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啊!怎么这一大早的就来了?”
文氏一进门就被那热情的过了头的铁夫人上前来握住了说,脸色顿时黑了。
英子英子,她明明知道自己最讨厌别人叫她英子了!
母亲也就罢了,她叫了那么多年习惯了,这崔氏绝对是成心的!
崔氏:呵!无利不起早,说的就是你!
瞧瞧起的什么名字?铁木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男人呢!
在外头处处以文夫人自居,恨不得跟他们铁家撇清了关系,怎么如今倒是找上门来了?
崔氏翻着白眼,那嘴恨不得歪到天上去。
“呵呵……这不是想母亲了,就来看看吗?相公,来,我们见过母亲。”
文夫人一边说着,一边推开崔氏招呼了文尚书两人一起朝着上首的铁老太君见了礼。
老太君见到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脸上简直乐开了花。
又见女婿一表人才,越发觉得自己当年眼光好。
铁夫人看着老太君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心里再次翻了个大大白眼,也不瞅瞅现在都什么形势了,还当那是个宝贝疙瘩呢!
且走着瞧吧,这文家的“好日子”可还在后头呢~
“兄长,前日我刚得了一方美砚,不知可否请兄长掌掌眼?”
刚坐下寒暄过后,文尚书便有些坐不住了。
铁易行接收到自家妹夫的暗示,轻咳了几声站起身来:
“既如此,母亲,我们就先告辞了。”
老太君年纪大了,便只想些家人团圆,丝毫没有关注过朝局怎么样,一心只觉得自个儿这女婿是个有本事的,见他肯同儿子亲近,自然乐意。
看着两个人离开,文夫人也坐不住了,眼睛总时不时的往外张望。
余氏清了清嗓子,以一种挑剔的目光上下打量了她几眼,突然拿帕子捂着嘴巴笑了起来。
文夫人被她突然的举动搞的有些莫名其妙,好看的黛眉紧紧蹙了起来:
“我说嫂子,您这是见着什么稀罕事儿了笑成这样?孩子们虽说成家了,可咱们这做母亲的言行举止还是要注意的不是?不然被人大哥儿媳妇看到了,可不得有样学样?”
若是在往日,铁夫人早就被她这夹枪带棒的一通数落气个半死了,可今日不同,如今她好不容易拿住了对方把柄,心里可美着呢!
“哎呀呀呀……你看看我,还真是……我的好妹妹,嫂子素来脸上藏不住事儿,你可别见怪啊。”
说完还故意压了压笑得疼的胸口,清了清喉咙。
文夫人被她这一出搅的七上八下的,只一个劲儿的拿眼睛去看老太君。
老太君脸色瞬间耷拉下来了:
“再作妖就回自个儿院子里去,英子好不容易来一趟,你瞅瞅你……”
铁夫人被数落了也没像先前那般跳脚,一个劲儿的认着错:
“是是是……都是儿媳的错,儿媳给妹妹陪不是了。英子啊,前儿我刚得了一匹云锦,那可是品绣阁新出的花样,好不容易得来的呢!嫂子不舍得用,给你做一身衣裳吧。”
说着,又深深看了文夫人一眼,那眼神似乎还带着些怜悯。
怜悯?
我汰~
文夫人被她那眼神烫的烙铁烙上了一般,心口直疼。
她这是什么意思?这是看不起她了?
“嗯……这次倒是不错,有点嫂子的样子了!”
偏偏老太君没看懂这里面的门道,直夸铁夫人懂事。
余氏抿唇低头,温婉柔和的开始了她的表演:
“嗨!想必妹妹是最近太忙了,一时有些疏忽竟是穿了件上次穿过的衣服来。左右是咱们自己家,这也不打紧。可这若是出门去,妹妹往后可千万惊醒些,免得被人笑了去。”
轰!
文夫人脸色瞬间变的通红,她倒是疏忽了,前两日母亲寿辰才专门做了这件衣服,今日出门魂不守舍的,竟又穿了来。
再看那余氏小人得志的样子,真是呕的她险些吐出一口老血来。
老太君这才反应过来,往文氏身上一看,果真是这样,当下心疼起来:
“这是入了冬还没做新衣裳不成?这可不行,你虽说是主母,想持家勤俭些,可这门面上的东西啊它不能丟。英子,回头娘那里也有些好看的布料,你一并带了去。”
文夫人臊的跟什么似的,她何时需要娘家的接济了?还要靠着嫂子舍不得用的缎子来做衣服?
