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乾隆年间  我们这里的草药  就已闻名全国  一个山西的药商  慕名來到我们这一带  并建立了很多采药点  把山中草药销往全国

    因为这里的草药功效奇佳  并且还有很多草药  是我们这独有  别的地方找不到  所以  这个山西的药商沒用几年  就发了大财

    那时候的商人  一旦有钱  往往都想捐个功名  过过当官的瘾  以光宗耀祖一下  恰好  在那时  乾隆帝最喜欢听各地报“祥瑞”  什么是“祥瑞”呢  就是把一些罕见的自然现象  说成是“国泰民安”或“昌隆盛世”的征兆

    比如  已经枯死的千年古树  忽然又发出新枝來;或者发现一株人参  这株人参不但形状极像婴儿  连大小都像  等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祥瑞”  上报给乾隆帝  相关人员就会得到重赏

    这个山西的药商  很有头脑  他觉得  自己如果也能找到类似的奇珍异物  并作为“祥瑞”  进献给乾隆帝  那么  自己就一定能飞黄腾达

    可到底送什么呢

    作为一个药商  他当然对药物最了解  但对于草药  一般人很难看出门道  所以  单靠进献些特殊的草药  效果肯定不好

    正当这个药商绞尽脑汁、为进献何种物品大伤脑筋时  一位姓王的老药农  帮了这位药商的大忙

    这个老药农当时已七十多岁了  须发皆白  但依旧腿脚灵便  行动敏捷  平时仍能到大山里采药  大家都叫他老王头

    老王头从十二三岁就开始进山采药  几十年來  不管春夏秋冬  他极少在家休息  对他來说  这座方圆几百里的大山  就是他的家  而在这一带  也沒人比老王头更熟悉这座山了

    老王头采药有个特点    只采集本地独有的草药  这些草药都价格奇高  极为稀少  而别人想找却找不到  但对老王头來说  这一切好像都不怎么费劲

    山西这个药商  在生意圈闯荡这么多年  可以说阅人无数  从一开始  他就觉得这个老王头不寻常  于是  药商就想着法子和老王头套近乎  他对老王头非常恭敬  并且开了高价  让老王头给他收的药材把关  还花钱买了个四十多岁的清秀寡妇  照顾老头的起居

    除此之外  药商还经常和老王头一起喝酒聊天  有时候  两人会彻夜长谈

    老王头一辈子孤苦伶仃  无儿无女  他的生活虽比一般的采药人要好  但总体來说  还相当贫穷  因为來收药的人  总是把价格压得很低  他采的药虽能卖大价钱  但到他手里的钱  却少的可怜

    但这位药商  却对他这么好  在他身上舍得如此花钱  这使老王头感激万分

    但这个药商心里比谁都清楚  单从出产的药材上來看  就可以知道  这座大山实在是太特别了  在这种山中  很可能会有珍禽异兽  或常人无法想象的稀有物产  而以老王头对这座山的熟悉  肯定知道其中很多秘密  而这些秘密  是常人无法了解的  要不  为什么老王头能挖掘到那些独有的草药  而别人却不能呢  而对于这样的人  价值不可估量

    这也是药商拉拢老王头的原因

    一天夜里  药商又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  请老王头过去喝酒  在席间  几杯酒下肚后  这位药商  不由的唉声叹气起來  老王头忙问药商到底遇到什么难事  为何如此沮丧

    老王头这么一问  药商也不隐瞒  就对老王头说  他本是出生在书香门第  父亲是个当官的  在四十五岁的时候  才生了他这么一个宝贝儿子  因此  从小把他当作掌上明珠一般  并给他请了最好的私塾先生  希望他能出人头地  光耀门庭  但不巧的是  在他刚十二岁那年  父亲就得重病去世了

    从此之后  他家道败落  只能放弃读书  去药店做了学徒  因为他识文断字  再加上他聪明伶俐  手脚勤快  非常能吃苦  所以在他十八岁那年  他就开了自己的小药铺  后來生意越做越大  也结交了些达官贵人  以至于皇宫的一部分药品  都是由他直接采购

    但即使再有钱  作为商人  他在那些官员面前  还是觉得低人一等  尤其是每当给父亲上坟时  更是心如刀绞  因为他觉得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而正好赶到乾隆帝大寿  他想趁这个时机  敬献些奇珍异宝  作为祥瑞  以博取乾隆帝欢心  从而能给自己弄个功名  也算了了父亲的遗愿

