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诸葛亮:林师的快乐,我能领略了-刘备攻打南阳
第二百八十三章 诸葛亮:林师的快乐,我能领略了-刘备攻打南阳-开局劝刘备去南阳-笔趣阁
开局劝刘备去南阳
作者:胜郭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诸葛亮看来,对于刚刚称帝的刘备而言,他肯定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后方。
这个后方的意思是,能产出军队、军粮、人才的区域。
而关羽正在攻略的中原之地,就算是打了下来,一时半会也别想安定下去。
再加上林辰心中所言的‘根基’,诸葛亮断言,中原绝对不会成为根基。
起码,现在还不行。
而荆州的话,则是恰好合适。
为什么这么确定?
因为自天下战乱以来,便有无穷多的中原、北方学子跑到了荆州。
比如徐庶、诸葛亮。
谁敢说他们两个从中原、北方跑来的人没有才华?
而据诸葛亮所知,像他和徐庶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很多……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都是没有根基的。
跟荆州本地的世家、豪族子弟不同,因为混乱跑到荆州的,几乎大多都是根基不够扎实的人。
偏偏他们有很多。
所以,到了诸葛亮眼里,这些人完全就变成了实现林辰构想的存在。
而这还只是人才方面。
土地方面,也就是军粮产出的话。
虽然荆州有堪称广阔、且其中还生存了无数土龙(鳄鱼)的云梦泽,看似不是什么好的产粮地。
但,林辰在信中还给诸葛亮指了一条路出来……
尝试种植水稻。
要是其他人这么说,诸葛亮大概率会觉得对方异想天开,因为水稻产出根本就不稳定,更不要说作为军粮了。
但当说的人是林辰,且随信而来的还有一袋稻谷时,诸葛亮就变成了一个双标。
他坚信林辰不会开玩笑,未来荆州肯定能开发出来,而且肯定是以水稻丰裕作为基础!
另外,为人相当谨慎的他,虽说双标,可也还是测试过的。
林辰送来的那袋稻谷,确实生长速度极快,甚至可以说,比他诸葛亮所知道的任何一种粮食生长速度都快。
当然了。
此处诸葛亮并不知道的是,那一袋稻谷名为占城稻。
而林辰之所以能得到,也不是如他信中所言,从某个南方朋友手中得来的。这东西完全是因为诸葛亮、徐庶以及庞统三人的学识得到了系统认可,然后系统就奖励了林辰占城稻。
话说回来。
当诸葛亮看到那些稻谷飞速生长之时,再结合他所知道的南逃学子,他便直接确定了,荆州必然会是未来汉室的根基之一。
确定这一点的时候,诸葛亮激动坏了。
因为,他马上就要见证历史了。
当人人有书读,人人都可以吃饱的时候,那会诞生出多少人才啊?
汉室,又将会是多么的强大?
激动的他,甚至都忽略了刘备称帝的问题……
也就是林辰不知道,不然的话,他肯定会欣慰自己教育的成功。
不关心称帝刘备的诸葛亮,不就是认可了他的汉室论吗?
这种表现,不就是后世那些以天下为胸怀的名臣的姿态吗?
而那些名臣的眼中,向来都是只有国家的。
至于其他的什么诸侯、贪官,乃至天子……在他们眼里,都应该一边玩去。
顺带一提,林辰就是这样一个人。
而林辰要是知道自己有了衣钵,岂能不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正当诸葛亮暗自激动时,庞统恰好来找他,也让他瞬间把信藏了起来,同时内心则坚定地道。
“还是得把那些世家赶走才行,不然,荆州是不可能迎来大变的……”
冷静下来的诸葛亮,瞬间就觉得这才是第一要务,前面想到的那两个好事,反而要往后靠一靠。
原因也很简单。
荆州有人才不假,可要是那些位置都被原来的世家、豪族子弟占据着,就算有人才又能怎样?
