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有些复杂。
陆大石解释了好长一段话,才模棱两可地把事情说清楚了个大概。
原来是小戴将军戴松找萧文明有事,可萧文明这一次又是秘密前来找杨妙真说话,戴松自然找不到萧文明的踪迹,没有办法,只听说萧文明和正一观的主持道长关系不错,于是戴松便特地过来求无良道人,让他出面去找萧文明。
别看无良道人几十年没有踏出正一观一步,可在江湖里,却是个消息灵通人士,略略打听,就初步查明了萧文明前往的方向,又料想他不出意外是去见黑旗军的杨妙真去了,就给陆大石这个前黑旗军的头目差遣了个任务,让他去把萧文明找来。
原本这件事情并不复杂。
陆大石笨嘴笨舌的,没把事情说得特别清楚,萧文明只从他嘴里听见戴松和正一观联系在了一起,吓得赶忙问道:“难不成是小戴将军要攻打正一观吗?那可不行,这事我得去说道说道。”
陆大石又是好一番解释,萧文明这才把事情搞明白了,原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紧急,但是戴松急急忙忙地来找萧文明,甚至还动用了江湖上的力量,可见也不是什么小事。
于是弄清楚了状况的萧文明,便改忙向杨妙真作了个揖,算是道别:“杨姐姐,戴鸾翔的公子小戴将军找我有事,我这边便少赔了,那就先走一步,就此别过了……”
杨妙真冷笑道:“萧兄弟,你是官府中人,又封了伯爵,年纪轻轻前途无量,既然是朝廷的公事,你还是赶紧去吧,免得在这里耽搁了,误了你的前程!”
这话虽然说的客气,但言语之间我满是冷嘲热讽,看样子,杨妙真对于官府和朝廷的成见还是很深,一时半会儿恐怕也难以疏解……
那就只能先这样吧……
于是萧文明轻轻叹了口气:“杨姐姐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应该心里清楚,我也不解释也不说话,等日后你就慢慢明白了。”
“好吧!”杨妙真回答道,“你我缘分未尽,将来还有相见之日,等到那时再说不迟。那咱们就此别过了。”
fo
说完这句告别的话,杨妙真又扭头看着陆大石:“陆兄弟,我要回山东了,怎么样?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
陆大石是黑旗军中的老人了,他十几岁刚成年的时候就加入了黑旗军,今年已经快四十了,二十多年黑旗军的经历,让他对这支队伍已然有了家一般的挂念,并且他本人也是山东本地人,落叶归根,既然“姑姑”杨妙真要回山东,他没有理由不跟着去。
然而这时,陆大石却把头摇了摇:“我……我……不想回山东了……”
杨妙真听了一愣:“兄弟你不回山东还能去哪?那是你的家啊!”
陆大石却道:“我哪儿都不去,就想留在正一观里,跟着无良道长一道修行……”
杨妙真一听这话,立即是悲从中来,眼角似乎挂上了泪水:“大石兄弟,难道你也要离黑旗军而去吗?”
“不。”陆大石说道,“我生是黑旗军的人,死是黑子军的鬼。我虽然在正一观里休息,但只要黑旗军有事,只要姑姑你说话,我仍旧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陆大石的意思很明确,只要有用得着自己替黑旗军办事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推脱的。
但是还想让他掺和这些争权夺利的破事,他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别看陆大石憨憨傻傻的,可这一个月来的表现,可见他的智慧在整个黑旗军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在这般纷乱的江湖之中,他能有这样明哲保身却又不失道义的选择,就已超过了绝大多数的武林人士了。
是真正的大智慧。
杨妙真不喜欢强人所难,陆大石既然有这样的志向,她即便感到可惜,但也不愿强人所难,吩咐了几声“多加保重”之后,终于还是离开了。
送走了杨妙真,黑旗军分裂这件大事总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虽然这个句号画的并不圆满,但好歹是把这一段翻篇了。
带着几分惋惜和伤感的心情,萧文明一行也退出了小树林,然而这些惋惜和伤感萧文明也没法细细回味,黑旗军的事暂时解决了,但前头还有别的事等着他呢!
