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九天的恩科乡试终于结束了,因为是朱慈烺特旨恩科,很多的准备工作都是从头开始,内阁以及礼部忙的人仰马翻,谢天谢地,总算是没有出什么岔子。

    阅卷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因为考生的人数实在太多,经过内阁商议,礼部从督查院、翰林院以及国子监抽调了不少人,参与此次的阅卷。

    朱慈烺很重视这次的恩科乡试,不过对于这种越来越死板的八股文形式的考试有些意见,开科取士从唐朝就开始了,延续了近千年的时间,这中间的确发现了不少的人才,骤然改变科举考试的形式不大可能,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迄今,儒家思想已经成为正统,深入读书人的内心,这等的情形有好有坏,朱慈烺不排斥儒家思想,那里面有很多的好东西,但也有不少的糟粕,说到底,任何的一种思想,都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儒家思想也不例外。

    恩科乡试期间,朱慈烺依旧高度关注北边的局势。

    十多天的时间过去,北边很平静,多尔衮调遣了驻扎沈阳的八旗军前往京城,董元胜等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弄清楚了八旗军大致的兵力,其实多尔衮入关的时候,已经将八旗军绝大部分的兵力都调遣到关内,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以及正红旗的全部军队都跟随入关,镶红旗与镶蓝旗的部分兵力跟随入关,蒙八旗的主力部队全部入关,加上部分的汉军,多尔衮入关的时候,统领的兵力超过十万人。

    吴桥之战与景州之战,多尔衮损失五千满八旗军士、一万蒙八旗军士,还有从关外而来的一万汉军军士,总体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兵力,加上入关之后归降的原明军军士,关内总体兵力还是接近十万人,表面上看没有太大的损失。

    驻守沈阳的满八旗和蒙八旗军士的数量不是很多,此番多尔衮调遣入关的兵力,总人数不过六万多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汉军军士。

    也就是说,多尔衮当下拥有的总兵力,也就是十六万人左右,其中满八旗军士接近七万人,蒙八旗军士接近两万人,汉军军士七万多人。

    留在沈阳的仅有正黄旗和镶黄旗。

    有意思的是,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正红旗与镶红旗旗主代善,都没有跟随大军来到京城,继续留守沈阳,倒是祖大寿、祖大弼、金砺、祖泽润等汉军将领,悉数跟随大军来到了京城,正黄旗一等侍卫索尼还是在给皇太极守灵,继续靠边站,镶黄旗二等甲喇章京鳌拜,也被多尔衮直接派遣回到了沈阳。

    依照皇太后的懿旨以及皇上的圣旨,阿济格终于出任正蓝旗旗主,恐怕不要多长时间就能够被敕封为亲王,谭泰得到提拔,出任镶红旗固山额真,其余的正红旗和镶蓝旗军士,则由多尔衮暂时指挥作战。

    内阁得到这个情报之后,普遍认为多尔衮的权力再一次扩展,已经算是完全掌控了后金朝廷,多尔衮掌控正白旗,多铎掌控镶白旗,阿济格掌控正蓝旗,这三旗是八旗军作战最为骁勇的,三个亲兄弟掌控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内阁由此认为,虽然遭遇了吴桥之战和景州之战的失败,多尔衮顺利渡过了难关。

    礼部尚书李邦华与督查院左都御史路振飞,右都御史张慎言甚至认为,多尔衮已经有实力成为大清国的皇帝了。

    朱慈烺对于这个情报,没有做过多的分析,虽然他在战略上面藐视多尔衮,不过在战术方面还是高度重视后金朝廷和八旗军,多尔衮遭遇到两次的惨败,地位依旧稳固,甚至权力更大,说明满人权贵之间的权力博弈异常的残酷和激烈,在这件事情上面能够发声的皇太后,为了福临的皇位能够稳固,审时度势之后,不得不向多尔衮屈服。

    放眼整个的后金朝廷,能够挑起大梁的人不多,济尔哈朗算一个,可惜被多尔衮死死的打压,根本不可能有出头之日,代善年纪大了,早就不参与后金朝廷的事情,独善其身,其他人还没有资格与多尔衮叫板。

    如此情况之下,没有多少实际权力的皇太后,怎么敢真正的得罪多尔衮。

    出现这样的局面,朱慈烺是高兴的,如果济尔哈朗与代善悉数都出现在后金朝廷决策的高层,局势肯定要麻烦一些,根据史料记载,济尔哈朗老成持重,代善老奸巨猾,加上多尔衮的勇猛,三人联合起来,一定能够率领八旗军取得节节的胜利。

