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天后
伍伦贡市
眼前所见到处是一片断壁残垣,焚烧黑乎乎的屋梁上冒着袅袅青烟,破败的街道上血迹殷然,空气中弥漫着大战过后的硝烟味混合看浓重血腥味儿,那是战争的味道。
历经三天三夜的城市攻防战,这座悉尼以北80余公里的重镇终于被拿下,高达2.7万名白人守军或死或伤或俘,整个城市也被摧毁的七七八八,只剩下不到三成的建筑尚可完好屹立,墙壁上遍布弹痕。
若非规模惊人的康士比高原大会战珠玉在前,伍伦贡市攻防战也足以堪称经典,最起码白人顽固分子誓死抵抗的战斗意志令人啧啧称奇,城市巷战完全可以用“惨烈”两个字概括,反复争夺相当激烈。
机动兵团大兵压境,以重机枪压着白人俘虏兵开道,展开了逐巷争夺,历经苦战终于赢得最后胜利。
有鉴于a军团损伤严重,需要更长时间的修整补给。
陆军参谋总部将沿途攻克伍伦贡,纽卡斯尔等重镇的任务交给了一直待命的机动兵团,机动兵团驱赶着1.5万名白人俘虏兵狂攻了三天三夜,终于大部歼灭了城内守军。
细节自不必一一赘述,但是伍伦贡攻防战打的尸山血海,却是不争的事实。
战后清点;
在优势炮火的掩护下,这1.5万名白人俘虏兵损失了超过8300人,机动兵团损失共华人兵力660余人,总的损失超过九千人。于是在战后,恼羞成怒的机动兵团对城里的白人守军进行了血腥清算。
举凡手中有人命的白人士兵一律镇压,所有军官一律镇压,宁杀错勿放过,这个白人顽固坚守的重要城镇完全被血洗一遍。
最后统计;
机动兵团收编了近万名白人俘虏兵,与参加过攻城血战幸存下来的6000多名白人俘虏兵混编,以2000人为一个团,共成立了8个义勇挺身团,准备作为下一步进攻纽卡斯尔的主力炮灰,再度投入战场中。
所有义勇挺身团的士兵依然使用南方联邦军原本装备的单打一马蒂尼-亨利1步枪,只不过新的白人俘虏兵枪里没有子弹,而参加过攻城血战的白人俘虏兵,每把枪可以发5粒子弹,一来用于震慑新俘虏兵,二来显得更受信任。
这些参与攻城血战的白人俘虏兵,手上都沾染上了同伴的鲜血,再也不可能回头了。
在收复了伍伦贡之后,机动兵团手中掌握的白人俘虏兵总数不降反升,达到1.6万人规模,这给他们下一步攻占重镇纽卡斯尔带来充足信心。
结束惨烈的伍伦贡城市攻防战之后,机动兵团派出小股兵力扫荡沿海内陆各乡镇,对于积极参与南方叛军军事行动的白人农场主及白人牛仔家庭,实施拉网式筛查,一经查实便予以抄家没产,妻子儿女集中关押等待严苛处理。
同时在该地区展开收缴武器,清乡肃奸行动,严厉打击暴露出来的白人极端分子……
趁着兵荒马乱、消息闭塞的战争时期,对南方白人极端分子进行一波彻底清算,真可谓再好不过的时机了。
源自于最上层的意志得到了彻底贯彻,这也是打扫屋子的整体计划一部分,不可说,不可继续深说……
作为战争的两大主力兵团之一,b兵团不管这些琐碎小事,沿着铁路线向南疾进,于一周之后抵达堪培拉。
沿途发生零零星星的战斗,都没有影响到b兵团主力南下进程,所有残余白人匪徒风卷残余一般的被消灭,丝毫不能够阻止兵团南下的进程。
堪培拉镇这里是澳大利亚科西阿斯科山麓的一片开阔山谷,漫延流淌的布朗格洛河途经此地,风景秀丽自然条件优越。
这里1820年被人发现,此后陆续有移民来兴建牧场,到1840年发展成一个小镇,居民人口约780余人。
到了1887年之后,因为沿海铁路南延线选址途经此地,大量华裔铁路工人涌入,于是便进一步繁盛起来,迅速发展成为一座超过六千人口的铁路小镇。
堪培拉镇是沿海铁路南延线的最南端,铁路工程修建至此,到1890年初因为南北关系的急剧恶化不得不停工,这里也就成为了沿海铁路南延线的最南端,堆积了大量施工物资。
由于战争迫在眉睫,镇上大批华人居民撤离此地,铁路工人和戍卫此地的铁路骑兵师共约2200余人,将此地作为大洋王国在最南端的据点坚守,在与北进的维多利亚兵团激战过后战败,官兵大部被杀,剩下的少部分官兵逃入科西阿斯科山脉中打起了游击。
