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  我也顾不得当着表舅他们的面了  一下子紧紧搂住李姐  把头扎进了她的怀里  李姐也紧紧搂住我  并用手轻轻的抚着我的脸  喃喃的像哄孩子一样:“沒事的  别怕  我们都在这呢  嗯  别怕  小明  别怕  沒事的”

    小磊和表舅迅速的往窗户外面看了看  而那只大黑猫  不知什么时候  已经从窗户上跳开了

    红梅给我端了杯热茶  然后从屋里拿出來一个厚厚的毯子  盖在我身上  温柔的柔声对我说:“小明  你的脸很苍白  喝口热水吧”  然后也安慰似的  紧紧握了握我的手

    表舅和小磊  也都轻轻的坐在旁边  并沒急着问我什么  而是在静静的等着我的情绪稳定下來

    过了好久  我才平静了很多  才把刚才发生的一切  原原本本的说了出來  我能看到表舅、小磊、红梅还有李姐紧张的表情  这次幸亏是我及早发现  要不然的话  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我们做梦也沒想到  高瞎子还有这么一招  并且通过这次的偷袭  我们也了解到  那只血色狐狸  竟然听命于高瞎子  这完全在我们的意料之外

    还有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  那只大黑猫  为何会配合那只狐狸和高瞎子  好像是被催眠了似的  这真是太可怕了  我们还真不知道  高瞎子有这种催眠动物的能力

    但表舅却认为  以他对高瞎子的了解  并结合这次的具体情况  他觉得  能催眠大黑猫意识的  不是高瞎子  而是那个血狐狸  这也是高瞎子这次偷袭  带上那个血狐狸的原因  否则的话  他根本沒必要带那只狐狸來

    表舅分析的很有道理  接着表舅还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件事  而这个故事  却和我们今天遇到这件事  有这某种微妙的相似

    表舅说  在明朝的时候  在我们这座山上  曾经有一条大蟒蛇  不光吃其他的飞禽走兽  还吃人  经常有上山采药的人  被它吃掉

    官兵上山搜捕过几回  但因为山高林密  好几次都沒找到  虽然有一次  十多个官兵  终于找到了蟒蛇  可是非但沒捉到  反让蟒蛇吞掉了四个人

    之后  当地官员本想多派些人手  但无奈山高林密  人再多也无法展开  最后  官方实在沒办法  也只能放弃了

    但在周围一带的大山里  有很多是靠采药为生的药农  他们有的世代为药农  除此之外  沒有别的营生  所以他们沒有别的选择  只能冒死上山采药

    两三年下來  在这一带的村庄里  前前后后  有四五十位药农被吃掉  虽然这里的猎人  也组织曾十多人围捕过蟒蛇  但也是被蟒蛇吞了两三个  从那以后  再也沒有猎人敢招惹这条蟒蛇了

    那时  在这大山一带  一谈这个蟒蛇  人们便有点“谈虎色变”的感觉  大家都纷纷传说  这不是一般的蟒蛇  而是这座山的“镇山大神”  于是  还有人给这座蟒蛇建了座庙  经常去祭拜祈祷  希望这条蟒蛇能大发慈悲  不要再残害进山采药的药农  如果这条蟒蛇  有其他的要求  可以显灵说出來  当地的老百姓  无论如何  都会满足它

    当然  这样做毫无作用  药农还是照样被蟒蛇吃掉

    有经验的猎人说  和其他的动物相比  人肉光滑细腻  并且油脂也比其他野生动物多  所以  那些食肉的野兽们  一旦吃过人肉  就会很容易迷上这种“食物”  它们也会更容易攻击人  这种蟒蛇也是  它已经对吃人肉上瘾了  所以  它对人会变得越來越凶残

    并且  这种蟒蛇的嗅觉极其灵敏  在几里地以外  就能闻到人的气息  因此  它所在位置的方圆几里内  只要有人出现  它就能很快闻到  并能以极快的速度  向人爬过去  伺机把人吃掉

    有人见过这种蟒蛇拉的屎  说这种屎很可怕  里面有人的骨骼  甚至会有人的头    是那种被消化了一半  而还残存着点皮肉和头发的头颅

    这种大蟒蛇之所以难杀死  就是因为它皮特别厚  即使刀砍斧剁  也难以真正伤到它  并且它力大无穷  能轻易扫断大腿般粗细的树  更不用说人体  只要被它扫到  就会骨断筋折

    但让谁也沒想到的是  最后降服这条蟒蛇的  竟然是个小孩

    这个小孩  从小父母双亡  算是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刚到十四五岁  就开始进山采药

    说來也怪  他们村里六个采药的  有四个被蟒蛇吃掉  一个被蟒蛇追赶时  掉下山崖  幸好被树枝挂了一下  才沒被摔死  但却摔成了残废  走都走不了  更别说再上山采药  而唯一剩下的那个药农  吓得再也不敢上山采药

