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军中不用行跪礼,都起来吧。李爱卿,由于你们现在大部分都是步军,难以跟上我们的行程,你还是回去带领他们逐步向临安挺近吧。”
“末将遵命,那让末将手下的骑兵跟随皇上北上吧。”李虎有些遗憾的说道,之前他可是听刘东说了,皇帝有命临安首功者封侯,如今让他带着步军跟在后面,首功肯定是想不到了,所以他才想把骑兵留下,毕竟是自己带来的,能抢点功劳也能分自己点不是。
赵昺想了想,对李虎说道:“你们没有元军的军服,若是穿成这样上路,肯定会被元军伏击,你还是带着他们在后面慢慢跟上来吧。”
“末将遵命。”李虎无奈的拱了拱手,带着骑兵向南而去。
望着李虎远去,赵昺回头对刘东说道:“刘爱卿,记下未归队的那十三个人的姓名,日后你可通过你堂弟打听下他们的消息,若证实牺牲了,要加倍抚恤,将士们为了国家舍生忘死,我们不能忘了他们!”
刘东见赵昺如此关心、体贴士兵,感动的说道:“末将遵命!皇上爱兵如子,将士们定不会辜负皇上的厚爱。”
“现在离天亮还有一个时辰,大家都累了一夜了,抓紧时间回去休息吧,天亮我们立即上路。”赵昺说完挥了挥手让大家回去休息,自己也回到小帐篷中,倒地就睡。
一连几日,赵昺带着将士们没日没夜的赶路,这天正午十分来到信州,赵昺依然和之前一样带着众人绕城而走,守城士兵见过去的军队穿着的是元军军服,也懒得理会,自顾自的继续打着瞌睡。
过了信州,前行了约百里左右,前方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虽然不宽,但水流湍急,赵昺只好让大家先下马休息片刻。自己带着陈英、陈雄两兄弟,来到河边,赵昺举起望远镜左右看了下,没见到河上有桥,不由心里暗暗焦急。这时只见一叶扁舟从上游顺水而来,舟上只有一个年轻和尚端坐其中,扁舟在湍急的水中左右晃荡,随时都有翻船的可能,但年轻和尚全然不管不顾,依旧闭着眼睛安稳的坐着。
“大师、大师!”赵昺对着年轻和尚大喊了一句。
年轻和尚这才睁开眼睛,见是赵昺在叫他,于是拿起浆向岸边划来,可是水流太急了,年轻和尚划了半天不仅没有向岸边靠近半步,反而被水流带着向下游而去。年轻和尚见划不动,索性把浆一扔,扑通一声跳入河中,不见了踪影。
赵昺见年轻和尚落水后就没有了动静,正要让陈氏兄弟下水救人,可这时只见水中一个光头浮了上来,然后年轻和尚在水中站了起来,怀中抱着一块大石头缓缓向岸边走来。其实水只不过没到他的腰部朝上一点,不过水流湍急,再加上年轻和尚抱着大石头,所以走的较慢。
年轻和尚走到岸边,扔掉大石头,然后浑身湿透的走到赵昺面前,伸出右手说道:“总共一百两银子,拿钱来?”
赵昺见这和尚一上来就是要钱,不禁乐了,微笑着说道:“大师何故要我给你钱呀?”
“刚才可是你叫的和尚?”年轻和尚面无表情的问道。
“是的。”赵昺回答,依然面带微笑。
“你可是亲眼所见和尚为了过来见你,舍弃了扁舟,跳入了水中?”
“是,我叫了大师!”
“和尚为了来见你,抛弃了和尚仅有的一叶舟,而且舍身跳入激流中,差点因此送了性命,难道你不应该补偿和尚?”
“好像有点道理。”
“既然和尚有理,那你拿钱来吧!”
“不拿!”
“你既然觉得和尚说的有道理,那为何不拿?”
“刚才是我叫的你?”
“是的,你刚才不是都承认了。”
“是,我是承认我叫了大师,但是大师不一定是和尚,和尚也不一定是大师!”