堪培拉失陷后,山里的华人抵抗军经历南方联邦军几次进山围剿后,艰苦坚持了一个多月,最终华人官兵还剩下不足200人,可谓损失惨重。
随着大军收复了堪培拉镇,在山里打游击的堪培拉守军重返故地,领头的便是出生于雏鹰学校的石富生少校,原铁路骑兵师三团团长。
这是一个对南方白人极端分子怀有深切仇恨的中层军官,九死一生的逃脱大难之后,负责主持堪培拉镇周边地区的肃反清反行动。
完全可以想见;
纵然掘地三尺,石富生少校也不会让一个手上沾染着华人鲜血,白人极端分子逃脱严厉惩罚。
南北方矛盾彻底激化后,成千上万的家庭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其中有华人家庭也有白人家庭,全都无可避免的卷入滔滔历史大潮,这无疑是一幕社会的悲剧。
堪培拉这个小镇北距悉尼238公里,南距墨尔本507公里,从这里继续往南再走100多公里就到了维多利亚州的边境线,从悉尼出发前往墨尔本,走到这里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路程。
从堪培拉小镇继续往南便是大片的森林,发源于大分水岭地区的众多溪流分布其间,拥有连绵无尽的丰饶牧场,土地肥沃而气候宜人。
这里向南方绵延数百公里拥有无以计数大大小小的白人牧场,土地开发程度较高,是历来白人殖民者密集之处,保守势力相当猖獗,也是维多利亚州与新南威尔士州重要的兵源地之一。
规模高达上万人的伊文斯顿骑兵师便是来源于该地区,利文斯顿是一座传统的农牧业大镇,周边白人牧场主密集,尤其以爱尔兰和苏格兰白人为主,并且拥有相当数量的英格兰白人后裔。
在南方联邦军的序列中,最少有不下于九个白人民兵师来源于该地区,兵员数量动辄以10万计,可以说是家家有人参军,每个白人农牧场主都逃不了支持叛军的嫌疑,绝对属于重灾区。
这里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788年1月18日,最初抵达澳洲的“第一舰队”驶入澳大利亚的植物学湾,在1500多名乘员当中有736名囚犯,十八天后的1788年2月6日,菲利普船长率领其中的211名囚犯和60名船员,向南抵达该地区。
很多人最后留在该地区繁衍生活,是这里的第一批殖民者。
时至今日
从堪培拉继续往南一直抵达墨尔本,这中间直线距离507公里,纵深幅员超过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超过百万人口的白人殖民者,还有总数达十几万人的华人移民(受严重迫害后的数字),占据南方州白人人口的7成以上,是白人殖民者的传统集中区,人口密集,反动势力猖獗。
仅墨尔本与重要金矿产区巴拉瑞特两座重要城市,总人口便超过60万,若是加上附近的城镇,居住在城镇中的白人人口超过70余万,人口密集度相当高,因为金矿资源丰富的因素生活水平也较高,对外来人口(特指华人移民)敌意程度也较高。
新南威尔士州传统的大都市悉尼总人口不过二十五六万的样子,重要金矿产区巴拉瑞特仅矿工就高达6万余人,大大小小的金矿170余家,整个城市总人口高达17万多人,仅大大小小的酒馆就不下上百家,从扶桑国万里迢迢前来赚皮肉钱的南洋姐就有3300余人,这还没有囊括其他的南太平洋岛国从事皮肉生意的妇女,可见相关产业之兴盛。
维多利亚是整个澳大利亚最小的州,是澳大利亚最小的大陆州,陆地总面积约有22.47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与英伦三岛本土面积相当,却是最富裕、开发程度最高的一个自治州。
