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袭昆仑关,得功不贪功-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小说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袭昆仑关,得功不贪功-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小说-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笔趣阁
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作者:孤单心碎李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话说,北宋自从赵匡胤“重文轻武”的国策落实以来,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弱,杰出的将领也越来越难出现。
在这样糟糕的大环境下,狄青能够脱颖而出,依靠无数的军功当上大将军,也着实是不小的成就。
“这倒是,能从宋朝那种环境中杀出来,不得不说,狄青和杨再兴是真的不容易。”
“大宋对于武将,可太不友好了。”
“武将为了朝廷尽心尽力,鞠躬尽瘁,可到头来换来的,还比不过有些文官的一张嘴啊。”
“哎!咱若是在大宋那种朝代出生,恐怕会憋屈死。”
朱元璋摇了摇头。
同为武将出身的他,对于大宋武将的处境,可以说是感同身受。
在宋朝那种重文抑武的环境下,有多少人愿意投身战场之中?
很多优秀的武将都被文官弹骇陷害。
时间一久,还有谁愿意去投军?
文官地位那么高,做个文官它不香吗?
武将天天驰骋沙场流血流泪。
而文官呢?
不少文官就耍耍嘴皮子功夫,讨好皇帝欢心就得了。
然后就喝喝小酒,逛逛花船。
不亦乐乎。
“不过话说回来,狄青能达到如此地步,也算是有人赏识他,给他机会才行。”
朱元璋如是想到。
视频继续播放着:
狄青的一生,也算是有贵人帮助。
狄青在基层时便受到了韩琦,范仲淹的赏识,厚礼相待。
范仲淹还赠予了狄青一本《左氏春秋》,教他学习兵法,狄青昼夜苦读,终于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因此更加全面。
而进修后的狄青,更加凶悍,在与西夏的作战中,大小二十五战,连破敌军,鲜有败绩,狄青的盛名也逐渐显赫起来。
而狄青一生最经典的战役,就是平定侬智高叛乱。
侬智高是岭南地区,也就是秦朝时期的百越之地,那里有一支土著首领。
其实侬智高算不算是北宋的实力范围还有待商榷,侬智高和当时很多居住在山区或是中原无法管辖的地带部族酋长一样,他们事实上是那个地区的王,但是为了抵御外患或是为了不遭受中原王朝的打击,都多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接受其官位。
而侬智高是南方地区的一支部落,他依附于北宋的主要原因则是为了对付越南的地方政权——安南。
侬志高请求宋朝派兵支援自己抵抗安南,但此时的宋朝已经被战争打怕了,根本不想为了侬智高而深入热带地区进攻安南,尽管安南的实力远不如宋朝,侬志高迫不得已,为了在北宋与安南之间寻求立足之所,便把目光看向了宋朝守备薄弱的广西地区。
皇祐年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岭外一带骚动不安。
杨畋等安抚使负责处理平定蛮人叛乱,但宋军长久没有成绩。
他又命孙沔、余靖为安抚使,率官军讨伐叛贼,但仁宗皇帝仍放心不下。
此时的狄青打报告请战,第二天入见仁宗时,狄青说:“臣当兵出身,除了战场杀敌,没有什么可以报效大宋,希望能带得数百个蕃落骑兵,再加上一些禁兵,去将叛贼的头砍下送回京城。”
宋仁宗赵祯佩服狄青的豪言壮语,于是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广南叛乱之事,并在垂拱殿设酒为他送行。
当时侬智高回师重新占据邕州,狄青联合孙沔、余靖的部队进驻宾州。
在此之前,蒋偕、张忠都因轻敌而战败阵亡,官军声威大衰。
狄青命令各将不得妄自与叛军接战,而听从他的统一指挥,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还未到,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军,溃败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人都逃遁了。
狄青说道:“号令不一,是部队失败的原因。”
第二日早晨集合各将领到堂上,逮捕了陈曙,并召来袁用等三十人,依战败逃跑罪,推出军门斩首。
孙沔、余靖相视惊愕,而众将领则吓得两腿颤栗。
狄青就用这种方式,震撼住了那些扰乱秩序的将士。
“狄青做的不错!”
“战场上只有一个总指挥,不然就会乱套。”
“有人胆敢不听命令,擅自行动,这是将所有将士的性命放在极其危险的地方。”
“违反军令,杀一敬百,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令之不齐,兵所以败!”
无数人赞同迪狄青的做法。
违反军纪,被杀了也是自作自受。
一支军队,连命令都不能统一,做不到令行禁止,那还打什么仗?
