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让大佬吃惊的志向-重生东京泡沫时代 半亩南山
第289章、让大佬吃惊的志向-重生东京泡沫时代 半亩南山-重生东京泡沫时代-笔趣阁
重生东京泡沫时代
作者:半亩南山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庭院其实很朴素,董华带着两人边看边说:“宅子有30多年历史了,先父买过来之后并没有重新营造,图的就是这里山色盎然,清幽雅静。”
陶知命过来一路看过环境,也看看了这里占地的面积,心里其实已经很满意了。
不论放在哪里,地皮都是稀缺的资源,何况在这寸土寸金的香岛?
进了房门,陶知命问道:“董伯,这些家具,也一并算在内吗?”
“看陶总的需要了。其实也不是先父购置的,是上一代主人当时专门请人打造的,用的都是好木料。”
陶知命点了点头,原来不是他们家传之物,上上下下看了各间房,他笑问道:“一直没有翻修过啊?”
“当年也是大匠的做工,结构是一点问题没有的。”董华看了看这个年轻人,笑着说,“陶总年龄不大,觉得这里风格老气的话,再花点力气改造一下,彻底翻修一次也行,加一些设备。”
“挺好的。”陶知命回到了一楼的厅里,坐在了他说的那套红酸枝沙发上,“看样子,还留在这里的东西,都是可以一起盘下来的。霍伯伯说总价要一千多万,董伯,确切的数字,想多少卖啊?”
董华表情有点复杂地看了看这房间,随后才说道:“香岛的均价已经过了一万一平,而且还在涨。说来惭愧,是我力有不逮,无法守住父亲购置下来的产业。陶总,既然是霍叔介绍的朋友,我也就直说了。虽然外面都说这宅子风水不好,但低于1200万的话,我也只能另想他法。”
陶知命很干脆地点头:“好。1200万,我有。风水这些,我也不在乎。”
“陶总……确定了?”董华没想到他这么爽快,价都没还。
“如果手续都是全的,董伯想今天拿到钱也行。当然了,香岛这边我认识的人少,办手续的人,还需要董伯帮忙打个招呼加快一下了。”
“今天?”董华看了看厅里的老座钟,已经快四点了。
但想到时间已经是10月底,确实早一天是一天。他沉思了一会,再次问了一句:“今天能办手续的话,陶总的钱就能到?”
陶知命点了点头,然后对赵元曦说:“老赵,你去帮我办吧,我写个支票。”
董华就见他接过赵元曦从提包里拿出来的支票本和笔,就在这里写起来。支票本上,是住友银行的抬头。
看这架势,是真要买了。董华也就到一旁打电话,让弟弟过来。
不一会,董华就回到了沙发旁,看着已经签好支票的陶知命:“陶总,不需要再检查一下房子和房契?”
“不用。”陶知命咧嘴笑道,“我信得过霍伯和董伯。再说,具体办手续的时候,老赵会查验的。”
爽快又老练,这是董华对他的印象。当然了,也确实像霍叔说的那样,有钱。
想起霍叔说的他的背景,董华忍不住问道:“你叫我一声伯,我就托大一点了。陶生,我听霍叔说,你在东京担任了三井和住友联合成立的一家银行的社长?”
陶知命心想霍英冬果然查到了,看样子他的人脉圈子确实广得离谱。
“是啊。”
董华很难以相信地看着他:“陶生,你是年轻俊杰,霍叔了解了一下你的情况也吓了一跳。去年还名不见经传,怎么突然……”
“机缘巧合罢了。”陶知命也不细说,结果更重要,他把话题直接说到了董华真正关心的方向,“董伯,是不是想为东方海外找些贷款?”
董华沉默了一下,随后说道:“我知道以东方海外现在的负债情况,很难。听说霓虹那边现在钱很多,但一来没有好门路,二来东方海外可以拿出来抵押的资产不多了。”
“我在三友银行,占的股份也不多。而且这个银行主要的方向,并不在航运这种成熟产业上。”陶知命看着他,“不过如果董伯真想找试试从霓虹的银行贷款,我可以帮忙介绍住友的会长,说得上几句话的。”
“真的吗?”董华在心里对他再高看了不少,“今天晚上让董伯做东,给你接接风!”