其东北部是峰峦耸立的山区,海拔多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东南部分布着广袤的森林,拥有众多的岩洞和湖泊,风景绮丽美不胜收。西部则是广阔的丘陵、草原,素有“花园之州”的美誉,这是澳大利亚传统经济大州,也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密集、殖民化程度最高、农牧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州(如果不谈论昆士兰州的话)
宽达300多公里的大分水岭自东北部入境,向西渐次收窄降低,最后止于格兰皮安山脉,形成横亘全境的中央高地。
最高的博贡山海拔1986米。中央高地以北则为墨累河南岸平原,包括西部的马里即桉灌丛地区、威默拉河地区和北部区。
高地以南为南部平原,其中有奥特韦山脉、南吉普斯兰等小面积高地在海岸内崛起。海岸线长达1800公里。
菲利普港湾为该州和澳大利亚南部沿海最大海湾,墨累河沿州界奔流1870公里,是分界新南威尔士州与维多利亚州最显眼的界河,这是澳洲最长的内陆河,也是最大的季节性河流。
沿河及其南岸支流灌溉着维多利亚州重要的北部农牧业区,这里溪流纵横,水源充沛,有威默拉河流注欣德马什湖,格莱内尔格河等流注巴斯海峡,所到之处皆是一片壮美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维多利亚州地处温带,夏热冬凉,雨量适中,在当今小冰河末期寒季气候较为寒冷,常有积雪覆盖大地。
总体而言
这里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资源丰富的程度,能够甩开英伦三岛十八条街,是一处不折不扣的天选之地,维多利亚州仅凭丰富的金矿资源,就可以让全州人民过上不逊色于欧洲富裕日子。
至于说丰富的煤矿和木材,水利,各种矿产资源,完全没有闲工夫去开发,可以说是凭借资源吃饭壕无人性的代表性地区之一,只要随便挖点东西出来,便可以轻轻松松地跻身于世界富裕国度之列。
您想想看……
如此富裕的一个地区,又是白人殖民者传统密集区,仅仅凭借指挖点资源就可以过上富裕安宁的生活,当然不愿意外人染指。
这里的外人当然是指海外华人,尤其是北方昆士兰州华人掌权的国度,南方白人排挤心理非常严重,这一方面是出于维多利亚州的偏激宣传,另一方面出于本地白人的狭隘地区心理。
公平公正的说,屁股决定脑袋。
若莫如峰中将是南方白人,兴许能够理解这些南方白人超乎想象的抵抗意志,可惜一切毕竟是假设,强大的b兵团军群可不是来做善事的,而是以征服者的面貌降临。
莫如峰中将只带来了大棒而没有胡萝卜,在堪培拉短暂休整一天之后,便派出了手中王牌主力红一师开道,高达8万余人的兵团大军随后跟进,沿途开始剿灭一切异己分子。
如何判断很简单;
举凡在大军经过时,还敢于手里握着枪的,嘴里不干不净的,眼神桀骜不驯的白人统统作为镇压对象,轻则打入苦力营,重则直接击毙,抄家没产。
军事征服就是这么蛮横无理,莫如峰中将可不是来做好老好人的,征服的大军经过此地,就像铁梳子一般筛过一遍,随后机动兵团接管沿途治安,还要像铁梳子一般再筛过一遍。
最后政勤处特别行动队进驻各城镇,依然要用铁血手段再次筛查一遍,对于那些敢于出头冒尖反抗北方政府统治的白人,割韭菜一样的过几茬,保证征服地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随后而来的大举移民自不待言,持久的严打重惩全都是题中之义,辅以文化教育,宗教及众多行政手段归化融合白人族群,应该是都能够想得到的手段。
对于莫如峰中将而言,他没有闲工夫去做耗时日久的心理疏导和归化工作。
大军过处;
举凡桀骜不驯者,杀。
敌视北方政权者,杀。
手上沾染华人移民血债者,杀。
煽动民族情绪对立者,杀。
武力对抗或者意图武力对抗者,杀。
……
至于其中是否有误杀错杀的民众,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反正军方是绝不会承认的,战争期间可没那么多讲究,数十年后就是一笔糊涂账。
