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大雨。

    雨水自天空倾泻而下,有如瓢泼,黄河上吹来的风搅动雨幕翻卷鼓荡,雨水纷飞,将黄河、山峦、城关尽皆笼罩其中,入目一片水雾茫茫。

    营房之内,李治看着面前神情憔悴、摇摇欲坠的宇文士及,只觉得心中之阴晦比之窗外这风雨交加的天气尤甚三分。

    水师有可能突袭函谷关也就罢了,毕竟自古以来函谷关便是隔绝东西之关窍所在,有洛阳作为缓冲,加之地形险要、囤积重兵,应可确保不失……可若是荥阳郑氏反水,则洛阳之地首当其冲,一旦洛阳失陷,水师兵锋可直抵函谷关,三门峡天堑再不能阻拦水师前进,函谷关危若累卵。

    而一旦函谷关失陷……

    简直不敢想象。

    此刻的晋王殿下已经慌了神,忙看向身边萧瑀、褚遂良、崔信等人,神色惶然,急声道:“这……可如何是好?”

    萧瑀眉头紧蹙,看向崔信,问道:“山东世家素来进退一体、同气连枝,经略闪动诸地已经数百年,彼此亲密无间,眼下倒是要问一问崔公,郑仁泰是否会背弃山东世家,做出背信弃义、寡廉鲜耻之事?”

    荥阳郑氏乃山东望族、根基深厚,郑仁泰又是贞观勋臣、当世名将,晋王并不能对其予以节制,只能通过山东世家对于施加压力,或有希望使其投鼠忌器、迷途知返。

    崔信虽然一生未入朝堂,但身为清河崔氏的家主,见识、智慧、能力皆是上上之选,此刻听闻萧瑀略带不满的问话,自然明白其言中之意。

    却只能露出一脸苦涩,无奈道:“若是平常时候,老夫亲自赶赴荥阳,而后联结山东各家家主给予郑氏施压,自然不虞其不听。可当下时局紧迫,联络各家家主耗费时日,未必赶得及。况且若是水师当真如郢国公所猜测那般做出死战荥阳之架势,郑仁泰未必会听从老夫之言……毕竟,家族传承重于一切,面临阖族存亡之际,哪里还能顾忌许多?”

    刀架在脖子上,或许郑仁泰自己能够做到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可是攸关家族之存亡,郑仁泰又岂敢逞一时之英雄,将家族拖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他甚至敢肯定的说,只要水师猛攻荥阳、不计伤亡,郑仁泰十成十开城投降……

    可如此一来,潼关危矣。

    山东世家募集十万青壮支援潼关,更几乎抽空家底聚齐无数钱帛粮秣,想着奋力一击逆天改命,从此效仿当年关陇门阀那般入主中枢,执掌大权。

    却不料短短数月之间,局势急转直下,非但胜利遥遥无望,甚至到了危急存亡之边际……

    心底之懊悔,简直犹如黄河之水一般翻滚奔泄。

    宇文士及喝了口茶水,强忍着浑身酸痛、头晕乏力,勉强振奋精神,哑声道:“丁是丁卯是卯,纵然郑仁泰背信弃义,也不能抹煞山东世家此番支援晋王殿下之功劳,崔公不必多虑。”

    先稳住崔信,继而看向神情仓惶的李治,沉声道:“殿下不必如此,古往今来,但凡成大事者谁不是历尽艰辛、履险如夷?若不经诸般劫难,也难成大器。况且当下也并非濒临绝境,即便关东之地尽失,或许也是好事。”

    此间数人,大多不谙兵事,兵书固然看过几本,但都没经历过运筹帷幄、决胜疆场,听闻荥阳、洛阳、函谷关有可能相继失陷,已经心惊肉跳,听宇文士及说“或许也是好事”,皆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褚遂良奇道:“吾虽不曾入军,对兵事却也略知一二,洛阳、函谷关乃潼关以东之屏障,一旦失陷,潼关无险可守、无路可退,只能与东宫军队决死一战。而东宫军队装备精良、战力强悍,潼关十余万大军除去右侯卫还算精锐,其余山东私军皆临时募集,说一句乌合之众也不过分……如此,必然败多胜少,何来好事?”