    可是敬献些什么、才算奇珍异宝呢  作为皇帝  乾隆帝什么沒见过  能让这位皇帝眼前一亮、并且注意到的东西  实在是太难找了

    老王头听完药商的这番话后  低着头  一言不发  过了好大一会  才抬起头  缓缓对药商说:“东家  你对我的好  实在沒话说  我也是土埋到脖子的人了  并且又穷  实在沒什么能报答你的  不过  你说的进献‘祥瑞’这件事  我也许能帮上忙”

    药商听老王头这么一说  正中他下怀  心中不免狂喜  但他努力克制住  装作不以为然似的说:“哎呀  你能帮我什么忙呢  我就是心中苦闷  想找老哥哥你聊聊天而已  说说心里就会好受点  这事情啊  可不像你想得那么容易”

    老王头沒着急反驳药商  只是淡淡的问了药商一句:“如果能弄一只全身血红的狐狸  并且是鲜红鲜红的  一根杂毛都沒有  你觉得算不算奇珍异宝呢  ”

    药商一听  兴奋的双手一抖  手中的茶杯差点脱手  他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感情  急迫的说:“那当然算啊  真有这样的狐狸  老哥哥你能弄到的话  可是我的大恩人”

    老王头依旧平静的点了点头:“东家你放心  这样的狐狸  可以大胆的说  只有我知道  也只有我能抓的到  ”

    药商听老王头说的这么有把握  当然高兴  他本想从老王头口中  多了解一些这种狐狸的情况  但老王头不知为什么  就是不肯多透露  药商也不好硬问

    在三四天后的一个午夜  药商睡得正香  忽然听见有人敲门  并且敲门声很急促  药商赶紧爬起來掌上灯  从熟悉的咳嗽声判断  应该是老王头  药商打开门  借着月光  仔细一看  沒错  果然是老王头

    老王头就住在药商隔壁的院子里  并且在两个院子中间  有个月亮门相连  所以  老王头可以不通过大门  就能直接过來找药商;而对一般人來说  要想见药商  必须经过大门上的仆人禀报才可以  而光是大门口轮流站岗的仆人  就有十多个  而且  在院子里  还有來來回回专门打更、值夜的护卫

    由此也可看出  这个药商在当地有多富庶、多威风

    老王头看药商把门打开  一句话也沒说  而是连忙闪身进到屋里

    药商这才发现  在老王头的手中  拎着一个布袋  而这个布袋里  装着的好像是个活物  并且从外面就可以看出  这个活物在布袋里动來动去的

    药商心头不禁一阵狂喜与激动    难道这就是老王头说的那种狐狸

    老王头还是什么也沒说  只是把布袋口打开  然后拎出一个东西來  在灯光下  药商清楚的看到  是一只狐狸

    并且这只狐狸  浑身上下  全是血红的红色  简直比他见过的最红的颜色还要红、还要艳

    这样的狐狸  真是太让人惊艳了  简直就像画里画的一样

    药商如痴如醉的看了好久  都沒有缓过神來  他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等一阵风刮过來  门咣当一下  他这才一激灵  清醒过來  这才发现  老王头不知什么时候  已经走了  而那只火红的狐狸  已经被捆好四肢  放在他的桌子上

    他这才隐约想起  刚才老王头走时  好像是给他打了声招呼似的

    药商兴奋异常  找了两三个心腹  千叮咛万嘱咐  说一定要把这只狐狸养好  并且这事要严格保密  绝对不要让外人知道  然后等着送到京城  敬献给乾隆帝

    接下來的一切  进展都很顺利  这只狐狸被送到了京城  并敬献给了乾隆帝  一出现  就引起了很多官员的赞叹  乾隆帝也龙颜大悦  给的赏赐远远超过药商的期望

    但诡异的是  在送完狐狸的第二天  老王头就不知去向  生不见人  死不见尸  好像人间蒸发一样

    这就是县志里与血狐相关的记载

    这些记载  非但沒有说明这种血狐的起源、演变之类的  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神秘  连表舅对此都沒一点头绪

    表舅都不能解决的问題  只能求助于风水大师了

    风水大师  也在山里居住了几十年  再加上他渊博的学识  高超的风水造诣  还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成了我们最高级别的智囊

    表舅通过电话  详细说了一下我们的这次行动  风水大师听完这些奇异经历后  也感到非常吃惊  他说  对于坑里的那个怪物  和灵胎之类的  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唯独对于那个血狐  他却有所了解

    而关于血狐的事  最先还是通过那位老道士    也就是给他介绍老婆  并且他老婆被高瞎子残害后  还帮他找高瞎子报仇的那位道士

章节目录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李清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92章 诡秘的乾隆帝贡品,我们村的阴阳两界,笔趣阁并收藏我们村的阴阳两界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