    河南方面的情报也传过来了,李自成已经率领大顺军撤离洛阳,往潼关方向行军,洛阳府城成为了一座空城。

    没有谁想到,撤离洛阳府城的李自成,居然将洛阳府城内的百姓也胁迫带走了。

    河南巡抚朱大典写来紧急奏折,恳请率领大军前去进攻李自成和大顺军,让李自成无法携带洛阳府城的数万百姓进入陕西,这个奏折被朱慈烺留中不发。

    朱慈烺对李自成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一方面,后金的多尔衮已经决定首先要稳定北方的局势,哪怕经历了吴桥之战和景州之战的惨败,依旧没有改变决定,这就表明李自成最终会被八旗军彻底剿灭,另外一个方面,大明朝廷利用李自成牵制后金朝廷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等到多尔衮派遣主力大军前去围剿李自成的时候,朝廷大军出击,尽可能剿灭后金朝廷的有生力量。

    所以说,朱慈烺内心里面已经彻底放弃李自成。

    气候越来越冷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冬天的征战,消耗的粮草更多,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谁也不会在冬天的时节主动出击,八旗军也不例外。

    朱慈烺判断,多尔衮将驻守沈阳的八旗军和汉军调遣到京城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彻底稳固北直隶的局势,因为兵力不足的问题,后金朝廷表面上占领了整个的北直隶,不过能够真正控制的地方也就是京城的周遭,其余地方要么匪患横行,要么就是诸多反抗的力量,如果任由这些情形蔓延下去,最终可能威胁到京城。

    所以在冬季即将来临的时候,多尔衮很有可能放手稳固北直隶的局势。

    马上就是冬耕和春耕,十多万大军要消耗大量的粮草,后金朝廷不可能储备那么多的粮食,想要解决粮食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耕种,想必多尔衮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必须尽快稳定北直隶的局势,让农户安心的种植粮食,这样才可能保证大军的粮草开销。

    冬小麦很快就要播种了,北直隶各地遭遇战争的荼毒,人口明显不够了很多的村落几乎没有人烟,所以多尔衮很有可能从沈阳调集大量人口来到北直隶耕种。

    这些事情,都需要消耗时间和精力。

    从这个层面来说,年内八旗军几乎不可能征伐。

    如果局势真的这样发展下去,对于朱慈烺和大明朝廷来说,那就是天赐良机。

    湖广总兵邓世秋正在竭尽全力训练武昌大营、襄阳大营和黄州军营的军士,从京营抽调的近五千军士,散落在三个军营里面,根据邓世秋的奏报,训练的效果很不错,预计三个月到五个月左右的时间,湖广的军士就可以拉出去作战了。

    河南总兵孙明凯麾下已经有近三万的军士,这里面就包括李岩和红娘子率领的一万军士,河南巡抚朱大典已经在开封府城驻守,竭尽全力稳定河南的局势,可惜河南遭遇的战乱太多,人口锐减,有些县的总人口仅有寥寥数百,除非是从南方搬迁大量的人口,否则河南短时间之内,依旧是一片凋零。

    朱慈烺已经给朱大典和孙明凯下旨,让他们组织军士耕种粮食,军士的训练不能够放松,耕种土地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只要耕种了足够多的粮食,来年丰收之后,就不愁粮草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吸引农户耕种更多的土地。

    还有就是四川,朱慈烺不可能让张献忠总是逍遥,如果年内北边的局势稳定,山东无战事,朝廷必定会调兵遣将,彻底剿灭张献忠,此番作战,湖广与江西等地的兵力全部都可以调遣,朱慈烺决定让江西总兵刘良佐承担围剿张献忠的作战任务,这个决定不大可能改变。

    还有黔国公、云南总兵沐天波,福建总兵郑芝龙等前来南京觐见的事宜,也必须要做出一定的安排了,眼看着户部的银子不多了,这两位大财主来了,送上银子,好多事情又可以做了。

    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朱慈烺缺乏的就是时间,如果多尔衮不管不顾,一门心思的发起对李自成和大顺军的进攻,那么大明朝廷也要以剿灭八旗军的有生力量为主,很多事情就不好从容的安排了。

    做出完整分析的朱慈烺,内心里面略微的轻松了一些,具有浓厚现实主义色彩的他,不打无准备之战,穿越至今,一直都偏向于谨慎,或许这种过于谨慎的作风,也需要变一变了。

                

章节目录

明末中兴大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风中的失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百三十三章 暂时的平静-在明末之中兴大明,明末中兴大帝,笔趣阁并收藏明末中兴大帝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