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耐克来袭-重生回到1983当富翁漫画结局
第一百五十七章 耐克来袭-重生回到1983当富翁漫画结局-重生到1983年-笔趣阁
重生到1983年
作者:冬天吃冰棍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们理解的服装品牌大,不是说厂子大的意思,天坛服装厂那么大,可又几个人知道的,不可能每个人都知道的。
现在信息差太严重了,谁知道它大不大,只有广告推广力度大,那谁的品牌就大。
丽雅就是这一点被人熟知的,不管是春晚、报纸、电视、代言人,一一都出现它的身影。
而同时,不止是他们,一直外资也逐渐进入国内开店,特别还有中外合资。
对国内内资绝对是一个大挑战。
“厂长,最近的运动服装销售有点难了。”
“怎么了?”徐舟皱眉道,在他面前是一个销售部的人,叫做景国春。
本来销售部的头是秦涛的,不过后面他去温州帮忙看厂,这个职位也就空了出来,转而让给之前销售部的人。
其中景国春,做事认真能干,销售能力不错,尽管他进厂不到1年半,可他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后面的销售部长,也就成了他。
景国春是中专毕业,带着一副眼镜,现在28岁,已经结婚,上一份工作是在扬州行政办公,不过工资不高,加上有了孩子。
听说丽雅服装厂的工资高,他就辞去那份轻松工作,转而来到丽雅服装厂。
刚开始进来的时候,他被分配到切割工作去,虽然同样是在车间,可是切割布料这种事情,基本都是男人在做。
像陈婷婷大哥那种的,基本在少数,不过去年时候,他也到销售部门去了。
现在丽雅却是遇到难题,江苏内,魔都,京城,本来前两年运动服装干得正火热。
景国春凝重道:“徐厂长,现在耐克势头很强,因为是米国品牌,但颇为国民喜欢,我们的运动服装,受到了威胁。”
好家伙,沉默两年的耐克,又出现了。
耐克是在1980年进入国内市场的,82年还和中国篮球队开始合作,那个时候最为火热。
“新产品也不能让大家满意吗?”徐舟皱眉道。
“满意是一回事,但它是米国品牌……”
“我知道了。”
徐舟清楚,特别是现在国民,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崇拜国外品牌。
丽雅的情况还算好的,人们都很接受,像一些比较小牌子的服装,前景更难。
不只是服装行业,还有一些家电器等,国产的更是难上加难,类似熊猫电视机的老品牌,早就陷入到困境。
“那怎么办啊徐厂长,这么下去,运动服市场就要被瓜分掉了,可能还会影响到别的服装类型。”
“我想想办法吧。”徐舟叹气道。
“徐厂长,那你可得想好啊,现在销售没以前那么好做了。”
“知道了知道了,去忙吧。”
“那好的徐厂长,我先走了,你可得想想办法。”
徐舟头疼不已,连忙摆手让他离开,他一刻都不想看到对方。
他哪有什么办法啊,之前想过好几个办法,都被他推翻了,像这种高级博弈,他也很难想出对策。
“看看老板怎么说吧。”徐舟叹气,还是得跟老板取经,要不然他可真没辙。
叮叮叮!
叮叮叮!
温州,美雅箱包厂。
何冰冰接起电话道:“喂你好,哪位?”
“何主任,我是徐舟,找一下老板。”
“徐厂长啊,好的,你等一下。”说着何冰冰放下电话,走出自己办公室。
韩明正在自己办公室设计着图纸,突然何冰冰进来,顿时吓了他一跳。
他没好气道:“大姐,人吓人,吓死人啊。”
“哼,也没见你被吓死,还有别叫我大姐,徐舟找你,快去接电话吧。”
“他找我?”尽管有所意外,韩明还是过去接电话。
“喂老徐,你该不会有坏消息吧。”
“呃,还真被你说中了。”
“晕死,你都是厂长了。”
徐舟无奈道:“陷入僵局啊,肯定得您出马才行。”
“说吧,什么事?”
