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王也是大明敕封的王爵,论品级是比韩度和华中要高,也应该两人向他行礼。不过他毕竟只是藩属国的王,即便是韩度两人丝毫不给他面子,他也是无可奈何。
可是两人依照着礼仪向他行礼,那就是给足了他面子。
见占城王姿态放得这么低,韩度行完礼之后,带着歉意的说道:“此前轰击港口,给王上添麻烦了,还请王上见谅。”
百炮齐鸣,几乎把港口轰成了一片废墟,死伤无数,占城损失惨重。在韩度口里却变成添了麻烦,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
可是偏偏占城王还真不敢和韩度理论,不仅要打落牙齿往肚里咽,还要笑呵呵的说道:“都说了是误会了嘛,误会而已,说开了就好了。”
港口自从上次被韩度炮轰了之后,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很多地方都还是一片残破的景象。
韩度抬眼看了一圈,便向占城王说道:“这里变成这样,本伯也有责任。这样,如果可以的话,不知道王上是否可以将这里的土地租借一些给大明?”
“哦?大明富有四海,那这点土地来做什么?”占城王不禁有些疑惑。
韩度笑了笑,解释道:“是这样的,皇上有意想要重开海贸,虽然现在还没有明确下旨,不过以本伯的顾忌不会等太久的。等大明重开海贸之后,这里必然会有大明的商人到来,本伯便想提前租借一片土地,好供大明商人落脚。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商人,免得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若是大明商人能够来到这里,那此处恐怕很快就会恢复到以往的繁华,甚至比以往更甚。这是对大明和占城都十分有利的事情,王上以为如何?”
占城王自然知道大明要是重开海贸,会意味着什么,连忙惊喜的问道:“大明真的能够重开海贸吗?”
韩度笑了笑,说道:“只是很有这个可能,本伯也是提前做些准备罢了。”
见韩度这样说,占城王便知道这事情十有八九是成了的。顿时高兴的说道:“靖海伯客气了,不过是些土地而已,何谈什么租借?这样,本王做主,直接划出一片土地给大明如何?”
“那就多谢王上了。”韩度笑着点头。
占城王也不在意,只是一个港口而已,即便是全给了大明也没有什么,更何况看韩度的意思也不是全都要。
接下来占城王便将港口靠北的一边,划出一大片给韩度。这里虽然位置和港口差不多,但原本就是一片荒地,在这件事上占城王也是耍了心机的。
不过韩度对此毫不在意,坚持要占城王以正式国书的形式,将这件事情确定下来。
占城王原本自然是不肯的,但是在韩度一再的坚持之下,再加上他大话都说出来了,也不好意思收回,便只好按照韩度的要求,将这片土地明确的记录在国书上面。
趁着占城王记录的时候,韩度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说道:“王上,既然这些土地是用来安置大明商人的,那不如便由大明律来管着他们吧。这样一来,也免得王上遇到大明不法商人的时候,不好管束。”
占城王一想,这样也好。商人之间的是非可不少,万一将来闹起事来,有大明律管着,总要好过让自己来管吧?若是自己来管,万一要是这商人和大明朝中的那位大臣关系亲密,要是让大臣在朝中说占城几句坏话,那倒是不美。
想到这里,占城王便点头,高兴的说道:“靖海伯提醒的甚是,小王这就将这一点写在国书上。”
占城王刷刷刷,毫不犹豫的写完,然后呈给韩度看。
韩度越看,越是满意,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细缝。
华中不明白韩度为什么要提出用大明律来管束商人,只是他看见韩度的神色,便识趣的没有插话。这些日子他和韩度也算是比较熟悉了,自然知道韩度这个表情,只有在占了大便宜的时候才会出现。
在占城逗留了几日,韩度便 再次起航北上。
这些日子被心里的疑问憋的难受的华中,站在船首上再也忍不住了。问道:“贤弟为何非要占城王同意用大明律来管束商人?”
韩度愣了一下,回过神来,笑着看向华中,说道:“咱还以为你不会问呢,没有想到你还是问了出来。”
“那不是因为在占城,咱不方便问么?”华中一脸的不忿,他有些埋怨韩度没有主动给他解释。
“这是治外法权啊,当然要捏在咱们手里。”韩度一脸笑意的和华中说道。
华中听的一脸茫然,问道:“治外法权?那是什么?”
韩度便耐心的和华中解释了一番,什么是治外法权,以及这里面可以操作的空间。
华中听完了之后,都不由得深吸一口凉气,豁然问道:“如此一来,岂不就是国中之国了么?”
韩度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当然!”
......
过了占城继续北上,便到了安南的海域。严格说起来,这片海域其实和安南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根本就管不到海上来。
见韩度一直将船队沿着海岸线航行,还不停的用望远镜找寻着什么。华中疑惑的问道:“贤弟,咱们直接从海里走不是要更快一些么,为何要一直沿着海边慢慢的走?”
韩度放下望远镜,笑了笑说道:“听说安南的安平被倭寇占据了,这是大明海疆除了倭国和高丽之外,最后一股倭寇。上一次咱回去的匆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清理他们。这一次既然要从这里经过,那正好将他们剿灭之。”
安平的确是有倭寇聚集,自从韩度清剿大明周边的倭寇之后,这些倭寇得到消息,便再也不敢北上劫掠大明,怕和大明水师撞上。
而且在洪武年间,倭寇劫掠大明本就是风险极大。毕竟以倭寇的实力,还不是大明水师的对手。要不是大明百姓相对来说太过富有,倭寇都不愿意冒着这样的风险去大明。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