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陕北惊变
眼看着王国就要得手,这时后方传来一阵糟乱的声音,李国奇杀退两名叛兵后,急声吼道:“王参将,快撤,安塞城的乱党杀过来了.....”
“什么?”王国回头瞪视着李自成,“李自成,你果然是狼子野心啊,居然事先就跟乱党通了风。”
“王参将,别怪李某,李某要是没点倚仗,可不敢明目张胆的起兵.....”
“你......混账,老子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么没看出你居然是个畜生,这里有好多都是你曾经的袍泽.....”
“道不同,不相为谋!”李自成神色一寒,目光无比坚定。
看着眼前的李自成,王国恨不得直接戳死对方,可是,为了麾下兄弟们的性命,不得不下令往后撤。
这一夜,李自成亲自做饵,将王国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李养纯则派花小荣、蓝刀从两侧迂回,暗中截断了陕北边军北撤的路。所以,当王国等人发现情况不妙后,已经陷入了重重围困之中。
夜中乱战,陕北边军很快就被打散了,无奈之下,开始各自组织兵马突围。
当清晨第一道曙光穿透云层,黎明笼罩大地,才知道这一夜的战况有多惨。
这一夜,陕北边军损失惨重,镇子被鲜血染红,尸体遍地都是,向北一直延伸了十多里地。参将王国与游击将军李显宗一起突围,但是在天亮的时候,还是被大量的乱党围困在白洛城南边的高柏山。
高柏山距离白洛城只有不到三十里地,只要回到白洛城,就算安全了,可就是这短短的三十里路,变成了一段不可能的归路。
高柏山只是一座小山丘,没有茂密的林子,没有太多的险关。如今身边只有四百多残兵,而此时陕北各路边军自顾不暇,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援兵来驰援高柏山。
坐在冰冷的石面上,看着光秃秃的山丘,王国惨然一笑,顿生绝望。
戎马半生,追求功名,到头来却是一场空。从未想过,他王国未能死在鞑靼人手中,却要死在这高柏山上。
李显宗左胳膊吊着,脸上挂着几道伤痕,情况比王国还要狼狈。看着山下的情形,李显宗松开手里的刀,躺在旁边的枯草地上。
“王参将,咱们没机会了,乱党不会放我们离开的,一名参将,一名游击将军......呵呵.....”
李显宗的笑容无比苦涩,他的笑声仿佛一把利刃,刺痛了王国的心。
“李将军,你无论做什么选择,王某都不会怪你的。但是王某,是绝对不会降的......”
王国将铁戟杵在地上,慢慢站起身。他王国或许不是一名称职的参将,有些贪财,克扣过军饷,可他绝对不会投降乱党的,这是他王国最后的尊严了。
不为什么朝廷,只为了家人。战死,家人还有抚恤,还能享受勇烈之名。可若是投降,祖宗受辱没不说,一家老小也会被朝廷清算。
看到王国的神情,李显宗苦笑着摇了摇头,“选择?王参将,你觉得李某还有的选择么?大明九边,可有几个怕死的将军?今日之局,唯有战死而已......只是大丈夫不能死于大漠草原,却死在这里,有些不甘心罢了......”
说话间,山下已经响起阵阵喊杀声,大量的乱党如潮水般淹没了小小的高柏山。
在这股人潮之中,王国与李显宗的身影显得是如此的脆弱。
崇祯二年二月二十三,一场噩耗再次传遍陕西,震动朝廷。
宁夏、甘肃、绥德几路边军在朝廷催促之下,强攻安塞城未果,夜里把总李自成联合几名把总和队头,突然起兵造反。叛兵联合安塞城乱党,大破官兵于安定镇。
经过一天一夜鏖战,边军折损兵马过半,后乱党围困高柏山,全歼山上的官兵,甘肃参将王国、绥德游击将军李显宗战死。
这件事,如同当头一棒,狠狠地敲在了陕西官兵身上。朝廷集结兵力,想要取得突破,结果却被乱党找到机会,大败一场。
尤其是王国和李显宗的事情,更是给各路兵马的士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朝廷命令还没下达,负责进攻甘泉的宣府三镇兵马便迅速撤回了米脂城。原本打算集结兵马,一举剿灭商洛道王大梁的吴国辅和刘应遇也暂时止住了步伐。
相比之下,乱党士气大振,王自用与高迎祥合兵一处,对西安府发起了猛攻,这座古老的几朝帝都,受到了沉痛的兵灾。
好在西安府城高墙厚,乱党缺少攻城利器,强攻一天后,也没能站到便宜。首发.. ..
