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小半年过去了!
在这小半年当中,大唐帝国共计发生了三件大事!
二月,左相-牛仙病逝家中,相位空悬。
当今天子下旨,由宗室出身的李适之接任左相之位,兼任吏部尚书、上柱国、封渭源县开国公。
李适之精明强干、确有宰相之才,可是与右相—李林甫极为不睦,两人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一时间,朝廷上出现了双相争权、势同水火的局面!
……
三月,皇十八子寿王—李瑁之妃杨玉环,为了给已故多年的窦太后祈求冥福,甘愿出家修行,道号:太真。
一个大美人,放着好好的王妃不做,干嘛出家当女道士呢?
答案很多人都知道,可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
……
四月,吐蕃集结十万重兵、驻扎在陇右要塞—石堡城中,大有进犯河西走廊之意,消息传到长安城中,朝野为之震动!
……
兴庆宫—位于长安城东部的兴庆坊内,原系当今天子—李隆基登基之前的藩邸,后来扩建成了庞大的宫殿群,并正式成为天子听政之所,凡改元、科举、大赦等重大典礼均在此处举行!
兴庆宫—勤政务本楼中,李隆基高踞龙榻、手执御笔,正在聚精会神的批阅着奏折,已经整整两个时辰了。
自从二十七岁登临大宝,至今已有三十一年。
三十一年以来,自己日夜操劳、励精图治,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再加上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一帮贤臣的辅佐,终于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府库充盈、商业繁荣、文化昌盛……全国人口多达八百多万户、男女老幼共计七千多万人,全国耕地面积八百五十万顷、仓廪存粮一千两百万石!
“朕治理下的大唐、可谓是如日中天,朕创立的丰功伟绩、虽不敢与太宗皇帝相媲美,却远胜其他历代君主多矣,国势强盛如此,朕是不是可以歇一歇了呢?”毕竟是五十八岁的人了,李隆基的精神、体力皆大不如前,又连着批阅了两个时辰的奏折,不禁感觉有些疲惫了。
于是放下御笔、微闭双目,背靠龙榻休息起来,还轻轻的打起了小呼噜。
那知刚休息一小会儿,一道人影悄悄来到了龙榻旁边,怀中还抱着厚厚的一摞奏折,来人把奏折放下,拿过一条明黄色的毯子、轻轻盖在了李隆基身上,而后侍立一侧!
大唐开国以来,宫廷政变此起彼伏,好几位皇帝、准皇帝都死的不明不白。
因此上,在皇帝休息之时靠近、并且悄悄的触碰龙体,乃是皇宫中一大忌讳,稍有不慎,就会落一个‘意图行刺’的罪名……而行刺君王者、按律当千刀万剐、诛灭九族!
而在偌大皇宫当中,敢于触犯这个忌讳、且能平安无事者,除了后宫几位得宠的妃子,那就只剩下一个人了——高力士!
全称是:右监门卫将军-渤海郡公-皇宫太监总管-高力士,当今天子李隆基数十年来最信任的心腹人,且没有之一!
片刻之后,李隆基苏醒了过来,立刻看到了新送来的奏折:“力士啊,又是那里送来的?”
“回禀圣上,是陇右送来的军报!”
“哦,速速拿来!”
军情如火、不容懈怠,李隆基立刻振作精神,拿过奏折来仔细观看,神色立刻凝重了起来。
军报上写着:吐蕃大军驻扎石堡城之后,一面巩固城墙,大量的囤积粮草、军械;一面派遣游骑兵潜入大唐境内、刺探防务虚实;又派出使者频频联络党项、吐谷浑、突厥各部落……入侵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看过军报之后,李隆基不禁想起一件事,大半年之前,小齐国公—崔宗之曾经上过一道奏折,认为吐蕃人入侵在际,建议朝廷增加陇右方面的兵力,以防不测……而他的根据则是一种青稞酒。
自己和十几位重臣专门讨论过此事,可重臣们都认为,大唐和吐蕃已经二十余年没有发生大战了,陇右一带又平静如常,入侵之说、纯属杞人忧天。
如今看来,还是崔宗之有先见之明啊!