“荣幸之至。”陶知命态度很谦虚,“有很多方面还要向您请教。”
“哪里哪里,我对陶生的本事,相当佩服。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轻轻松松拿出1200万的现金出来,靠的还是自己,整个香岛都找不出几个这样的人。”董华这是实话实说。
“1200万,董伯这是要借资到公司里解燃眉之急吗?”陶知命顺嘴问道。
董华苦笑了一下:“是啊,要付息,还有马上要到期的贷款。如果不是这样,又怎么会把先父购置的这处宅子卖了?”
陶知命想了想就说道:“霓虹人办事的效率不高的,尤其是东方海外这种在香岛的公司,流程会很长。董伯,短期的资金缺口有多大?”
董华见他关心这个,心里一时摸不准他的用意,但还是说道:“年底之前,能筹到5亿港币是最稳妥的。实在不行,最少也要2.5亿!”
“我听说霍伯伯注资了1.2亿米元,还是不够吗?”陶知命总算体会到他的处境了,“那卖掉这个房子,岂不只是杯水车薪?”
“没办法,也有很多朋友劝我放弃算了。但是,还有几万人靠着东方海外吃饭啊。”董建华凝重地说道,“其实之前已经在跟霓虹的一些银行接触,但都还没谈好。他们不肯接受贷款,想要持股。我们董家已经不是东方海外的大股东了,股份再降低的话,我们想挽救祖业也会越来越麻烦。”
陶知命听得出来他可能懂自己的意思了,于是笑着说:“负债率太高,想贷款确实很难。霓虹的财团想趁着霓虹円升值购买力增强抄底优质资产,这种心思是能理解的。董伯,怕的只是新进来的人和您不是一条心吧?”
董华笑了笑没说话。
“霓虹円的贷款利率现在确实降低了,是个好选择。”陶知命想了想干脆挑明,“董伯,您需要的这个钱,我私人有。可以入股,也可以入股加私人借款。我在香岛开了贸易公司,以后也需要和海运公司合作的。”
“……你有5亿港币?”董华这次是真的惊了。
5亿港币,换成霓虹円的话,将近100亿円了啊。这可是现金,不是资产。
陶知命只是微微笑着说:“董伯,可以考虑一下。我的股份,投票权委托给您就行。我相信您的能力,经营决策我不会过问的,定期了解一下财务状况就行。”
董华听他这么说,忍不住问道:“陶生,你对东方海外,对我……了解多少?”
他觉得这个决策太离谱了,这不是才刚认识吗?霍叔跟他之前显然也不认识,才需要通过朋友问清楚了他的情况。
陶知命心想我对你了解得可多了,然而此刻只能说道:“其实吧,也就是通过霓虹円的升值,在外汇市场赚了些钱。您放心,钱是很干净的。我觉得这钱留在手里就是个数字,花在合适的地方才有价值。我对霍伯和董家的事迹也有所耳闻,现在董家有困难,我虽然人在霓虹,但都是华夏一脉,我有钱,就帮一帮,仅此而已。董伯不用太多虑。”
他非常清楚,董华最终是把这件事办成了,东方海外从现在开始花了五年时间扭亏为盈,后来还上市了。最终被收购时,霍英冬都赚了300多亿港币。
更何况,这也算是陶知命用钱开路,以别开生面的角度与霍英冬、董华这样的大佬建立联系的好方式。霍英冬在香岛可是连黑道都不敢动心思的主,董华也走马上任首任特区长官。
这时候叫两声伯,帮一帮,雪中送炭,将来在香岛的根基就扎实了。
董华没想到今天有这样的意外收获,随后说道:“这样,等霍叔来了,当面议一议这个事吧。现在,霍叔在东方海外也是大股东之一了。”
其实陶知命现在颇有些土大款的架势,但偏偏他太年轻,又是从东京过来了。
此刻的世界,米国是第一大经济体,红苏虽然仍在,但霓虹风头正经。他本身就来自经济第二发达国家,又带着些白手起家的神秘色彩,董华本身正值家业低谷,因此还真的颇为认真地了解起他来。
陶知命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因为他在霓虹已经建立起的根基,也是他实力的一部分。
东方海外这种世界海运大公司,就算要增加新股东,也不会随随便便找有钱的人。
霍英冬果然在五点之前到了,听说事情已经谈妥、手续都去办了,不由得意外。他和陶知命握完手就凝视着他:“陶生,这么爽快啊?”
