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孙承宗的担忧
陕北大胜,消息送达京城,长时间没有一点喜色的崇祯皇帝的脸上也终于多了一点笑容。
这段时间,许多糟心的事情都压在崇祯心头,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来。这两年,几乎把国库已经内帑大部分钱都送到辽东去了,可辽饷依旧不够,几天前袁崇焕又上书请求增加饷银。
崇祯想不通,不是一直在精简兵员么?怎么兵员减少,饷银反而越要越多?若是换个人,崇祯早就一封圣旨发下去,将那人抓到京城问个清楚了。可对方是袁崇焕,崇祯什么都没说,召集官员,想尽办法弄银子。
不为别的,只因为对方是袁崇焕。袁崇焕说五年平辽,只要能五年内把辽东乱事给平了,袁崇焕要什么就给什么,崇祯不会说一个不字。
袁崇焕可是他崇祯选定的人,既然认定了他,那就得先想尽办法支持他。
十多天时间,崇祯想尽办法,又将内帑刮了一遍,发配给锦衣卫的俸禄往后拖了拖,这才凑出十八万两白银,紧急送往辽东。因为此事,朝廷官员可是颇有微词。陕西民乱越来越烈,好多陕西兵马饷银还没足额发放,陕西官员上书好几次,催促军饷了,朝廷一分钱都没给。袁崇焕倒好,写一封信,陛下就凑了十八万两白银赶紧送过去了。
莫说朝廷某些官员,就算九边一些总兵,对此也是相当不满。九边之首的宣府,这些年军饷也一直都是大问题,为了弄到足够的饷银,侯世禄不得不想些歪主意,要不是情况特殊,他也不会由着铁墨折腾了。总之,谁能给宣府折腾出钱来,侯世禄心里就喜欢得很。
九边都想着法子找活路,凭什么袁崇焕要什么就给什么?就凭他是蓟辽督师?
朝廷内外多有不满,崇祯不是不知道,他总不能这个时候给袁崇焕拖后腿啊,袁崇焕做不成事儿,打得还不是他崇祯的脸?
愁心事一茬接一茬,好在陕西那边有了好消息。闻听陕西两支流寇中的吴延贵一党被击溃,崇祯不由得大松一口气,脸上的喜色也多了些。
军报中,崇祯再次看到了铁墨的名字。又是这个铁墨,以骑兵突袭,这才彻底击溃吴延贵所部。从军报中可以看出,陕西众将有意推铁墨为首功。
铁墨,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居然两年内屡立战功,尤其是年纪,才刚刚二十。
不到二十岁已经是云府守备,游击将军。按他立的功劳,不赏又不行。思来想去,重振还是决定晋升铁墨为宣府参将,依旧任云府守备。
陕北大胜其他立功的将领,崇祯没费太多心思,直接把事情扔给了内阁,内阁拿出意见后,便直接通过,拟旨送往陕北。
......
文华殿,崇祯坐在书桌后,眯着眼睛,享受着不多的空闲时间。
下方椅子上,懿安皇后张嫣优雅的坐在一旁,仔细倾听着。
“皇嫂,你去过张北,与铁墨见过面,你可否说说,铁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可用不可用?”
张嫣黛眉轻蹙,不知为何,心里突然紧张起来。不由自主的,眼前闪过那个男人的身影。
狂风大作的草原上,背对斜阳,一人一狼。
张嫣永远忘不了那一幕,这一生,还是第一次见到那样的杀戮,一人一狼,仿佛千军万马。
同样,张嫣也了解自己的皇弟朱由检。铁墨能力出众,却又有野心,皇弟心里肯定容不下这种人的。张嫣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平生第一次,在朱由检面前撒起了谎。
“陛下,铁墨这个人年纪轻轻,能力还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几个月前,蓟州闹饷,本宫去山西募捐,那些人可是一分钱不愿意掏的,也是铁将军出面,这才凑足了钱。”
话一出口,张嫣便暗骂自己两句。自己干嘛非要替铁墨说好话?
崇祯点点头,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这样啊,朕让人了解过一些,此人穷苦出身,还去北边走过货。短短时间内,能在晋北打出一片天地,也算能力出众了。若是他真如皇嫂说的那样心向朝廷,倒是可以重用一下。”手机端 一秒記住笔\趣\阁→.\b\\\\.\\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但是他太年轻了,还得好生打磨一下才行!”
