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为百战军、君子都践行,实则李从璟并未说太多话,不过排场还是做得很足,哪怕如今战事紧急,在这种彰显出征军队重要性和荣耀的时候,李从璟不会吝啬突出勇士。
排场虽大,实际孟平、林雄并未等待多久,遣军夺下玄武并且戍守之,这个策略早在军议前,李从璟就与莫离简单商议过了,并且有了定论,故而李从璟早就知道百战军要出战玄武县,所以他很早就下令给谢玉幹等人,当他们准备践行酒。
出征两川以来,百战军伤亡并不大,万余将士如今规模没有多少缩减,眼下已集结完毕。秋日当头,和风送爽,军营中一片肃穆,李从璟站在军阵前,注视着整齐列阵的万人百战军,心头涌动着一股自豪感。
这支军队,是他从淇门亲手拉起来的军队。建军之初,百战军部曲混杂,各方军队莫不视其为杂牌军,大抵除了当日下令让李从璟组建百战军的李存勖,以及对李从璟有信心已经十年的李嗣源,没有人看好过这支军队。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当初还有山匪加入的杂牌军,在李从璟的手中脱胎换骨,经过不断集训与改造,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终于成了帝国精锐。
天成初,帝国推行新政,触及到许多节度使的根本利益,各藩镇并非没有怨言,然而新政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却没有藩镇动乱、造反,所依靠的柱石,就是彼时驻扎在河阳的两万余百战军。
濮州一战,号称天xià 雄师的银枪效节军,在百战军面前不堪一击;以魏博军为底子的天雄军,面对百战军的威慑,也只能乖乖移镇,最后被诛杀殆尽。
正是从那时起,百战军有了帝国安定之柱石的美称。
大唐组建禁军以来,出于帝国需要,百战军两万余人的编制,缩减到只有万余人,要说百战军中没有怨言,没有不舍,那根本不可能。然而也就是这次重组,让帝国多出了五万真正可用的王师。
君子都三千骑就更不用说,他们本就是百战军中的精锐,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李从璟手中的利器与贴身亲卫军。
李从璟挥了挥手,立即有数百名怀抱酒坛的军士,进入到百战军、君子都阵列中,百战军、君子都将士手中的酒碗,随即被一股股烈酒装满。
李从璟举起手中酒碗,大声道:“众将士,百战军自建军之日起,就由本帅带领,四处征战,时至今日,已历八年有余,经过的战斗数不胜数,斩杀的敌人头颅计无可计!尔等的足迹纵横了这天xià 千万里,尔等的浴血拼杀让本帅为之骄傲,尔等所流的鲜血本帅也从未忘记过!”
“百战军向前,君子都破阵!这是尔等的誓言,也是本帅的期望!”李从璟环视着眼前神色庄重肃然的万千将士,豪情如潮水般涌动,“今日,尔等将再度征战险地,要与数倍之敌输死一搏,本帅虽不能亲至,却知尔等必定凯旋,因为尔等从未让本帅有过失望!众将士,干了这碗酒,为本帅,为陛下,为大唐,再立功勋!”
万余将士齐声大吼:“天xià 未平,死不休战;敌寇未尽,死战不休!”
“干!”
“干!”
李从璟仰脖将碗里的酒一口饮尽,用力将手中酒碗摔在地面,万余铁血将士,纷纷掷碗于地,一时间豪气喷涌。
“百战军,君子都,出征!”李从璟下达军令。
孟平、林雄飞身上马,卷旗奔驰,“全军听令,开拔!”
铁甲将士陆续出营,尘土纷纷,李从璟望着众将士的背影,久久未曾挪动步伐。
冯道上前来,站在李从璟侧后,悠悠一叹道:“殿下,此行玄武县,众将士担子极重,殿下果真不多遣将士?”
众将士已经走远,李从璟转身回帐,闻言微微一笑道:“有百战军、君子都,足矣!”