年轻和尚瞪着眼睛盯着赵昺,忽然转身就走。
赵昺一把拉住年轻和尚,说道:“大师留步!”
年轻和尚不悦的说道:“和尚不是大师!”
赵昺大笑了一声,说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师为何如此着相呢?”
见赵昺说出这句禅界名言,年轻和尚脸上缓和了些,说道:“施主此言差矣!人在尘中,怎能无尘?”
“心若无尘,何处有尘。”赵昺答道。
年轻和尚再一次上上下下打量了赵昺一番,见赵昺小小年纪,却能说出此等机锋,心里颇感惊诧。忽然想到什么,眼神一凛,躬身一礼说道:“贫僧了尘,见过大宋皇帝陛下。”
陈雄、陈英见了尘一下说出赵昺的身份,赶忙抽出长剑,护在赵昺身前,陈雄用剑指着了尘说道:“你个秃驴,怎么会知道皇上的?说!是谁派你来的?有什么目的?”
面对着长剑,了尘依然不动声色,也不回答陈雄,只是大声吟唱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赵昺拨开陈氏兄弟,淡淡的说道:“你们两个把剑收起来,了尘和尚应该对朕没有恶意,否则刚才他就会动手了。”然后面对着了尘说道:“大师怎么知道朕是大宋皇帝?”
了尘莫测高深的说道:“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那么你从何处来?将要到哪去?”赵昺问。
“贫僧从来处来,将要到去处去。”了尘答。
赵昺见了尘跟自己打起了机锋,无奈的说道:“了尘大师既然不愿说,朕也就不问了。朕刚才叫住你,只想问你这条河哪里有桥可以过去?”
了尘指了指上游,说道:“距此一里路左右,水流平缓,你们的战马可以轻易过河。”
“多谢大师。”赵昺说完让陈英拿了一百两银子给了尘和尚,了尘也没推辞,拿起银子塞入怀里,忽然开口说道:“皇上,你真的觉得你能改变历史吗?”
此话一出,赵昺大吃一惊,怔怔的望着眼前这个年轻和尚,半响才说了句:“人定胜天,事在人为。”。??
“末将遵命,那让末将手下的骑兵跟随皇上北上吧。”李虎有些遗憾的说道,之前他可是听刘东说了,皇帝有命临安首功者封侯,如今让他带着步军跟在后面,首功肯定是想不到了,所以他才想把骑兵留下,毕竟是自己带来的,能抢点功劳也能分自己点不是。
赵昺想了想,对李虎说道:“你们没有元军的军服,若是穿成这样上路,肯定会被元军伏击,你还是带着他们在后面慢慢跟上来吧。”
“末将遵命。”李虎无奈的拱了拱手,带着骑兵向南而去。
望着李虎远去,赵昺回头对刘东说道:“刘爱卿,记下未归队的那十三个人的姓名,日后你可通过你堂弟打听下他们的消息,若证实牺牲了,要加倍抚恤,将士们为了国家舍生忘死,我们不能忘了他们!”
刘东见赵昺如此关心、体贴士兵,感动的说道:“末将遵命!皇上爱兵如子,将士们定不会辜负皇上的厚爱。”
“现在离天亮还有一个时辰,大家都累了一夜了,抓紧时间回去休息吧,天亮我们立即上路。”赵昺说完挥了挥手让大家回去休息,自己也回到小帐篷中,倒地就睡。
一连几日,赵昺带着将士们没日没夜的赶路,这天正午十分来到信州,赵昺依然和之前一样带着众人绕城而走,守城士兵见过去的军队穿着的是元军军服,也懒得理会,自顾自的继续打着瞌睡。
过了信州,前行了约百里左右,前方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虽然不宽,但水流湍急,赵昺只好让大家先下马休息片刻。自己带着陈英、陈雄两兄弟,来到河边,赵昺举起望远镜左右看了下,没见到河上有桥,不由心里暗暗焦急。这时只见一叶扁舟从上游顺水而来,舟上只有一个年轻和尚端坐其中,扁舟在湍急的水中左右晃荡,随时都有翻船的可能,但年轻和尚全然不管不顾,依旧闭着眼睛安稳的坐着。
“大师、大师!”赵昺对着年轻和尚大喊了一句。
年轻和尚这才睁开眼睛,见是赵昺在叫他,于是拿起浆向岸边划来,可是水流太急了,年轻和尚划了半天不仅没有向岸边靠近半步,反而被水流带着向下游而去。年轻和尚见划不动,索性把浆一扔,扑通一声跳入河中,不见了踪影。
赵昺见年轻和尚落水后就没有了动静,正要让陈氏兄弟下水救人,可这时只见水中一个光头浮了上来,然后年轻和尚在水中站了起来,怀中抱着一块大石头缓缓向岸边走来。其实水只不过没到他的腰部朝上一点,不过水流湍急,再加上年轻和尚抱着大石头,所以走的较慢。
年轻和尚走到岸边,扔掉大石头,然后浑身湿透的走到赵昺面前,伸出右手说道:“总共一百两银子,拿钱来?”