伍伦贡市
眼前所见到处是一片断壁残垣,焚烧黑乎乎的屋梁上冒着袅袅青烟,破败的街道上血迹殷然,空气中弥漫着大战过后的硝烟味混合看浓重血腥味儿,那是战争的味道。
历经三天三夜的城市攻防战,这座悉尼以北80余公里的重镇终于被拿下,高达2.7万名白人守军或死或伤或俘,整个城市也被摧毁的七七八八,只剩下不到三成的建筑尚可完好屹立,墙壁上遍布弹痕。
若非规模惊人的康士比高原大会战珠玉在前,伍伦贡市攻防战也足以堪称经典,最起码白人顽固分子誓死抵抗的战斗意志令人啧啧称奇,城市巷战完全可以用“惨烈”两个字概括,反复争夺相当激烈。
机动兵团大兵压境,以重机枪压着白人俘虏兵开道,展开了逐巷争夺,历经苦战终于赢得最后胜利。
有鉴于a军团损伤严重,需要更长时间的修整补给。
陆军参谋总部将沿途攻克伍伦贡,纽卡斯尔等重镇的任务交给了一直待命的机动兵团,机动兵团驱赶着1.5万名白人俘虏兵狂攻了三天三夜,终于大部歼灭了城内守军。
细节自不必一一赘述,但是伍伦贡攻防战打的尸山血海,却是不争的事实。
战后清点;
在优势炮火的掩护下,这1.5万名白人俘虏兵损失了超过8300人,机动兵团损失共华人兵力660余人,总的损失超过九千人。于是在战后,恼羞成怒的机动兵团对城里的白人守军进行了血腥清算。
举凡手中有人命的白人士兵一律镇压,所有军官一律镇压,宁杀错勿放过,这个白人顽固坚守的重要城镇完全被血洗一遍。
最后统计;
机动兵团收编了近万名白人俘虏兵,与参加过攻城血战幸存下来的6000多名白人俘虏兵混编,以2000人为一个团,共成立了8个义勇挺身团,准备作为下一步进攻纽卡斯尔的主力炮灰,再度投入战场中。
所有义勇挺身团的士兵依然使用南方联邦军原本装备的单打一马蒂尼-亨利1步枪,只不过新的白人俘虏兵枪里没有子弹,而参加过攻城血战的白人俘虏兵,每把枪可以发5粒子弹,一来用于震慑新俘虏兵,二来显得更受信任。
这些参与攻城血战的白人俘虏兵,手上都沾染上了同伴的鲜血,再也不可能回头了。
在收复了伍伦贡之后,机动兵团手中掌握的白人俘虏兵总数不降反升,达到1.6万人规模,这给他们下一步攻占重镇纽卡斯尔带来充足信心。
结束惨烈的伍伦贡城市攻防战之后,机动兵团派出小股兵力扫荡沿海内陆各乡镇,对于积极参与南方叛军军事行动的白人农场主及白人牛仔家庭,实施拉网式筛查,一经查实便予以抄家没产,妻子儿女集中关押等待严苛处理。
同时在该地区展开收缴武器,清乡肃奸行动,严厉打击暴露出来的白人极端分子……
趁着兵荒马乱、消息闭塞的战争时期,对南方白人极端分子进行一波彻底清算,真可谓再好不过的时机了。
源自于最上层的意志得到了彻底贯彻,这也是打扫屋子的整体计划一部分,不可说,不可继续深说……
作为战争的两大主力兵团之一,b兵团不管这些琐碎小事,沿着铁路线向南疾进,于一周之后抵达堪培拉。
沿途发生零零星星的战斗,都没有影响到b兵团主力南下进程,所有残余白人匪徒风卷残余一般的被消灭,丝毫不能够阻止兵团南下的进程。
堪培拉镇这里是澳大利亚科西阿斯科山麓的一片开阔山谷,漫延流淌的布朗格洛河途经此地,风景秀丽自然条件优越。
这里1820年被人发现,此后陆续有移民来兴建牧场,到1840年发展成一个小镇,居民人口约780余人。
到了1887年之后,因为沿海铁路南延线选址途经此地,大量华裔铁路工人涌入,于是便进一步繁盛起来,迅速发展成为一座超过六千人口的铁路小镇。
堪培拉镇是沿海铁路南延线的最南端,铁路工程修建至此,到1890年初因为南北关系的急剧恶化不得不停工,这里也就成为了沿海铁路南延线的最南端,堆积了大量施工物资。
由于战争迫在眉睫,镇上大批华人居民撤离此地,铁路工人和戍卫此地的铁路骑兵师共约2200余人,将此地作为大洋王国在最南端的据点坚守,在与北进的维多利亚兵团激战过后战败,官兵大部被杀,剩下的少部分官兵逃入科西阿斯科山脉中打起了游击。
堪培拉失陷后,山里的华人抵抗军经历南方联邦军几次进山围剿后,艰苦坚持了一个多月,最终华人官兵还剩下不足200人,可谓损失惨重。