天空之中的投影在继续变动:
狄青当堂将陈曙和袁用等三十多位违反军纪且临阵脱逃者斩首示众,诸将无不愕然,纷纷折服。
就这样,狄青树立起了军中的威势。
同时,狄青认为,兵无常势,用兵就是要虚虚实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所谓孙子兵法中所讲的那样,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因此当天,狄青便传令三军休整十天再开拔,等叛军得知消息有所懈怠之后,第二天凌晨便引兵一夜越过昆仑关,出现在叛军面前,令叛军惶恐不已,自乱阵脚。
狄青一面令孙节、孙沔等正面率军攻敌,另一面则出两路骑兵,左右包剿,围歼敌人。
刚开始叛军气焰嚣张,竟一度使得宋军招架不住,孙节死战而死,孙沔也被打得节节败退,以为生死不过须臾之间时,却看到狄青用旗帜挥动指挥着骑兵夹攻叛军,瞬间实现了反杀,并追亡逐北。
狄青在出发前,对将士们说:“兄弟们,如果我们今晚行动成功,那么现在我把一百枚铜钱抛向空中,落地时将是同样的图案朝上。”
将士们笑了笑,对于这种行为,显然不信,狄青于是把铜钱抛向空中,果然是同样的图案朝上。将士们都相信了上天神灵保佑这次行动的成功,时期大振,一举袭破昆仑。
战后,狄青揭秘了缘由,原来那一百枚铜钱是特制的两面相同的,为的就是振兴士气,增加行动的成功率。
此战之后,侬智高失踪,宋军缴获钱财战马无数,有部下在攻破邕州城后,于尸体中发现了一个身穿龙袍,便建议狄青说可以向朝廷禀报侬智高已死,获取功劳。
狄青听后却严厉斥责道:“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侬智高的金蝉脱壳之计?我狄青宁可少些功劳说侬智高失踪了,也不敢欺瞒陛下贪取军功啊!”
为将者,当以取胜为使命,至于军功,则是使命之外的虚名。
狄青有这等胸怀,足见他与那些庸俗将军不同。
“厉害,的确厉害!”
“竟然可以想到这种办法来鼓舞士气,我是真的服了。”
“狄青有勇有谋,为了大宋天下冲锋陷阵,死而后已,不愧是一代猛将啊。”
不少人都被狄青所折服。
狄青折服他们的,不仅是他那作战本领,同时更是他那不贪功,不邀功的品质。
试问,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像狄青这样,明明就可以偷梁换柱,用侬智高已死的消息去换得功劳,可他呢?
却是一点都未曾想过。
或许这才是狄青的魅力吧。
在这样糟糕的大环境下,狄青能够脱颖而出,依靠无数的军功当上大将军,也着实是不小的成就。
“这倒是,能从宋朝那种环境中杀出来,不得不说,狄青和杨再兴是真的不容易。”
“大宋对于武将,可太不友好了。”
“武将为了朝廷尽心尽力,鞠躬尽瘁,可到头来换来的,还比不过有些文官的一张嘴啊。”
“哎!咱若是在大宋那种朝代出生,恐怕会憋屈死。”
朱元璋摇了摇头。
同为武将出身的他,对于大宋武将的处境,可以说是感同身受。
在宋朝那种重文抑武的环境下,有多少人愿意投身战场之中?
很多优秀的武将都被文官弹骇陷害。
时间一久,还有谁愿意去投军?
文官地位那么高,做个文官它不香吗?
武将天天驰骋沙场流血流泪。
而文官呢?
