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一凡此刻的表现,所有朝臣的心里都不免疑惑起来,皇帝在笑什么,又为何发笑?
“各位爱卿。”御阶上,赵一凡笑容不改,道出了自己的心思,“你们一定都在猜想朕在笑什么,对吗?”
“……”
“朕想,这一次兵部出了此等大事,发人深省啊。是不是应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彻查一下我大梁的吏治,毕竟好多年了,对于吏治方面,还没有进行过一次全面、深切的调查整肃,兵部的事,绝不是个案。”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没有人敢开口,所有的大臣都看向文武两班的排头,这样的大事唯有他们才有资格向皇帝表述自己的态度。
除了他们几人之外,谁敢开口,都是必死的下场。
不是被陈家杀了,就是让皇帝磨刀,深知利害的他们,岂会轻率开口呢?
赵一凡早知道不会有很多人给出态度来,本意上他也不指望那些臣子们能说出什么来。
大概十几个呼吸的沉默后,在他目光注视下,朝臣中第一个开口的竟然是陈志斌。
就在刚刚,赵一凡这番话说出来的时候,陈志安就一直在拉扯陈志斌的衣角。
兵部的事,实乃意外,要是真让赵一凡拿这现成的河水洗洗船的话,那才真是塌天的灾祸。
这一场博弈中,陈志安的选择和赵飞扬一样,退而求其次,以退为进,所以他不能主动开口,这个事情眼下能帮他的只有陈志斌。
陈志斌的想法实际与他不同,只是他同样不赞成赵一凡此刻的提议。
整肃吏治没有问题,时机上还需斟酌。
眼下,赵一凡能使用出雷霆手段,奈何朝堂上下,一旦为避灾祸而齐心一手的话,朝廷,能承受得住吗?
考虑的不同,结果都是一样……
只见陈志斌此刻出班,恭恭敬敬的道:“陛下,臣以为,兵部一案,方才落定,朝中人心难免有些焦虑,如果此时就彻查吏治的话,恐怕会有一些变乱发生。”
“变乱?”
赵一凡冷笑起来,眼神也稍稍锐利了几分:“朕不明白,变乱会乱成什么样子,难道还会有人造反不成?”
站在御阶下的赵飞扬,闻听此言,心中猛沉了一下,赵一凡这句话说的过了些,火药味、挑衅的味道都太浓了,果不其然,他瞧瞧看向众人,大家的脸色上都难看了许多。
尤其是陈家一派的大臣们,有几人眼中甚至已露出了凝重凶狠的目光。
或许,赵一凡也不成想自己的一句话会让朝堂上陷入这般局面,他叹了口气,一改刚刚的严肃,对众人道:“朕,不相信大梁会有判臣,才会这样说的。”
他这是在往回找辙,无论效果如何,他立刻把话头甩给了程正允。
“程爱卿,你的态度呢?”
鉴于朝堂上的表现,程正允暗自决定,这一次要和陈志斌站在同一立场了,他本心不愿如此,奈何作为重臣,他必须要照顾到朝堂上的局面,以及朝廷的安稳。
他是一个刚正之臣,赵一凡有心整肃吏治,这是他一直期盼的事,让他违逆自己的本愿,自然说起话来,就生硬了几分。
“陛下,臣附议。现在的时机,不太成熟,各位大人们也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
他言中“缓冲”两个字,被赵飞扬捕捉于心,能够听出老大人的不甘心,又能感受到他心底对于朝臣们的那份嘲灭之意。
缓冲这个词,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比如可以解释为给某些大臣一个收拾烂摊子的机会,免得到时候死得太难看。
内阁大臣,站在朝堂上的有三人,现在两人表示不赞成,陈志安自是不用多说,赵飞扬很清楚,接下来,怕是就要轮到自己了。
果不其然,程正允言罢,赵一凡就冲他道:“赵爱卿,你的想法呢?”
实际上,赵一凡这么做,等于是在抬高自己,这一点赵飞扬非常清楚,只是眼下这个问题,他的表态,将会非常微妙。
赵一凡能够提及此事,说明他已动心思,程正允的牵强回应,更是给了他助力,一旦自己选择支持的话,那么整肃吏治,就势在必行了。
可,眼下真的是最好的时机吗?
朝臣们那毫不掩饰的反对态度,再加上一个随时准备打压驳倒此事的陈志安,他权衡下,决定这一次,站在陈志斌的队伍中,哪怕这会让赵一凡迁怒自己。
深吸一口气,飞速将语组织、调整到尽可能让皇帝满意,赵飞扬当即开口。
“陛下,臣也以为,此时,不适合整肃吏治。臣是这样想的,现在兵部案方才落定,再兴彻查,必有大狱,如此一来朝廷体系怕有空档出现;陛下说过,愿意给一些人以机会;所以臣觉得整肃不如让各部自查。”
“自查?”
