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李承道是不打算把这件事情给宣扬出去的,可是无可奈何,村子里面住进了太多的灾民。
而且李承道又在外面雇佣教书先生的事情,所以这件事情也很快就传到了其他那几个皇子的耳朵里。
李承良立刻来找李恪商量。
“三哥,你说这件事情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么不管了吗?李承道现在他在村子里面开始学堂,肯定又招来了不少民心。”李承良说道。
现在两个人都有些慌张,不管是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得出来,李承道就是皇上心目中的未来皇帝人选。
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李承道又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很难保证皇上以后不会过于偏向李承道。
李恪心中却早就已经有了决断:“既然李承道能做这些事情,那我们为什么不能?”
现在李恪已经想明白了,在皇位之争上,如果一味只想着把李承道给拉下来,是不行的。
毕竟皇上要选人,接替他的大任,肯定是要选对百姓,有助力的人,他们却只想着怎么能把李承道给拉下来,皇上对他们肯定多有不满。
但是如果他们也能对百姓做出什么贡献的话,皇上说不定会对他们另眼相看。
“皇兄,您说的这是什么意思?”李承良有些看不明白。
李恪确实是一个很有计谋的人,可是相比于李承道,还略差了许多的格局。
所以李恪也就只能想到这里。
“虽然李承道能开设学堂,那为什么我们不过去分一杯羹?他这个学堂不是一心是为了天下百姓建的吗?那我们过去她应该也不会说什么。”李恪思考着。
李恪现在看的很明白,之前之所以他们一直被李承道压着一头,就是因为没看清这件事情的局势。
既然李承道说他为了天下百姓盖了这个学堂,那两个人想要过去分杯羹,岂不是很容易吗?
李承良却有些忧心,“红发这些事情没那么容易,把李承道为了这个学堂花了那么多钱,怎么可能让我们轻易过去?”
这个学堂是李承道一心建起来的,学堂开始的时候,就没从朝廷拿一分钱。
一直都是靠李承道自己的俸禄来贴补的,现在两个人要过去,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李承良觉得这件事情没那么容易办,但是李恪却已经打定了主意。
“之前我们一直被李承道挟制,现在终于有机会让我们反击了。”李恪冷哼。
之前他们想要害李承道那么多次,每次都能被李承道迎着化解,这次他们不害李承道,总能想到好办法的。
李承良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现在他心里虽然曾恨极了李承道,可以知道李承道不是一个好惹的。
两个人这个时候过去想要把李承道已经做好的东西拿过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既然李承道说是为了朝廷建设的这个学堂,那我们就请求父皇,让父皇也让我们过去为百姓出一份力,我就不信到时候李承道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李承道不是一向喜欢把朝廷百姓拿出来说事儿吗?既然如此,他们就正好用这个理由挟制住李承道,他们也是愿意为了百姓分忧的人,李承道总不至于会拒绝他们的一片好心。
“那你说现在怎么办?”李承良询问着李恪。
向皇上请求确实是一个办法,可李承道也不是傻子,如果他们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向皇上说的话,李承道肯定会想办法拒绝。
最好的办法就是他们私下里面跟皇上说这件事情,到时候再由皇上由公家给说出来,这样李承道就没法拒绝了。
“今日我们两个人就进宫禀明父皇,跟父皇说李承道的事儿。”
其实如果不是没办法的话,他们是不愿意到皇上面前说这些事情了,毕竟现在李承道建设学堂的事情还没有暴露出来,他们现在去皇上面前说,那就是帮着李承道邀功。
但是如果他们不说的话,等李承道把这件事情做成了,他自己也会去跟皇上说,他们可就真的没办法从这一件事情上再分到什么好处了。
两个人想了想,也觉得这样的办法甚好,于是当天两个人就在一起商量好了,到了皇上的御书房。
“父皇儿臣这次过来是告诉您一个好消息,皇兄在他盖的那个村子,为这些百姓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并且还给了这些改进们一个学习的机会。”
那还是李恪头一次过来帮李承道邀功,皇上也觉得十分惊讶。
“真有这样的事儿,那太子怎么没跟我说过?”
皇上在皇宫当中两耳不闻窗外事,有很多朝廷中是都是大臣跟他说的,如果大臣不跟他说,皇上就没有知道外来世界的渠道。
“太子皇兄他是一心想要低调处事而得,并不为了能在父皇面前邀功可是而成,却觉得太子他做出如此好事儿,还是得让父皇您知道一声。”
李恪也是一个能屈能伸的,知道这件事情早晚都得让皇上知道,所以干脆也直接说明白。
皇上得知此事,果然大加赞许:“太子这件事情做的好,城外的那些灾民们没有着落,全部都是让太子接纳的,确实帮了朝廷不少忙。”
现在的国库并不是那么的充盈,李承道却用他自身的积蓄,帮这些灾民们盖了安身立命之所,让皇上十分满意。
而且之前李承道做的那些事情也没有一件事让皇上不满意的。
“父皇,您说的是,而且也十分仰慕太子皇兄,所以这次而成过来,是想请您帮忙而成,求个情让,而且也到太子皇兄所盖的学堂去到那里,帮助这些灾民们做些事情。”
这件事情求到皇上面前,只要想办法让皇上开口向李承道句提,李承道定然是不会拒绝。
更何况,李承道不是一心为了百姓考虑吗?现在多了两个帮手,李承道自然也没有理由会拒绝。
皇上却有些疑惑:“既然如此,你又为什么不去跟太子自己说?”