“朕也很年轻!”崇祯淡淡的笑了笑,刚想再说些什么,这时门外传来王承恩的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孙承宗在外边候着呢。
面对孙承宗,崇祯不敢怠慢,赶紧让王承恩把孙承宗请进来。年过花甲的孙承宗已经白发苍苍,可脚不利索,精神矍铄,一点也不像行将就木的老人。
进了文华殿,看到张嫣也在,孙承宗微有些错愕,拱手施了一礼,“老臣见过娘娘。”
张嫣哪敢受孙承宗的大礼,赶紧虚扶一把。
扶着孙承宗落座后,朱由检笑道:“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哎,臣是不得不莱啊,老臣想问一下,关于袁崇焕弹劾毛文龙一事,陛下打算怎么处理?”
“这.....”崇祯立刻面露难色,倒不是不想回答,实在是他真的没想好该怎么办。
自袁崇焕到辽东之后,就跟毛文龙不对付,已经数次上书弹劾毛文龙,请朝廷治毛文龙的罪。之前好几次,崇祯都是和稀泥,劝袁崇焕忍一忍。不过这一次,袁崇焕态度很坚决,说毛文龙私通后金,要治毛文龙的罪。
对于毛文龙一事,崇祯答不上来,孙承宗面色一紧,叹道:“陛下,你之前不该把那十八万两银子送往辽东啊,袁崇焕既然是蓟辽督师,有些事情就得想办法自己解决,不能什么事都找朝廷。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内帑也空空如也,他不知道么?”
“陛下如此惯着袁崇焕,他必生骄心,怕辽东要出乱子啊。”
崇祯坐在旁边,不解道:“出乱子?老师,那你说学生该怎么办?”
“陛下若没把十八万白银送去,袁崇焕心中有忌讳,自然不敢乱来。但是现在,可不一定了。总之,老臣以为毛文龙必须要用的,毛文龙虽然私通贸易,冒领军功,做事儿如同贼寇。可有一点,毛文龙只要在那里,后金就不敢离开辽东太远。只要后金敢离开辽东,以毛文龙的性子,必然发兵辽东,在后金心口上挖一个窟窿。”
“毛文龙有他存在的意义,所以,哪怕毛文龙再不讨喜,也要用他。”
“为今之计,陛下最好修书一封,呵斥袁崇焕一番,让他顾及大局,维系好辽东的关系。”
“嗯?老师,有这个必要么?”
崇祯挠挠头,颇有些无语。
陕北大胜,消息送达京城,长时间没有一点喜色的崇祯皇帝的脸上也终于多了一点笑容。
这段时间,许多糟心的事情都压在崇祯心头,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来。这两年,几乎把国库已经内帑大部分钱都送到辽东去了,可辽饷依旧不够,几天前袁崇焕又上书请求增加饷银。
崇祯想不通,不是一直在精简兵员么?怎么兵员减少,饷银反而越要越多?若是换个人,崇祯早就一封圣旨发下去,将那人抓到京城问个清楚了。可对方是袁崇焕,崇祯什么都没说,召集官员,想尽办法弄银子。
不为别的,只因为对方是袁崇焕。袁崇焕说五年平辽,只要能五年内把辽东乱事给平了,袁崇焕要什么就给什么,崇祯不会说一个不字。
袁崇焕可是他崇祯选定的人,既然认定了他,那就得先想尽办法支持他。
十多天时间,崇祯想尽办法,又将内帑刮了一遍,发配给锦衣卫的俸禄往后拖了拖,这才凑出十八万两白银,紧急送往辽东。因为此事,朝廷官员可是颇有微词。陕西民乱越来越烈,好多陕西兵马饷银还没足额发放,陕西官员上书好几次,催促军饷了,朝廷一分钱都没给。袁崇焕倒好,写一封信,陛下就凑了十八万两白银赶紧送过去了。
莫说朝廷某些官员,就算九边一些总兵,对此也是相当不满。九边之首的宣府,这些年军饷也一直都是大问题,为了弄到足够的饷银,侯世禄不得不想些歪主意,要不是情况特殊,他也不会由着铁墨折腾了。总之,谁能给宣府折腾出钱来,侯世禄心里就喜欢得很。
九边都想着法子找活路,凭什么袁崇焕要什么就给什么?就凭他是蓟辽督师?
朝廷内外多有不满,崇祯不是不知道,他总不能这个时候给袁崇焕拖后腿啊,袁崇焕做不成事儿,打得还不是他崇祯的脸?