    这个孩子所住的村庄  算是在大山深处了  并且地势险要  离开村子两三里  就完全是一片几百里内、荒无人烟的高山密林  也是蟒蛇活动最频繁的地方  当然  那一带也是草药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但不知为什么  那个孩子  却仍然是每天照常进山采药  有时带着干粮和水  连晚上都住在山里  一连两三天才出來一趟

    村里的有的好心人  免不了苦口婆心的劝这个孩子  说进山采药太危险了  一不小心就会被那个蟒蛇吃掉  最好还是不要去送死

    而那个孩子听完这些劝告后  只是作个揖  表示感谢  其他也不多说什么  但还是我行我素  仍然几乎每天都进山采药

    因为蟒蛇的缘故  这一带的药材产量锐减  这一下  药价便涨了起來  有的药价格甚至比以前长了四五倍  在这种高药价的刺激下  仍不断有要钱不要命的药农  进山采药  也不断传來、又有药农被吃掉的消息

    但在这段时间里  这个孩子比谁进山的次数都多  待的时间都长  却从沒有过意外  他在这段日子里  也靠采药挣了不少的钱

    这事确实够怪的

    以前  沒人注意过这个不起眼的孩子  并且  在一开始的时候  有人看他每天进山采药  却能毫发无损的回來  都觉得这个孩子不过是个傻大胆  运气好而已  这样下去  迟早会被蟒蛇吃掉  但这样过去整整一年  附近仍旧不时传來蟒蛇吃人的消息  但这个孩子却依旧安然无恙

    于是  越來越多的人认为  这个孩子沒被蟒蛇吃掉  肯定不是由于侥幸  而其中必有不为人知的蹊跷

    就在同一个村子里  还有另外两个、和这个孩子年纪差不多的孤儿  这两个孤儿也不知听谁说的    蟒蛇不吃十八岁以下的孩子  所以那个采药的少年  才能连续一年去山里采药  依然安然无恙  并且靠着卖药还发了笔小财

    这两个孤儿听信了这种传言  于是他们俩也决定进山采药  他们觉得自己和那个采药的孩子差不多大  既然那个孩子沒事  自己应该也不会有事的  趁着药价这么贵  想也赶紧赚点钱

    但就在这对孤儿第一次进山采药后  就沒再也沒见他们出來  人们都知道  这肯定是被蟒蛇吃了  从此以后  那种“蟒蛇不吃孩子”的谣言  也不攻自破

    但为何只有这个孩子沒事呢

    人们怎么也搞不清楚  有人也试图问这个孩子本人  但也沒问个所以然來    每当有人问到那个蟒蛇  那孩子总是淡淡的说  他从沒见过什么蟒蛇

    可是  这种事慢慢地、就在这座大山一带传开了  方圆上百里内  都知道了这个孩子的事情

    一來二去  这事就传到当地新來的父母官    郑御史的耳朵里  为什么明明是个县令  别人都称他为郑御史呢

    因为这位郑御史  本是朝中一名正直的御史  不禁学问渊博  为人也正直无私  嫉恶如仇  因为得罪了朝中奸臣  而遭到弹劾  被降为了县令  但别人还一直称他为郑御史  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和佩服

    这位郑御史  一到县里  就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他早就听说  那条蟒蛇  是本地一大害  搞的当地人心惶惶  还竟然吃了几十个人  并且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于是  郑御史就下决心、要除掉这条蟒蛇  可是怎么才能除掉呢  他想了很多方案  也找了很多当地的老猎人请教  但这个蟒蛇  实在是太难对付了  谁也想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郑御史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  忽然听到关于那个孩子的“怪事”  不由的心头一动  他隐约感到  也许从这个孩子身上  能发现关于那个蟒蛇的秘密

    郑御史马上差人去把孩子找來  不过  他并沒有向别人那样  直接就问关于那个蟒蛇的事  而是先和那个孩子聊起天來

    这个孩子虽然从小是个孤儿  但却显得非常文静知礼  虽然第一次见官老爷  可以看出有点紧张  但仍然知道行礼问安  显得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很多

    郑御史和蔼的让他坐下  像一个长辈一样  亲切的问了一下他生活状况  然后随便闲聊起來  而那个孩子  则显得有点拘谨  郑御史问一句  他就答一句  除此之外  不多说一句话

    而郑御史则边聊天  边仔细的观察这个孩子  恰在这时  一个老仆人按郑御史的吩咐  端了一碗冒着特殊香味的肉汤  正准备端过來  给孩子喝  就在门口的时候  忽然  砰的一下  老仆人失手把汤碗打翻在地  也就在碗落地的一瞬间  郑御史在孩子身上  看到一种非常怪异的反应

章节目录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李清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99章 郑御史的神奇发现,我们村的阴阳两界,笔趣阁并收藏我们村的阴阳两界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