这么个问题,韩昭宣知道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搞不好,自己的政治生命就要结束,他必须展开自救。
《武布中华》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
若是卖煤的收入还不够,当各人看见火车拉煤,能够以比较低廉的运输成本将煤炭运出山西后,各银号和民间的资金觉得确实有利可图,便会再次给山西借钱,让山西布政使司不至于资金断裂。
当然这次解决了山西的财政危机,朝廷必须加强监控,敦促山西逐渐缩小债务的规模。
高欢在视察工部院,向宋应星了解火车头的情况后,确定了自己的计划有很大的可行性。
他回去便让招商船运公司,调来几艘内河运输船,将拆解后的三辆样车装上运输船,拉到天津后再进行组装,然后沿着铁路开往山西装运煤炭。
这时,码头上工人们正在进行装运,高欢则与几位大臣,站在不远处观看。
“陛下,这火车抵达山西后,就算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可大笔煤炭投入市场,会不会造成煤炭价格再次下跌。”堵胤锡虽然不擅长经济,但是基本的规律还是了解的。
此前山西之所以出现财政危机,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开销和投资大,山西布政使司的主要财源煤炭出售,却因为煤炭价格下跌,而造成山西财政入不敷出,政府濒临破产。
现在采用火车运输,大批煤炭投入市场,煤炭价格肯定会继续下跌,让堵胤锡有些担心,还是解决不了山西的财政危机。
高欢微微颔首道:“煤炭价格肯定会再次下跌,不过煤炭价格跌下来后,原本不烧煤的北方百姓,肯定会大量买煤过冬,煤炭的需求也会增加,最终使得煤炭价格,落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山西的煤炭,必须要走薄利多销的路线,煤炭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朕肯定是要将价格打下来的。”
此时的煤炭价格,其实还是偏高的,北方只有比较富裕的人家,才能够敞开了烧煤取暖和做饭,一年消耗的煤炭其实比较有限。
如果煤炭价格继续下跌,让普通百姓也能够烧得起,那每年煤炭的消耗,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以山西现在的生产力,可以说怎么挖,都不能满足百姓的消耗。
煤炭作为燃料和能源,必须要让百姓们都用得起,若是价格太高,不仅百姓冬天难熬,也会影响乾朝的经济发展。
高欢顿了顿,“当然,这次为了解决山西的问题,煤炭价格也不能跌得太低,朝廷必须采取调控政策。”
堵胤锡道:“还请陛下指示。”
高欢沉声道:“要保住煤炭价格,首先不能让运出来的煤炭,全部聚集在河北,朝廷必须准备好船只,将运到天津的煤炭,调运到东北和江南。东北一地,冬季比关内更加寒冷,晚上不烧炕,能够把人冻死,对煤炭的需求量很大。江南各城,人口众多,也没有那么多树木和柴草,用来生火做饭。你们看江南这几年,树木都快被砍完了,朝廷需要禁止继续砍伐树木,鼓励百姓烧煤。别的城市不说,就南京近百万人口,一天要消耗多少煤炭?”
堵胤锡听了高欢的话,立刻意识到,今后一段时间内,山西可能迅速恢复元气,一跃成为大乾最有钱的省份之一,山西的晋商恐怕又要重新崛起。
堵胤锡和陈子龙同时意识到,心中也都有了各自的想法,必须带着资本进入山西,趁着晋商没有恢复元气,手里没钱,去投资山西煤矿,把开矿权给拿下来。
高欢见两人都明白了,便问道:“江南这边各银号,以及民间资本是什么态度?”
前不久,马志文发表文章,揭露山西的情况后,各银号和民间资本,便纷纷停止给山西贷款,并且派遣专人前往山西催要贷款去了。
虽然高欢让官方控制的各大报纸发表文章,表示山西经济稳中向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近些年来乾朝官府的公信力越来越差,民间根本不信,发而越发觉得山西官府要破产了。
陈子龙摇了摇头,“回禀陛下,他们对于山西的情况,依旧十分担忧。马志文的文章影响很大,各银号调研后,几乎都认可马志文的判断,认为铁路作用不大,救不了山西经济。现在各银号都停止放贷,有不少江南的工坊也贷不到钱。前些天还有工坊主,因为资金断裂,工坊破产,夜里跳了秦淮河。”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派人与朕一起北上,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欢闻语脸沉了下来,“这件事情,朕交给你们去办。”
火车正式在铁路上运行,一定是会上历史课本的重大事件。
高欢决定亲自参与其中,既是解决山西的问题,也是见证伟大的时刻。
在工部院制造的车头,装船出发后,高欢在南京待了几日,便带着各银号的代表,以及江南的富商,浩浩荡荡的启程,前往天津卫。
韩昭宣回到山西后,知道这次危机即便度过去,山西官场也会迎来一场地震。
此前,他揣摩上意,为了迎合高欢修建铁路的想法,把精力大都放在铁路建设上。
为了尽快建好铁路,取得皇帝陛下的欢心,他在用人上,便比较激进,山西官场的官员,不论作风如何,手脚是否干净,只要在建铁路的事情上能够干出成绩,他对官员的违法违纪,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近四年来,山西官场评定一个官员是好是坏,不是看他是否清廉,是否遵守国法和纪律,而是看他有没有能力,完成上官的指示。
韩昭宣自认为自己是一员,能够打仗,能够搞经济,搞建设的悍将。
太津铁路,长度近千里,他四年时间就建造完成,整个乾朝也没有多少官员,有这个实力。
现在出了这么个问题,韩昭宣知道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搞不好,自己的政治生命就要结束,他必须展开自救。
《武布中华》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