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现在一门心思就是投降,通过自己放下身段,求得侄子皇帝的原谅。王斌越是表现的忠心,越是让他下不来台。
如此忠心耿耿的部下,他朱高煦怎么好意思下令将人抓起来,可是不控制住这些将领,让士兵放下武器,就会产生变数。
除非这些手下明确表态朱高煦做什么决定都无条件的服从,不然朱高煦是绝对不会在自己的身边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孤意已决,明天所有人放下武器,开出城外等候朝廷的发落。诸位有谁不愿意,可以说出来,孤允许你们自行离去,至于能不能逃出去,孤就管不了了。”朱高煦再次抛出了投降的论调。
一众汉王府麾下的将领这下子算是全明白了,敢情汉王是朕真打算献城投降了。众将顿时愤怒了,当初我们担心造反会引来朝廷的报复,到最好落个身死族灭,是你坚持要造反,觉得这皇位就该是你的。
现在反旗举起来了,大家都没有了退路,你却开始缩卵了。这真是叔叔可忍婶婶也不可忍。众将纷纷表示坚决不能投降,与其被朝廷羞辱我而死,不如堂堂正正的与官军大战一场。
“殿下,为什么要投降,难道投降了朝廷就会放过我们吗?在朝廷看来,即使我等降了,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朝廷必然重兵防备,一旦腾出手来,我等必死无疑!殿下就不考虑我等的身家性命吗?”乐安州知州朱恒问道。
“朱恒大胆,你怎么跟殿下说话呢?还有没有上下尊卑了!”王斌瞪了朱恒一眼喝道。
“臣失礼了!”朱恒嘴里说着失礼,却没有一点失礼要道歉的意思。
“这么说朱大人是不愿意放下武器了?”朱高煦问道。
“臣不愿意!”
“好!还有谁?”
很快又有几人站出来表示不愿意放下武器,朱高煦将目光看向王斌,问道:“王指挥有何想法?”
“臣没有想法,殿下做出什么决定臣都支持,不过臣不会受朝廷的羞辱,唯有一死而已,还请殿下保全臣的家眷。”
“王指挥,不至于此!”朱高煦说出这样的话,连自己都不信。
“殿下真的决定了吗?”
“孤已经别无选择,你也看到了朝廷的实力,我们根本没有一战之力,与其把士卒推向死亡之地,不如我们扛下所有吧!”朱高煦这话说的有些艰难。
朱高煦到底没有狠下心来就反对投降的手下将领杀掉,只是将他们软禁在王府之中,与此同时命令世子率领亲卫去各个军营控制军队。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天色已经大亮,朱高煦让儿子将自己的双手倒缚,背上插上树枝,摆出一副负荆请罪的不伦不类的样子。
在朱高煦的吩咐之下,所有的武器都装载在几辆大车上,由挽马拉着在士兵的眼皮底下出了城门,在护城河边上停下来,乐安城中的异样自然不能瞒过官军斥候的眼睛,很快就禀报到了皇帝跟前。
“什么?你说汉王将所有武器都拉出城外堆放在护城河边上,不知所为何事!”朱瞻基心中隐隐有了答案,不过没有得到最终答案之前,还是不要着急下结论!
很快官军就不必再胡乱猜测,汉王长史再次来到大营,朱瞻基第一时间接见了汉王长史,长史姓李名默,此次平汉王算是立下大功,只要不出意外,一场富贵已经在向他招手。
李默见了朱瞻基行礼已毕,朗声说道:“陛下!大事成矣!”
“说来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汉王被臣说动,为了以防麾下带兵将官不愿投诚而带兵发动政变,汉王与臣用计将麾下诸将诳到王府之中,将众将软禁起来,然后派亲卫接管了各军的指挥权。
同时清缴了所有兵士的武器,这就是陛下看到的那些大车里满载的兵器的来源。如今的汉王军已经是手无寸铁,随时等候陛下的处置。
汉王城中已经列好队伍,只要臣带回圣旨,汉王就出城负荆请罪,大概就是如此,请陛下定夺。”
这下事情没有了悬念,大帐内的群臣看向皇帝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难怪昨天陛下强硬的拦下了大军的攻城行动,原来是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汉王之事。
如今汉王缴械投降,官军兵不血刃拿下乐安,拿下汉王,这就给皇帝平添了武功。
“李卿往来穿梭,消弭了一场战争,使得大明儿女没有死在内战的自相残杀中,李卿功莫大焉。待到此间事了朕要大用李卿。一事不烦二主,还请李卿再辛苦一趟,再进乐安城,引导汉王出城投降。”
“臣谢陛下厚爱,怎敢不效死力!”
