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八的这天,寇青桐又按期跟着运输军装的车队抵达南皮。
每十天来一趟,每次这里的变化都很大。
这回除了五千套登莱军服外,还有按着朱延平图纸要求制作的帆布服装。
染得靛青,又浆洗发白的长裤,帆布坎肩,纯棉圆领夏装短袖,还有夹克……唔,夹克也能说是比甲,缩短的比甲就是马甲,比甲演化的就是马褂,相对于比甲更短而已。
除了各款式的帆布服装外,寇青桐还带来了各种帆布制作的军用品,如与牛皮配合做成的武装带、防雨斗篷、高帮军靴、背包等等。
因南皮产棉花,军用棉被也带来一批。这些东西是车骑府军以后的单兵标配,随身背着。只要保暖措施做得好,以后行军可以省去扎营这套最花精力和时间的步骤。
身材很好的李鸿基成了模特,穿着紧绷绷的牛仔裤,腰间扎着铜扣牛皮带,上身纯棉短袖,套上束身修正体形的坎肩,最后穿上铜扣马甲,将折叠的四四方方军用被绑在背上,棉被上固定着战刀,肩上挂着火铳,铳刺、竹筒、腰牌、子弹盒都固定在腰侧。
李鸿基总感觉浑身别扭,尤其是紧绷绷的裤子更让他难受,这年头哪怕贫农下地干活,军士上阵拼杀,上身衣裳相对来说要长一点,刚好能遮住屁股。遮住屁股,就是遮丑……
脚上踩着高帮军靴,初次使用鞋带,他绑的过紧,感觉脚腕儿疼。
不过,他感觉难受不自在是他的事情,是没适应而已。
给人的感观非常的好,整体着装风格内敛、肢体显露棱角分明,十分的英武、飒踏、给人以干净利落,精明能干的印象。
其他人都在鉴赏、分析这套军装的优劣,朱延平摸着下巴短短一层须绒,总觉得有些不对头,打了个响指,道:“将勇字盔戴上。”
“是。”
李鸿基赶紧应一声,将与毡笠造型相仿,类似飞碟的勇字盔戴在脑袋上,系好盔带站正身姿。
朱延平眯着眼,看着有点模样了,扭头一旁何冲道:“赐他赤色盔旗,再看看效果。”
何冲从一旁柜子里取出一枚三角赤色为底,金色烈日燃烧的盔旗,来到李鸿基面前道:“你小子好运气,还愣着做什么?”
李鸿基一看这么一趟就获得了盔旗,浑身的不自在抛出九霄云外,赶紧单膝跪地:“标下拜谢将军赏识。”
朱延平笑笑颔首,扭头问:“伯应兄、建斗兄,这套军士操练、行军服饰如何?”
卢象升还在思索推敲,袁枢点头笑道:“好东西,有胡服骑射的革新气概。这腿裤过紧,可会影响行军、操练?”
朱延平摇头:“不会,反而有绑腿的作用,能增强行军持久。”
没有绑腿,军士远距离行军会造成静脉血管曲张,导致两腿使不出力气。百姓出个远门或走山路,都会打绑腿,军中也是如此。
这批军装所用帆布是从天津采购的,布料质地较粗。
袁枢看着连连点头:“亏了,早知道宗柔能设计出这样的训练服,我们登莱会订两万套。”
一旁寇青桐为他们烹茶,笑道:“伯应先生这话错了,李鸿基身上这套装备总共下来,成本约在二两六钱银子左右,都可置办一身锦衣了。这且是夏装,冬装更为宽大,不可通用。”
其实帆布已经出现在服装中,却没有朱延平这类全身性质的,而是做成坎肩褂子,夏天穿,基本能穿半辈子。
二两六钱银子,李鸿基两个月的军饷,他摸摸用料,真的是良心货,穿个两三年应该不是问题。
袁枢一听挑眉:“弟妹这话就不对了,这套军装虽贵,一套能顶寻常两套、三套,算起来成本还是没差别的。”
寇青桐笑笑,明媚动人,将烹好的茶盅装盘,由春梅端着送到四人面前。