“力士,速传崔驸马前来觐见,朕要与他商议一下边防之事!”
“老奴遵旨!”
天子召见,如降神谕,有时间要来,没时间也要来,那怕你正在洞房花烛、亲亲我我呢,也得立刻穿上衣服过来见驾。
片刻之后,崔宗之气喘吁吁的来到了勤政务本楼中,并按照臣子觐见皇帝的规矩,行了三跪九叩大礼:“臣崔宗之参见圣上,并恭祝圣上龙体安康、万年无期!”
“猫奴,免礼吧、赐座!”
“臣多谢圣上!”
李隆基和崔宗之不仅是君臣,还是翁婿关系,因此前者一直称呼后者的小名,以示亲近之意。
“猫奴,还是你有先见之明啊,陇右送来了军报,吐蕃人即将大举入侵了,真是一群狼子野心的家伙……朕不解的是,你是如何在大半年前就预知此事的呢?”
“多谢圣上夸奖,然而臣之智力有限,安敢说什么先见之明,至于吐蕃人即将大举入侵之事,其实是臣的一位好友预测的。”
“哦,你的好友?”
“不错,臣的这位好友名叫:李昭,今年一十六岁,乃是一名闲散宗室子弟,按照宗室辈分来说,还是圣上的子侄辈呢,现居住在武安县—潜龙岗中,此人天资聪慧、博学多才,堪称是一位少年俊杰!”
……
崔宗之把大半年前,自己前往武安县游玩,与李昭结识的经过叙述了一遍,其中颇多称赞之语。
还有那三条针对吐蕃人的妙计,也一字不差的讲了出来。
“好、好、好,想不到我大唐宗室子弟当中,竟出了这样一位少年俊杰!”李隆基连说了三个好字,眉宇间的愁云也消散了大半,三条计策太妙了,若是依法实施的话,足以束缚住吐蕃人的手脚一段时间,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大唐方面就能调兵遣将、从容应对了。
献计者,有功。
有功者,自当重赏,可是赏赐点什么好呢?
有了。
“这个李昭很聪明,竟然从一碗青稞酒中、就预测出了吐蕃人即将入侵之事,实属可造之材,朕准备让他进国子监好好深造一番,以后参加科举,入仕朝廷如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华夏历朝历代都对教学问题非常重视,两汉设有太学、魏晋有国子学……隋朝时期又有国子寺,都是专门用来培养高级人才的。
唐承隋制,同样在长安城内设有国子寺,后又改称为‘国子监’,是为大唐帝国的最高学府,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中宗、睿宗以来,每一届的新科进士们,十之七八出自国子监。
不气的说,只要进入了国子监,就等于一只脚迈入了仕途,顿时身价百倍,对李昭来说也算是重赏了。
顺便补充一句:从前隋创立科举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时间,科举制度还很不完善,每次录取的新科进士人数也十分有限,一次不过三四十人罢了。
而大唐朝的各级官员当中,科举制出身者只有十之一二。
“圣上且慢下旨,臣的这位好友天资极高、又善于任事,并非寻章摘句之书生,朝廷若是要用他,还是直接让他参加吏部的贤才选拔就是了……国子监,则万万去不得!”虽然认识的时间不太长,可崔宗之对李昭知之甚深,表面看着谦逊有礼、人畜无害,骨子里却有一股子难言的野性。
喜欢不由,不受拘束,如果让他进国子监读书,这家伙肯定装病不肯来的,那怕朝廷下令也没用。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让他出来当官,为国家做一些实事。
如今的大唐朝,一个人要想当官,科举制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举荐制。
所谓‘举荐制’,有点类似于两汉时期的‘孝廉制’,就是由一些社会名人,或者品级较高的官员,向朝廷举荐才德兼备的俊杰之士。
国家再把这些俊杰集中起来,由吏部进行一番考试,择其成绩优异者授予官职。
有时候,皇帝还会亲自考察这些举荐上来的人才。
比如说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令臣子们每人写一篇关于时政的奏章,其中右武卫将军—常何是武将出身,不会舞文弄墨,愁的头发大把大把的往下掉。
门—马周看他着急,于是就替他写了一篇精彩的时政奏章交了上去,太宗皇帝看过大喜。
不过太宗皇帝知道,常何肚子里一点墨水也没有,于是便问奏章是谁代写的?