赵一凡瞧着他,目光有了些许的变化:“爱卿的意思是,让各部自己调查,然后将一些墨吏、苛皂捡出来予以惩治对吗?”
“正是如此。”
赵飞扬微微欠身,继续说下去,“有兵部案作为前车之鉴,臣相信各部官员,绝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徇私舞弊,他们深知衙门内部架构,自查之下,亦不会导致空档出现;如此,同时还能彰显陛下天恩深远,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说的好。”
满意的点点头,赵一凡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赵爱卿所说,正合朕意。各位爱卿,那么这一次,你们就自查吧。”
前番的话,是他说的没错,有一节,刚刚朝臣们的态度,实际上让他心生焦灼,也知道自己言语不当,只是他身为君王,又岂能为朝臣所胁?同时内阁的反对更是让他陷入两难境地,正不知道如何处置时。
赵飞扬给了他一个台阶,他能不接下?
果然,众臣听闻他准许自查,顿时跪倒谢恩,山呼万岁。
陈志安也在其中,只是此刻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赵一凡要百官自查,可是各部堂官又有谁去彻查呢?
这可是一个抓权的好机会,他一定要趁着人选未出之前,向小皇帝推举出一个人,最好的选择就是自己得大哥——陈志斌。
想到这里,他马上就要行动,不过还未来得及开口,早就洞悉他心思的陈志斌已经偷偷扯住了他的衣角,对他小声提醒道:“现在可不是你抓权的时候,兵部一案无所谓,你别忘了,苏定方可不在朝中,你抓太多,逼得太紧,万一陛下一封密旨下,要他带兵回来,可怎么办?”
闻此言,陈志安顿时肃穆起来,一双眼深邃且凝重的看向了赵一凡。
这一点,自己的确没有想到,也从未往这个方向去想过,只因为这一点事,小皇帝至于如此吗?换句话说,他又敢如此吗?
现在朝廷上对自己的倚仗,难道就可以一朝放弃吗?
疑惑,萦绕心头。
侧过头去看到大哥那确切的目光时,陈志安还是选择相信了他。
只是等会散朝回去后,一定要向他问个究竟。
这里面到底有着什么关联!
“各位爱卿。”御阶上,赵一凡笑容不改,道出了自己的心思,“你们一定都在猜想朕在笑什么,对吗?”
“……”
“朕想,这一次兵部出了此等大事,发人深省啊。是不是应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彻查一下我大梁的吏治,毕竟好多年了,对于吏治方面,还没有进行过一次全面、深切的调查整肃,兵部的事,绝不是个案。”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没有人敢开口,所有的大臣都看向文武两班的排头,这样的大事唯有他们才有资格向皇帝表述自己的态度。
除了他们几人之外,谁敢开口,都是必死的下场。
不是被陈家杀了,就是让皇帝磨刀,深知利害的他们,岂会轻率开口呢?
赵一凡早知道不会有很多人给出态度来,本意上他也不指望那些臣子们能说出什么来。
大概十几个呼吸的沉默后,在他目光注视下,朝臣中第一个开口的竟然是陈志斌。
就在刚刚,赵一凡这番话说出来的时候,陈志安就一直在拉扯陈志斌的衣角。
兵部的事,实乃意外,要是真让赵一凡拿这现成的河水洗洗船的话,那才真是塌天的灾祸。
这一场博弈中,陈志安的选择和赵飞扬一样,退而求其次,以退为进,所以他不能主动开口,这个事情眼下能帮他的只有陈志斌。
陈志斌的想法实际与他不同,只是他同样不赞成赵一凡此刻的提议。
整肃吏治没有问题,时机上还需斟酌。
眼下,赵一凡能使用出雷霆手段,奈何朝堂上下,一旦为避灾祸而齐心一手的话,朝廷,能承受得住吗?
考虑的不同,结果都是一样……
只见陈志斌此刻出班,恭恭敬敬的道:“陛下,臣以为,兵部一案,方才落定,朝中人心难免有些焦虑,如果此时就彻查吏治的话,恐怕会有一些变乱发生。”
“变乱?”
赵一凡冷笑起来,眼神也稍稍锐利了几分:“朕不明白,变乱会乱成什么样子,难道还会有人造反不成?”