陶知命看着他敏锐深邃的眼睛,嘴里说道:“我一个小辈,跟长辈还价有点难为情。而且,说我有点衣锦还乡的心态也行,让我显显阔。”
他说得有趣,霍英冬不免笑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怪不得直接找朋友想见我。衣锦还乡这个词有点意思,东京不好呆了?”
“那倒不是。”陶知命坦然说道,“东京现在有钱赚,我至少还得在那边呆到快三十岁吧。”
“哦?”霍英冬和董华对视了一眼,“快三十岁,到了那个时候,准备转移?”
陶知命只是笑了笑:“都说三十而立,到时候,可能会调整一下,决定一下方向。”
“我听说你在那边搞金融,搞出版,搞娱乐。在香岛这里还有贸易公司,怎么这么杂呢?”霍英冬直言不讳地问道。
“……”陶知命知道在正常人眼中,自己这就属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于是只是讪讪笑道,“各有一点小心思吧。金融是因为现在赚钱,这放不了。贸易呢,是知道国内现在要靠出口赚钱,这一块也算是身在国外,帮着对接一下市场吧。”
霍英冬是胆大心细也很直爽的人,陶知命知道他早年还有扛把子经历,又知道他后来一心为国,因此说得很直接。
“哦?”霍英冬果然诧异地打量了一下他,“听你话里这意思,人在东京,心在燕京吗?”
“这可不是因为知道您的身份和经历故意这么说的,我已经在南粤开了一家磁带厂。”
“既然有这份心……为什么不干脆回去发展?”
面对这个疑问,陶知命坦然回答:“国内能人辈出,缺的不是一个我。在国外,资金、市场、玩法规则,才是将来那些能人缺的。我既然生在了国外,一样有我施展的天地。”
霍英冬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忽然摇头:“不像,不像!”
陶知命有点懵:“不像什么?”
“不像22岁的年轻人!”霍英冬伸手指了指他,“已经是老江湖的感觉了。”
陶知命哑然失笑。
“那搞出版和娱乐又是为什么?”霍英冬显然是想好好了解一下他,一直在问。
陶知命想了想就咧嘴笑道:“最终是想在文化和媒体的领域,在国外的世界里建立一定的话语权。我是相信夏国迟早也能走到霓虹今天的经济地位的,到时候,举世围剿。如果我回到国内,怎么有现在的身份好用,在国外建立一个文化媒体集团呢?”
“到了他们都抹黑我们的时候,总要有一个能影响普通人的媒体,说几句公道话嘛?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时政、经济什么的,我不去碰它,我就搞年轻人喜欢的,跟娱乐、跟生活有关的东西。悄没声息的,我就能搭建起这样一个文化媒体集团。赚着钱,还把底子打下了。”
霍英冬和董华都呆了呆。
夏国迟早也能取代霓虹的位置,成为全球经济第二强吗?
举世围剿之中,一个说公道话的,文化媒体集团?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心里竟藏着这样的计划,有这样的格局。
问题是:交浅言深了吧?
这才头一回见面啊。
然而他们又不得不承认,对这小子更加认可了。
霍英冬良久方能开口说道:“原来你对自己的规划挺清晰的,不过……媒体向来管得严,这条路,很难走得通啊!”
陶知命只笑不说话,反正吃喝玩乐这样的杂志,是注意力的边缘;到了互联网时代,又是流量的来源。
他是做好了苟他个二三十年,等社交媒体出现之后再尾大不掉。
到时候,哪有那么容易被轻易打下去?二三十年,够他积累什么级别的财富、拉拢多少利益集团了?
霍英冬不由得好奇了:“我挺想知道,你现在到底有多少钱了?你别多心,你心这么大,钱都只是基础。这一行都是跟人心打交道,光有钱不行,没钱更不行。”
董华先开口了:“还没来得及跟您说,霍叔,他说可以入股东方海外。我说年前缺5亿,他说有。”
霍英冬忍不住看了陶知命一眼,然后就说道:“现在就能拿得出这么多的话,确实有基础了……金融这么赚钱?”