常何便交代了出来,并向皇帝大力举荐马周,李世民见了马周一面,发现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立刻让他在门下省当了大官,可谓是一步登天!
……
上面说了,如今大唐各级官员里面,科举制出身者只有十之一二,其余的八九成都是举荐制出身,这才是大唐官场的主流呢!
“参加吏部的贤才考试……这个李昭才十六岁,纵然有些诡异之才,现在出仕未免太早了吧?”
“回禀圣上,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真正的天纵奇才是不能以年龄相论的,甘罗、霍去病就是最好的例子。”
崔宗之列举了两个人物,其中甘罗是战国时期的,十二岁当了秦国的上卿。
霍去病是西汉时人,十七岁任骠姚校尉,带领八百轻骑奔袭数百里,斩杀匈奴大单于祖父、相国、当户共计两千余人,十九岁任骠骑将军,率军打通了河西走廊、歼敌四万余人,二十二岁封大司马,参与漠北决战,北进两千余里,歼敌七万余人,封狼居胥,名垂青史!
而在崔宗之看来,李昭以后的成就绝不在霍去病之下,甚至更胜一筹!
“好吧,下个月初十,吏部正好要举行一场选贤考试,让李昭前来参加吧,朕也想看一看,此子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只会夸夸其谈。”略加沉思,李隆基点头同意了。
很快的,一份入学文书从吏部衙门发出,由驿卒们背负着、快马加鞭直奔武安县而去……
在这小半年当中,大唐帝国共计发生了三件大事!
二月,左相-牛仙病逝家中,相位空悬。
当今天子下旨,由宗室出身的李适之接任左相之位,兼任吏部尚书、上柱国、封渭源县开国公。
李适之精明强干、确有宰相之才,可是与右相—李林甫极为不睦,两人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一时间,朝廷上出现了双相争权、势同水火的局面!
……
三月,皇十八子寿王—李瑁之妃杨玉环,为了给已故多年的窦太后祈求冥福,甘愿出家修行,道号:太真。
一个大美人,放着好好的王妃不做,干嘛出家当女道士呢?
答案很多人都知道,可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
……
四月,吐蕃集结十万重兵、驻扎在陇右要塞—石堡城中,大有进犯河西走廊之意,消息传到长安城中,朝野为之震动!
……
兴庆宫—位于长安城东部的兴庆坊内,原系当今天子—李隆基登基之前的藩邸,后来扩建成了庞大的宫殿群,并正式成为天子听政之所,凡改元、科举、大赦等重大典礼均在此处举行!
兴庆宫—勤政务本楼中,李隆基高踞龙榻、手执御笔,正在聚精会神的批阅着奏折,已经整整两个时辰了。
自从二十七岁登临大宝,至今已有三十一年。
三十一年以来,自己日夜操劳、励精图治,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再加上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一帮贤臣的辅佐,终于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府库充盈、商业繁荣、文化昌盛……全国人口多达八百多万户、男女老幼共计七千多万人,全国耕地面积八百五十万顷、仓廪存粮一千两百万石!