萧文明一拍陆大石的肩膀:“我说陆大石,你急急忙忙来找我,怎么也不告诉我小戴将军现在人在哪里,我也好去寻他。”
陆大石一派脑门:“小戴将军就在正一观里,正等着爵爷呢!你到那里去见他就行。”
萧文明听了这话心中一动,看样子戴松还真是有极其紧迫的事情,等着自己要去处理呢,否则的话就凭他的身份,怎么可能一直待在正一观里这个江湖人士云集的地方呢?
那就事不宜迟,萧文明跨上了骏马,快马加鞭,便向自己及熟悉的那座正一观疾驰而去。
陆大石说话终于还是打了折扣。
其实戴松并没有在正一观里等他,而是带了几个随从在正一观的冠门外等待萧文明,他见萧文明一行人飞驰而来,便急忙纵马迎了上去:“爵爷,好不容易,总算把你等来了!”
萧文明看戴松满脸的焦急,便赶紧滚落马鞍,问道:“小戴将军是有什么急事吗?”
戴松同样下了马却并不着急说事,而是将马牵到一边,见附近有一片空旷的田野,周遭环境一目了然,不可能藏有耳目,便请萧文明就到那边说话。
而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把萧文明震得不轻:“爵爷,根据可靠情报,这一回戎羌真的南下了!”
自达利可汗死在大齐朝境内之后,戎羌南下几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可骤然听到这样的大消息,萧文明依旧十分震惊:“小戴将军,你说的到底是真还是假?”
戴松十分确定地回答:“消息是从我父亲那边听来的,不可能有假。”
这倒也是。
戴鸾翔乃是大齐朝第一名将,当然知道准确的情报的重要性,并且他做事极其老练稳重,作战经验又极丰富,那些故意编造的假情报,根本就不可能骗得了他。
既然是戴鸾翔这边提供的情报,那必然也就经过了真实性的证实,情报的准确性几乎不容置疑。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戴鸾翔镇守在青岭防线,并且始终保持着对于戎羌的注意力,绝对不可能有轻敌或者是疏忽的可能性,那么面对戴鸾翔这样一道钢铁一样的房间,戎羌的行动又失去了突然性,那么或许局势也不会如想象中的那么严峻。
于是萧文明说道:“小戴将军也不用过于忧虑,有戴元帅在青岭镇守,就算戎羌人多势众、人轻马快,那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
然而戴松却是面色凝重:“爵爷,这回父亲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戎羌并没有从青岭直接杀来,而是绕过当中、分开两翼,分别向潼关和大散关攻击。”
潼关在东、大散关在西,分别是护卫京城洛阳的两座雄关。
并且这两座关隘之间不单有京城洛阳,还有洛阳周边的广袤土地——便是富饶广袤的关中平原了。
而“关中平原”的这个“关”字,指的就是这两座雄关。
这里原本这里应当是大齐军事力量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大齐朝财政紧张,难以维持那么多的军队,经过不断裁兵,两座关隘守关的军力并不很多,因此戎羌能够避开戴鸾翔的正面阻挡,迂回攻击这两座雄关,可见也是他们精心算计过的,具有相当的战略眼光。
“这倒有点意思。”萧文明说道,“不过不要紧,这两座关隘岂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攻破的?要我看,戎羌骑兵到这里也不过是配了两个硬钉子,完事就会悻悻而回了。”
萧文明说的没有错。
这两座雄关,自古之间的历史上也确实有过被攻破的记录,但每一次都是守关之人主动打开关门,这才放敌军进入的,真的凭力量从外面猛攻攻破,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
因为这两座雄关原本就是依据悬崖峭壁的天堑修建而成,关墙也是极其雄厚,甚至比金城洛阳的城墙更要厚出几倍,并且经过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反复扩建维护,说一句“固若金汤”,毫不为过。
就是因为这两座雄关难以攻破,因此之前戎羌南下的时候,都是宁可跋山涉水,从青岭的崇山峻岭中穿过,而不走一马平川的两座关隘。
听了萧文明的话,戴松回答道:“爵爷所言不错。可父亲说,戎羌攻破两座雄关固然困难,可关下的百姓就要饱受荼毒了,并且朝廷无力驱赶,关外怕是要遭受铁蹄的蹂躏啊!”
一听这话,萧文明才猛然间有醍醐灌顶之效。
戴鸾翔担心的一点也没有错。
戎羌南下通常来讲并没有什么战略目的——又或者说他们的战略目的十分明确,却又极具弹性——那就是一个字“抢”!