朱延平端着茶盅看向卢象升,卢象升皱着眉还在思考,曹少钦道:“依我看,这套服饰英武不下曳撒,尚武气息十足,又极为便利、耐用。不仅军中能用,匠坊、田地,各处皆可用之。且用色兼具内敛、深沉、浑厚之美,形制紧绷如弯弓,能彰显人之棱角、锐气。”
卢象升听了,这才发表意见:“一改服饰之繁冗,这套军服先藏着,等各方面储备充足后大面积装备军士,也可对外出售,其中利润不菲呀。现在若传出去,帆布、棉价会上涨,宗柔设计的东西,可能会便宜其他人。”
作为常州宜兴人,卢象升对江南服饰的潮流也有经历,看向寇青桐道:“待出售前,秦淮河上不妨送上一些,那里的人会给宗柔一个面子,帮着推销。”
秦淮河上的名妓,服饰及各项用度,一直引领着江南的时尚潮流,江南的潮流,就是中国的潮流,进而扩散世界。
对于这套过于彰显个性的服饰会不会被人抵制,朱延平毫无这方面的顾虑,思想上大明是开放的,就连官员都可以洗礼入教,更别说服饰改革。
这年头奇装异服只要不犯禁,不是洞洞装之类故意露肉的,都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是传说中的大唐,女子穿着裙子,裹着抹胸露出肚脐眼逛街,都不算事儿。
服饰改革,只要实用、美观,没人会抗拒。
这也能算是易服,可易服也有本质区别,剃发易服是被迫的,改了的衣服是很丑的,关键还是被迫。若是自己内部进行易服,那就是自我的一次革新。
一句话,你逼迫我换穿其他形式的衣裳,还不如我原来的漂亮,我自然要反抗,我要穿什么衣服是我的事情!这就是血性!
对卢象升的建议寇青桐应下,她是从秦淮出来的,自然知道想要在短时间内让这种服饰流行起来,秦淮上的推销是难以避免的,也是最关键的。
只要那里的部分姐妹身穿这套能显示形体之美、又可增添英武的服饰,以现在的士林风气来说,必然会成为燎原之势,会在短时间内火爆起来。
一旁袁枢打趣:“建斗兄,看来是穷怕了,这挣钱的主意也是一个接一个。”
袁枢家里真的很有钱,据他说他祖母有孕时,他祖父梦到吕洞宾赐座下童子转世,天启二年袁可立出海指挥南四卫战事,险些海上遇难,据说就是吕祖施法保护袁可立所在船队安稳,没有被擦肩而过的风浪吞噬。
袁可立也是儒道兵法四家兼修,在道门中有着极高的声誉。
所以在睢州别墅陆园中建起袁家山道场供奉吕洞宾,典藏各类道书,成为中原道门的一时圣地,争相前去。
唔,这座道场是船型的,在天然地形上进行人工修建,建造成战船模样,为的就是纪念当年的事情。
卢象升端着茶盅饮一口,笑道:“不为民,不知钱粮寡。按着宗柔的话来说,为民生花钱,多少钱都不够。这也是,世道逼出来的,没奈何的事情。再说,咱也户部出来的,不懂生财之道,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户部的?”
两个人不仅是同年而生的朋友,也在户部一起工作过,卢象升和杨嗣昌是户部主事,袁枢以举人的身份在里面帮忙算账、审计。
朱延平向后仰躺,看着湛蓝天空道:“建斗兄不说自己是户部的,人人都会以为建斗兄是兵部出来的。”
袁枢点着头:“是呀,当时建斗要去翰林院进修再转兵部,可户部上下真没人敢去,户部四大主事空缺,建斗上去补了一个,杨嗣昌补了一个,为兄挑了一个兼管着,另一个归侍郎李长庚亲管,后来是李春烨,就这样不伦不类四个人,撑起了户部运转。想起来,宛如昨日,历历在目。”
袁枢说一顿,问:“对了,这套服饰总该有个名字,若宗柔给面子,这衣裳就依咱的意思,叫做戎服可好?”