“朕治理下的大唐、可谓是如日中天,朕创立的丰功伟绩、虽不敢与太宗皇帝相媲美,却远胜其他历代君主多矣,国势强盛如此,朕是不是可以歇一歇了呢?”毕竟是五十八岁的人了,李隆基的精神、体力皆大不如前,又连着批阅了两个时辰的奏折,不禁感觉有些疲惫了。
于是放下御笔、微闭双目,背靠龙榻休息起来,还轻轻的打起了小呼噜。
那知刚休息一小会儿,一道人影悄悄来到了龙榻旁边,怀中还抱着厚厚的一摞奏折,来人把奏折放下,拿过一条明黄色的毯子、轻轻盖在了李隆基身上,而后侍立一侧!
大唐开国以来,宫廷政变此起彼伏,好几位皇帝、准皇帝都死的不明不白。
因此上,在皇帝休息之时靠近、并且悄悄的触碰龙体,乃是皇宫中一大忌讳,稍有不慎,就会落一个‘意图行刺’的罪名……而行刺君王者、按律当千刀万剐、诛灭九族!
而在偌大皇宫当中,敢于触犯这个忌讳、且能平安无事者,除了后宫几位得宠的妃子,那就只剩下一个人了——高力士!
全称是:右监门卫将军-渤海郡公-皇宫太监总管-高力士,当今天子李隆基数十年来最信任的心腹人,且没有之一!
片刻之后,李隆基苏醒了过来,立刻看到了新送来的奏折:“力士啊,又是那里送来的?”
“回禀圣上,是陇右送来的军报!”
“哦,速速拿来!”
军情如火、不容懈怠,李隆基立刻振作精神,拿过奏折来仔细观看,神色立刻凝重了起来。
军报上写着:吐蕃大军驻扎石堡城之后,一面巩固城墙,大量的囤积粮草、军械;一面派遣游骑兵潜入大唐境内、刺探防务虚实;又派出使者频频联络党项、吐谷浑、突厥各部落……入侵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看过军报之后,李隆基不禁想起一件事,大半年之前,小齐国公—崔宗之曾经上过一道奏折,认为吐蕃人入侵在际,建议朝廷增加陇右方面的兵力,以防不测……而他的根据则是一种青稞酒。
自己和十几位重臣专门讨论过此事,可重臣们都认为,大唐和吐蕃已经二十余年没有发生大战了,陇右一带又平静如常,入侵之说、纯属杞人忧天。
如今看来,还是崔宗之有先见之明啊!
“力士,速传崔驸马前来觐见,朕要与他商议一下边防之事!”
“老奴遵旨!”
天子召见,如降神谕,有时间要来,没时间也要来,那怕你正在洞房花烛、亲亲我我呢,也得立刻穿上衣服过来见驾。
片刻之后,崔宗之气喘吁吁的来到了勤政务本楼中,并按照臣子觐见皇帝的规矩,行了三跪九叩大礼:“臣崔宗之参见圣上,并恭祝圣上龙体安康、万年无期!”
“猫奴,免礼吧、赐座!”
“臣多谢圣上!”
李隆基和崔宗之不仅是君臣,还是翁婿关系,因此前者一直称呼后者的小名,以示亲近之意。
“猫奴,还是你有先见之明啊,陇右送来了军报,吐蕃人即将大举入侵了,真是一群狼子野心的家伙……朕不解的是,你是如何在大半年前就预知此事的呢?”
“多谢圣上夸奖,然而臣之智力有限,安敢说什么先见之明,至于吐蕃人即将大举入侵之事,其实是臣的一位好友预测的。”
“哦,你的好友?”
“不错,臣的这位好友名叫:李昭,今年一十六岁,乃是一名闲散宗室子弟,按照宗室辈分来说,还是圣上的子侄辈呢,现居住在武安县—潜龙岗中,此人天资聪慧、博学多才,堪称是一位少年俊杰!”
……
崔宗之把大半年前,自己前往武安县游玩,与李昭结识的经过叙述了一遍,其中颇多称赞之语。
还有那三条针对吐蕃人的妙计,也一字不差的讲了出来。
“好、好、好,想不到我大唐宗室子弟当中,竟出了这样一位少年俊杰!”李隆基连说了三个好字,眉宇间的愁云也消散了大半,三条计策太妙了,若是依法实施的话,足以束缚住吐蕃人的手脚一段时间,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大唐方面就能调兵遣将、从容应对了。
献计者,有功。
有功者,自当重赏,可是赏赐点什么好呢?