......
紫禁城金銮殿,今日大殿之上鸦雀无声。往日争先恐后商讨国事的群臣,今日却全都缩着脖子。
崇祯皇帝朱由检寒着脸坐在龙椅上,凝视着殿中群臣,此刻,他真的想大骂几句。这些人平日里一个个能耐得很,一旦碰到事情的时候,却一个敢担责的都没有。
“诸位爱卿,如今陕北大败一场,乱党士气大振,围攻西安府,现在该怎么办?”
其实,朱由检心中早有主意,可是他依旧想看看群臣是什么反应。
结果,让他很失望,钱谦益等人倒是说了些话,却全都是没用的废话。到最后,又把皮球踢了回来。
其实,钱谦益等人心里并不是没主意,而是水冶不愿意说罢了。如今陕西就是个大火坑,谁主事陕西都是过黑锅的命,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傻子才会做呢。
事实上,这个世上从来不缺少傻子,而杨鹤就是其中一个。
在陕北大败一场后,崇祯做出了新的决定,他认为之所以陕西剿匪局势不妙,全是因为没有人主持大局,于是崇祯想到了杨鹤。
一道圣旨,着令陕西巡抚杨鹤为三边总督,总领陕西境内一切军政要务,并统筹管辖陕西境内的所有兵马。
这明显是个烫手的山芋,若是换个人,早就托病回朝或者辞官回老家了,可是杨鹤竟然真的接下了这份差事儿。
不说陕西本部兵备兵马,单说各路边军,那可都是九边精锐,各个总兵麾下的宝贝疙瘩,这些边军将领岂会真心听杨鹤的调遣?
九边将领没几个人会真的把圣旨当回事儿,可是杨鹤是真当回事儿了。
眼看着王国就要得手,这时后方传来一阵糟乱的声音,李国奇杀退两名叛兵后,急声吼道:“王参将,快撤,安塞城的乱党杀过来了.....”
“什么?”王国回头瞪视着李自成,“李自成,你果然是狼子野心啊,居然事先就跟乱党通了风。”
“王参将,别怪李某,李某要是没点倚仗,可不敢明目张胆的起兵.....”
“你......混账,老子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么没看出你居然是个畜生,这里有好多都是你曾经的袍泽.....”
“道不同,不相为谋!”李自成神色一寒,目光无比坚定。
看着眼前的李自成,王国恨不得直接戳死对方,可是,为了麾下兄弟们的性命,不得不下令往后撤。
这一夜,李自成亲自做饵,将王国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李养纯则派花小荣、蓝刀从两侧迂回,暗中截断了陕北边军北撤的路。所以,当王国等人发现情况不妙后,已经陷入了重重围困之中。
夜中乱战,陕北边军很快就被打散了,无奈之下,开始各自组织兵马突围。
当清晨第一道曙光穿透云层,黎明笼罩大地,才知道这一夜的战况有多惨。
这一夜,陕北边军损失惨重,镇子被鲜血染红,尸体遍地都是,向北一直延伸了十多里地。参将王国与游击将军李显宗一起突围,但是在天亮的时候,还是被大量的乱党围困在白洛城南边的高柏山。
高柏山距离白洛城只有不到三十里地,只要回到白洛城,就算安全了,可就是这短短的三十里路,变成了一段不可能的归路。
高柏山只是一座小山丘,没有茂密的林子,没有太多的险关。如今身边只有四百多残兵,而此时陕北各路边军自顾不暇,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援兵来驰援高柏山。
坐在冰冷的石面上,看着光秃秃的山丘,王国惨然一笑,顿生绝望。
戎马半生,追求功名,到头来却是一场空。从未想过,他王国未能死在鞑靼人手中,却要死在这高柏山上。
李显宗左胳膊吊着,脸上挂着几道伤痕,情况比王国还要狼狈。看着山下的情形,李显宗松开手里的刀,躺在旁边的枯草地上。
“王参将,咱们没机会了,乱党不会放我们离开的,一名参将,一名游击将军......呵呵.....”
