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的这艘铁甲舰,董书恒的眼中满是自豪。

    这艘军舰倾注了他太多的精力与期望。

    别看他只有小小的一千两百吨排水量,但是他比英法正在制造的铁甲舰要先进的多。

    首先,他不再局限在木制战船上加装装甲。而是全新的全钢铁结构,里面龙骨、肋骨、框架、隔仓等等都是全金属结构。

    所使用钢铁都是徐州钢厂产的碳素钢,虽然跟后世的船用钢才没法比。

    至少淮海军在选择船用钢材的时候已经考虑到钢材的强度、韧性、耐低温以及耐腐蚀性等特征,找准了方向就意味着少有很多的弯路。

    这样的战舰实际上已经超出了铁甲舰的范畴。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钢铁战舰。

    其次,在甲板上使用了半封闭的炮塔结构。采用淮海军自行研制的后膛炮。

    而且是直接开创性地使用了双连装结构。要知道双联装炮塔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叠加。要充分考虑到甲板的承受能力,因为双良装火炮虽然节约了空间,增加了命中率,但是其对甲板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两倍那么简单。

    这艘江河级的甲板上就经过了加固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加固,增加甲板与炮塔的受力面。将舰炮的后坐力向军舰的主要承重部位引导。

    当然了,这艘军舰也不是说只能扛得动120mm舰炮。只是淮海军的造炮水平卡在这里了。

    不过现在克虏伯的技术被引了进来,很快这种技术瓶颈就会被打破。所以不排除江河级会换上更大口径的主炮。

    最后,这艘军舰虽小,但是却拥有水密舱结构,大大地提高了军舰的生存能力。

    董书恒当初对江河级的定位就是近海防御型护卫舰。全蒸汽动力的军舰要想远航必须要有一连串的补给点配合。

    不然燃煤的供应跟不上,尤其是这种吨位小的军舰,舰上的载煤空间有限。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补充煤炭,不然就要在海上趴窝。

    淮海军现在显然没有这个能力。董书恒之前出征日本,经营琉球,跟朝廷争取到沿海的海军基地,就是为了迎接江河级的到来。

    以后江河级就可以依托这些补给港链在东海、南海快速地来回穿梭。

    成为守护华夏海疆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此时这艘军舰正屁股对着湖边,静静地等待着主人的召唤。

    在主持人安排下,董书恒手中拎着一坛子女儿红,庄重地走到了舰首处的临时搭好的高台上。

    然后,在众人的瞩目下,董书恒高举双手将这一坛子的陈年女儿红抛向了这艘取名为“长江号”的江河级首艘实验舰。

    “嘭”的一声,坛子碎裂,浓郁的酒香飘散开来。

    船厂里面也有一些已经加入大清国籍的洋人,他们本来是建议使用香槟的。可是董书恒说中国的海神喝不惯洋酒。于是就换成了女儿红。

    女儿红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民间的人习惯存上女儿红等闺女出嫁的时候拿出来喝。

    因此,使用女儿红,寓意着淮海军是将这些军舰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对他们给予了深深的祝福。

    同时还寓意着这些军舰以后一定会获得开门红,首战必胜。

    董书恒这么一解释,大家就都同意将“掷瓶礼”所用的香槟换成女儿红了。

    这寓意真是太好了,从此“掷瓶礼”使用女儿红成了华夏造船业的惯例。

    “掷瓶礼”之后就是正式的下水了。江河级都是在固定的船台上制造的。

    随着工人们将阻拦物去除,“长江号”沿着铺设好的滑道缓缓地滑入水中。

    这种“倒退式”的入水方式最是安全。这样能够产生更大的浮力,而且可以避免在下滑的过程中碰伤舵和螺旋桨等设备。

    “长江号”入水后非常平稳地浮在了水面上,这个时候工程师们还要对他进行一些列的测量检查,距离他真正试航还有一段时间。

    不过他能够平稳地漂在水上,已经算是他迈出了自己战舰生涯的第一步了。

    下水之后,便是进行重要的舾装工作,舾装好了之后还要实验试航。

    顺利的话,今年年底前,这艘军舰就有望交接入列,而且这艘军舰下水后,经过检测各项数据合格的话,后面的七艘同级军舰也可以加快建造的速度了。对此董书恒充满了期待。

    既然到了高邮,董书恒自然要转一转。这里可是他真正崛起的地方。

    虽然淮海军现在将政治重心搬到了扬州,但是高邮作为一个轻工业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仍旧没变。

    从船厂码头坐船向南就能够直接到达书院的码头。到达书院的时候,校园里面看不到什么人。一问,原来是大家都去看辩论会了。

    董书恒一下子来了兴趣。前世读法学院的时候,他也经常参加辩论赛。没想到在书院这边也有这种新潮的玩法。

    这个就是董书恒不了解中国的古代的书院了。辩论这种形式从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时候就开始传下来了。