百战军、君子都既已开赴玄武县,李从璟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组织现有军力攻打梓州城。
梓州城的防备十分严密,李绍斌背水一战,已再无退路,这一仗当然不会轻松。然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从璟生平经li 的城池攻防战虽然不是特别多,但也不能称之为少了,如今攻打梓州城,无论是对李从璟,还是对李从璟的幕府,都是轻车熟路。
在百战军、君子都出营后,李从璟旋即下令,攻打梓州城。
攻城的战斗声,是为百战军、君子都送行的最好声音。
梓州城中,听到攻城动jing 的李绍斌,亲临城楼指挥战斗。
这第一日作战,李从璟的主要任务是清理攻城通道,包括清除城外的障碍工事,填平壕沟架设壕桥等,是以战事虽然激烈,但还不至于立即进入到惨烈的程度。
李绍斌脚下的城头,此时几乎可以算作是后方。
“城中官员、大户都如数控制了?”李绍斌问身旁的心腹幕僚。
“军帅放心,都已按照军帅吩咐,集中在帅府看押。”心腹幕僚答道。
但凡攻城大战开始,有经验的守城将领,都会将城中的官员、大户人家的核心人物集中到一起关押。城池防守,最忌讳的便是攻城军与城中势力里应外合,因为那是最便捷的破城方式,而有实力与攻城军合作的,无外乎官员与大户人家,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有数量不少的家丁、仆役,可以临时转化为战力,并且具有号召力与相互串联的能力,对此李绍斌自然不能不妨。
李绍斌放眼向城墙内看去,无数青壮民夫在甲士的监视下,或者在搬运擂石滚木之类的防御工具,或者在制作食物,或者聚集在一起随时准备上战场。这些青壮自然大部分都不是自愿来守城的,但在守城军的刀斧威胁下,他们别无选zé 。对守城一方而言,城中的青壮民力,战力的一部分,也是后备军与生力军。
“城中粮食可以供应多久?”李绍斌又问。城防坚固的第三方面,便是军粮供应充足与否。
“前时依了军帅之令,秋粮抢收得早,故此粮食储备丰富,足够三月之用。”幕僚回答道。
李绍斌沉吟片刻,忽然道:“不够。”
“不够?”
“远远不够。”
“那”
“向全城征粮,务必保证军粮够半载之用!”
“是!”
城防工事齐备,兵马足够,城中稳定无后顾之忧,军粮后勤又供应的上,城池便能守了。接下来决定城池是否守得下来的,便是士气。
李绍斌问这幕僚:“本帅令你拟定的军功赏赐条令,可都拟好了?”
“禀大帅,都已拟好!”幕僚道。
“很好!着即通报全军将士!”李绍斌一挥手,又招来一位幕僚,吩咐他道:“将府库银钱都搬到城前来,每日有作战英勇、表现出众的将士,立即给赏!”
“是。”这名幕僚恭声应诺。
如此一来,士气便也堪称够用,至于激励士气的其他手段,则要靠战时的应变了。
梓州城的防守,可谓已经准备充分。
李绍斌看向城外的大军,眉头舒展了几分。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但没多久,李绍斌才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因为李绍斌只道,城池守不守得住,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个因素重要性,在某些时候几乎可以凌驾于任何因素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而这个因素,偏偏是李绍斌无法左右的。
这个因素,就是攻城方。
排场虽大,实际孟平、林雄并未等待多久,遣军夺下玄武并且戍守之,这个策略早在军议前,李从璟就与莫离简单商议过了,并且有了定论,故而李从璟早就知道百战军要出战玄武县,所以他很早就下令给谢玉幹等人,当他们准备践行酒。
出征两川以来,百战军伤亡并不大,万余将士如今规模没有多少缩减,眼下已集结完毕。秋日当头,和风送爽,军营中一片肃穆,李从璟站在军阵前,注视着整齐列阵的万人百战军,心头涌动着一股自豪感。
这支军队,是他从淇门亲手拉起来的军队。建军之初,百战军部曲混杂,各方军队莫不视其为杂牌军,大抵除了当日下令让李从璟组建百战军的李存勖,以及对李从璟有信心已经十年的李嗣源,没有人看好过这支军队。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当初还有山匪加入的杂牌军,在李从璟的手中脱胎换骨,经过不断集训与改造,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终于成了帝国精锐。
天成初,帝国推行新政,触及到许多节度使的根本利益,各藩镇并非没有怨言,然而新政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却没有藩镇动乱、造反,所依靠的柱石,就是彼时驻扎在河阳的两万余百战军。
濮州一战,号称天xià 雄师的银枪效节军,在百战军面前不堪一击;以魏博军为底子的天雄军,面对百战军的威慑,也只能乖乖移镇,最后被诛杀殆尽。
正是从那时起,百战军有了帝国安定之柱石的美称。
大唐组建禁军以来,出于帝国需要,百战军两万余人的编制,缩减到只有万余人,要说百战军中没有怨言,没有不舍,那根本不可能。然而也就是这次重组,让帝国多出了五万真正可用的王师。
君子都三千骑就更不用说,他们本就是百战军中的精锐,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李从璟手中的利器与贴身亲卫军。
李从璟挥了挥手,立即有数百名怀抱酒坛的军士,进入到百战军、君子都阵列中,百战军、君子都将士手中的酒碗,随即被一股股烈酒装满。
李从璟举起手中酒碗,大声道:“众将士,百战军自建军之日起,就由本帅带领,四处征战,时至今日,已历八年有余,经过的战斗数不胜数,斩杀的敌人头颅计无可计!尔等的足迹纵横了这天xià 千万里,尔等的浴血拼杀让本帅为之骄傲,尔等所流的鲜血本帅也从未忘记过!”