李显宗的笑容无比苦涩,他的笑声仿佛一把利刃,刺痛了王国的心。
“李将军,你无论做什么选择,王某都不会怪你的。但是王某,是绝对不会降的......”
王国将铁戟杵在地上,慢慢站起身。他王国或许不是一名称职的参将,有些贪财,克扣过军饷,可他绝对不会投降乱党的,这是他王国最后的尊严了。
不为什么朝廷,只为了家人。战死,家人还有抚恤,还能享受勇烈之名。可若是投降,祖宗受辱没不说,一家老小也会被朝廷清算。
看到王国的神情,李显宗苦笑着摇了摇头,“选择?王参将,你觉得李某还有的选择么?大明九边,可有几个怕死的将军?今日之局,唯有战死而已......只是大丈夫不能死于大漠草原,却死在这里,有些不甘心罢了......”
说话间,山下已经响起阵阵喊杀声,大量的乱党如潮水般淹没了小小的高柏山。
在这股人潮之中,王国与李显宗的身影显得是如此的脆弱。
崇祯二年二月二十三,一场噩耗再次传遍陕西,震动朝廷。
宁夏、甘肃、绥德几路边军在朝廷催促之下,强攻安塞城未果,夜里把总李自成联合几名把总和队头,突然起兵造反。叛兵联合安塞城乱党,大破官兵于安定镇。
经过一天一夜鏖战,边军折损兵马过半,后乱党围困高柏山,全歼山上的官兵,甘肃参将王国、绥德游击将军李显宗战死。
这件事,如同当头一棒,狠狠地敲在了陕西官兵身上。朝廷集结兵力,想要取得突破,结果却被乱党找到机会,大败一场。
尤其是王国和李显宗的事情,更是给各路兵马的士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朝廷命令还没下达,负责进攻甘泉的宣府三镇兵马便迅速撤回了米脂城。原本打算集结兵马,一举剿灭商洛道王大梁的吴国辅和刘应遇也暂时止住了步伐。
相比之下,乱党士气大振,王自用与高迎祥合兵一处,对西安府发起了猛攻,这座古老的几朝帝都,受到了沉痛的兵灾。
好在西安府城高墙厚,乱党缺少攻城利器,强攻一天后,也没能站到便宜。首发.. ..
......
紫禁城金銮殿,今日大殿之上鸦雀无声。往日争先恐后商讨国事的群臣,今日却全都缩着脖子。
崇祯皇帝朱由检寒着脸坐在龙椅上,凝视着殿中群臣,此刻,他真的想大骂几句。这些人平日里一个个能耐得很,一旦碰到事情的时候,却一个敢担责的都没有。
“诸位爱卿,如今陕北大败一场,乱党士气大振,围攻西安府,现在该怎么办?”
其实,朱由检心中早有主意,可是他依旧想看看群臣是什么反应。
结果,让他很失望,钱谦益等人倒是说了些话,却全都是没用的废话。到最后,又把皮球踢了回来。
其实,钱谦益等人心里并不是没主意,而是水冶不愿意说罢了。如今陕西就是个大火坑,谁主事陕西都是过黑锅的命,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傻子才会做呢。
事实上,这个世上从来不缺少傻子,而杨鹤就是其中一个。
在陕北大败一场后,崇祯做出了新的决定,他认为之所以陕西剿匪局势不妙,全是因为没有人主持大局,于是崇祯想到了杨鹤。
一道圣旨,着令陕西巡抚杨鹤为三边总督,总领陕西境内一切军政要务,并统筹管辖陕西境内的所有兵马。
这明显是个烫手的山芋,若是换个人,早就托病回朝或者辞官回老家了,可是杨鹤竟然真的接下了这份差事儿。
不说陕西本部兵备兵马,单说各路边军,那可都是九边精锐,各个总兵麾下的宝贝疙瘩,这些边军将领岂会真心听杨鹤的调遣?
九边将领没几个人会真的把圣旨当回事儿,可是杨鹤是真当回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