随着大军收复了堪培拉镇,在山里打游击的堪培拉守军重返故地,领头的便是出生于雏鹰学校的石富生少校,原铁路骑兵师三团团长。
这是一个对南方白人极端分子怀有深切仇恨的中层军官,九死一生的逃脱大难之后,负责主持堪培拉镇周边地区的肃反清反行动。
完全可以想见;
纵然掘地三尺,石富生少校也不会让一个手上沾染着华人鲜血,白人极端分子逃脱严厉惩罚。
南北方矛盾彻底激化后,成千上万的家庭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其中有华人家庭也有白人家庭,全都无可避免的卷入滔滔历史大潮,这无疑是一幕社会的悲剧。
堪培拉这个小镇北距悉尼238公里,南距墨尔本507公里,从这里继续往南再走100多公里就到了维多利亚州的边境线,从悉尼出发前往墨尔本,走到这里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路程。
从堪培拉小镇继续往南便是大片的森林,发源于大分水岭地区的众多溪流分布其间,拥有连绵无尽的丰饶牧场,土地肥沃而气候宜人。
这里向南方绵延数百公里拥有无以计数大大小小的白人牧场,土地开发程度较高,是历来白人殖民者密集之处,保守势力相当猖獗,也是维多利亚州与新南威尔士州重要的兵源地之一。
规模高达上万人的伊文斯顿骑兵师便是来源于该地区,利文斯顿是一座传统的农牧业大镇,周边白人牧场主密集,尤其以爱尔兰和苏格兰白人为主,并且拥有相当数量的英格兰白人后裔。
在南方联邦军的序列中,最少有不下于九个白人民兵师来源于该地区,兵员数量动辄以10万计,可以说是家家有人参军,每个白人农牧场主都逃不了支持叛军的嫌疑,绝对属于重灾区。
这里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788年1月18日,最初抵达澳洲的“第一舰队”驶入澳大利亚的植物学湾,在1500多名乘员当中有736名囚犯,十八天后的1788年2月6日,菲利普船长率领其中的211名囚犯和60名船员,向南抵达该地区。
很多人最后留在该地区繁衍生活,是这里的第一批殖民者。
时至今日
从堪培拉继续往南一直抵达墨尔本,这中间直线距离507公里,纵深幅员超过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超过百万人口的白人殖民者,还有总数达十几万人的华人移民(受严重迫害后的数字),占据南方州白人人口的7成以上,是白人殖民者的传统集中区,人口密集,反动势力猖獗。
仅墨尔本与重要金矿产区巴拉瑞特两座重要城市,总人口便超过60万,若是加上附近的城镇,居住在城镇中的白人人口超过70余万,人口密集度相当高,因为金矿资源丰富的因素生活水平也较高,对外来人口(特指华人移民)敌意程度也较高。
新南威尔士州传统的大都市悉尼总人口不过二十五六万的样子,重要金矿产区巴拉瑞特仅矿工就高达6万余人,大大小小的金矿170余家,整个城市总人口高达17万多人,仅大大小小的酒馆就不下上百家,从扶桑国万里迢迢前来赚皮肉钱的南洋姐就有3300余人,这还没有囊括其他的南太平洋岛国从事皮肉生意的妇女,可见相关产业之兴盛。
维多利亚是整个澳大利亚最小的州,是澳大利亚最小的大陆州,陆地总面积约有22.47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与英伦三岛本土面积相当,却是最富裕、开发程度最高的一个自治州。
其东北部是峰峦耸立的山区,海拔多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东南部分布着广袤的森林,拥有众多的岩洞和湖泊,风景绮丽美不胜收。西部则是广阔的丘陵、草原,素有“花园之州”的美誉,这是澳大利亚传统经济大州,也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密集、殖民化程度最高、农牧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州(如果不谈论昆士兰州的话)
