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月份,西北再次聚集了全大明的目光,准噶尔越境的消息被传开,大明已经全歼了敌军,但是为了惩戒敌人,大明出动了第一骑兵师,对准噶尔汗国发动进攻。
而金山地区,突然发布了大量的赏金任务,不少北疆的赏金猎人被任务吸引纷纷转战金山,一下子大明的西部再次不稳起来。
面对百姓对于西北边疆安全的担心,也安定一下投资者的信心,朱慈烺十一月份发布圣旨,正告准噶尔汗国,再有越境骚扰发生,大明将灭其国。
为了应对大明骑兵的突然出动,准噶尔紧急启动了动员,虽然敌人只有三万,但是准噶尔确当做生死存亡的大战在准备。
不过这一股明军明显没有进攻他们王庭的打算,而是采用了当年霍去病一样的战术,分成几股时而聚合时而散开。
整个准噶尔不得不在大冬天里,集结部族防止被大明各个击破。
沙俄那边也没有想到大明会这么刚,不是说十年不打仗么?怎么自己只是稍微试探一下,大明就跟点着的火药桶一样。
金山地区沙俄的驻军确实不多,但是冬天已经到了,如果这里被大明攻占,那么整个北疆的补给都会受到大明的威胁。
所以承诺给准噶尔汗国的兵力支援没有了而物资,更是缩水了一大半。
不少文人都在担心,说好的休养生息,这么还不到一年就又要打仗了?其实他们只是不知道,大明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报纸上没有写出来罢了。
十一月份,真腊国山林中有四个部落因为不满真腊的税收改革宣布造反,本来这种小事不至于让朱慈烺亲自费心处置的。
但是这四个部落喊出的口号竟然是反真腊加入大明!
理由很简单,大明就没有朝任何一个部落收税,甚至还发给土地耕种,雇佣他们挣钱。
真腊国不仅不停征税,还抽调他们的青壮派出去打仗,这不公平!
这个就比较复杂了,不是真腊自己能处置的,军部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最后送到朱慈烺这里。
对于这个事情,人家敢投靠,朱慈烺还真的不敢接收,但是也不能直接拒绝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不敢接收的原因是害怕效仿,今天这四个部落要独立,要加入大明要是朱慈烺同意了,那么明天其他部落也会有样学样,这样整个藩国体系就乱了呀!
关键是这些藩国会怎么想?好不容易刚刚凝聚在一起的藩国军,这要是一答应,这些人肯定不再信任大明了。
当然也不能寒了投效者的心,如果大明任由其自生自灭,那么以后谁还敢心向大明?
所以朱慈烺最后给的意见是调解,朱慈烺派理藩院的人前往,尽量友好协商解决掉分歧,同时保证弱小者不被欺压。
这件事闹得很大,不少文人都写文章辩论这事,其热度一度盖过西北的战事,不过热度来得快去的也快。
对于朱慈烺的和稀泥作法,有很多人觉得不妥,但是圣旨都下了,也没有人敢说皇上做的不好不是。
眼看年关将近,大明的各种交接工作彻底完成,很久没有出现的赛伯温等人这次也出现在了新年晚宴邀请名单上,也算朱慈烺给他们践行了。
赛伯温被封为正心候,同时追封了诚意伯之家为诚意候,正心诚意,也算是朱慈烺为赛伯温的一生下了定论。
当听到这个封号之后,赛伯温不禁痛哭流涕,这是跟刘伯温的诚意伯正好配对呢,是陛下对于他的奖励。
当然因为封赏赛伯温侯爵,让朱慈烺突然觉得对于刘伯温的封赏有些轻了,刘伯温作为大明开国元勋,明朝流传着不少他的故事,跟徐达蓝玉等人相比,刘伯温的封赏太低了。