徐舟内心一喜,赶紧将这件事情全部说出,电话里对方一片寂静,隐隐传来手指敲打桌面的声音。
徐舟默不作声,他知道对方在思考,不敢多说。
“新产品的运动服装销售如何?”
“还算可以。”徐舟赶紧道。
“旧产品呢?”
“不行了,根本没人买。”
“好,你按照我说的,将所有旧产品全部抛卖出去,价格优惠一点没问题,之后全部以新产品为主,还有一点,价格一定要比对方便宜一点。”
徐舟不解道:“新产品便宜一点没问题,可是我们旧产品,会不会太可惜了,才出不到半年多时间。”
“不要了,你听我的,旧产品出完后不要再生产,一些以新产品为主。”
“好的老板,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韩明想了一想道:“过两天吧,到时候我就回去。”
“好。”徐舟心中一喜,只要韩明在,他就如同主心骨在一般。
这段时间韩明在温州这边,除了设计万向轮之上的刹车轮外,还在搞手提包的设计,可谓忙碌。
刹车轮就是在万向轮的基础上多了一项功能:可刹车。
也可以用一句话总结:1秒锁定,随走随停,这是往后行李箱滚轮设计的大趋势。
因为耐克的来袭,他不得不回去一趟。
何冰冰在旁边听着二人电话,脸上有些无奈,这段时间有对方在,工厂比她想象中还要顺利。
不得不说,这一方面韩明做得让他佩服,不管是收服厂里员工,还是厂里的秩序,他都做得非常好。
现在厂里,谁不知道老板是个好老板,反而她这个车间主任,总是让人觉得害怕,与其他员工格格不入。
有那么一刻,她觉得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好,实在太过严厉了,可经过韩明的解答,她又觉得对方说得很有道理。
就像韩明说的,“冰冰啊,无规矩不成方圆,你对他们好,信不信明天工厂就乱起来了,产量肯定会跟不上。”
何冰冰点头,确实是这个理,没错啊。
以往她学过的管理知识,都离不开制度两个字,只有制度体系完善得多,才能够管好员工。
可她怎么觉得,好像有点怪,说不出来的感觉。
现在信息差太严重了,谁知道它大不大,只有广告推广力度大,那谁的品牌就大。
丽雅就是这一点被人熟知的,不管是春晚、报纸、电视、代言人,一一都出现它的身影。
而同时,不止是他们,一直外资也逐渐进入国内开店,特别还有中外合资。
对国内内资绝对是一个大挑战。
“厂长,最近的运动服装销售有点难了。”
“怎么了?”徐舟皱眉道,在他面前是一个销售部的人,叫做景国春。
本来销售部的头是秦涛的,不过后面他去温州帮忙看厂,这个职位也就空了出来,转而让给之前销售部的人。
其中景国春,做事认真能干,销售能力不错,尽管他进厂不到1年半,可他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后面的销售部长,也就成了他。
景国春是中专毕业,带着一副眼镜,现在28岁,已经结婚,上一份工作是在扬州行政办公,不过工资不高,加上有了孩子。
听说丽雅服装厂的工资高,他就辞去那份轻松工作,转而来到丽雅服装厂。
刚开始进来的时候,他被分配到切割工作去,虽然同样是在车间,可是切割布料这种事情,基本都是男人在做。
像陈婷婷大哥那种的,基本在少数,不过去年时候,他也到销售部门去了。
现在丽雅却是遇到难题,江苏内,魔都,京城,本来前两年运动服装干得正火热。
景国春凝重道:“徐厂长,现在耐克势头很强,因为是米国品牌,但颇为国民喜欢,我们的运动服装,受到了威胁。”
好家伙,沉默两年的耐克,又出现了。
耐克是在1980年进入国内市场的,82年还和中国篮球队开始合作,那个时候最为火热。
“新产品也不能让大家满意吗?”徐舟皱眉道。
“满意是一回事,但它是米国品牌……”
“我知道了。”
徐舟清楚,特别是现在国民,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崇拜国外品牌。
丽雅的情况还算好的,人们都很接受,像一些比较小牌子的服装,前景更难。
不只是服装行业,还有一些家电器等,国产的更是难上加难,类似熊猫电视机的老品牌,早就陷入到困境。
“那怎么办啊徐厂长,这么下去,运动服市场就要被瓜分掉了,可能还会影响到别的服装类型。”
“我想想办法吧。”徐舟叹气道。
“徐厂长,那你可得想好啊,现在销售没以前那么好做了。”
“知道了知道了,去忙吧。”
“那好的徐厂长,我先走了,你可得想想办法。”
徐舟头疼不已,连忙摆手让他离开,他一刻都不想看到对方。
他哪有什么办法啊,之前想过好几个办法,都被他推翻了,像这种高级博弈,他也很难想出对策。
“看看老板怎么说吧。”徐舟叹气,还是得跟老板取经,要不然他可真没辙。
叮叮叮!