陶知命乐得不正面回答,财多虽好,但也不必过于露白。对他们说现在自己有将近百亿港币的话,有点太夸张了。
于是他只是谦虚地说道:“金融确实赚钱啊,要不然,米国的花街为什么那么厉害?”
陶知命过来一路看过环境,也看看了这里占地的面积,心里其实已经很满意了。
不论放在哪里,地皮都是稀缺的资源,何况在这寸土寸金的香岛?
进了房门,陶知命问道:“董伯,这些家具,也一并算在内吗?”
“看陶总的需要了。其实也不是先父购置的,是上一代主人当时专门请人打造的,用的都是好木料。”
陶知命点了点头,原来不是他们家传之物,上上下下看了各间房,他笑问道:“一直没有翻修过啊?”
“当年也是大匠的做工,结构是一点问题没有的。”董华看了看这个年轻人,笑着说,“陶总年龄不大,觉得这里风格老气的话,再花点力气改造一下,彻底翻修一次也行,加一些设备。”
“挺好的。”陶知命回到了一楼的厅里,坐在了他说的那套红酸枝沙发上,“看样子,还留在这里的东西,都是可以一起盘下来的。霍伯伯说总价要一千多万,董伯,确切的数字,想多少卖啊?”
董华表情有点复杂地看了看这房间,随后才说道:“香岛的均价已经过了一万一平,而且还在涨。说来惭愧,是我力有不逮,无法守住父亲购置下来的产业。陶总,既然是霍叔介绍的朋友,我也就直说了。虽然外面都说这宅子风水不好,但低于1200万的话,我也只能另想他法。”
陶知命很干脆地点头:“好。1200万,我有。风水这些,我也不在乎。”
“陶总……确定了?”董华没想到他这么爽快,价都没还。
“如果手续都是全的,董伯想今天拿到钱也行。当然了,香岛这边我认识的人少,办手续的人,还需要董伯帮忙打个招呼加快一下了。”
“今天?”董华看了看厅里的老座钟,已经快四点了。
但想到时间已经是10月底,确实早一天是一天。他沉思了一会,再次问了一句:“今天能办手续的话,陶总的钱就能到?”
陶知命点了点头,然后对赵元曦说:“老赵,你去帮我办吧,我写个支票。”
董华就见他接过赵元曦从提包里拿出来的支票本和笔,就在这里写起来。支票本上,是住友银行的抬头。
看这架势,是真要买了。董华也就到一旁打电话,让弟弟过来。
不一会,董华就回到了沙发旁,看着已经签好支票的陶知命:“陶总,不需要再检查一下房子和房契?”
“不用。”陶知命咧嘴笑道,“我信得过霍伯和董伯。再说,具体办手续的时候,老赵会查验的。”
爽快又老练,这是董华对他的印象。当然了,也确实像霍叔说的那样,有钱。
想起霍叔说的他的背景,董华忍不住问道:“你叫我一声伯,我就托大一点了。陶生,我听霍叔说,你在东京担任了三井和住友联合成立的一家银行的社长?”
陶知命心想霍英冬果然查到了,看样子他的人脉圈子确实广得离谱。
“是啊。”
董华很难以相信地看着他:“陶生,你是年轻俊杰,霍叔了解了一下你的情况也吓了一跳。去年还名不见经传,怎么突然……”
“机缘巧合罢了。”陶知命也不细说,结果更重要,他把话题直接说到了董华真正关心的方向,“董伯,是不是想为东方海外找些贷款?”
董华沉默了一下,随后说道:“我知道以东方海外现在的负债情况,很难。听说霓虹那边现在钱很多,但一来没有好门路,二来东方海外可以拿出来抵押的资产不多了。”
“我在三友银行,占的股份也不多。而且这个银行主要的方向,并不在航运这种成熟产业上。”陶知命看着他,“不过如果董伯真想找试试从霓虹的银行贷款,我可以帮忙介绍住友的会长,说得上几句话的。”
“真的吗?”董华在心里对他再高看了不少,“今天晚上让董伯做东,给你接接风!”