赵昺见这和尚一上来就是要钱,不禁乐了,微笑着说道:“大师何故要我给你钱呀?”
“刚才可是你叫的和尚?”年轻和尚面无表情的问道。
“是的。”赵昺回答,依然面带微笑。
“你可是亲眼所见和尚为了过来见你,舍弃了扁舟,跳入了水中?”
“是,我叫了大师!”
“和尚为了来见你,抛弃了和尚仅有的一叶舟,而且舍身跳入激流中,差点因此送了性命,难道你不应该补偿和尚?”
“好像有点道理。”
“既然和尚有理,那你拿钱来吧!”
“不拿!”
“你既然觉得和尚说的有道理,那为何不拿?”
“刚才是我叫的你?”
“是的,你刚才不是都承认了。”
“是,我是承认我叫了大师,但是大师不一定是和尚,和尚也不一定是大师!”
年轻和尚瞪着眼睛盯着赵昺,忽然转身就走。
赵昺一把拉住年轻和尚,说道:“大师留步!”
年轻和尚不悦的说道:“和尚不是大师!”
赵昺大笑了一声,说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师为何如此着相呢?”
见赵昺说出这句禅界名言,年轻和尚脸上缓和了些,说道:“施主此言差矣!人在尘中,怎能无尘?”
“心若无尘,何处有尘。”赵昺答道。
年轻和尚再一次上上下下打量了赵昺一番,见赵昺小小年纪,却能说出此等机锋,心里颇感惊诧。忽然想到什么,眼神一凛,躬身一礼说道:“贫僧了尘,见过大宋皇帝陛下。”
陈雄、陈英见了尘一下说出赵昺的身份,赶忙抽出长剑,护在赵昺身前,陈雄用剑指着了尘说道:“你个秃驴,怎么会知道皇上的?说!是谁派你来的?有什么目的?”
面对着长剑,了尘依然不动声色,也不回答陈雄,只是大声吟唱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赵昺拨开陈氏兄弟,淡淡的说道:“你们两个把剑收起来,了尘和尚应该对朕没有恶意,否则刚才他就会动手了。”然后面对着了尘说道:“大师怎么知道朕是大宋皇帝?”
了尘莫测高深的说道:“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那么你从何处来?将要到哪去?”赵昺问。
“贫僧从来处来,将要到去处去。”了尘答。
赵昺见了尘跟自己打起了机锋,无奈的说道:“了尘大师既然不愿说,朕也就不问了。朕刚才叫住你,只想问你这条河哪里有桥可以过去?”
了尘指了指上游,说道:“距此一里路左右,水流平缓,你们的战马可以轻易过河。”
“多谢大师。”赵昺说完让陈英拿了一百两银子给了尘和尚,了尘也没推辞,拿起银子塞入怀里,忽然开口说道:“皇上,你真的觉得你能改变历史吗?”
此话一出,赵昺大吃一惊,怔怔的望着眼前这个年轻和尚,半响才说了句:“人定胜天,事在人为。”。??