叮叮叮!
温州,美雅箱包厂。
何冰冰接起电话道:“喂你好,哪位?”
“何主任,我是徐舟,找一下老板。”
“徐厂长啊,好的,你等一下。”说着何冰冰放下电话,走出自己办公室。
韩明正在自己办公室设计着图纸,突然何冰冰进来,顿时吓了他一跳。
他没好气道:“大姐,人吓人,吓死人啊。”
“哼,也没见你被吓死,还有别叫我大姐,徐舟找你,快去接电话吧。”
“他找我?”尽管有所意外,韩明还是过去接电话。
“喂老徐,你该不会有坏消息吧。”
“呃,还真被你说中了。”
“晕死,你都是厂长了。”
徐舟无奈道:“陷入僵局啊,肯定得您出马才行。”
“说吧,什么事?”
徐舟内心一喜,赶紧将这件事情全部说出,电话里对方一片寂静,隐隐传来手指敲打桌面的声音。
徐舟默不作声,他知道对方在思考,不敢多说。
“新产品的运动服装销售如何?”
“还算可以。”徐舟赶紧道。
“旧产品呢?”
“不行了,根本没人买。”
“好,你按照我说的,将所有旧产品全部抛卖出去,价格优惠一点没问题,之后全部以新产品为主,还有一点,价格一定要比对方便宜一点。”
徐舟不解道:“新产品便宜一点没问题,可是我们旧产品,会不会太可惜了,才出不到半年多时间。”
“不要了,你听我的,旧产品出完后不要再生产,一些以新产品为主。”
“好的老板,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韩明想了一想道:“过两天吧,到时候我就回去。”
“好。”徐舟心中一喜,只要韩明在,他就如同主心骨在一般。
这段时间韩明在温州这边,除了设计万向轮之上的刹车轮外,还在搞手提包的设计,可谓忙碌。
刹车轮就是在万向轮的基础上多了一项功能:可刹车。
也可以用一句话总结:1秒锁定,随走随停,这是往后行李箱滚轮设计的大趋势。
因为耐克的来袭,他不得不回去一趟。
何冰冰在旁边听着二人电话,脸上有些无奈,这段时间有对方在,工厂比她想象中还要顺利。
不得不说,这一方面韩明做得让他佩服,不管是收服厂里员工,还是厂里的秩序,他都做得非常好。
现在厂里,谁不知道老板是个好老板,反而她这个车间主任,总是让人觉得害怕,与其他员工格格不入。
有那么一刻,她觉得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好,实在太过严厉了,可经过韩明的解答,她又觉得对方说得很有道理。
就像韩明说的,“冰冰啊,无规矩不成方圆,你对他们好,信不信明天工厂就乱起来了,产量肯定会跟不上。”
何冰冰点头,确实是这个理,没错啊。
以往她学过的管理知识,都离不开制度两个字,只有制度体系完善得多,才能够管好员工。
可她怎么觉得,好像有点怪,说不出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