“百战军向前,君子都破阵!这是尔等的誓言,也是本帅的期望!”李从璟环视着眼前神色庄重肃然的万千将士,豪情如潮水般涌动,“今日,尔等将再度征战险地,要与数倍之敌输死一搏,本帅虽不能亲至,却知尔等必定凯旋,因为尔等从未让本帅有过失望!众将士,干了这碗酒,为本帅,为陛下,为大唐,再立功勋!”
万余将士齐声大吼:“天xià 未平,死不休战;敌寇未尽,死战不休!”
“干!”
“干!”
李从璟仰脖将碗里的酒一口饮尽,用力将手中酒碗摔在地面,万余铁血将士,纷纷掷碗于地,一时间豪气喷涌。
“百战军,君子都,出征!”李从璟下达军令。
孟平、林雄飞身上马,卷旗奔驰,“全军听令,开拔!”
铁甲将士陆续出营,尘土纷纷,李从璟望着众将士的背影,久久未曾挪动步伐。
冯道上前来,站在李从璟侧后,悠悠一叹道:“殿下,此行玄武县,众将士担子极重,殿下果真不多遣将士?”
众将士已经走远,李从璟转身回帐,闻言微微一笑道:“有百战军、君子都,足矣!”
百战军、君子都既已开赴玄武县,李从璟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组织现有军力攻打梓州城。
梓州城的防备十分严密,李绍斌背水一战,已再无退路,这一仗当然不会轻松。然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从璟生平经li 的城池攻防战虽然不是特别多,但也不能称之为少了,如今攻打梓州城,无论是对李从璟,还是对李从璟的幕府,都是轻车熟路。
在百战军、君子都出营后,李从璟旋即下令,攻打梓州城。
攻城的战斗声,是为百战军、君子都送行的最好声音。
梓州城中,听到攻城动jing 的李绍斌,亲临城楼指挥战斗。
这第一日作战,李从璟的主要任务是清理攻城通道,包括清除城外的障碍工事,填平壕沟架设壕桥等,是以战事虽然激烈,但还不至于立即进入到惨烈的程度。
李绍斌脚下的城头,此时几乎可以算作是后方。
“城中官员、大户都如数控制了?”李绍斌问身旁的心腹幕僚。
“军帅放心,都已按照军帅吩咐,集中在帅府看押。”心腹幕僚答道。
但凡攻城大战开始,有经验的守城将领,都会将城中的官员、大户人家的核心人物集中到一起关押。城池防守,最忌讳的便是攻城军与城中势力里应外合,因为那是最便捷的破城方式,而有实力与攻城军合作的,无外乎官员与大户人家,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有数量不少的家丁、仆役,可以临时转化为战力,并且具有号召力与相互串联的能力,对此李绍斌自然不能不妨。
李绍斌放眼向城墙内看去,无数青壮民夫在甲士的监视下,或者在搬运擂石滚木之类的防御工具,或者在制作食物,或者聚集在一起随时准备上战场。这些青壮自然大部分都不是自愿来守城的,但在守城军的刀斧威胁下,他们别无选zé 。对守城一方而言,城中的青壮民力,战力的一部分,也是后备军与生力军。
“城中粮食可以供应多久?”李绍斌又问。城防坚固的第三方面,便是军粮供应充足与否。
“前时依了军帅之令,秋粮抢收得早,故此粮食储备丰富,足够三月之用。”幕僚回答道。
李绍斌沉吟片刻,忽然道:“不够。”
“不够?”
“远远不够。”
“那”
“向全城征粮,务必保证军粮够半载之用!”
“是!”
城防工事齐备,兵马足够,城中稳定无后顾之忧,军粮后勤又供应的上,城池便能守了。接下来决定城池是否守得下来的,便是士气。
李绍斌问这幕僚:“本帅令你拟定的军功赏赐条令,可都拟好了?”
“禀大帅,都已拟好!”幕僚道。
“很好!着即通报全军将士!”李绍斌一挥手,又招来一位幕僚,吩咐他道:“将府库银钱都搬到城前来,每日有作战英勇、表现出众的将士,立即给赏!”
“是。”这名幕僚恭声应诺。
如此一来,士气便也堪称够用,至于激励士气的其他手段,则要靠战时的应变了。
梓州城的防守,可谓已经准备充分。
李绍斌看向城外的大军,眉头舒展了几分。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但没多久,李绍斌才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因为李绍斌只道,城池守不守得住,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个因素重要性,在某些时候几乎可以凌驾于任何因素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而这个因素,偏偏是李绍斌无法左右的。
这个因素,就是攻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