“荣幸之至。”陶知命态度很谦虚,“有很多方面还要向您请教。”
“哪里哪里,我对陶生的本事,相当佩服。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轻轻松松拿出1200万的现金出来,靠的还是自己,整个香岛都找不出几个这样的人。”董华这是实话实说。
“1200万,董伯这是要借资到公司里解燃眉之急吗?”陶知命顺嘴问道。
董华苦笑了一下:“是啊,要付息,还有马上要到期的贷款。如果不是这样,又怎么会把先父购置的这处宅子卖了?”
陶知命想了想就说道:“霓虹人办事的效率不高的,尤其是东方海外这种在香岛的公司,流程会很长。董伯,短期的资金缺口有多大?”
董华见他关心这个,心里一时摸不准他的用意,但还是说道:“年底之前,能筹到5亿港币是最稳妥的。实在不行,最少也要2.5亿!”
“我听说霍伯伯注资了1.2亿米元,还是不够吗?”陶知命总算体会到他的处境了,“那卖掉这个房子,岂不只是杯水车薪?”
“没办法,也有很多朋友劝我放弃算了。但是,还有几万人靠着东方海外吃饭啊。”董建华凝重地说道,“其实之前已经在跟霓虹的一些银行接触,但都还没谈好。他们不肯接受贷款,想要持股。我们董家已经不是东方海外的大股东了,股份再降低的话,我们想挽救祖业也会越来越麻烦。”
陶知命听得出来他可能懂自己的意思了,于是笑着说:“负债率太高,想贷款确实很难。霓虹的财团想趁着霓虹円升值购买力增强抄底优质资产,这种心思是能理解的。董伯,怕的只是新进来的人和您不是一条心吧?”
董华笑了笑没说话。
“霓虹円的贷款利率现在确实降低了,是个好选择。”陶知命想了想干脆挑明,“董伯,您需要的这个钱,我私人有。可以入股,也可以入股加私人借款。我在香岛开了贸易公司,以后也需要和海运公司合作的。”
“……你有5亿港币?”董华这次是真的惊了。
5亿港币,换成霓虹円的话,将近100亿円了啊。这可是现金,不是资产。
陶知命只是微微笑着说:“董伯,可以考虑一下。我的股份,投票权委托给您就行。我相信您的能力,经营决策我不会过问的,定期了解一下财务状况就行。”
董华听他这么说,忍不住问道:“陶生,你对东方海外,对我……了解多少?”
他觉得这个决策太离谱了,这不是才刚认识吗?霍叔跟他之前显然也不认识,才需要通过朋友问清楚了他的情况。
陶知命心想我对你了解得可多了,然而此刻只能说道:“其实吧,也就是通过霓虹円的升值,在外汇市场赚了些钱。您放心,钱是很干净的。我觉得这钱留在手里就是个数字,花在合适的地方才有价值。我对霍伯和董家的事迹也有所耳闻,现在董家有困难,我虽然人在霓虹,但都是华夏一脉,我有钱,就帮一帮,仅此而已。董伯不用太多虑。”
他非常清楚,董华最终是把这件事办成了,东方海外从现在开始花了五年时间扭亏为盈,后来还上市了。最终被收购时,霍英冬都赚了300多亿港币。
更何况,这也算是陶知命用钱开路,以别开生面的角度与霍英冬、董华这样的大佬建立联系的好方式。霍英冬在香岛可是连黑道都不敢动心思的主,董华也走马上任首任特区长官。
这时候叫两声伯,帮一帮,雪中送炭,将来在香岛的根基就扎实了。
董华没想到今天有这样的意外收获,随后说道:“这样,等霍叔来了,当面议一议这个事吧。现在,霍叔在东方海外也是大股东之一了。”
其实陶知命现在颇有些土大款的架势,但偏偏他太年轻,又是从东京过来了。
此刻的世界,米国是第一大经济体,红苏虽然仍在,但霓虹风头正经。他本身就来自经济第二发达国家,又带着些白手起家的神秘色彩,董华本身正值家业低谷,因此还真的颇为认真地了解起他来。
陶知命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因为他在霓虹已经建立起的根基,也是他实力的一部分。
东方海外这种世界海运大公司,就算要增加新股东,也不会随随便便找有钱的人。
霍英冬果然在五点之前到了,听说事情已经谈妥、手续都去办了,不由得意外。他和陶知命握完手就凝视着他:“陶生,这么爽快啊?”