宽达300多公里的大分水岭自东北部入境,向西渐次收窄降低,最后止于格兰皮安山脉,形成横亘全境的中央高地。
最高的博贡山海拔1986米。中央高地以北则为墨累河南岸平原,包括西部的马里即桉灌丛地区、威默拉河地区和北部区。
高地以南为南部平原,其中有奥特韦山脉、南吉普斯兰等小面积高地在海岸内崛起。海岸线长达1800公里。
菲利普港湾为该州和澳大利亚南部沿海最大海湾,墨累河沿州界奔流1870公里,是分界新南威尔士州与维多利亚州最显眼的界河,这是澳洲最长的内陆河,也是最大的季节性河流。
沿河及其南岸支流灌溉着维多利亚州重要的北部农牧业区,这里溪流纵横,水源充沛,有威默拉河流注欣德马什湖,格莱内尔格河等流注巴斯海峡,所到之处皆是一片壮美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维多利亚州地处温带,夏热冬凉,雨量适中,在当今小冰河末期寒季气候较为寒冷,常有积雪覆盖大地。
总体而言
这里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资源丰富的程度,能够甩开英伦三岛十八条街,是一处不折不扣的天选之地,维多利亚州仅凭丰富的金矿资源,就可以让全州人民过上不逊色于欧洲富裕日子。
至于说丰富的煤矿和木材,水利,各种矿产资源,完全没有闲工夫去开发,可以说是凭借资源吃饭壕无人性的代表性地区之一,只要随便挖点东西出来,便可以轻轻松松地跻身于世界富裕国度之列。
您想想看……
如此富裕的一个地区,又是白人殖民者传统密集区,仅仅凭借指挖点资源就可以过上富裕安宁的生活,当然不愿意外人染指。
这里的外人当然是指海外华人,尤其是北方昆士兰州华人掌权的国度,南方白人排挤心理非常严重,这一方面是出于维多利亚州的偏激宣传,另一方面出于本地白人的狭隘地区心理。
公平公正的说,屁股决定脑袋。
若莫如峰中将是南方白人,兴许能够理解这些南方白人超乎想象的抵抗意志,可惜一切毕竟是假设,强大的b兵团军群可不是来做善事的,而是以征服者的面貌降临。
莫如峰中将只带来了大棒而没有胡萝卜,在堪培拉短暂休整一天之后,便派出了手中王牌主力红一师开道,高达8万余人的兵团大军随后跟进,沿途开始剿灭一切异己分子。
如何判断很简单;
举凡在大军经过时,还敢于手里握着枪的,嘴里不干不净的,眼神桀骜不驯的白人统统作为镇压对象,轻则打入苦力营,重则直接击毙,抄家没产。
军事征服就是这么蛮横无理,莫如峰中将可不是来做好老好人的,征服的大军经过此地,就像铁梳子一般筛过一遍,随后机动兵团接管沿途治安,还要像铁梳子一般再筛过一遍。
最后政勤处特别行动队进驻各城镇,依然要用铁血手段再次筛查一遍,对于那些敢于出头冒尖反抗北方政府统治的白人,割韭菜一样的过几茬,保证征服地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随后而来的大举移民自不待言,持久的严打重惩全都是题中之义,辅以文化教育,宗教及众多行政手段归化融合白人族群,应该是都能够想得到的手段。
对于莫如峰中将而言,他没有闲工夫去做耗时日久的心理疏导和归化工作。
大军过处;
举凡桀骜不驯者,杀。
敌视北方政权者,杀。
手上沾染华人移民血债者,杀。
煽动民族情绪对立者,杀。
武力对抗或者意图武力对抗者,杀。
……
至于其中是否有误杀错杀的民众,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反正军方是绝不会承认的,战争期间可没那么多讲究,数十年后就是一笔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