朱延平故作郁闷、不甘:“伯应兄都开口了,小弟还能说什么?原本,想叫做平服的。”
卢象升摸着短须道:“戎服以偏概全,不易推广,不若叫做平戎服,寓意也好。再不成,也可叫做车服。”
“嗯,就叫平戎服,寓意好,以戈止武,四海咸平。”
袁枢一锤定音,指着李鸿基道:“这套衣服我订五百套,用料、色泽尽量上乘,待这里发售、列装军士时,我给山东军将、河南各地的朋友一人送上两套。”
曹少钦也开口:“宫里也要,最少一万套。”
袁枢翻了个白眼,他和曹少钦不对付,两个人曾经有鸡毛蒜皮的小纠葛,打趣道:“小曹大手笔,这一万套最少三万多两。”
曹少钦端着茶盅,语气平淡:“不止,这批服装我要先拿,刺绣补子后才能送到宫里,前后大约要五、六万两吧。花钱事小,将这件事做成定局,才是大事。毕竟,我们不认为这套平戎服出格,可有些老朽不这么认为。”
“宫里头,各军、及江南秦淮一同使力,平戎服席卷之势造好,别人也说不了什么。说白了,老头子不喜欢,咱年轻人喜欢。”
曹少钦一口饮尽,努着下巴很认真的道:“有朝气,锐意十足,很好。”
都没说合股一起干的话,曹少钦身份限定,宫里人不能背着皇帝与外面人有利益往来,他一开口必然是代表宫里入股。
袁枢是不差这个钱,对袁家来说守好现在的盘子,就足够对得起先人,足够自己,也够后人使唤的了。
至于卢象升没有曹少钦的身份限制,也没有袁枢那样丰厚的家财,可他也有自己的坚持。
他加入朱延平、曹少钦这个盐运垄断团体,也是有公事需求的,也有良心的原因,与自己家族产业没什么关联。
若一起合股做买卖,与东林人有什么区别?
他有他的坚持和理念,大家在一起合作是为国事,也是好友关系促成的袍泽战友关系,一旦有了私下利益联合,那就是朋党。
至于与塞外人的买卖,朱延平就是牵个头,具体由朝廷来谈,谈好后内部再分配。
若朝廷的人谈不好,朱延平再出来耍威风,要么给贪心不足的太仆寺、兵部甩脸色,要么恐吓塞外人。
实际上大家都不傻的话,真没朱延平什么事,塞外的买卖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兵部一如既往的缺钱,要在军需上节省军费;太仆寺的郭允厚刚上来,也是需要政绩来证明自己的。塞外那里在贸易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也是能受点气的,很难闹起来。
真闹了,必然有鬼作祟。
每十天来一趟,每次这里的变化都很大。
这回除了五千套登莱军服外,还有按着朱延平图纸要求制作的帆布服装。
染得靛青,又浆洗发白的长裤,帆布坎肩,纯棉圆领夏装短袖,还有夹克……唔,夹克也能说是比甲,缩短的比甲就是马甲,比甲演化的就是马褂,相对于比甲更短而已。
除了各款式的帆布服装外,寇青桐还带来了各种帆布制作的军用品,如与牛皮配合做成的武装带、防雨斗篷、高帮军靴、背包等等。
因南皮产棉花,军用棉被也带来一批。这些东西是车骑府军以后的单兵标配,随身背着。只要保暖措施做得好,以后行军可以省去扎营这套最花精力和时间的步骤。
身材很好的李鸿基成了模特,穿着紧绷绷的牛仔裤,腰间扎着铜扣牛皮带,上身纯棉短袖,套上束身修正体形的坎肩,最后穿上铜扣马甲,将折叠的四四方方军用被绑在背上,棉被上固定着战刀,肩上挂着火铳,铳刺、竹筒、腰牌、子弹盒都固定在腰侧。
李鸿基总感觉浑身别扭,尤其是紧绷绷的裤子更让他难受,这年头哪怕贫农下地干活,军士上阵拼杀,上身衣裳相对来说要长一点,刚好能遮住屁股。遮住屁股,就是遮丑……
脚上踩着高帮军靴,初次使用鞋带,他绑的过紧,感觉脚腕儿疼。
不过,他感觉难受不自在是他的事情,是没适应而已。
给人的感观非常的好,整体着装风格内敛、肢体显露棱角分明,十分的英武、飒踏、给人以干净利落,精明能干的印象。
其他人都在鉴赏、分析这套军装的优劣,朱延平摸着下巴短短一层须绒,总觉得有些不对头,打了个响指,道:“将勇字盔戴上。”
“是。”
李鸿基赶紧应一声,将与毡笠造型相仿,类似飞碟的勇字盔戴在脑袋上,系好盔带站正身姿。
朱延平眯着眼,看着有点模样了,扭头一旁何冲道:“赐他赤色盔旗,再看看效果。”
何冲从一旁柜子里取出一枚三角赤色为底,金色烈日燃烧的盔旗,来到李鸿基面前道:“你小子好运气,还愣着做什么?”