人家都配享太庙,世袭的国公侯爵,刘伯温的伯爵位竟然还没有世袭,一直到嘉靖十年的时候,才有人上书重新讨论刘基的功劳这才让刘基的九世孙处州卫指挥使袭了伯爵位。
这次朱慈烺爵位大调整之后,基本上对于前面的爵位都是以低配世袭,也就是公爵都是袭三等,侯爵也是袭三等。
而且朱慈烺发放爵位可比前面的皇帝都大方的多了,以至于大明战区总兵以上的职位,都能混一个伯爵以上的爵位。
这就更让刘伯温的世袭伯爵显得寒酸了,当初老朱对于这些文人不怎么待见,也是吃贪官污吏的亏太多。
以至于对于文人动辄杖毙连坐剥皮实草,然后给的俸禄还极低,甚至于那些吏员的工钱都不发,让官员自己给发。
所以那个时候对于武将的封赏都还不错,甚至死后都有追封王的,如中三王徐达。
但是对于文人则给的爵位都很小气。
当然提升爵位也不是乱提升,朱慈烺专门组织了人翻史书,对刘伯温的功劳进行了重新评定,经过对功劳重审,按照现在的封爵标准,大家都认为可以封侯爵。
这件事宣布之后,刘孔昭有些蒙圈了,真是人在家中坐,爵位从天上来,谁能想到这无缘无故的就被提升了爵位。
并且陛下今年还特意让他入京参加今年的新年宴会,这怎么让他感觉一下子他们刘家又得宠了一样。
不过知道了前因后果之后,刘孔昭对于这个赛伯温赛首相还是很感激的,要不是他起的这个破名字,皇上怎么会突然想起他祖上的功劳。
刘孔昭决定以后再也不吐槽这位首相是算命先生了,就算别人能说,他也不能说拉。
不过可惜陛下没有封给刘家封地,这根那些新侯爵比还是差了一点,那些新侯爵都是有封地的。
特别是这位赛伯温,据说皇上封给他的地方名字叫新金山,那里有很多金矿,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皇上特意拨付了他一座金矿的经营权。
这是多么大的恩赐,让刘孔昭羡慕的都流口水了,而且那些有功之臣陛下的封赏都非常好,每一个都是有着大好钱途的地方,如果钱途不好,那就地方超级大!
而金山地区,突然发布了大量的赏金任务,不少北疆的赏金猎人被任务吸引纷纷转战金山,一下子大明的西部再次不稳起来。
面对百姓对于西北边疆安全的担心,也安定一下投资者的信心,朱慈烺十一月份发布圣旨,正告准噶尔汗国,再有越境骚扰发生,大明将灭其国。
为了应对大明骑兵的突然出动,准噶尔紧急启动了动员,虽然敌人只有三万,但是准噶尔确当做生死存亡的大战在准备。
不过这一股明军明显没有进攻他们王庭的打算,而是采用了当年霍去病一样的战术,分成几股时而聚合时而散开。
整个准噶尔不得不在大冬天里,集结部族防止被大明各个击破。
沙俄那边也没有想到大明会这么刚,不是说十年不打仗么?怎么自己只是稍微试探一下,大明就跟点着的火药桶一样。
金山地区沙俄的驻军确实不多,但是冬天已经到了,如果这里被大明攻占,那么整个北疆的补给都会受到大明的威胁。
所以承诺给准噶尔汗国的兵力支援没有了而物资,更是缩水了一大半。
不少文人都在担心,说好的休养生息,这么还不到一年就又要打仗了?其实他们只是不知道,大明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报纸上没有写出来罢了。
十一月份,真腊国山林中有四个部落因为不满真腊的税收改革宣布造反,本来这种小事不至于让朱慈烺亲自费心处置的。
但是这四个部落喊出的口号竟然是反真腊加入大明!
理由很简单,大明就没有朝任何一个部落收税,甚至还发给土地耕种,雇佣他们挣钱。
真腊国不仅不停征税,还抽调他们的青壮派出去打仗,这不公平!