不少文官就耍耍嘴皮子功夫,讨好皇帝欢心就得了。
然后就喝喝小酒,逛逛花船。
不亦乐乎。
“不过话说回来,狄青能达到如此地步,也算是有人赏识他,给他机会才行。”
朱元璋如是想到。
视频继续播放着:
狄青的一生,也算是有贵人帮助。
狄青在基层时便受到了韩琦,范仲淹的赏识,厚礼相待。
范仲淹还赠予了狄青一本《左氏春秋》,教他学习兵法,狄青昼夜苦读,终于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因此更加全面。
而进修后的狄青,更加凶悍,在与西夏的作战中,大小二十五战,连破敌军,鲜有败绩,狄青的盛名也逐渐显赫起来。
而狄青一生最经典的战役,就是平定侬智高叛乱。
侬智高是岭南地区,也就是秦朝时期的百越之地,那里有一支土著首领。
其实侬智高算不算是北宋的实力范围还有待商榷,侬智高和当时很多居住在山区或是中原无法管辖的地带部族酋长一样,他们事实上是那个地区的王,但是为了抵御外患或是为了不遭受中原王朝的打击,都多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接受其官位。
而侬智高是南方地区的一支部落,他依附于北宋的主要原因则是为了对付越南的地方政权——安南。
侬志高请求宋朝派兵支援自己抵抗安南,但此时的宋朝已经被战争打怕了,根本不想为了侬智高而深入热带地区进攻安南,尽管安南的实力远不如宋朝,侬志高迫不得已,为了在北宋与安南之间寻求立足之所,便把目光看向了宋朝守备薄弱的广西地区。
皇祐年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岭外一带骚动不安。
杨畋等安抚使负责处理平定蛮人叛乱,但宋军长久没有成绩。
他又命孙沔、余靖为安抚使,率官军讨伐叛贼,但仁宗皇帝仍放心不下。
此时的狄青打报告请战,第二天入见仁宗时,狄青说:“臣当兵出身,除了战场杀敌,没有什么可以报效大宋,希望能带得数百个蕃落骑兵,再加上一些禁兵,去将叛贼的头砍下送回京城。”
宋仁宗赵祯佩服狄青的豪言壮语,于是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广南叛乱之事,并在垂拱殿设酒为他送行。
当时侬智高回师重新占据邕州,狄青联合孙沔、余靖的部队进驻宾州。
在此之前,蒋偕、张忠都因轻敌而战败阵亡,官军声威大衰。
狄青命令各将不得妄自与叛军接战,而听从他的统一指挥,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还未到,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军,溃败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人都逃遁了。
狄青说道:“号令不一,是部队失败的原因。”
第二日早晨集合各将领到堂上,逮捕了陈曙,并召来袁用等三十人,依战败逃跑罪,推出军门斩首。
孙沔、余靖相视惊愕,而众将领则吓得两腿颤栗。
狄青就用这种方式,震撼住了那些扰乱秩序的将士。
“狄青做的不错!”
“战场上只有一个总指挥,不然就会乱套。”
“有人胆敢不听命令,擅自行动,这是将所有将士的性命放在极其危险的地方。”
“违反军令,杀一敬百,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令之不齐,兵所以败!”
无数人赞同迪狄青的做法。
违反军纪,被杀了也是自作自受。
一支军队,连命令都不能统一,做不到令行禁止,那还打什么仗?
天空之中的投影在继续变动:
狄青当堂将陈曙和袁用等三十多位违反军纪且临阵脱逃者斩首示众,诸将无不愕然,纷纷折服。
就这样,狄青树立起了军中的威势。
同时,狄青认为,兵无常势,用兵就是要虚虚实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所谓孙子兵法中所讲的那样,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因此当天,狄青便传令三军休整十天再开拔,等叛军得知消息有所懈怠之后,第二天凌晨便引兵一夜越过昆仑关,出现在叛军面前,令叛军惶恐不已,自乱阵脚。
狄青一面令孙节、孙沔等正面率军攻敌,另一面则出两路骑兵,左右包剿,围歼敌人。
刚开始叛军气焰嚣张,竟一度使得宋军招架不住,孙节死战而死,孙沔也被打得节节败退,以为生死不过须臾之间时,却看到狄青用旗帜挥动指挥着骑兵夹攻叛军,瞬间实现了反杀,并追亡逐北。
狄青在出发前,对将士们说:“兄弟们,如果我们今晚行动成功,那么现在我把一百枚铜钱抛向空中,落地时将是同样的图案朝上。”
将士们笑了笑,对于这种行为,显然不信,狄青于是把铜钱抛向空中,果然是同样的图案朝上。将士们都相信了上天神灵保佑这次行动的成功,时期大振,一举袭破昆仑。
战后,狄青揭秘了缘由,原来那一百枚铜钱是特制的两面相同的,为的就是振兴士气,增加行动的成功率。
此战之后,侬智高失踪,宋军缴获钱财战马无数,有部下在攻破邕州城后,于尸体中发现了一个身穿龙袍,便建议狄青说可以向朝廷禀报侬智高已死,获取功劳。
狄青听后却严厉斥责道:“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侬智高的金蝉脱壳之计?我狄青宁可少些功劳说侬智高失踪了,也不敢欺瞒陛下贪取军功啊!”
为将者,当以取胜为使命,至于军功,则是使命之外的虚名。
狄青有这等胸怀,足见他与那些庸俗将军不同。
“厉害,的确厉害!”
“竟然可以想到这种办法来鼓舞士气,我是真的服了。”
“狄青有勇有谋,为了大宋天下冲锋陷阵,死而后已,不愧是一代猛将啊。”
不少人都被狄青所折服。
狄青折服他们的,不仅是他那作战本领,同时更是他那不贪功,不邀功的品质。
试问,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像狄青这样,明明就可以偷梁换柱,用侬智高已死的消息去换得功劳,可他呢?
却是一点都未曾想过。
或许这才是狄青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