而且李承道又在外面雇佣教书先生的事情,所以这件事情也很快就传到了其他那几个皇子的耳朵里。
李承良立刻来找李恪商量。
“三哥,你说这件事情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么不管了吗?李承道现在他在村子里面开始学堂,肯定又招来了不少民心。”李承良说道。
现在两个人都有些慌张,不管是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得出来,李承道就是皇上心目中的未来皇帝人选。
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李承道又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很难保证皇上以后不会过于偏向李承道。
李恪心中却早就已经有了决断:“既然李承道能做这些事情,那我们为什么不能?”
现在李恪已经想明白了,在皇位之争上,如果一味只想着把李承道给拉下来,是不行的。
毕竟皇上要选人,接替他的大任,肯定是要选对百姓,有助力的人,他们却只想着怎么能把李承道给拉下来,皇上对他们肯定多有不满。
但是如果他们也能对百姓做出什么贡献的话,皇上说不定会对他们另眼相看。
“皇兄,您说的这是什么意思?”李承良有些看不明白。
李恪确实是一个很有计谋的人,可是相比于李承道,还略差了许多的格局。
所以李恪也就只能想到这里。
“虽然李承道能开设学堂,那为什么我们不过去分一杯羹?他这个学堂不是一心是为了天下百姓建的吗?那我们过去她应该也不会说什么。”李恪思考着。
李恪现在看的很明白,之前之所以他们一直被李承道压着一头,就是因为没看清这件事情的局势。
既然李承道说他为了天下百姓盖了这个学堂,那两个人想要过去分杯羹,岂不是很容易吗?
李承良却有些忧心,“红发这些事情没那么容易,把李承道为了这个学堂花了那么多钱,怎么可能让我们轻易过去?”
这个学堂是李承道一心建起来的,学堂开始的时候,就没从朝廷拿一分钱。
一直都是靠李承道自己的俸禄来贴补的,现在两个人要过去,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李承良觉得这件事情没那么容易办,但是李恪却已经打定了主意。
“之前我们一直被李承道挟制,现在终于有机会让我们反击了。”李恪冷哼。
之前他们想要害李承道那么多次,每次都能被李承道迎着化解,这次他们不害李承道,总能想到好办法的。
李承良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现在他心里虽然曾恨极了李承道,可以知道李承道不是一个好惹的。
两个人这个时候过去想要把李承道已经做好的东西拿过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既然李承道说是为了朝廷建设的这个学堂,那我们就请求父皇,让父皇也让我们过去为百姓出一份力,我就不信到时候李承道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李承道不是一向喜欢把朝廷百姓拿出来说事儿吗?既然如此,他们就正好用这个理由挟制住李承道,他们也是愿意为了百姓分忧的人,李承道总不至于会拒绝他们的一片好心。
“那你说现在怎么办?”李承良询问着李恪。
向皇上请求确实是一个办法,可李承道也不是傻子,如果他们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向皇上说的话,李承道肯定会想办法拒绝。
最好的办法就是他们私下里面跟皇上说这件事情,到时候再由皇上由公家给说出来,这样李承道就没法拒绝了。
“今日我们两个人就进宫禀明父皇,跟父皇说李承道的事儿。”
其实如果不是没办法的话,他们是不愿意到皇上面前说这些事情了,毕竟现在李承道建设学堂的事情还没有暴露出来,他们现在去皇上面前说,那就是帮着李承道邀功。
但是如果他们不说的话,等李承道把这件事情做成了,他自己也会去跟皇上说,他们可就真的没办法从这一件事情上再分到什么好处了。
两个人想了想,也觉得这样的办法甚好,于是当天两个人就在一起商量好了,到了皇上的御书房。
“父皇儿臣这次过来是告诉您一个好消息,皇兄在他盖的那个村子,为这些百姓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并且还给了这些改进们一个学习的机会。”
那还是李恪头一次过来帮李承道邀功,皇上也觉得十分惊讶。
“真有这样的事儿,那太子怎么没跟我说过?”
皇上在皇宫当中两耳不闻窗外事,有很多朝廷中是都是大臣跟他说的,如果大臣不跟他说,皇上就没有知道外来世界的渠道。
“太子皇兄他是一心想要低调处事而得,并不为了能在父皇面前邀功可是而成,却觉得太子他做出如此好事儿,还是得让父皇您知道一声。”
李恪也是一个能屈能伸的,知道这件事情早晚都得让皇上知道,所以干脆也直接说明白。
皇上得知此事,果然大加赞许:“太子这件事情做的好,城外的那些灾民们没有着落,全部都是让太子接纳的,确实帮了朝廷不少忙。”
现在的国库并不是那么的充盈,李承道却用他自身的积蓄,帮这些灾民们盖了安身立命之所,让皇上十分满意。
而且之前李承道做的那些事情也没有一件事让皇上不满意的。
“父皇,您说的是,而且也十分仰慕太子皇兄,所以这次而成过来,是想请您帮忙而成,求个情让,而且也到太子皇兄所盖的学堂去到那里,帮助这些灾民们做些事情。”
这件事情求到皇上面前,只要想办法让皇上开口向李承道句提,李承道定然是不会拒绝。
更何况,李承道不是一心为了百姓考虑吗?现在多了两个帮手,李承道自然也没有理由会拒绝。
皇上却有些疑惑:“既然如此,你又为什么不去跟太子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