另外,他也没有忘记,荆州的土地大都还握在那些世家手中,这一事实。
所以看了两眼就能把林辰来信倒背如流的诸葛亮确定,不赶走这些人,就算是把荆州开发出来了,强的也不绝对不会是汉室,而只是一些蛀虫世家。
他心中咬牙想道:“也只能是先苦一苦这些世家、豪族了。”
诸葛亮和林辰的想法一致,都认为不能将这些人赶尽杀绝,而应该让他们充分的开枝散叶,遍及到大汉之外的区域。
只有那样,大汉才能强盛到可怕的地步。
因此,他很赞同对世家怀柔这一点。
不过在荆州嘛……
也只能是特殊时期,特殊对待了。
当然,这其实不能怪他。
主要是如今天下各州郡,大部分都是世家、豪族盘踞的情况。
而恰好刘备的势力在荆州最多,他诸葛亮也刚好就在,自然是只能先苦一苦这些世家、豪族了。
……
离开军营,诸葛亮走在路上的时候,便忍不住地思索了起来。
在他看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足以将整个荆州化作根基的。
必须得有帮手才行。
但很尴尬的是,他想了好一会儿后才发现,自己如今能信得过的厉害帮手,居然一个都没有。
厉害帮手倒是有,像是他知道的孟建、石韬、徐庶,甚至出身大族的崔钧,这些人都能算得上厉害的帮手。
可是谨慎无比的诸葛亮却觉得,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点不可信。
像是崔钧,世家出身,又是庶子的身份,看起来好像很可信。
但也就是看起来了。
诸葛亮十分怀疑,崔钧会不会趁着荆州世家滚蛋,直接便在荆州另开一个门户……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诸葛亮年纪虽然小,可他也知道人都有贪心。
甚至于,就算是自诩一心为汉室的他和林辰,难道就不是在贪图名流万世吗?
林辰,诸葛亮不知道。
但他自己,则是确确实实地想要名流万世。
这一点他很确定。
可其他人有没有这种心态呢?
诸葛亮不知道。
“不对……”
就在诸葛亮小脸愈发皱着的时候,他忽然回头看了一眼军营,随即心中喃喃道:“如今有赵将军支持,我,也能把这封信对徐元直公开了。”
“他也认可林师的主张,能力也足够,倒是可以作为帮手。”
“若是我与他联手……”
诸葛亮稍稍计算后,还有些稚嫩的脸上,忽然就冒出了一抹笑意。
俗话说,最了解一个人的,未必是这个人的朋友,反倒是这人的对手,才有可能更加的了解这人。
而诸葛亮开始的时候,就把徐庶、庞统视作了对手看待。
也因此,他对这两人还算了解。
据他所知,徐庶的手段,那是相当的厉害。
尤其是奇这一道,诸葛亮很确定的是,徐庶早已是走出了独有的一条路。
恰好的是,他诸葛亮对于正之一道,则是研究极深。
也就是说,假如他和徐庶能联手,大概率便达到林辰书中所言的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了。
之后,他们两人的联手,就能达到林辰所言的军、政之最高境界。
即,正亦胜,奇亦胜。
想到此处,诸葛亮心中忍不住激动道:“我虽不如林师,徐元直也是一般。但而今,若是我能与徐元直联合,倒是也能领略一番林师的风采了。”
这个后方的意思是,能产出军队、军粮、人才的区域。
而关羽正在攻略的中原之地,就算是打了下来,一时半会也别想安定下去。
再加上林辰心中所言的‘根基’,诸葛亮断言,中原绝对不会成为根基。
起码,现在还不行。
而荆州的话,则是恰好合适。
为什么这么确定?
因为自天下战乱以来,便有无穷多的中原、北方学子跑到了荆州。
比如徐庶、诸葛亮。
谁敢说他们两个从中原、北方跑来的人没有才华?
而据诸葛亮所知,像他和徐庶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很多……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都是没有根基的。
跟荆州本地的世家、豪族子弟不同,因为混乱跑到荆州的,几乎大多都是根基不够扎实的人。
偏偏他们有很多。
所以,到了诸葛亮眼里,这些人完全就变成了实现林辰构想的存在。
而这还只是人才方面。
土地方面,也就是军粮产出的话。
虽然荆州有堪称广阔、且其中还生存了无数土龙(鳄鱼)的云梦泽,看似不是什么好的产粮地。
但,林辰在信中还给诸葛亮指了一条路出来……
尝试种植水稻。
要是其他人这么说,诸葛亮大概率会觉得对方异想天开,因为水稻产出根本就不稳定,更不要说作为军粮了。
但当说的人是林辰,且随信而来的还有一袋稻谷时,诸葛亮就变成了一个双标。
他坚信林辰不会开玩笑,未来荆州肯定能开发出来,而且肯定是以水稻丰裕作为基础!
另外,为人相当谨慎的他,虽说双标,可也还是测试过的。
林辰送来的那袋稻谷,确实生长速度极快,甚至可以说,比他诸葛亮所知道的任何一种粮食生长速度都快。
当然了。
此处诸葛亮并不知道的是,那一袋稻谷名为占城稻。
而林辰之所以能得到,也不是如他信中所言,从某个南方朋友手中得来的。这东西完全是因为诸葛亮、徐庶以及庞统三人的学识得到了系统认可,然后系统就奖励了林辰占城稻。
话说回来。
当诸葛亮看到那些稻谷飞速生长之时,再结合他所知道的南逃学子,他便直接确定了,荆州必然会是未来汉室的根基之一。
确定这一点的时候,诸葛亮激动坏了。
因为,他马上就要见证历史了。
当人人有书读,人人都可以吃饱的时候,那会诞生出多少人才啊?