站在御阶下的赵飞扬,闻听此言,心中猛沉了一下,赵一凡这句话说的过了些,火药味、挑衅的味道都太浓了,果不其然,他瞧瞧看向众人,大家的脸色上都难看了许多。
尤其是陈家一派的大臣们,有几人眼中甚至已露出了凝重凶狠的目光。
或许,赵一凡也不成想自己的一句话会让朝堂上陷入这般局面,他叹了口气,一改刚刚的严肃,对众人道:“朕,不相信大梁会有判臣,才会这样说的。”
他这是在往回找辙,无论效果如何,他立刻把话头甩给了程正允。
“程爱卿,你的态度呢?”
鉴于朝堂上的表现,程正允暗自决定,这一次要和陈志斌站在同一立场了,他本心不愿如此,奈何作为重臣,他必须要照顾到朝堂上的局面,以及朝廷的安稳。
他是一个刚正之臣,赵一凡有心整肃吏治,这是他一直期盼的事,让他违逆自己的本愿,自然说起话来,就生硬了几分。
“陛下,臣附议。现在的时机,不太成熟,各位大人们也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
他言中“缓冲”两个字,被赵飞扬捕捉于心,能够听出老大人的不甘心,又能感受到他心底对于朝臣们的那份嘲灭之意。
缓冲这个词,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比如可以解释为给某些大臣一个收拾烂摊子的机会,免得到时候死得太难看。
内阁大臣,站在朝堂上的有三人,现在两人表示不赞成,陈志安自是不用多说,赵飞扬很清楚,接下来,怕是就要轮到自己了。
果不其然,程正允言罢,赵一凡就冲他道:“赵爱卿,你的想法呢?”
实际上,赵一凡这么做,等于是在抬高自己,这一点赵飞扬非常清楚,只是眼下这个问题,他的表态,将会非常微妙。
赵一凡能够提及此事,说明他已动心思,程正允的牵强回应,更是给了他助力,一旦自己选择支持的话,那么整肃吏治,就势在必行了。
可,眼下真的是最好的时机吗?
朝臣们那毫不掩饰的反对态度,再加上一个随时准备打压驳倒此事的陈志安,他权衡下,决定这一次,站在陈志斌的队伍中,哪怕这会让赵一凡迁怒自己。
深吸一口气,飞速将语组织、调整到尽可能让皇帝满意,赵飞扬当即开口。
“陛下,臣也以为,此时,不适合整肃吏治。臣是这样想的,现在兵部案方才落定,再兴彻查,必有大狱,如此一来朝廷体系怕有空档出现;陛下说过,愿意给一些人以机会;所以臣觉得整肃不如让各部自查。”
“自查?”
赵一凡瞧着他,目光有了些许的变化:“爱卿的意思是,让各部自己调查,然后将一些墨吏、苛皂捡出来予以惩治对吗?”
“正是如此。”
赵飞扬微微欠身,继续说下去,“有兵部案作为前车之鉴,臣相信各部官员,绝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徇私舞弊,他们深知衙门内部架构,自查之下,亦不会导致空档出现;如此,同时还能彰显陛下天恩深远,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说的好。”
满意的点点头,赵一凡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赵爱卿所说,正合朕意。各位爱卿,那么这一次,你们就自查吧。”
前番的话,是他说的没错,有一节,刚刚朝臣们的态度,实际上让他心生焦灼,也知道自己言语不当,只是他身为君王,又岂能为朝臣所胁?同时内阁的反对更是让他陷入两难境地,正不知道如何处置时。
赵飞扬给了他一个台阶,他能不接下?
果然,众臣听闻他准许自查,顿时跪倒谢恩,山呼万岁。
陈志安也在其中,只是此刻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赵一凡要百官自查,可是各部堂官又有谁去彻查呢?
这可是一个抓权的好机会,他一定要趁着人选未出之前,向小皇帝推举出一个人,最好的选择就是自己得大哥——陈志斌。
想到这里,他马上就要行动,不过还未来得及开口,早就洞悉他心思的陈志斌已经偷偷扯住了他的衣角,对他小声提醒道:“现在可不是你抓权的时候,兵部一案无所谓,你别忘了,苏定方可不在朝中,你抓太多,逼得太紧,万一陛下一封密旨下,要他带兵回来,可怎么办?”
闻此言,陈志安顿时肃穆起来,一双眼深邃且凝重的看向了赵一凡。
这一点,自己的确没有想到,也从未往这个方向去想过,只因为这一点事,小皇帝至于如此吗?换句话说,他又敢如此吗?
现在朝廷上对自己的倚仗,难道就可以一朝放弃吗?
疑惑,萦绕心头。
侧过头去看到大哥那确切的目光时,陈志安还是选择相信了他。
只是等会散朝回去后,一定要向他问个究竟。
这里面到底有着什么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