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嫕一直很温柔,很少有人见到过她生气。
这对于一个公主来说,是极为难得的。
公主一般都是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脾气也往往都很冲。
无限的娇纵,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自然容易造成泼辣的性格。
赵嫕和赵祯母亲死的早,他兄妹二人何曾受过无限娇纵的宠爱过了。
再说,大宋朝皇家的家教其实是很严苛的,从小赵嫕就很听话,她的性格是那种柔和型的。
苗贵妃找她来,她其实知道是什么原因,当下她只是笑笑:“苗妃姐姐无需担心,其实这事我们都知道了。
我哥为此还去过我家,专门找小凡商议过这事。”
苗贵妃一听大惊:“哦,原来是陛下去过您家,不知驸马爷怎么说。”
“其实是赵昉这孩子他自己不想监国的。”
这事太过匪夷所思,苗贵妃和赵祯一样颇为不解:“这、这是为何?”
“不知道,昉儿说他不喜欢监国也不喜欢做太子,这事我哥找过俞德妃。
德妃也支持孩子,说当储君也没什么好,将来若是继承大统了,肩膀上的责任也会更大。
赵昉不想不束缚,他羡慕小凡,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
这...放着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不去做,拒绝监国?
苗贵妃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赵嫕,她知道赵嫕绝不会说谎的。
只是,这也太不合乎常理了吧。
储君啊,将来可是九五至尊的皇帝,皇帝还有人居然不想当?
“那、那陛下去找驸马爷,驸马爷是怎么说的。”
苗贵妃慌忙问道。
这才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赵昉想不想做这个监国,赵祯想立谁为太子,驸马爷的建议最为重要。
毕竟,这两个皇子是拜在石小凡门下,由石小凡负责教授他们课业。
这个时候,石小凡的建议至关重要。
如果他说赵昉适合,那赵祯就还是会优先考虑将来的储君就是赵昉。
这关乎国运,绝非儿戏。
赵嫕看着她:“小凡说,赵昕更合适。”
苗贵妃心头一震:“驸、驸马爷当真如此说么。”
赵昕更合适,就凭这句话,赵祯就有七成的意思会考虑赵昕做储君。
苗贵妃喉头发紧,只感觉一颗心怦怦的都要跳出来了。
赵嫕点点头:“是的,小凡并不是偏向谁。
若论治国理政,赵昕确实更合适一些。
所以,我哥决定,让昕儿监国。”
“这、昕儿,昕儿他何德何能,公主,我觉得这事还是让昉皇子去做吧,毕竟是他是长子。”
苗贵妃内心激动,这么说其实是在说好听的了。
既然赵昉早已拒绝,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再让他监国。
再说了,监国和将来太子是挂钩的。
赵嫕站起身:“该说的我都说了,苗妃姐姐,你好自为之吧。
我先走了,赵昕这孩子不错,希望你好生培养。”
这简直就是天降大喜,苗贵妃犹自还在梦中一般,她怔怔的看着赵嫕,连话都激动的说不出来了。
自己的儿子赵昕,居然成为监国了?