李鸿基一看这么一趟就获得了盔旗,浑身的不自在抛出九霄云外,赶紧单膝跪地:“标下拜谢将军赏识。”
朱延平笑笑颔首,扭头问:“伯应兄、建斗兄,这套军士操练、行军服饰如何?”
卢象升还在思索推敲,袁枢点头笑道:“好东西,有胡服骑射的革新气概。这腿裤过紧,可会影响行军、操练?”
朱延平摇头:“不会,反而有绑腿的作用,能增强行军持久。”
没有绑腿,军士远距离行军会造成静脉血管曲张,导致两腿使不出力气。百姓出个远门或走山路,都会打绑腿,军中也是如此。
这批军装所用帆布是从天津采购的,布料质地较粗。
袁枢看着连连点头:“亏了,早知道宗柔能设计出这样的训练服,我们登莱会订两万套。”
一旁寇青桐为他们烹茶,笑道:“伯应先生这话错了,李鸿基身上这套装备总共下来,成本约在二两六钱银子左右,都可置办一身锦衣了。这且是夏装,冬装更为宽大,不可通用。”
其实帆布已经出现在服装中,却没有朱延平这类全身性质的,而是做成坎肩褂子,夏天穿,基本能穿半辈子。
二两六钱银子,李鸿基两个月的军饷,他摸摸用料,真的是良心货,穿个两三年应该不是问题。
袁枢一听挑眉:“弟妹这话就不对了,这套军装虽贵,一套能顶寻常两套、三套,算起来成本还是没差别的。”
寇青桐笑笑,明媚动人,将烹好的茶盅装盘,由春梅端着送到四人面前。
朱延平端着茶盅看向卢象升,卢象升皱着眉还在思考,曹少钦道:“依我看,这套服饰英武不下曳撒,尚武气息十足,又极为便利、耐用。不仅军中能用,匠坊、田地,各处皆可用之。且用色兼具内敛、深沉、浑厚之美,形制紧绷如弯弓,能彰显人之棱角、锐气。”
卢象升听了,这才发表意见:“一改服饰之繁冗,这套军服先藏着,等各方面储备充足后大面积装备军士,也可对外出售,其中利润不菲呀。现在若传出去,帆布、棉价会上涨,宗柔设计的东西,可能会便宜其他人。”
作为常州宜兴人,卢象升对江南服饰的潮流也有经历,看向寇青桐道:“待出售前,秦淮河上不妨送上一些,那里的人会给宗柔一个面子,帮着推销。”
秦淮河上的名妓,服饰及各项用度,一直引领着江南的时尚潮流,江南的潮流,就是中国的潮流,进而扩散世界。
对于这套过于彰显个性的服饰会不会被人抵制,朱延平毫无这方面的顾虑,思想上大明是开放的,就连官员都可以洗礼入教,更别说服饰改革。
这年头奇装异服只要不犯禁,不是洞洞装之类故意露肉的,都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是传说中的大唐,女子穿着裙子,裹着抹胸露出肚脐眼逛街,都不算事儿。
服饰改革,只要实用、美观,没人会抗拒。
这也能算是易服,可易服也有本质区别,剃发易服是被迫的,改了的衣服是很丑的,关键还是被迫。若是自己内部进行易服,那就是自我的一次革新。
一句话,你逼迫我换穿其他形式的衣裳,还不如我原来的漂亮,我自然要反抗,我要穿什么衣服是我的事情!这就是血性!