这个就比较复杂了,不是真腊自己能处置的,军部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最后送到朱慈烺这里。
对于这个事情,人家敢投靠,朱慈烺还真的不敢接收,但是也不能直接拒绝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不敢接收的原因是害怕效仿,今天这四个部落要独立,要加入大明要是朱慈烺同意了,那么明天其他部落也会有样学样,这样整个藩国体系就乱了呀!
关键是这些藩国会怎么想?好不容易刚刚凝聚在一起的藩国军,这要是一答应,这些人肯定不再信任大明了。
当然也不能寒了投效者的心,如果大明任由其自生自灭,那么以后谁还敢心向大明?
所以朱慈烺最后给的意见是调解,朱慈烺派理藩院的人前往,尽量友好协商解决掉分歧,同时保证弱小者不被欺压。
这件事闹得很大,不少文人都写文章辩论这事,其热度一度盖过西北的战事,不过热度来得快去的也快。
对于朱慈烺的和稀泥作法,有很多人觉得不妥,但是圣旨都下了,也没有人敢说皇上做的不好不是。
眼看年关将近,大明的各种交接工作彻底完成,很久没有出现的赛伯温等人这次也出现在了新年晚宴邀请名单上,也算朱慈烺给他们践行了。
赛伯温被封为正心候,同时追封了诚意伯之家为诚意候,正心诚意,也算是朱慈烺为赛伯温的一生下了定论。
当听到这个封号之后,赛伯温不禁痛哭流涕,这是跟刘伯温的诚意伯正好配对呢,是陛下对于他的奖励。
当然因为封赏赛伯温侯爵,让朱慈烺突然觉得对于刘伯温的封赏有些轻了,刘伯温作为大明开国元勋,明朝流传着不少他的故事,跟徐达蓝玉等人相比,刘伯温的封赏太低了。
人家都配享太庙,世袭的国公侯爵,刘伯温的伯爵位竟然还没有世袭,一直到嘉靖十年的时候,才有人上书重新讨论刘基的功劳这才让刘基的九世孙处州卫指挥使袭了伯爵位。
这次朱慈烺爵位大调整之后,基本上对于前面的爵位都是以低配世袭,也就是公爵都是袭三等,侯爵也是袭三等。
而且朱慈烺发放爵位可比前面的皇帝都大方的多了,以至于大明战区总兵以上的职位,都能混一个伯爵以上的爵位。
这就更让刘伯温的世袭伯爵显得寒酸了,当初老朱对于这些文人不怎么待见,也是吃贪官污吏的亏太多。
以至于对于文人动辄杖毙连坐剥皮实草,然后给的俸禄还极低,甚至于那些吏员的工钱都不发,让官员自己给发。
所以那个时候对于武将的封赏都还不错,甚至死后都有追封王的,如中三王徐达。
但是对于文人则给的爵位都很小气。
当然提升爵位也不是乱提升,朱慈烺专门组织了人翻史书,对刘伯温的功劳进行了重新评定,经过对功劳重审,按照现在的封爵标准,大家都认为可以封侯爵。
这件事宣布之后,刘孔昭有些蒙圈了,真是人在家中坐,爵位从天上来,谁能想到这无缘无故的就被提升了爵位。
并且陛下今年还特意让他入京参加今年的新年宴会,这怎么让他感觉一下子他们刘家又得宠了一样。
不过知道了前因后果之后,刘孔昭对于这个赛伯温赛首相还是很感激的,要不是他起的这个破名字,皇上怎么会突然想起他祖上的功劳。
刘孔昭决定以后再也不吐槽这位首相是算命先生了,就算别人能说,他也不能说拉。
不过可惜陛下没有封给刘家封地,这根那些新侯爵比还是差了一点,那些新侯爵都是有封地的。
特别是这位赛伯温,据说皇上封给他的地方名字叫新金山,那里有很多金矿,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皇上特意拨付了他一座金矿的经营权。
这是多么大的恩赐,让刘孔昭羡慕的都流口水了,而且那些有功之臣陛下的封赏都非常好,每一个都是有着大好钱途的地方,如果钱途不好,那就地方超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