有了。
“这个李昭很聪明,竟然从一碗青稞酒中、就预测出了吐蕃人即将入侵之事,实属可造之材,朕准备让他进国子监好好深造一番,以后参加科举,入仕朝廷如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华夏历朝历代都对教学问题非常重视,两汉设有太学、魏晋有国子学……隋朝时期又有国子寺,都是专门用来培养高级人才的。
唐承隋制,同样在长安城内设有国子寺,后又改称为‘国子监’,是为大唐帝国的最高学府,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中宗、睿宗以来,每一届的新科进士们,十之七八出自国子监。
不气的说,只要进入了国子监,就等于一只脚迈入了仕途,顿时身价百倍,对李昭来说也算是重赏了。
顺便补充一句:从前隋创立科举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时间,科举制度还很不完善,每次录取的新科进士人数也十分有限,一次不过三四十人罢了。
而大唐朝的各级官员当中,科举制出身者只有十之一二。
“圣上且慢下旨,臣的这位好友天资极高、又善于任事,并非寻章摘句之书生,朝廷若是要用他,还是直接让他参加吏部的贤才选拔就是了……国子监,则万万去不得!”虽然认识的时间不太长,可崔宗之对李昭知之甚深,表面看着谦逊有礼、人畜无害,骨子里却有一股子难言的野性。
喜欢不由,不受拘束,如果让他进国子监读书,这家伙肯定装病不肯来的,那怕朝廷下令也没用。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让他出来当官,为国家做一些实事。
如今的大唐朝,一个人要想当官,科举制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举荐制。
所谓‘举荐制’,有点类似于两汉时期的‘孝廉制’,就是由一些社会名人,或者品级较高的官员,向朝廷举荐才德兼备的俊杰之士。
国家再把这些俊杰集中起来,由吏部进行一番考试,择其成绩优异者授予官职。
有时候,皇帝还会亲自考察这些举荐上来的人才。
比如说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令臣子们每人写一篇关于时政的奏章,其中右武卫将军—常何是武将出身,不会舞文弄墨,愁的头发大把大把的往下掉。
门—马周看他着急,于是就替他写了一篇精彩的时政奏章交了上去,太宗皇帝看过大喜。
不过太宗皇帝知道,常何肚子里一点墨水也没有,于是便问奏章是谁代写的?
常何便交代了出来,并向皇帝大力举荐马周,李世民见了马周一面,发现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立刻让他在门下省当了大官,可谓是一步登天!
……
上面说了,如今大唐各级官员里面,科举制出身者只有十之一二,其余的八九成都是举荐制出身,这才是大唐官场的主流呢!
“参加吏部的贤才考试……这个李昭才十六岁,纵然有些诡异之才,现在出仕未免太早了吧?”
“回禀圣上,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真正的天纵奇才是不能以年龄相论的,甘罗、霍去病就是最好的例子。”
崔宗之列举了两个人物,其中甘罗是战国时期的,十二岁当了秦国的上卿。
霍去病是西汉时人,十七岁任骠姚校尉,带领八百轻骑奔袭数百里,斩杀匈奴大单于祖父、相国、当户共计两千余人,十九岁任骠骑将军,率军打通了河西走廊、歼敌四万余人,二十二岁封大司马,参与漠北决战,北进两千余里,歼敌七万余人,封狼居胥,名垂青史!
而在崔宗之看来,李昭以后的成就绝不在霍去病之下,甚至更胜一筹!
“好吧,下个月初十,吏部正好要举行一场选贤考试,让李昭前来参加吧,朕也想看一看,此子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只会夸夸其谈。”略加沉思,李隆基点头同意了。
很快的,一份入学文书从吏部衙门发出,由驿卒们背负着、快马加鞭直奔武安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