对卢象升的建议寇青桐应下,她是从秦淮出来的,自然知道想要在短时间内让这种服饰流行起来,秦淮上的推销是难以避免的,也是最关键的。
只要那里的部分姐妹身穿这套能显示形体之美、又可增添英武的服饰,以现在的士林风气来说,必然会成为燎原之势,会在短时间内火爆起来。
一旁袁枢打趣:“建斗兄,看来是穷怕了,这挣钱的主意也是一个接一个。”
袁枢家里真的很有钱,据他说他祖母有孕时,他祖父梦到吕洞宾赐座下童子转世,天启二年袁可立出海指挥南四卫战事,险些海上遇难,据说就是吕祖施法保护袁可立所在船队安稳,没有被擦肩而过的风浪吞噬。
袁可立也是儒道兵法四家兼修,在道门中有着极高的声誉。
所以在睢州别墅陆园中建起袁家山道场供奉吕洞宾,典藏各类道书,成为中原道门的一时圣地,争相前去。
唔,这座道场是船型的,在天然地形上进行人工修建,建造成战船模样,为的就是纪念当年的事情。
卢象升端着茶盅饮一口,笑道:“不为民,不知钱粮寡。按着宗柔的话来说,为民生花钱,多少钱都不够。这也是,世道逼出来的,没奈何的事情。再说,咱也户部出来的,不懂生财之道,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户部的?”
两个人不仅是同年而生的朋友,也在户部一起工作过,卢象升和杨嗣昌是户部主事,袁枢以举人的身份在里面帮忙算账、审计。
朱延平向后仰躺,看着湛蓝天空道:“建斗兄不说自己是户部的,人人都会以为建斗兄是兵部出来的。”
袁枢点着头:“是呀,当时建斗要去翰林院进修再转兵部,可户部上下真没人敢去,户部四大主事空缺,建斗上去补了一个,杨嗣昌补了一个,为兄挑了一个兼管着,另一个归侍郎李长庚亲管,后来是李春烨,就这样不伦不类四个人,撑起了户部运转。想起来,宛如昨日,历历在目。”
袁枢说一顿,问:“对了,这套服饰总该有个名字,若宗柔给面子,这衣裳就依咱的意思,叫做戎服可好?”
朱延平故作郁闷、不甘:“伯应兄都开口了,小弟还能说什么?原本,想叫做平服的。”
卢象升摸着短须道:“戎服以偏概全,不易推广,不若叫做平戎服,寓意也好。再不成,也可叫做车服。”
“嗯,就叫平戎服,寓意好,以戈止武,四海咸平。”
袁枢一锤定音,指着李鸿基道:“这套衣服我订五百套,用料、色泽尽量上乘,待这里发售、列装军士时,我给山东军将、河南各地的朋友一人送上两套。”
曹少钦也开口:“宫里也要,最少一万套。”
袁枢翻了个白眼,他和曹少钦不对付,两个人曾经有鸡毛蒜皮的小纠葛,打趣道:“小曹大手笔,这一万套最少三万多两。”
曹少钦端着茶盅,语气平淡:“不止,这批服装我要先拿,刺绣补子后才能送到宫里,前后大约要五、六万两吧。花钱事小,将这件事做成定局,才是大事。毕竟,我们不认为这套平戎服出格,可有些老朽不这么认为。”
“宫里头,各军、及江南秦淮一同使力,平戎服席卷之势造好,别人也说不了什么。说白了,老头子不喜欢,咱年轻人喜欢。”
曹少钦一口饮尽,努着下巴很认真的道:“有朝气,锐意十足,很好。”
都没说合股一起干的话,曹少钦身份限定,宫里人不能背着皇帝与外面人有利益往来,他一开口必然是代表宫里入股。
袁枢是不差这个钱,对袁家来说守好现在的盘子,就足够对得起先人,足够自己,也够后人使唤的了。
至于卢象升没有曹少钦的身份限制,也没有袁枢那样丰厚的家财,可他也有自己的坚持。
他加入朱延平、曹少钦这个盐运垄断团体,也是有公事需求的,也有良心的原因,与自己家族产业没什么关联。
若一起合股做买卖,与东林人有什么区别?
他有他的坚持和理念,大家在一起合作是为国事,也是好友关系促成的袍泽战友关系,一旦有了私下利益联合,那就是朋党。
至于与塞外人的买卖,朱延平就是牵个头,具体由朝廷来谈,谈好后内部再分配。
若朝廷的人谈不好,朱延平再出来耍威风,要么给贪心不足的太仆寺、兵部甩脸色,要么恐吓塞外人。
实际上大家都不傻的话,真没朱延平什么事,塞外的买卖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兵部一如既往的缺钱,要在军需上节省军费;太仆寺的郭允厚刚上来,也是需要政绩来证明自己的。塞外那里在贸易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也是能受点气的,很难闹起来。
真闹了,必然有鬼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