陆大石解释了好长一段话,才模棱两可地把事情说清楚了个大概。
原来是小戴将军戴松找萧文明有事,可萧文明这一次又是秘密前来找杨妙真说话,戴松自然找不到萧文明的踪迹,没有办法,只听说萧文明和正一观的主持道长关系不错,于是戴松便特地过来求无良道人,让他出面去找萧文明。
别看无良道人几十年没有踏出正一观一步,可在江湖里,却是个消息灵通人士,略略打听,就初步查明了萧文明前往的方向,又料想他不出意外是去见黑旗军的杨妙真去了,就给陆大石这个前黑旗军的头目差遣了个任务,让他去把萧文明找来。
原本这件事情并不复杂。
陆大石笨嘴笨舌的,没把事情说得特别清楚,萧文明只从他嘴里听见戴松和正一观联系在了一起,吓得赶忙问道:“难不成是小戴将军要攻打正一观吗?那可不行,这事我得去说道说道。”
陆大石又是好一番解释,萧文明这才把事情搞明白了,原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紧急,但是戴松急急忙忙地来找萧文明,甚至还动用了江湖上的力量,可见也不是什么小事。
于是弄清楚了状况的萧文明,便改忙向杨妙真作了个揖,算是道别:“杨姐姐,戴鸾翔的公子小戴将军找我有事,我这边便少赔了,那就先走一步,就此别过了……”
杨妙真冷笑道:“萧兄弟,你是官府中人,又封了伯爵,年纪轻轻前途无量,既然是朝廷的公事,你还是赶紧去吧,免得在这里耽搁了,误了你的前程!”
这话虽然说的客气,但言语之间我满是冷嘲热讽,看样子,杨妙真对于官府和朝廷的成见还是很深,一时半会儿恐怕也难以疏解……
那就只能先这样吧……
于是萧文明轻轻叹了口气:“杨姐姐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应该心里清楚,我也不解释也不说话,等日后你就慢慢明白了。”
“好吧!”杨妙真回答道,“你我缘分未尽,将来还有相见之日,等到那时再说不迟。那咱们就此别过了。”
fo
说完这句告别的话,杨妙真又扭头看着陆大石:“陆兄弟,我要回山东了,怎么样?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
陆大石是黑旗军中的老人了,他十几岁刚成年的时候就加入了黑旗军,今年已经快四十了,二十多年黑旗军的经历,让他对这支队伍已然有了家一般的挂念,并且他本人也是山东本地人,落叶归根,既然“姑姑”杨妙真要回山东,他没有理由不跟着去。
然而这时,陆大石却把头摇了摇:“我……我……不想回山东了……”
杨妙真听了一愣:“兄弟你不回山东还能去哪?那是你的家啊!”
陆大石却道:“我哪儿都不去,就想留在正一观里,跟着无良道长一道修行……”
杨妙真一听这话,立即是悲从中来,眼角似乎挂上了泪水:“大石兄弟,难道你也要离黑旗军而去吗?”
“不。”陆大石说道,“我生是黑旗军的人,死是黑子军的鬼。我虽然在正一观里休息,但只要黑旗军有事,只要姑姑你说话,我仍旧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陆大石的意思很明确,只要有用得着自己替黑旗军办事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推脱的。
但是还想让他掺和这些争权夺利的破事,他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别看陆大石憨憨傻傻的,可这一个月来的表现,可见他的智慧在整个黑旗军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在这般纷乱的江湖之中,他能有这样明哲保身却又不失道义的选择,就已超过了绝大多数的武林人士了。
是真正的大智慧。
杨妙真不喜欢强人所难,陆大石既然有这样的志向,她即便感到可惜,但也不愿强人所难,吩咐了几声“多加保重”之后,终于还是离开了。
送走了杨妙真,黑旗军分裂这件大事总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虽然这个句号画的并不圆满,但好歹是把这一段翻篇了。
带着几分惋惜和伤感的心情,萧文明一行也退出了小树林,然而这些惋惜和伤感萧文明也没法细细回味,黑旗军的事暂时解决了,但前头还有别的事等着他呢!