李默再次进城,作为双方的使者,沟通整个受降仪式的安排,不要在受降过程中闹出笑话。
李默走后,朱瞻基问群臣:“诸位爱卿,汉王叛军一万多人,算上家眷至少要五六万人,这些人该如何安排?”
“陛下,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高级军官食君禄却不思报效陛下,报效朝廷。反倒投入汉王的怀抱为汉王出生入死。
朝廷必须严惩,才能震慑不臣与外藩蠢蠢欲动者,杀一儆百。让心怀不轨者生出畏惧之心,如此才能一劳永逸。”杨荣第一个出班建议道。
儒臣向来喜欢稳定,只有稳定他们才能持续获得利益,所以他们对于叛乱是零容忍,别看他们嘴里喊着仁义,可是杀起人来一点儿不比武人少。
其他文臣也是齐声符合,反倒是武臣倒是全部沉默,大概是升起了兔死狐悲之心。
朱瞻基倒是觉得杀人是最低级的解决办法,如今的大明到处都缺人,每一个人力资源都是宝贵的,杀了太可惜了。
“诸卿!朕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与诸位分享一下!”
“陛下请赐教!”
“大明如今的状况是中原与江南地区人口密集,其他偏远地方却因为缺人而始终发展不起来,朝廷每年要花费大量的钱粮用于戍边军卒的军费,以后大明尽量少判死刑,多判流放。通过流放达到增加边远地区人口。若是有一天边关地区的粮食能够自给,并且还能积攒出发动大战的储备,大明军队不受军需所累,必然会所向披靡。”
《宣德大帝》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
如此忠心耿耿的部下,他朱高煦怎么好意思下令将人抓起来,可是不控制住这些将领,让士兵放下武器,就会产生变数。
除非这些手下明确表态朱高煦做什么决定都无条件的服从,不然朱高煦是绝对不会在自己的身边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孤意已决,明天所有人放下武器,开出城外等候朝廷的发落。诸位有谁不愿意,可以说出来,孤允许你们自行离去,至于能不能逃出去,孤就管不了了。”朱高煦再次抛出了投降的论调。
一众汉王府麾下的将领这下子算是全明白了,敢情汉王是朕真打算献城投降了。众将顿时愤怒了,当初我们担心造反会引来朝廷的报复,到最好落个身死族灭,是你坚持要造反,觉得这皇位就该是你的。
现在反旗举起来了,大家都没有了退路,你却开始缩卵了。这真是叔叔可忍婶婶也不可忍。众将纷纷表示坚决不能投降,与其被朝廷羞辱我而死,不如堂堂正正的与官军大战一场。
“殿下,为什么要投降,难道投降了朝廷就会放过我们吗?在朝廷看来,即使我等降了,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朝廷必然重兵防备,一旦腾出手来,我等必死无疑!殿下就不考虑我等的身家性命吗?”乐安州知州朱恒问道。
“朱恒大胆,你怎么跟殿下说话呢?还有没有上下尊卑了!”王斌瞪了朱恒一眼喝道。
“臣失礼了!”朱恒嘴里说着失礼,却没有一点失礼要道歉的意思。
“这么说朱大人是不愿意放下武器了?”朱高煦问道。
“臣不愿意!”
“好!还有谁?”
很快又有几人站出来表示不愿意放下武器,朱高煦将目光看向王斌,问道:“王指挥有何想法?”
“臣没有想法,殿下做出什么决定臣都支持,不过臣不会受朝廷的羞辱,唯有一死而已,还请殿下保全臣的家眷。”
“王指挥,不至于此!”朱高煦说出这样的话,连自己都不信。
“殿下真的决定了吗?”