而且,将来可是太子,然后就是皇帝啊。
儿子当了皇帝,自己这个做母亲的算什么,那就是皇太后啊。
这事,俞德妃不想么。
苗贵妃不太理解,但不管怎么说,是俞德妃母子故意将储君之位让给赵昕的。
她苗贵妃也不是不知道知恩图报之人,如果将来儿子真的有一天身登大宝,一定不会忘了他们母子的。
对了,还有驸马爷。
赵昕能有今日,全都是驸马爷的功劳,都是驸马教的好,昕儿才会出息。
圣旨很快下来了,天子御驾亲征,着二皇子赵昕监国。
宰相范仲淹、陈执中等人辅佐。
圣旨上甚至还写有,若天子不测,众臣当拥立赵昕为国君,以保我江山社稷。
这已经是变相的承认赵昕就是储君了,只是仓促之际并未册立他为皇太子而已。
已经做好了退路,赵祯决定御驾亲征。
二十三万禁卫军,几乎京城主力竭尽出动了。
不知为何,石小凡却隐隐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大明王朝英宗朱祁镇,也曾率二十万大军亲征瓦剌,也被认为是一场必胜之战。
结果呢,大明精锐损失殆尽,皇帝都被掳走了。
好在自己不是王振,石小凡有理由相信,他能拿下契丹。
这是一支禁卫军的火枪队,无论是装备武器,还是后勤保障都是最先进的。
石小凡不相信征服不了契丹,大军开始整军待发。
二十多万将士,光是后勤保障就是个天文数字。
好在这些年大宋攒下来的家底厚实,军饷粮草一应俱全。
这么多兵员,如何约束部下才是重中之重。
三军条令,沿途欺压百姓者,杀无赦!东京城外,各路大军集结,赵祯的八马龙撵缓缓出城,护送的将士清一色火器装备,要多威风就有对威风。
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这么一支铁军,没有理由打不了胜仗。
不过石小凡也不敢掉以轻心,契丹乃是大国,一旦他们举国之力,是完全有能力和大宋抗衡的。
契丹士兵作战勇猛,单兵综合素质要强的多。
大宋唯一占尽优势的,就是武器方面。
论起治军大仗,还是契丹人勇猛。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宋军不占据武器优势的话,除非遇到个千年一遇的武将奇才,如白起韩信之流。
否则,根本无法与契丹抗衡。
可火器也并不是万能的,这一点石小凡也是知道的。
战场上,他不能把胜负的决定权单纯的交在武器方面上,而是统筹全局。
这边,耶律宗真也是御驾亲征西夏,而契丹开始是一路如入无人之境,打的西夏毫无还手之力的时候,西夏突然雄起了。
首先是前锋遇到西夏军的顽强抵抗,有一些溃败,再就是他们深入了西夏腹地,处处遭遇到了反抗。
尤其是兴庆府外,自己的国都被包围,西夏将士拼死反抗,契丹士气低落,开始节节败退。
再就是萧慧任西北路招讨使,负责统治党项诸部,萧惠专横跋扈,在羌人聚居区实行严厉的统治措施,残暴地剥削和压迫西羌各少数民族,因而引起了各少数民族的反抗和叛乱。
原本投降契丹的西夏诸部,又纷纷开始反抗契丹,这让耶律宗真头疼不已。
这对于一个公主来说,是极为难得的。
公主一般都是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脾气也往往都很冲。
无限的娇纵,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自然容易造成泼辣的性格。
赵嫕和赵祯母亲死的早,他兄妹二人何曾受过无限娇纵的宠爱过了。
再说,大宋朝皇家的家教其实是很严苛的,从小赵嫕就很听话,她的性格是那种柔和型的。
苗贵妃找她来,她其实知道是什么原因,当下她只是笑笑:“苗妃姐姐无需担心,其实这事我们都知道了。
我哥为此还去过我家,专门找小凡商议过这事。”
苗贵妃一听大惊:“哦,原来是陛下去过您家,不知驸马爷怎么说。”
“其实是赵昉这孩子他自己不想监国的。”
这事太过匪夷所思,苗贵妃和赵祯一样颇为不解:“这、这是为何?”
“不知道,昉儿说他不喜欢监国也不喜欢做太子,这事我哥找过俞德妃。
德妃也支持孩子,说当储君也没什么好,将来若是继承大统了,肩膀上的责任也会更大。
赵昉不想不束缚,他羡慕小凡,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
这...放着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不去做,拒绝监国?
苗贵妃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赵嫕,她知道赵嫕绝不会说谎的。
只是,这也太不合乎常理了吧。
储君啊,将来可是九五至尊的皇帝,皇帝还有人居然不想当?