萧文明一拍陆大石的肩膀:“我说陆大石,你急急忙忙来找我,怎么也不告诉我小戴将军现在人在哪里,我也好去寻他。”
陆大石一派脑门:“小戴将军就在正一观里,正等着爵爷呢!你到那里去见他就行。”
萧文明听了这话心中一动,看样子戴松还真是有极其紧迫的事情,等着自己要去处理呢,否则的话就凭他的身份,怎么可能一直待在正一观里这个江湖人士云集的地方呢?
那就事不宜迟,萧文明跨上了骏马,快马加鞭,便向自己及熟悉的那座正一观疾驰而去。
陆大石说话终于还是打了折扣。
其实戴松并没有在正一观里等他,而是带了几个随从在正一观的冠门外等待萧文明,他见萧文明一行人飞驰而来,便急忙纵马迎了上去:“爵爷,好不容易,总算把你等来了!”
萧文明看戴松满脸的焦急,便赶紧滚落马鞍,问道:“小戴将军是有什么急事吗?”
戴松同样下了马却并不着急说事,而是将马牵到一边,见附近有一片空旷的田野,周遭环境一目了然,不可能藏有耳目,便请萧文明就到那边说话。
而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把萧文明震得不轻:“爵爷,根据可靠情报,这一回戎羌真的南下了!”
自达利可汗死在大齐朝境内之后,戎羌南下几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可骤然听到这样的大消息,萧文明依旧十分震惊:“小戴将军,你说的到底是真还是假?”
戴松十分确定地回答:“消息是从我父亲那边听来的,不可能有假。”
这倒也是。
戴鸾翔乃是大齐朝第一名将,当然知道准确的情报的重要性,并且他做事极其老练稳重,作战经验又极丰富,那些故意编造的假情报,根本就不可能骗得了他。
既然是戴鸾翔这边提供的情报,那必然也就经过了真实性的证实,情报的准确性几乎不容置疑。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戴鸾翔镇守在青岭防线,并且始终保持着对于戎羌的注意力,绝对不可能有轻敌或者是疏忽的可能性,那么面对戴鸾翔这样一道钢铁一样的房间,戎羌的行动又失去了突然性,那么或许局势也不会如想象中的那么严峻。
于是萧文明说道:“小戴将军也不用过于忧虑,有戴元帅在青岭镇守,就算戎羌人多势众、人轻马快,那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
然而戴松却是面色凝重:“爵爷,这回父亲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戎羌并没有从青岭直接杀来,而是绕过当中、分开两翼,分别向潼关和大散关攻击。”
潼关在东、大散关在西,分别是护卫京城洛阳的两座雄关。
并且这两座关隘之间不单有京城洛阳,还有洛阳周边的广袤土地——便是富饶广袤的关中平原了。
而“关中平原”的这个“关”字,指的就是这两座雄关。
这里原本这里应当是大齐军事力量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大齐朝财政紧张,难以维持那么多的军队,经过不断裁兵,两座关隘守关的军力并不很多,因此戎羌能够避开戴鸾翔的正面阻挡,迂回攻击这两座雄关,可见也是他们精心算计过的,具有相当的战略眼光。
“这倒有点意思。”萧文明说道,“不过不要紧,这两座关隘岂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攻破的?要我看,戎羌骑兵到这里也不过是配了两个硬钉子,完事就会悻悻而回了。”
萧文明说的没有错。
这两座雄关,自古之间的历史上也确实有过被攻破的记录,但每一次都是守关之人主动打开关门,这才放敌军进入的,真的凭力量从外面猛攻攻破,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
因为这两座雄关原本就是依据悬崖峭壁的天堑修建而成,关墙也是极其雄厚,甚至比金城洛阳的城墙更要厚出几倍,并且经过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反复扩建维护,说一句“固若金汤”,毫不为过。
就是因为这两座雄关难以攻破,因此之前戎羌南下的时候,都是宁可跋山涉水,从青岭的崇山峻岭中穿过,而不走一马平川的两座关隘。
听了萧文明的话,戴松回答道:“爵爷所言不错。可父亲说,戎羌攻破两座雄关固然困难,可关下的百姓就要饱受荼毒了,并且朝廷无力驱赶,关外怕是要遭受铁蹄的蹂躏啊!”
一听这话,萧文明才猛然间有醍醐灌顶之效。
戴鸾翔担心的一点也没有错。
戎羌南下通常来讲并没有什么战略目的——又或者说他们的战略目的十分明确,却又极具弹性——那就是一个字“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