“孤已经别无选择,你也看到了朝廷的实力,我们根本没有一战之力,与其把士卒推向死亡之地,不如我们扛下所有吧!”朱高煦这话说的有些艰难。
朱高煦到底没有狠下心来就反对投降的手下将领杀掉,只是将他们软禁在王府之中,与此同时命令世子率领亲卫去各个军营控制军队。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天色已经大亮,朱高煦让儿子将自己的双手倒缚,背上插上树枝,摆出一副负荆请罪的不伦不类的样子。
在朱高煦的吩咐之下,所有的武器都装载在几辆大车上,由挽马拉着在士兵的眼皮底下出了城门,在护城河边上停下来,乐安城中的异样自然不能瞒过官军斥候的眼睛,很快就禀报到了皇帝跟前。
“什么?你说汉王将所有武器都拉出城外堆放在护城河边上,不知所为何事!”朱瞻基心中隐隐有了答案,不过没有得到最终答案之前,还是不要着急下结论!
很快官军就不必再胡乱猜测,汉王长史再次来到大营,朱瞻基第一时间接见了汉王长史,长史姓李名默,此次平汉王算是立下大功,只要不出意外,一场富贵已经在向他招手。
李默见了朱瞻基行礼已毕,朗声说道:“陛下!大事成矣!”
“说来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汉王被臣说动,为了以防麾下带兵将官不愿投诚而带兵发动政变,汉王与臣用计将麾下诸将诳到王府之中,将众将软禁起来,然后派亲卫接管了各军的指挥权。
同时清缴了所有兵士的武器,这就是陛下看到的那些大车里满载的兵器的来源。如今的汉王军已经是手无寸铁,随时等候陛下的处置。
汉王城中已经列好队伍,只要臣带回圣旨,汉王就出城负荆请罪,大概就是如此,请陛下定夺。”
这下事情没有了悬念,大帐内的群臣看向皇帝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难怪昨天陛下强硬的拦下了大军的攻城行动,原来是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汉王之事。
如今汉王缴械投降,官军兵不血刃拿下乐安,拿下汉王,这就给皇帝平添了武功。
“李卿往来穿梭,消弭了一场战争,使得大明儿女没有死在内战的自相残杀中,李卿功莫大焉。待到此间事了朕要大用李卿。一事不烦二主,还请李卿再辛苦一趟,再进乐安城,引导汉王出城投降。”
“臣谢陛下厚爱,怎敢不效死力!”
李默再次进城,作为双方的使者,沟通整个受降仪式的安排,不要在受降过程中闹出笑话。
李默走后,朱瞻基问群臣:“诸位爱卿,汉王叛军一万多人,算上家眷至少要五六万人,这些人该如何安排?”
“陛下,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高级军官食君禄却不思报效陛下,报效朝廷。反倒投入汉王的怀抱为汉王出生入死。
朝廷必须严惩,才能震慑不臣与外藩蠢蠢欲动者,杀一儆百。让心怀不轨者生出畏惧之心,如此才能一劳永逸。”杨荣第一个出班建议道。
儒臣向来喜欢稳定,只有稳定他们才能持续获得利益,所以他们对于叛乱是零容忍,别看他们嘴里喊着仁义,可是杀起人来一点儿不比武人少。
其他文臣也是齐声符合,反倒是武臣倒是全部沉默,大概是升起了兔死狐悲之心。
朱瞻基倒是觉得杀人是最低级的解决办法,如今的大明到处都缺人,每一个人力资源都是宝贵的,杀了太可惜了。
“诸卿!朕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与诸位分享一下!”
“陛下请赐教!”
“大明如今的状况是中原与江南地区人口密集,其他偏远地方却因为缺人而始终发展不起来,朝廷每年要花费大量的钱粮用于戍边军卒的军费,以后大明尽量少判死刑,多判流放。通过流放达到增加边远地区人口。若是有一天边关地区的粮食能够自给,并且还能积攒出发动大战的储备,大明军队不受军需所累,必然会所向披靡。”
《宣德大帝》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