汉室,又将会是多么的强大?
激动的他,甚至都忽略了刘备称帝的问题……
也就是林辰不知道,不然的话,他肯定会欣慰自己教育的成功。
不关心称帝刘备的诸葛亮,不就是认可了他的汉室论吗?
这种表现,不就是后世那些以天下为胸怀的名臣的姿态吗?
而那些名臣的眼中,向来都是只有国家的。
至于其他的什么诸侯、贪官,乃至天子……在他们眼里,都应该一边玩去。
顺带一提,林辰就是这样一个人。
而林辰要是知道自己有了衣钵,岂能不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正当诸葛亮暗自激动时,庞统恰好来找他,也让他瞬间把信藏了起来,同时内心则坚定地道。
“还是得把那些世家赶走才行,不然,荆州是不可能迎来大变的……”
冷静下来的诸葛亮,瞬间就觉得这才是第一要务,前面想到的那两个好事,反而要往后靠一靠。
原因也很简单。
荆州有人才不假,可要是那些位置都被原来的世家、豪族子弟占据着,就算有人才又能怎样?
另外,他也没有忘记,荆州的土地大都还握在那些世家手中,这一事实。
所以看了两眼就能把林辰来信倒背如流的诸葛亮确定,不赶走这些人,就算是把荆州开发出来了,强的也不绝对不会是汉室,而只是一些蛀虫世家。
他心中咬牙想道:“也只能是先苦一苦这些世家、豪族了。”
诸葛亮和林辰的想法一致,都认为不能将这些人赶尽杀绝,而应该让他们充分的开枝散叶,遍及到大汉之外的区域。
只有那样,大汉才能强盛到可怕的地步。
因此,他很赞同对世家怀柔这一点。
不过在荆州嘛……
也只能是特殊时期,特殊对待了。
当然,这其实不能怪他。
主要是如今天下各州郡,大部分都是世家、豪族盘踞的情况。
而恰好刘备的势力在荆州最多,他诸葛亮也刚好就在,自然是只能先苦一苦这些世家、豪族了。
……
离开军营,诸葛亮走在路上的时候,便忍不住地思索了起来。
在他看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足以将整个荆州化作根基的。
必须得有帮手才行。
但很尴尬的是,他想了好一会儿后才发现,自己如今能信得过的厉害帮手,居然一个都没有。
厉害帮手倒是有,像是他知道的孟建、石韬、徐庶,甚至出身大族的崔钧,这些人都能算得上厉害的帮手。
可是谨慎无比的诸葛亮却觉得,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点不可信。
像是崔钧,世家出身,又是庶子的身份,看起来好像很可信。
但也就是看起来了。
诸葛亮十分怀疑,崔钧会不会趁着荆州世家滚蛋,直接便在荆州另开一个门户……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诸葛亮年纪虽然小,可他也知道人都有贪心。
甚至于,就算是自诩一心为汉室的他和林辰,难道就不是在贪图名流万世吗?
林辰,诸葛亮不知道。
但他自己,则是确确实实地想要名流万世。
这一点他很确定。
可其他人有没有这种心态呢?
诸葛亮不知道。
“不对……”
就在诸葛亮小脸愈发皱着的时候,他忽然回头看了一眼军营,随即心中喃喃道:“如今有赵将军支持,我,也能把这封信对徐元直公开了。”
“他也认可林师的主张,能力也足够,倒是可以作为帮手。”
“若是我与他联手……”
诸葛亮稍稍计算后,还有些稚嫩的脸上,忽然就冒出了一抹笑意。
俗话说,最了解一个人的,未必是这个人的朋友,反倒是这人的对手,才有可能更加的了解这人。
而诸葛亮开始的时候,就把徐庶、庞统视作了对手看待。
也因此,他对这两人还算了解。
据他所知,徐庶的手段,那是相当的厉害。
尤其是奇这一道,诸葛亮很确定的是,徐庶早已是走出了独有的一条路。
恰好的是,他诸葛亮对于正之一道,则是研究极深。
也就是说,假如他和徐庶能联手,大概率便达到林辰书中所言的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了。
之后,他们两人的联手,就能达到林辰所言的军、政之最高境界。
即,正亦胜,奇亦胜。
想到此处,诸葛亮心中忍不住激动道:“我虽不如林师,徐元直也是一般。但而今,若是我能与徐元直联合,倒是也能领略一番林师的风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