    宇文士及强忍着一阵阵头晕眼花,解释道:“正如诸黄门所言,咱们的军队战力底下、未经战阵,想要战胜东宫军队,唯有寄希望于大义在身、高昂士气。想当年韩信背水列阵、殊死一战,以微弱之兵力大胜赵军,何也?置之死地而后生矣。”

    众人恍然。

    即便眼下潼关猬集了将近十五万大军,看似兵力雄厚、实力暴增,但其实谁都知道,如此仓促募集的乌合之众,面对精锐的东宫部队之时,绝不能单纯以兵力之多寡来预测战局之胜败。

    李治稳了稳心神,道:“郢国公之意,是说一旦洛阳、函谷等地尽失,后路断绝、孤立无援,吾等皆入死地,反倒能够激发麾下十余万将士之士气,愿意殊死一战……以此消弭敌我之间装备、战力之差距?”

    “咳咳……正是如此,所谓困兽犹斗,既然明知后路断绝,谁有肯跪地乞降、任凭屠戮?”

    正说着,外间有兵卒入内,禀报说尉迟恭已经冒雨返回。

    李治:“……”

    心头陡然升起怒火。

    如今局势糜烂,危在旦夕,皆因荥阳、洛阳等地不可固守所致。而之所以荥阳、洛阳等地不可固守,并非这两地兵力不足,无论荥阳还是洛阳,都是世家门阀盘踞之地,想要拉起一支万余人的军队轻而易举,想那水师总共才多少兵力?跟随刘仁轨北上的,最多也不过少五千人。

    兵自然不缺,但要命的是少将。

    郑仁泰摇摆不定、不可信任,那么唯有尉迟恭有资格、有能力坐镇指挥。

    只要号召当地世家门阀募集私兵、贡献甲胄,以尉迟恭之能,自然有一战之力。

    最不济也能重创水师,延缓其沿着黄河东进之势,给潼关这边争取更多时间。

    然而现在尉迟恭未等与水师接战,便擅自放其关东之地,返回潼关……

    论及军事,李治茫然不知;可若说玩弄政治,李治天赋极高。

    所以瞬间便明白尉迟恭此举之用意,在于担忧大权旁落,甚至他那数万右侯卫将士之安危……

    为了一己之私,罔顾大局。

    然而还是那句话,眼下兵力不缺,却极其缺乏统兵之大将,纵然他现在恨不能将自私自利的尉迟恭退出去枭首示众,也只能权且忍耐……

    深吸一口气,李治道:“请鄂国公进来叙话!”

    “喏!”

    兵卒退出。

    须臾,顶盔掼甲的尉迟恭大步入内,单膝跪地,施礼道:“微臣觐见殿下!”

    他一路疾驰,过了函谷关之后便遭逢大雨,身上早已湿透,此刻单膝跪地,兜鍪下的头发以及甲胄之下的中衣滴滴嗒嗒的滴着雨水,将地面洇湿一大片。

    李治忙道:“鄂国公快快请起!不如先去更换衣衫,再来议事,否则若是染了风寒,本王又要依仗何人?”

    现在不是彰显威严之时,必须做出礼贤下士之举措收拢人心,否则此战若败,天大的威严也没甚用……

    尉迟恭脸上露出感激之色,略有激动,大声道:“当今逆贼横行、窃取鼎器,致使纲常倒转、君臣失序,时局之危厄已然悬于一线,微臣纵然粉身碎骨亦当辅佐殿下,现有关东之战报呈递,不敢耽搁。”

    李治面色动容,忙道:“鄂国公公忠体国、赤胆忠心,本王何德何能?来人,速速于鄂国公斟茶!”

    待到尉迟恭入座,喝了一口茶水,便将自己所猜测一一道来。

    营房内的气氛愈发沉重,因为这与宇文士及之言前后符合、相互印证,再无侥幸……

    李治环视左右,叹气道:“如今之计,该当如何?”

    虽然方才宇文士及说是“背水一战”,或有置诸死地而后生之可能,但李治也不傻,自然明白其中之几率何其渺茫……

    他话音刚落,尉迟恭已经大声道:“殿下何须忧虑?此时潼关已经囤积十余万精兵强将,只需即刻发动所有兵力反攻长安,趁其不备,给予雷霆一击,大事可成!”

    宇文士及本想说这句话的,此刻晚了一步,被噎了一下,只得补充道:“鄂国公所言不差,只需大军突袭至长安城下,必然会引发连锁反应,原本各地观望的十六卫大军一定有人响应殿下之号召,出兵辅佐。”

    他这么一说,李治马上想起之前他曾秘密潜入长安联络,回来之后言及“会在大军抵达长安城下之时出兵响应”之事,心头一跳,眼睛一亮。

    若是那人当真言而有信,自己挥师反攻,那人起兵响应,里应外合之下,攻陷长安易如反掌……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背水一战?,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笔趣阁并收藏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