愁心事一茬接一茬,好在陕西那边有了好消息。闻听陕西两支流寇中的吴延贵一党被击溃,崇祯不由得大松一口气,脸上的喜色也多了些。
军报中,崇祯再次看到了铁墨的名字。又是这个铁墨,以骑兵突袭,这才彻底击溃吴延贵所部。从军报中可以看出,陕西众将有意推铁墨为首功。
铁墨,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居然两年内屡立战功,尤其是年纪,才刚刚二十。
不到二十岁已经是云府守备,游击将军。按他立的功劳,不赏又不行。思来想去,重振还是决定晋升铁墨为宣府参将,依旧任云府守备。
陕北大胜其他立功的将领,崇祯没费太多心思,直接把事情扔给了内阁,内阁拿出意见后,便直接通过,拟旨送往陕北。
......
文华殿,崇祯坐在书桌后,眯着眼睛,享受着不多的空闲时间。
下方椅子上,懿安皇后张嫣优雅的坐在一旁,仔细倾听着。
“皇嫂,你去过张北,与铁墨见过面,你可否说说,铁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可用不可用?”
张嫣黛眉轻蹙,不知为何,心里突然紧张起来。不由自主的,眼前闪过那个男人的身影。
狂风大作的草原上,背对斜阳,一人一狼。
张嫣永远忘不了那一幕,这一生,还是第一次见到那样的杀戮,一人一狼,仿佛千军万马。
同样,张嫣也了解自己的皇弟朱由检。铁墨能力出众,却又有野心,皇弟心里肯定容不下这种人的。张嫣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平生第一次,在朱由检面前撒起了谎。
“陛下,铁墨这个人年纪轻轻,能力还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几个月前,蓟州闹饷,本宫去山西募捐,那些人可是一分钱不愿意掏的,也是铁将军出面,这才凑足了钱。”
话一出口,张嫣便暗骂自己两句。自己干嘛非要替铁墨说好话?
崇祯点点头,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这样啊,朕让人了解过一些,此人穷苦出身,还去北边走过货。短短时间内,能在晋北打出一片天地,也算能力出众了。若是他真如皇嫂说的那样心向朝廷,倒是可以重用一下。”手机端 一秒記住笔\趣\阁→.\b\\\\.\\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但是他太年轻了,还得好生打磨一下才行!”
“朕也很年轻!”崇祯淡淡的笑了笑,刚想再说些什么,这时门外传来王承恩的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孙承宗在外边候着呢。
面对孙承宗,崇祯不敢怠慢,赶紧让王承恩把孙承宗请进来。年过花甲的孙承宗已经白发苍苍,可脚不利索,精神矍铄,一点也不像行将就木的老人。
进了文华殿,看到张嫣也在,孙承宗微有些错愕,拱手施了一礼,“老臣见过娘娘。”
张嫣哪敢受孙承宗的大礼,赶紧虚扶一把。
扶着孙承宗落座后,朱由检笑道:“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哎,臣是不得不莱啊,老臣想问一下,关于袁崇焕弹劾毛文龙一事,陛下打算怎么处理?”
“这.....”崇祯立刻面露难色,倒不是不想回答,实在是他真的没想好该怎么办。
自袁崇焕到辽东之后,就跟毛文龙不对付,已经数次上书弹劾毛文龙,请朝廷治毛文龙的罪。之前好几次,崇祯都是和稀泥,劝袁崇焕忍一忍。不过这一次,袁崇焕态度很坚决,说毛文龙私通后金,要治毛文龙的罪。
对于毛文龙一事,崇祯答不上来,孙承宗面色一紧,叹道:“陛下,你之前不该把那十八万两银子送往辽东啊,袁崇焕既然是蓟辽督师,有些事情就得想办法自己解决,不能什么事都找朝廷。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内帑也空空如也,他不知道么?”
“陛下如此惯着袁崇焕,他必生骄心,怕辽东要出乱子啊。”
崇祯坐在旁边,不解道:“出乱子?老师,那你说学生该怎么办?”
“陛下若没把十八万白银送去,袁崇焕心中有忌讳,自然不敢乱来。但是现在,可不一定了。总之,老臣以为毛文龙必须要用的,毛文龙虽然私通贸易,冒领军功,做事儿如同贼寇。可有一点,毛文龙只要在那里,后金就不敢离开辽东太远。只要后金敢离开辽东,以毛文龙的性子,必然发兵辽东,在后金心口上挖一个窟窿。”
“毛文龙有他存在的意义,所以,哪怕毛文龙再不讨喜,也要用他。”
“为今之计,陛下最好修书一封,呵斥袁崇焕一番,让他顾及大局,维系好辽东的关系。”
“嗯?老师,有这个必要么?”
崇祯挠挠头,颇有些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