“母……母亲……”
文夫人略有些尴尬的开了口:
“女儿哪里要用您的料子做衣服?这不是今日着急出门,一时穿差了嘛……女儿那里还有几匹上好的料子,回头给母亲您送过来。”
说着,又挑衅的看向余氏:
“让嫂嫂也挑一匹回去,免得好不容易得了匹料子,还舍不得用,倒显得咱们家苛待人家。”
三言两语将矛头转向了余氏,文夫人得意的昂起了头,果然,余氏又得了老夫人一个白眼。
“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余氏:……
虽说老太君骂她早已成了习惯,可在她的死对头面前这样合适吗?
这深宅大院,哪里都少不了唇枪舌战勾心斗角,这里文夫人略胜一筹,那里文老爷又怎么样了呢?
“修润,你这方砚虽好,却算不上极品,不如你看看我这个怎么样?”
铁易行将那方砚台轻轻搁在桌子上,起身走到一处百宝架前,从那上头小心翼翼的取下一只锦盒来。
修润是文老爷的字,铁易行这还是第一次叫,竟还有些嘴生。
以往他这妹夫是那高高在上的尚书大人,即便他是大舅哥,也不敢称他的字啊。
眼角余光瞥见他微微变了脸色,心情不由大好。
这是有事儿求着自己了,知道自己喜欢收藏名砚,想让自己帮他办事儿来着。
也不瞧瞧自己拿来的是什么货色,也好意思拿的出手?
想到这里,手中的锦盒已经放在了桌上,小心翼翼的从中取出一方砚台来。
文老爷虽说不懂砚,却也看的出比自己送的那个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这个老东西,胃口倒是挺大啊?
这些日子他走了不少门路,手上的银子早花光了,哪里还有钱去给他买什么砚台?
文氏一进门就被那热情的过了头的铁夫人上前来握住了说,脸色顿时黑了。
英子英子,她明明知道自己最讨厌别人叫她英子了!
母亲也就罢了,她叫了那么多年习惯了,这崔氏绝对是成心的!
崔氏:呵!无利不起早,说的就是你!
瞧瞧起的什么名字?铁木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男人呢!
在外头处处以文夫人自居,恨不得跟他们铁家撇清了关系,怎么如今倒是找上门来了?
崔氏翻着白眼,那嘴恨不得歪到天上去。
“呵呵……这不是想母亲了,就来看看吗?相公,来,我们见过母亲。”
文夫人一边说着,一边推开崔氏招呼了文尚书两人一起朝着上首的铁老太君见了礼。
老太君见到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脸上简直乐开了花。
又见女婿一表人才,越发觉得自己当年眼光好。
铁夫人看着老太君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心里再次翻了个大大白眼,也不瞅瞅现在都什么形势了,还当那是个宝贝疙瘩呢!
且走着瞧吧,这文家的“好日子”可还在后头呢~
“兄长,前日我刚得了一方美砚,不知可否请兄长掌掌眼?”
刚坐下寒暄过后,文尚书便有些坐不住了。
铁易行接收到自家妹夫的暗示,轻咳了几声站起身来:
“既如此,母亲,我们就先告辞了。”
老太君年纪大了,便只想些家人团圆,丝毫没有关注过朝局怎么样,一心只觉得自个儿这女婿是个有本事的,见他肯同儿子亲近,自然乐意。
看着两个人离开,文夫人也坐不住了,眼睛总时不时的往外张望。
余氏清了清嗓子,以一种挑剔的目光上下打量了她几眼,突然拿帕子捂着嘴巴笑了起来。
文夫人被她突然的举动搞的有些莫名其妙,好看的黛眉紧紧蹙了起来:
“我说嫂子,您这是见着什么稀罕事儿了笑成这样?孩子们虽说成家了,可咱们这做母亲的言行举止还是要注意的不是?不然被人大哥儿媳妇看到了,可不得有样学样?”