“那、那陛下去找驸马爷,驸马爷是怎么说的。”
苗贵妃慌忙问道。
这才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赵昉想不想做这个监国,赵祯想立谁为太子,驸马爷的建议最为重要。
毕竟,这两个皇子是拜在石小凡门下,由石小凡负责教授他们课业。
这个时候,石小凡的建议至关重要。
如果他说赵昉适合,那赵祯就还是会优先考虑将来的储君就是赵昉。
这关乎国运,绝非儿戏。
赵嫕看着她:“小凡说,赵昕更合适。”
苗贵妃心头一震:“驸、驸马爷当真如此说么。”
赵昕更合适,就凭这句话,赵祯就有七成的意思会考虑赵昕做储君。
苗贵妃喉头发紧,只感觉一颗心怦怦的都要跳出来了。
赵嫕点点头:“是的,小凡并不是偏向谁。
若论治国理政,赵昕确实更合适一些。
所以,我哥决定,让昕儿监国。”
“这、昕儿,昕儿他何德何能,公主,我觉得这事还是让昉皇子去做吧,毕竟是他是长子。”
苗贵妃内心激动,这么说其实是在说好听的了。
既然赵昉早已拒绝,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再让他监国。
再说了,监国和将来太子是挂钩的。
赵嫕站起身:“该说的我都说了,苗妃姐姐,你好自为之吧。
我先走了,赵昕这孩子不错,希望你好生培养。”
这简直就是天降大喜,苗贵妃犹自还在梦中一般,她怔怔的看着赵嫕,连话都激动的说不出来了。
自己的儿子赵昕,居然成为监国了?
而且,将来可是太子,然后就是皇帝啊。
儿子当了皇帝,自己这个做母亲的算什么,那就是皇太后啊。
这事,俞德妃不想么。
苗贵妃不太理解,但不管怎么说,是俞德妃母子故意将储君之位让给赵昕的。
她苗贵妃也不是不知道知恩图报之人,如果将来儿子真的有一天身登大宝,一定不会忘了他们母子的。
对了,还有驸马爷。
赵昕能有今日,全都是驸马爷的功劳,都是驸马教的好,昕儿才会出息。
圣旨很快下来了,天子御驾亲征,着二皇子赵昕监国。
宰相范仲淹、陈执中等人辅佐。
圣旨上甚至还写有,若天子不测,众臣当拥立赵昕为国君,以保我江山社稷。
这已经是变相的承认赵昕就是储君了,只是仓促之际并未册立他为皇太子而已。
已经做好了退路,赵祯决定御驾亲征。
二十三万禁卫军,几乎京城主力竭尽出动了。
不知为何,石小凡却隐隐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大明王朝英宗朱祁镇,也曾率二十万大军亲征瓦剌,也被认为是一场必胜之战。
结果呢,大明精锐损失殆尽,皇帝都被掳走了。
好在自己不是王振,石小凡有理由相信,他能拿下契丹。
这是一支禁卫军的火枪队,无论是装备武器,还是后勤保障都是最先进的。
石小凡不相信征服不了契丹,大军开始整军待发。
二十多万将士,光是后勤保障就是个天文数字。
好在这些年大宋攒下来的家底厚实,军饷粮草一应俱全。
这么多兵员,如何约束部下才是重中之重。
三军条令,沿途欺压百姓者,杀无赦!东京城外,各路大军集结,赵祯的八马龙撵缓缓出城,护送的将士清一色火器装备,要多威风就有对威风。
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这么一支铁军,没有理由打不了胜仗。
不过石小凡也不敢掉以轻心,契丹乃是大国,一旦他们举国之力,是完全有能力和大宋抗衡的。
契丹士兵作战勇猛,单兵综合素质要强的多。
大宋唯一占尽优势的,就是武器方面。
论起治军大仗,还是契丹人勇猛。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宋军不占据武器优势的话,除非遇到个千年一遇的武将奇才,如白起韩信之流。
否则,根本无法与契丹抗衡。
可火器也并不是万能的,这一点石小凡也是知道的。
战场上,他不能把胜负的决定权单纯的交在武器方面上,而是统筹全局。
这边,耶律宗真也是御驾亲征西夏,而契丹开始是一路如入无人之境,打的西夏毫无还手之力的时候,西夏突然雄起了。
首先是前锋遇到西夏军的顽强抵抗,有一些溃败,再就是他们深入了西夏腹地,处处遭遇到了反抗。
尤其是兴庆府外,自己的国都被包围,西夏将士拼死反抗,契丹士气低落,开始节节败退。
再就是萧慧任西北路招讨使,负责统治党项诸部,萧惠专横跋扈,在羌人聚居区实行严厉的统治措施,残暴地剥削和压迫西羌各少数民族,因而引起了各少数民族的反抗和叛乱。
原本投降契丹的西夏诸部,又纷纷开始反抗契丹,这让耶律宗真头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