    董书恒一身学生的打扮在内卫的簇拥下来到了书院的大礼堂,这栋大楼是中式风格,名字就叫“争鸣楼”。

    它一共有一个大礼堂两个小礼堂,还有六个小型会议中心。

    整个大礼堂是双层结构,中间镂空,上层还有半圈观众席。可以容纳近两千人。而且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让主席台上的人讲话的声音能够通过房屋结构扩大。

    董书恒看了一下,这里面至少坐了一千多名学生。人虽然很多,但是观众席上却是鸦雀无声,大家都在认真地倾听着台上同学的辩论。

    董书恒从后门溜了进来。就见到主席台后方写着一行大字——“何以救华夏,学习汉唐还是****?”

    原来这就是今天的辩题,不过这个题目设置的太极端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两种说法都有问题。

    不过在辩论场上大都如此,两个命题之间矛盾越大越容易碰撞出火花。像那些表述得模棱两可的命题是不适合拿上辩论场上辩论的。

    因为辩论所追求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希望通过双方的争辩碰撞出新的思想。当然那种纯粹是为了证伪的辩论除外。

    “请问对方,你们竟然支持****,那么请问****后的华夏还是华夏吗?那时的华夏还能够保持自己民族的独立族格吗?人有人格,族有族格,没有独立族格的华夏如何能够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

    董书恒微微点头,这些学生辩论的时候已经采用了很多后世用语。

    这些当然不是学生们创造的,而是他们在《复兴周刊》上看到的,这些新发明的词语大都出自董书恒的文章。

    上次和魏源讨论了复兴会之论后,魏源就着手发行这个刊物,主要在淮海军内部传播。

    这个刊物的尺度非常的大,讨论满清的问题从来都不避讳。里面甚至会刊发一些社会制度的文章。

    在老魏的逼迫下,董书恒也写了很多文章。有些是他自己得想法,有些是抄的自己记忆中的。当然董书恒用的是几个不同的笔名。

    董书恒所写的大多是介绍大清现在弊端,以及一些深层次的分析,这里面难免使用到一些后世的词语,这些词语就这样传了开来。

    另外,董书恒还对现在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政体进行分析批判。

    比如美国的大资本家控制的政体,英法的贵族与资产阶级媾和的政体,这些内容对书院的年轻人非常有吸引力。

    董书恒甚至直接指出大清这种封建士绅地主阶层与少数民族相互妥协下的政体已经完全落伍了。甚至比不上唐宋明,完全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由此,让这些学子们首次认识到了阶层这个词语。大家一接触到这些阶层的概念,首先考虑的就是对号入座。

    当然了,这些学子们大部分都被打入了地主士绅阶层。这可不是董书恒和魏源想要的结果。

    所以,紧接着就有文章指出,不管什么阶层都有先进与保守之分,先进的阶层将国家民族利益放在个人与家族的利益之上。

    而保守的阶层将家族个人利益摆在国家民族利益之上。为了家族和个人的利益甚至会牺牲国家民族的利益。

    比如说满清的朝廷就是将自己的家族的统治利益摆放在了国家民族之上。所以他们是保守落后的。

    他们为了自己家族的统治利益不惜向洋人出卖国家利益——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国土。

    董书恒还写文指出无论谁来带领这个国家和民族,那么就必须要将国家民族利益凌驾于自身之上。如果做不到那么就是辜负了国家和民族的期望。

    如此情况之下,国家和民族的民众就拥有合法的理由去推翻他,去变更他。这是民族大义赋予全民族的根本权力。

    这些文章实际上已经非常的具有煽动性,或者说就是赤裸裸的反文。

    正如治重症用猛药一般,这些这只有董书恒敢写出来的文章,就如同一剂猛药,让整个书院都处在了一种思想亢奋的状态之中。

    一时间书院中各种思潮涌现出来,学生之间甚至组成了一个个社团。他们有些时候思想是对立的,就展开了一场场辩论。充分响应了“要文斗不要武斗”优良传统。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魏源这个掌握实权的院长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思想的启蒙在最初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激烈的碰撞。

    与其压制他们,让他们以后各自壮大之后再去爆发更加猛烈的冲突。还不如让他们在萌芽阶段就在一起对抗。就像养蛊一样,将蛊虫关起来,让他们斗,最后总要出现一只蛊王。

    董书恒转身离开,没有打扰学生们的辩论。现在这些学子都认识他,要是让他们看到了自己,说不得又要引起一阵轰动。

    

    67907_67907161/627847684.html

    

    。m2.shuyuewu.co

章节目录

回到清朝做盐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独孤赏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九七章 新思想的萌芽-回到清朝做盐商 独孤赏月下载,回到清朝做盐商,笔趣阁并收藏回到清朝做盐商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