若是在往日,铁夫人早就被她这夹枪带棒的一通数落气个半死了,可今日不同,如今她好不容易拿住了对方把柄,心里可美着呢!
“哎呀呀呀……你看看我,还真是……我的好妹妹,嫂子素来脸上藏不住事儿,你可别见怪啊。”
说完还故意压了压笑得疼的胸口,清了清喉咙。
文夫人被她这一出搅的七上八下的,只一个劲儿的拿眼睛去看老太君。
老太君脸色瞬间耷拉下来了:
“再作妖就回自个儿院子里去,英子好不容易来一趟,你瞅瞅你……”
铁夫人被数落了也没像先前那般跳脚,一个劲儿的认着错:
“是是是……都是儿媳的错,儿媳给妹妹陪不是了。英子啊,前儿我刚得了一匹云锦,那可是品绣阁新出的花样,好不容易得来的呢!嫂子不舍得用,给你做一身衣裳吧。”
说着,又深深看了文夫人一眼,那眼神似乎还带着些怜悯。
怜悯?
我汰~
文夫人被她那眼神烫的烙铁烙上了一般,心口直疼。
她这是什么意思?这是看不起她了?
“嗯……这次倒是不错,有点嫂子的样子了!”
偏偏老太君没看懂这里面的门道,直夸铁夫人懂事。
余氏抿唇低头,温婉柔和的开始了她的表演:
“嗨!想必妹妹是最近太忙了,一时有些疏忽竟是穿了件上次穿过的衣服来。左右是咱们自己家,这也不打紧。可这若是出门去,妹妹往后可千万惊醒些,免得被人笑了去。”
轰!
文夫人脸色瞬间变的通红,她倒是疏忽了,前两日母亲寿辰才专门做了这件衣服,今日出门魂不守舍的,竟又穿了来。
再看那余氏小人得志的样子,真是呕的她险些吐出一口老血来。
老太君这才反应过来,往文氏身上一看,果真是这样,当下心疼起来:
“这是入了冬还没做新衣裳不成?这可不行,你虽说是主母,想持家勤俭些,可这门面上的东西啊它不能丟。英子,回头娘那里也有些好看的布料,你一并带了去。”
文夫人臊的跟什么似的,她何时需要娘家的接济了?还要靠着嫂子舍不得用的缎子来做衣服?
“母……母亲……”
文夫人略有些尴尬的开了口:
“女儿哪里要用您的料子做衣服?这不是今日着急出门,一时穿差了嘛……女儿那里还有几匹上好的料子,回头给母亲您送过来。”
说着,又挑衅的看向余氏:
“让嫂嫂也挑一匹回去,免得好不容易得了匹料子,还舍不得用,倒显得咱们家苛待人家。”
三言两语将矛头转向了余氏,文夫人得意的昂起了头,果然,余氏又得了老夫人一个白眼。
“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余氏:……
虽说老太君骂她早已成了习惯,可在她的死对头面前这样合适吗?
这深宅大院,哪里都少不了唇枪舌战勾心斗角,这里文夫人略胜一筹,那里文老爷又怎么样了呢?
“修润,你这方砚虽好,却算不上极品,不如你看看我这个怎么样?”
铁易行将那方砚台轻轻搁在桌子上,起身走到一处百宝架前,从那上头小心翼翼的取下一只锦盒来。
修润是文老爷的字,铁易行这还是第一次叫,竟还有些嘴生。
以往他这妹夫是那高高在上的尚书大人,即便他是大舅哥,也不敢称他的字啊。
眼角余光瞥见他微微变了脸色,心情不由大好。
这是有事儿求着自己了,知道自己喜欢收藏名砚,想让自己帮他办事儿来着。
也不瞧瞧自己拿来的是什么货色,也好意思拿的出手?
想到这里,手中的锦盒已经放在了桌上,小心翼翼的从中取出一方砚台来。
文老爷虽说不懂砚,却也看的出比自己送的那个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这个老东西,胃口倒是挺大啊?
这些日子他走了不少门路,手上的银子早花光了,哪里还有钱去给他买什么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