陶知命看着他敏锐深邃的眼睛,嘴里说道:“我一个小辈,跟长辈还价有点难为情。而且,说我有点衣锦还乡的心态也行,让我显显阔。”
他说得有趣,霍英冬不免笑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怪不得直接找朋友想见我。衣锦还乡这个词有点意思,东京不好呆了?”
“那倒不是。”陶知命坦然说道,“东京现在有钱赚,我至少还得在那边呆到快三十岁吧。”
“哦?”霍英冬和董华对视了一眼,“快三十岁,到了那个时候,准备转移?”
陶知命只是笑了笑:“都说三十而立,到时候,可能会调整一下,决定一下方向。”
“我听说你在那边搞金融,搞出版,搞娱乐。在香岛这里还有贸易公司,怎么这么杂呢?”霍英冬直言不讳地问道。
“……”陶知命知道在正常人眼中,自己这就属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于是只是讪讪笑道,“各有一点小心思吧。金融是因为现在赚钱,这放不了。贸易呢,是知道国内现在要靠出口赚钱,这一块也算是身在国外,帮着对接一下市场吧。”
霍英冬是胆大心细也很直爽的人,陶知命知道他早年还有扛把子经历,又知道他后来一心为国,因此说得很直接。
“哦?”霍英冬果然诧异地打量了一下他,“听你话里这意思,人在东京,心在燕京吗?”
“这可不是因为知道您的身份和经历故意这么说的,我已经在南粤开了一家磁带厂。”
“既然有这份心……为什么不干脆回去发展?”
面对这个疑问,陶知命坦然回答:“国内能人辈出,缺的不是一个我。在国外,资金、市场、玩法规则,才是将来那些能人缺的。我既然生在了国外,一样有我施展的天地。”
霍英冬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忽然摇头:“不像,不像!”
陶知命有点懵:“不像什么?”
“不像22岁的年轻人!”霍英冬伸手指了指他,“已经是老江湖的感觉了。”
陶知命哑然失笑。
“那搞出版和娱乐又是为什么?”霍英冬显然是想好好了解一下他,一直在问。
陶知命想了想就咧嘴笑道:“最终是想在文化和媒体的领域,在国外的世界里建立一定的话语权。我是相信夏国迟早也能走到霓虹今天的经济地位的,到时候,举世围剿。如果我回到国内,怎么有现在的身份好用,在国外建立一个文化媒体集团呢?”
“到了他们都抹黑我们的时候,总要有一个能影响普通人的媒体,说几句公道话嘛?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时政、经济什么的,我不去碰它,我就搞年轻人喜欢的,跟娱乐、跟生活有关的东西。悄没声息的,我就能搭建起这样一个文化媒体集团。赚着钱,还把底子打下了。”
霍英冬和董华都呆了呆。
夏国迟早也能取代霓虹的位置,成为全球经济第二强吗?
举世围剿之中,一个说公道话的,文化媒体集团?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心里竟藏着这样的计划,有这样的格局。
问题是:交浅言深了吧?
这才头一回见面啊。
然而他们又不得不承认,对这小子更加认可了。
霍英冬良久方能开口说道:“原来你对自己的规划挺清晰的,不过……媒体向来管得严,这条路,很难走得通啊!”
陶知命只笑不说话,反正吃喝玩乐这样的杂志,是注意力的边缘;到了互联网时代,又是流量的来源。
他是做好了苟他个二三十年,等社交媒体出现之后再尾大不掉。
到时候,哪有那么容易被轻易打下去?二三十年,够他积累什么级别的财富、拉拢多少利益集团了?
霍英冬不由得好奇了:“我挺想知道,你现在到底有多少钱了?你别多心,你心这么大,钱都只是基础。这一行都是跟人心打交道,光有钱不行,没钱更不行。”
董华先开口了:“还没来得及跟您说,霍叔,他说可以入股东方海外。我说年前缺5亿,他说有。”
霍英冬忍不住看了陶知命一眼,然后就说道:“现在就能拿得出这么多的话,确实有基础了……金融这么赚钱?”
陶知命乐得不正面回答,财多虽好,但也不必过于露白。对他们说现在自己有将近百亿港币的话,有点太夸张了。
于是他只是谦虚地说道:“金融确实赚钱啊,要不然,米国的花街为什么那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